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345节

长孙无忌听着秦牧所言,甚是欣慰。

秦牧对科举制,有着十分深刻的见解。

李二点点头,轻嗯了一声,随后向长孙无忌询问道:“辅机,如今各地科举考试恢复的如何?”

提起这个。

长孙无忌的脸上,顿时挂上笑意,“回陛下,去岁时,大唐各地便已经陆续恢复了院试和乡试,各地举人也早已选拔完毕,所以臣觉得,春闱一事,宜早不宜迟。”

闻言。

百官不由一惊,没想到长孙无忌的动作如此迅速。

长孙无忌此番,早有准备。

李二满意的笑了笑,他自然是十分认同长孙无忌的想法的。

科举肯定强于察举。

而且,此番科举,他与长孙无忌还有一个小计划。

更何况。

以封德彝为首的这些世家门阀,之所以如此反对科举。

甚至到了如今,还要将察举制提出来。

为的就是保持世家官吏的数量,稳固世家门阀在大唐的影响力。

这些门阀心知肚明。

李二刚刚继位时,便大力培养朝中嫡系,不断削弱着世家在朝廷的势力。

寒门官吏,渐渐受到他的重用和依赖。

再加上秦牧到来之后,对五姓七望造成重创。

使得李二完成了对大唐官场整体局势的改革。

这也是如今李二的底气。

今时不同往日。

李二对政治,军事与经济的掌控,已不是世家门阀可以撼动的。

他们想要阻止李二施行科举,有心无力。

这也是满朝世家官吏,只敢暗自愤怒,却不敢声援封德彝的原因。

强如五姓七望的王氏与郑氏,都被李二给扳倒了。

他们哪还敢在朝堂之上,肆无忌惮。

李二环视殿中,冰冷的眼眸扫过朝上的世家大臣,嘴角微微勾起,说道:“那好,既然各地举人已经选拔完毕,那便依辅机所言,提前春闱,二月初一开始会试。”

长孙无忌喜上眉梢,微微揖礼,“多谢陛下,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纷纷附和。

他们都不是傻子,能够在朝廷里混下去的,哪个不是老狐狸。

看到长孙无忌和李二种种所为,他们便猜到了。

李二和长孙无忌这哥俩,是在给他们演双簧呢。

也就是不管他们说什么,赞同亦或是反对,都没法改变最终的结果。

春闱提前是注定了的。

不过,一众肱骨大臣倒是不甚在意。

提前春闱没什么大不了的。

还能解决官职空缺问题,甚好。

封德彝此时也反应了过来,他这是被李二和长孙无忌给调戏了,随后他眼珠乱转,连忙说道:“陛下,老臣身为尚书右仆射,愿为陛下分忧,担任此次春闱的主考官。”

封德彝说着,言语真诚。

不过他心里,自然有他的一番打算。

听着封德彝一番情深意切的自荐,李二和长孙无忌两人默契的相互望了一眼。

眼底深处,勾勒出一抹难以察觉的阴寒。

封德彝想做什么。

他们早就猜到了,这也是他们两人的小计划。

秦牧见封德彝如此积极的毛遂自荐,眉头微蹙。

他这种人怎会主动负责春闱?

事出反常必有妖。

封德彝本就不是什么好人,他是隐藏最深的隐太子余党。

明面上效忠李二,被动里却与隐太子暗通款曲。

如此两面三刀的小人。

又怎么可能将精力放到这种事情上。

可谓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随后。

长孙无忌故意反驳道:“陛下,万万不可,春闱乃国之要事,决不能出现纰漏,封大人虽自愿为陛下分忧,但毕竟年事已高,臣以为其难以当此众任,还需另谋人选。”

话落。

封德彝一双阴鹫的眸子,投向长孙无忌,咬牙切齿道:“长孙大人这是不信任本官了,本官对陛下,对大唐忠心耿耿,长孙大人若是不信任本官,大可直说。”

长孙无忌当然不信任封德彝。

他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封大人误会了,本官的确是为了封大人的身体着想,勿要为这些琐事伤了身子。”

封德彝嗤笑,脸上带着冷意,看向李二直言:“陛下,臣愿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成全老臣。”

长孙无忌默然不语,只是静静的看着李二。

鱼儿上钩了。

李二见状也只好出言调解,安抚道:“既如此,那便依封爱卿所言,你便为此次春闱的副考官,主考官便由虞世南担任。”

封德彝见状,也只好点头应下。

虞世南是众人公认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之人。

由他担任主考官,再合适不过了。

李二看向长孙无忌,继续道:“辅机,去岁各地举人,可有什么好苗子?”

长孙无忌应声道:“回陛下,去岁乡试,茫崖书院是最大的黑马,大唐共一千五百名举人,茫崖书院独占一百五十人。”

此话落地,满朝皆惊。

第三百九十八:长孙无忌来访(3/5)

大唐一千五百名举人,茫崖书院独占一百五十人。

此话犹如平地惊雷一般,在众人耳边响起,惊动人心。

众人不可思议的看着长孙无忌。

甚至都觉得长孙无忌是在故意骗他们。

但此事,显然是真的。

“什么!可是真的?”李二双目圆睁,不可思议道。

长孙无忌脸上噙着欣喜,信然道:“回陛下,确实是真的。”

闻言。

李二喜上眉梢,茫崖书院的实力竟如此强悍。

真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去岁他将秋闱一事,全权交予了长孙无忌负责。

长孙无忌的能力李二自然知晓,因此他也没有关注过。

却没想到,茫崖书院竟脱颖而出。

足足出了一百五十名举人。

众所周知,茫崖书院是一座属于为国捐躯将士子女的书院。

是一座独属于寒门弟子的书院。

由此可见。

寒门子弟,确实要比世家门阀中的子女,要更加努力上进。

朝上,世家官吏们听到这个数字,脸顿时绿了下来。

区区一个寒门书院,竟出了这么多举人。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茫崖书院是何许之地?

那是尼玛的驸马爷秦牧一手创办的。

而驸马爷爷又与李二相爱相杀。

四舍五入之后,那就是李二的嫡系,而且还都是寒门。

这下,他们世家弟子的仕途,又被截断了许多。

李二大喜不已,但同时也升起了好奇,赶忙问道:“那这次国子监和弘文馆又出了多少举人?”

闻言。

长孙无忌不假思索的回道:“回陛下,国子监举人一百人,弘文馆有五十人。”

话落,朝上的世家官吏不禁汗颜,脸色更绿了、

国子监和弘文馆大部分学子都是出自世家。

其享有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就不用提了。

就算是熏,那也能熏陶出来了吧,

如今却惨败茫崖书院。

首节上一节345/13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