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02节

过去经历的几场战事,叫他们有些忘乎所以了。

这样也好。

叫他们好好领教下建虏的利害,知道在朝鲜这片土地上,究竟谁才是最强的,谁才是帮他们朝鲜的。

回去以后,向陛下呈递密奏,言明朝鲜方面的情况,同时请求陛下,能够尽快完成渤海舰队的组建,尽快明确黄海舰队的事宜。

想要维系大明在朝鲜的权益,不能仅靠东江水师一部,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以更强大的黄海舰队,才能确保此事。”

“喏。”

那人当即应道。

从负责朝鲜战局以来,通过不断地接触和了解,以刘兴祚、金铉为首的群体,已经清楚朝鲜是怎样的存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大明不是谁都能算计的对象,大明能拥有今日的改变,实属是来之不易的,对于金铉来讲,他绝不允许自己负责的领域,出现任何威胁或算计大明的事情发生。

从大明谴派援朝军队,来朝鲜抗击建虏以来,数以千计的的大明健儿,永远的倒在这片土地之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要不是大明出动援朝大军,帮着朝鲜抵御进犯的建虏,只怕这个时候,朝鲜王室早就让建虏屠戮了。

现在局势没有那般的危急了,一些人心啊,就开始变得活泛起来,某些算计啊,就开始此起彼伏起来。

朝鲜有现在的破败,与大明没有任何的关系,说到底,还是朝鲜自身不够强大所致。

错非是这样的话,建虏岂会进犯朝鲜。

金铉停下脚步,转身看了眼朝鲜军寨方向,双眼微眯起来,朝鲜方面的态度改变,让金铉的心里生出警惕,看来有些事情要尽快推动起来了。

第762章 风起辽左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

人与人之间是这般,国与国之间是这般,本质就是抢夺各种资源,以让自己能够过的更好。

朝鲜区域的局势,受到建虏进犯的影响,使得战争和冲突加剧下,大批的资源倾斜于大明,这让大明能源源不断地获取。

和朝鲜这一模式很像的,还有辽左!

“大帅,按照您先前所定部署,我辽东义军麾下各部精锐,皆配备足额的畜力,基本实现骡马化调整。”

上相杨方兴拱手作揖,向李自成禀明情况,“过去数年间,我义军向大明购进的各式火炮,皆能满足战时转运,确保在最短行军时效下,实现紧急态势下的转运。

只是这样一来,义军所辖各地的畜力,明显存在着短缺的情况,这对地方的生产造成极大的……”

“那就让地方克服困境。”

李自成摆手打断道:“现在对于我辽东义军而言,确保自身军队的强大,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从放弃辽南诸卫开始,义军在辽地的蟠踞,就是充当大明挡箭牌,以此确保大明不会遭受建虏的威胁。

做人啊,要有觉悟。

一旦没了觉悟,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本帅这个人,又不想一直给人做挡箭牌,就算是崇祯的意志,那也是不行的,所以义军终究是要离开辽左的。”

杨方兴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回想起过去几年所经历的种种,在辽东义军舍弃辽阳镇,开始全面移驻沈阳为节点,大明对他们的收割就愈发明确。

辽东义军存在的意义,一个是帮着大明抵御建虏威胁,另一个就是作为大明倾销地,这让李自成失去了自主权。

面对此等特殊境遇,李自成肯定不愿坐以待毙,所以针对内部的调整,也在悄然间逐步形成。

“大帅,出事了!”

裴雄虎匆匆走进殿内,看了眼杨方兴,对李自成抱拳一礼道:“据前线传来的军报,于铁岭一线的建虏,似乎有所异动,看情况是黄台吉所领建虏,想要对我辽左展开大规模的进犯。”

言罢,就将先前呈递的紧急军报,递给了李自成。

“这个黄台吉,到底还是按奈不住性子了。”

李自成一目十行的看着,嘴角微扬道:“觉得镇压了阿敏叛乱,拿下了科尔沁、察哈尔等部地盘,就能调转反向进犯辽地,简直是可笑至极。”

“大帅,恐事情没有那般简单吧。”

杨方兴闻言,上前道:“固然说建虏取得此等成效,可过去频繁的战事,让他们麾下也蒙受不小的损失,这次……”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李自成双眼微眯道:“还不是大明逼的,说到底,黄台吉这个家伙是有野心的,其想要得到的更多。

这一点,崇祯还是看人很准的。

现在建虏有这些动静,是黄台吉这个赌徒,想要来一场真正的豪赌,拿着他们建虏八旗的所谓国运,来达到他想要促成的目的。”

这……

杨方兴、裴雄虎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就当前这种形势来看,倘若建虏真打算进犯辽东,那他们辽东义军会率先迎战,只怕会蒙受很多损失。

“一直以来,本帅就在等一个契机,确保能够摆脱大明的掣肘和掌控。”

李自成神情倨傲,看向杨方兴、裴雄虎他们,“这种任人摆布的滋味,本帅早就他娘的过够了,奈何先前没有机会,就只能按捺住这种想法。

大明,有崇祯这个天子,正在一点点的改变。

可是本帅却一直在想,属于我辽东义军的未来,难道就真的只有归降这一条路吗?

不!

绝非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很大,大到了超乎我等的想象。

既然在大明的影响范畴内,我等绝无可能建邦立国,咱们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

现在这个契机来了,本帅打算向崇祯摊牌了。

将建虏想要进犯辽左的消息,八百里加急传到辽阳,告诉辽东督师孙承宗,这一战倘若明军不来驰援,那我辽东义军就彻底放弃所辖疆域,转战其他地方。”

“!!!”

杨方兴震惊的看向李自成。

尽管在他的心中,能够揣摩到李自成,不会任由大明拿捏的,但是李自成现在讲的这番话,还是让他感到震惊。

辽东义军放弃现有疆域,在大明和建虏的围堵下,那还能去往何地啊?

崇祯小儿,本帅还是要感谢你。

将一份完整的舆图,无偿赠送给本帅,尽管本帅也清楚,这也是你谋划的一部分,但是无所谓了。

李自成的内心此刻很激动。

辽左这块弹丸之地,辽东义军是不能再继续停留了,本帅要领着麾下健儿打出去,就算不能在辽东立足,可凭借着麾下10万精锐之师,列装起来的各式火器火炮,也足以在漠南立足,在漠北立足。

早晚有一日,本帅要领军一路西进,打到你看重的欧罗巴大陆去,本帅倒是想要看看,等到了那个时候,你拿什么威胁本帅。

一直以来,在李自成的内心深处,就存在着一个梦魇。

这个梦魇,就是崇祯皇帝造成的。

面对崇祯皇帝的算计,李自成尽管内心很是不满,很想反抗,可是残酷的现实,却让李自成不得不低下脑袋。

任由大明盘剥。

任由大明算计。

毕竟不这样的话,他所率领的辽东义军,就会顷刻间分崩离析。

也是从舍弃辽阳镇开始,李自成就一直在积极地谋划,他所率领的辽东义军,该如何摆脱掉这种束缚。

为此辽东义军麾下各部,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将能够带走的群体,悉数整编进正军序列。

像那等无心恋战的,不愿背井离乡的,悉数转调到地方序列治下。

在崇祯皇帝的影响下,李自成打造了一支远征军,目的很纯粹,就是要跳出樊笼,不再去做谁的傀儡。

只是李自成所不知道的,这也恰恰是崇祯皇帝想达成的,叫李自成所领精锐之师,在草原掀起血雨腥风,大明在后收割利益,这无疑是完美的协作,至于说期间存在怎样的问题,那唯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崇祯皇帝要再造一次上帝之鞭!

第763章 御驾亲征(1)

“陛下,您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周皇后面露心疼,为崇祯皇帝揉着肩膀,“臣妾知道您心忧社稷,想要让大明能中兴富强,可是您也不能处理起朝政,每日都这般操劳。

臣妾发现陛下都开始长白发了。

这才几年啊。

就算是社稷再重要,您也要多注意一些,日子还长,即便陛下想要做事,也不能这般操劳下去。”

“知道了,朕今后会注意的。”

轻拍周皇后的手,崇祯皇帝露出笑容,安抚道:“外朝的事情忙起来,朕就会忘记这些,这样,朕会和王伴伴说,让王伴伴以后多提醒朕几句。”

周皇后心里轻叹一声。

别看崇祯皇帝这样说,可是周皇后也清楚,想要改变这些情况啊,基本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毕竟维新变法的大旗,被崇祯皇帝正式亮明以来,朝堂上的很多事情,包括一些领域的态势,就出现不小的变动。

朝野间出现多少分歧和争议,周皇后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毕竟后宫不得干政嘛,可是通过一些表现,周皇后还是能猜想一二的。

崇祯皇帝在乾清宫待的时间,是越来越长了。

反倒是回到后宫休息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周皇后要帮崇祯皇帝审计内帑财政,尽管内帑的整体收支,没有任何的问题和纰漏。

可是不断增加的内帑财政赤字,足以左证崇祯皇帝做的事情很多,需要分心劳神的地方很多。

“陛下,臣妾准备了午膳。”周皇后收敛心神,看向崇祯皇帝说道:“您再多休息一会儿,稍后……”

“不用了。”

崇祯皇帝摆手道:“朕现在就要回去了,乾清宫那边,还有一些政务要处置,来坤宁宫这边转转,看看皇后,看看太子他们,朕就放松不少了。”

说着,崇祯皇帝站起身来,轻抚周皇后的脸颊,就笑着转身离去了。

时间太紧迫了。

随着维新变法的大旗打出,有太多事情需要好好的梳理,现在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崇祯皇帝不想出现任何停滞。

倘若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大明北方诸省进一步整合,将一些症结和毒瘤尽快铲除,就不利于后续的深化改革。

大明不能再拖下去了。

其实有很多事情,都被哄抬到某一层面上,倘若不能妥善梳理好,解决好,那么大明就会陷进新旧矛盾的旋涡。

到时等待大明的处境,就将是万劫不复!

首节上一节402/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