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04节

马蹄声划破寂静。

一队御林军锐士骑马驰骋,从秦皇岛乘船渡海,抵达辽河口之际,他们就马不停蹄地朝辽阳镇疾驰。

京畿一带,受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的影响,迈向紧张的氛围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范畴也在扩大。

辽东经历短暂的和平发展,再度受到战争的影响,进入到紧张的氛围之下。

“天啊,陛下究竟想干什么。”

接到密旨的孙承宗,在知晓崇祯皇帝要御驾亲征后,整个人都震惊了,他实在是无法想象,天子为何要做此等决断。

就算建虏要进犯辽左。

就算建虏怀揣着野心。

可是对于现阶段的大明而言,天子御驾亲征一事,牵扯到的层面太多,所产生的影响太大,稍有不慎的话,就会造成万劫不复的境遇。

怀揣着此等想法的孙承宗,认真的看着所持密旨,随着一项项内容被他看过,孙承宗改变了想法。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这是一场必须打的战争!

“来人啊,传本督军令,命督师府有司主官集结,命各部将校集结!”眼神冷厉的孙承宗,看了眼几近虚脱的御林军将士,对堂外喝道。

“喏!”

一人当即走进堂内,朗声应道。

“督师,在末将奉旨离京前,陛下强调过一点。”为首的御林军将校田见秀,向孙承宗抱拳一礼道。

“涉及辽西的军事调动,守土职责,受今后战争的形势影响,暂时移交到辽东巡抚府兼领。

相应的调度部署,军机处已经明确,八百里加急送抵广宁,辽东巡抚孙元化会奉旨展开部署。

辽东督师府要做的,就是围绕辽南、辽左的态势展开行动,涉及到战争期间的粮饷、军需转运事宜,皆已明确下来。”

“臣遵旨。”

避开御林军将校田见秀,孙承宗朝着京城方向作揖应道。

过去大明在辽东治下,与猖獗凶悍的建虏八旗,展开的一系列战争,之所以多数以惨败落下帷幕。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职权划分不明,会打仗的,该打仗的,没有掌握相应职权,不会打仗的,却掌握着大权,乱指挥瞎掺和,才导致很多战机的贻误,甚至出现一触即溃的事态发生。

面对这一系列惨痛教训,崇祯皇帝考虑的比谁都要周全,一项项职权的明确和夯筑,叫任何人都不敢乱指挥。

仗,究竟该怎样打,是根据前线局势而调整的,要能打仗的将校,拥有相应的权力,肩负相应的职责,是必须要做扎实的事情。

大明养活着庞大的军队,培养着能打仗的将校,倘若他们不能掌握自主权,那就算准备的再怎样充沛,装备再怎样精良,终究是没有任何的用处。

战争状态下,时间是最宝贵的,但同样,时间也是过得最快的。

崇祯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很快就在辽东前线传开了,因为是堂堂正正的国战,所以崇祯皇帝不打算遮遮掩掩。

他就是要叫所有人知道,自己要御驾亲征了。

一个被持续消耗战争潜力,且已经初步分裂的建虏八旗,崇祯皇帝就是要表明一个态度,战略上渺视对方,但是战术上要重视对方。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哈哈…崇祯啊崇祯,你到底是忍不住了啊。”

李自成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殿内,看着手里的中旨,情绪有些激动:“果然和本帅想的一样,你就是想得到全部失地啊。

好啊。

本以为大明只是谴派援军,介入到辽左前线,帮着我辽东义军分担压力,没想到你这个大明皇帝,居然要御驾亲征。”

杨方兴想了想,讲出心中的想法,“大帅,崇祯要御驾亲征的消息,要不要放出风来,告诉给开始集结的建虏八旗?”

“这是当然的!”

李自成嘴角微扬,看向杨方兴,“既然崇祯都不遮遮掩掩,将自己御驾亲征的消息,以中旨颁给本帅了。

那潜在的意思,就是想叫本帅宣讲此事。

建虏奴酋黄台吉是有野心的,可是他那点野心,和崇祯皇帝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啊。

只怕崇祯皇帝已然洞悉,此次建虏进犯辽左,想达成怎样的战略部署,所以他要用一场御驾亲征,来吸引建虏的注意力,想一战重创建虏,想一战收复整个辽东。

去,将这份中旨誊抄一份,去掉一些话,增添一些话,给本帅送到建虏前线,叫黄台吉这个家伙知晓。”

“喏。”

杨方兴当即作揖道。

战争就是这样,参战的群体都各怀心思,想达到对自己有利的境遇,对待这些现象,崇祯皇帝心里要比谁都清楚。

第766章 辽左之战(2)

“哒哒哒……”

“哒哒哒……”

广宁城,此起彼伏的马蹄声,让生活在此的广宁百姓,感受到强烈的战争压迫,一些老人联想到此生都不愿想起的事情。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对于底层的群体而言,战争一旦打响,就会在所难免的受到影响和冲击,论及抗风险能力,他们无疑是最差的。

特别是战争爆发的区域,这种表现就更为明显了。

“陛下御驾亲征,要一战平定建虏叛乱。”辽东巡抚孙元化,稳坐在官帽椅上,环视堂内一众人,神情严肃道。

“这对于我大明而言,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争,这几日间,来自军机处、内阁等朝中有司的上谕和公函,相信诸位也都知晓了。

涉及到朝廷的统筹、调遣等事宜,辽东巡抚府也都逐一落实下来,相较于辽左前线将会爆发的战争,本抚要格外强调的一点,是围绕辽西这一范畴内,需要明确怎样的战略部署。

崇祯二年,建虏绕道辽东,取道蒙古,对京畿一带造成的军事威胁,诸位的心中都应该没有忘记吧?”

阎应元、陈明遇、李岩、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堵胤锡等一众官员,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崇祯二年的那场大战,他们怎么可能会忘记呢。

尽管在那个时候,他们没有迈进大明仕途,可是这并不妨碍在响应崇祯皇帝号召,进各地赈灾行署做事,通过一些方式了解到此战。

那是大明的耻辱!

“根据天子明发上谕,在御驾亲征期间,以蓟密永三协为首的京畿卫戍区,由直隶巡抚卢象升统筹,各处总兵官、副总兵官按战事率部坚守所领卫戍区,行守土有责,敢有贻误战机者,立斩不赦!”

孙元化继续说道:“山海关作为军事独镇,将坚守山海关重镇,负责统筹协调京畿卫戍区、辽西战场,行军事驰援、军需转运等一应职责。

而辽西这边要做的,就是确保辽东西线安稳,提防辽河套蒙古各部,确保西线各类军需转运,必要的时候,一旦辽西范围内爆发战争,将审时度势下介入到战争下,避免崇祯二年的耻辱再度发生。

仗怎样打,和我辽东巡抚府无关。

陛下所颁上谕很明确,涉及到军事层面的一应职权,由广宁平虏前指、辽西方面主帅、各路军大将各司其职。

勇卫营指挥使周遇吉,将担任辽西方面的主帅,辽东总兵官何可纲,出任辽西方面的副帅。

不过本抚想要强调的一点,在辽西进入戒严状态后,所涉及到的各府县,必须要保持绝对的安稳,避免受到战争的影响,导致辽西治下出现混乱,继而影响到辽西战场的安稳。”

战争不是一蹴而就的。

战争具有一定偶发性。

对于崇祯皇帝而言,他这次选择御驾亲征,不可能只倾向于辽左前线,却对其他区域的安排忽略不计。

牵一发而动全身。

崇祯皇帝考虑到的战争范围极广,围绕一个个区域范畴内,明确着各处有司的职责所在,并且在每一个区域范畴内,都委派有他信任的大臣、将校坐镇,以确保该区域内的绝对安稳。

在这范围极广的战争区域下,必然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战况,倘若没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身边有最精锐的参谋体系,崇祯皇帝将自己的构想一一言明,涉及到具体的战略部署、战术安排等等,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敲定下来。

崇祯皇帝要创造一个体系,一个框架,围绕战争这些事情,打造属于大明的军事指导思想,避免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相隔广宁城很远的铁岭。

从科尔沁赶来的黄台吉,得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崇祯皇帝要御驾亲征。

这是黄台吉从没有想到的事情。

“主子,崇祯选择这个时候,决意要御驾亲征,还这般大张旗鼓,其中必然有诈。”范文程强忍惊疑,看向沉默的黄台吉。

“这对于我军而言,必须要提防起来的事情,特别是这个消息,是从辽东叛军那边传过来的,这或许是李自成……”

“不,崇祯小儿御驾亲征一事,只怕是真的。”

黄台吉双眼微眯,摆手打断道:“甚至在这个时候,崇祯小儿可能已离开京城,率部朝着辽前进发。”

“主子,倘若崇祯小儿真的御驾亲征,这对于我大金而言,或许是一次难遇的战机。”

索尼情绪有些激动,看向黄台吉说道:“如果能够知晓崇祯小儿的所在,我八旗劲旅能够集结……”

“事情不像你想的那般简单。”

黄台吉再度打断道:“依着本汗对崇祯小儿的了解,就算他真的御驾亲征,也不会以身犯险,真的抵达辽左前线的。

辽西、辽阳,甚至是辽南,都有可能是他选择驻扎的区域。

对于大明而言,崇祯小儿御驾亲征,只要抵达辽地,这对于出动的各部大军而言,就是一次士气鼓舞。

辽地之战变得复杂了。

这一战对于大明而言,对于大金而言,都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谁要是在此战败下阵来,就彻底丧失主动了。

传本汗令,擂鼓聚将,既然他崇祯小儿敢御驾亲征,那本汗也绝不会惧怕他,本汗倒是想要看看,此战究竟是谁更强一些。”

“喳!”

众人当即应道。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障,打的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打的就是谁战略层面更为高明。

只要在战场之上,有一方露出坚持不下去的迹象,那么此战的定数基本就明确了。

对于黄台吉而言,在知晓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后,感受到无比沉重的压力,这和他最初所想的战略部署,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是到现在这等态势下,不对辽左一带展开攻势,选择引军撤离,那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毕竟崇祯皇帝都御驾亲征了,那他绝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第767章 辽左之战(3)

辽东湾,御驾龙舟。

“截止到御驾离津,九门提督府、留守京营来报,以京城为首的京畿核心卫戍区,没有出现任何异动,然通州、房山、顺义、三河等地,治下粮价出现小幅震荡,顺天府、内务府等有司已出面介入。”

“截止到御驾离津,直隶巡抚府来报,宣府镇、蓟密永三协等处,已尊奉中旨完成战时转换,拱卫京畿之外围卫戍区,各长城段、塞口、要隘等处,皆已明确全天候巡察,宣府、延庆、密云、蓟州等处皆谴派麾下精锐骑兵……”

“截止到御驾离津,天津直隶州来报,御驾亲征期间海上运输航线,既定初期转运事宜皆已明确,向复州、盖州等处急报已传,东线军需转运诸事,必将……”

“截止到御驾离津,内务府来报,御驾亲征期间涉及火器、火炮、火药、弓弩、粮草、马料等各项军需,内务府已明确落实各套方案,确保……”

首节上一节404/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