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签到九五至尊,我的身份竟被李二曝光 第12节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看过这篇奏疏。”

片刻后。

李世民愣住了。

手中的油纸伞下意识的落地。

整个人沉在瓢泼大雨之中。

“快!快回太极宫!”

李世民也顾不得理会房玄龄,更顾不得这瓢泼大雨。

如果这贼娃子说的不错,这种自然现象将预警着地龙翻身,那么晋阳……劫难又来了!

阎立德说这是祥瑞。

祥瑞!

祥瑞你大爷!

晋阳的政治地位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

这是李唐发家的龙兴之地。

那里更有大唐帝国的祖籍行宫!

如果晋阳出了纰漏,难保不会有人借此攻击李世民。

在这个敏感时期,这种自然现象是可以被有心人利用。

比如李世民失德,比如玄武门囚父弑兄,遭受天谴,一桩桩事件,都可以被串联在一起!

房玄龄深深咽了咽口水,看着身后那威严高峨的李府,脸上布满震惊,双目晦涩难明。

如果这小子说的是真的……

天呐!

房玄龄简直不敢相信!

当初大唐嫡长子李显离奇失踪,莫不是真的去了天宫,见到了神仙?

……

钦天监放着一台硕大的八龙铜丸蟾蜍仪。

这是东汉张衡遗留下来,有且只有一台,且不可复制的巧夺天工的仪器。

俗称:浑天仪!

这两日,长安瓢泼大雨。

袁天罡整个一张老脸都快被一双无形的巴掌给扇肿了。

前两天他还在李世民面前夸夸其谈。

说什么,这两日一定会阳光普照,如陛下光辉照耀大地。

转眼……

就倾盆大雨!

而且已经维持了两我去!

陛下说,有人算出了这种恶劣的天气。

当时袁天罡还不信,甚至义愤填膺的将那其心可诛的人诅咒了一番。

可现在,哎!

人外有人啊!

正在袁天罡自怨自艾的时候,突然看到浑天仪振龙机发吐丸,坐下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

袁天罡浑身一凛。

我去!

什么情况?

第12章:以后叫爸爸也没用

在回太极宫的路上。

李世民和房玄龄皆惴惴不安,提心吊胆。

早在东汉,地龙翻身就有迹可循。

而张衡更是发明了浑天仪,以此来策震源。

自东汉后,历史上有过一次硕大浩劫。

这场硕大的浩劫,让中原许多璀璨文化丢失,相应的,浑天仪技术也一同丢失。

好不容易至隋朝,浑天仪才被隋炀帝杨广搜寻到。

但因浑天仪技术精湛,巧夺天工,到唐贞观年间,依旧无能工巧匠可以复制。

所以,置放在钦天监唯一一台浑天仪,就显得愈加弥足珍贵。

一路上,李世民都没有和房玄龄有过多交流。

两人心急如焚的来到钦天监。

袁天罡脸色很不好。

撅着屁股,死死盯着浑天仪。

直到李世民呼唤,袁天罡才猛地一惊。

“陛下!陛下!”袁天罡脸色铁青,浑身紧绷!

看袁天罡这神态。

李世民陛下和房玄龄心中皆一咯噔。

我去!

不会被那臭小子说中了吧?

果不其然。

袁天罡嚎啕道:“陛下,位于长安东北一带,将有地龙翻身!”

轰!

李世民陛下和房玄龄只感到脑袋空荡荡的。

两人脑海中,皆回荡着李现的话。

久久不能散去!

真我去被他说中了!

李世民有些紧张的问袁天罡道:“具体州府是否可以精确到?长安东北是有河东道、河北道,具体是哪里?”

这就有点为难他袁天师了。

袁天罡磕磕巴巴的道:“这……贫道不知道啊!”

李世民喝道:“你不是能算吗?你算啊!快算出来,朕要知道地点!”

袁天罡:“……”

算你个头啊!

真当本仙道是神仙啊?

浑天仪的工作原理是: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它仅仅只能算到地龙翻身的具体方位,要精确到哪个州府,这怎么可能知道嘛?

袁天罡嘴角抽了抽,干笑道:“这个……可能是河东道。”

李世民和房玄龄双目一亮,眼中皆布满震惊。

果然和李现推测的一模一样!

按照李现的说法,家畜嘶鸣、井水冒泡、河水质浑、黄雾四散,则警示地龙翻身。

又按照阎立德的奏疏,河东道晋阳一带确有这个现象。

如今袁天罡又说震源在河东道。

三方契合程度这般高,这事儿没跑了!

朕这个儿子……有点神啊!

可谁知,袁天罡话锋一转,弱弱的道:“也有可能……是河北道。”

袁天罡真算不到啊,长安东北,只有河东道和河北道。

所以袁天罡才这么保险的说了出口。

机智如贫道!

李世民和房玄龄差点没一巴掌拍死袁天罡。

这个家伙!

说了和没说一样!

两人淡淡瞥了一眼袁天罡,然后拂袖离去。

袁天罡似乎从李世民陛下和房玄龄眼中看出了一种……看废物的眼神?

……

地龙翻身,位于晋阳。

晋阳乃李唐起家祖地,乃龙兴之地。

政治地位远远强于军事地位。

这里不能出事。

这件事李世民若处理不好。

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天子失德,天道惩罚。

再稍稍联系玄武门事变。

很可能李世民陛下会被攻击的体无完肤。

李世民陛下不得不重视起来。

回到甘露殿,他立刻让房玄龄草拟尚书省文书。

直接下令,令晋阳戒严,全州防备地龙翻身!

首节上一节12/1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