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384节

“攻,欲复辽东,则必先复辽西,欲复辽西,则必先固宁远!”

“宁远,位于辽西走廊之中,内拱岩关,南临大海,退而保二百里外的山海关,进可攻略辽西,收复辽东!”

“也正因如此,一旦朝廷经略辽东,当命十万、二十万王师挺入宁远,以水泥铺路、筑城!”

“宁远筑城,步步为营,再筑锦州,构成一道战略纵深之防线!”

“即,关宁锦防线!”

说罢,心里止不住升起一个念头。

关宁锦防线,出自明末孙承宗之手!

终明一代,鞑子始终未破此关!

纵有弊端,却足以称得上是固若金汤!

而此时此刻,朱元璋凝眉看着舆图之上,乖孙以石子摆出的一道线,瞬间愣住了。

关宁锦防线?

好有意思的想法啊!

可很快,他便意识到了不对劲,抬手一指舆图,肃然地道:“寿儿,这防线好是好,弊端也显而易见啊!”

“其一,连筑多城以为堡,钱粮之巨定耗去无数!”

“其二,一味守城,我大明王师毫无进取、收复之力!”

说到这,他又是指向了山海关,说道:“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武将亦是一样!”

“一旦贼子长途跋涉,绕过这道防线,以收买、贿赂、激将等等办法,命山海关的守将打开接应,则京师危矣!”

“如此一来,这道防线何益?”

话音刚落,朱寿瞬间惊呆了!

卧槽!

便宜爷爷的眼光,也太厉害了吧?

这才屁大的功夫,竟直接把关宁锦防线的弊端,全部看出来了?

他一下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惊叹道;“老头子,当年你给陛下当亲兵,屈大才了!”

“不然,以你的本事,少不得捞个勋贵爵位啊!”

“有了爵位,孙儿还煞费苦心,帮燕王造反干啥,早一心等着您老嗝屁,好承袭爵位了!”

闻言,朱元璋面不改色地道:“噢,寿儿,你说这个啊……”

“爷爷当年立功无数,也铸错无数,功过相抵之下,还可留的一命给陛下当亲兵,都烧高香了!”

“来来来!”

“咱们爷孙还是说怎么经略辽东军政吧!”

朱寿重重点了点头,说道:“老头子,你说的对,关宁锦防线重守不重攻!”

“正因如此,唯有朝廷彻底失去了辽东的控制之权,才可出此下策!”

“眼下,历经二十四年的维持,辽东尚稳!”

“那么朝廷可行两个办法,干掉辽东的隐患!”

“这第一个办法嘛……”

见乖孙言之凿凿的样子,朱元璋一下来了精神,忙问:“寿儿,是何办法?”

“快快说来!”

朱寿也不再卖关子,一字一句,很干脆从嘴里蹦出六个字。

“清剿建州女真!!”

第三百九十章 一年一剿建奴,出策改土归流

随着朱寿的话音落下,朱元璋瞬间愣住了。

清剿建州女真?

奇了怪哉!

经略辽东,关乎建州女真啥事啊?

这也太八竿子打不着了吧?

他顿觉一头的雾水,凝眸看向了朱寿,诧异地问:“寿儿,为啥要请剿建州女真?”

朱寿把脸色一板,肃然地道:“建州女真有罪,罪在未来!”

“孙儿要是说,三百年之后,覆灭大明者为建州女真,再过两百年,把我泱泱华夏,拖入无穷深渊者……”

“亦是建州女真呢?!”

话音刚落,朱元璋听得目瞪口呆!

啥?

三百年之后,咱的大明,竟要被区区一个辽东蛮夷给灭了?

他满脸的不信邪,忍不住气咻咻地道:“荒谬!”

你这小兔崽子,莫不是忽悠老子?”

“这天底下,强汉也好,盛唐也罢,甚至是我大明,皆逃不开三百年王朝的气运命数!”

“可再如何,大明也不至于亡于一介辽东建奴之手吧?”

“你这孩子,满嘴胡说八道个屁?!”

闻言,朱寿长叹一口气,说道:“老头子,你看你,急个啥?”

“孙儿绝非胡说,想想看,倘若孙儿不搞出乱七八糟的好东西,助大明昌盛,以当下的土地兼并,三百年之后,该是何等之景?”

“其一,土地兼并,流民遍地,起义造反!”

“其二,文官擅权,作乱朝廷!”

“其三,商贾祸国,辽东女真大可趁势崛起,如当年辽金两国一般,贪图华夏肥沃之土,兴兵叩关!”

“其四,朝廷内平流民造反,外御女真,两线打仗,钱粮紧缺之下,迟早拖垮整个大明!”

“诸多因素之下,建州女真兴兵入关,如何夺不了大明的江山?”

说罢,心里止不住升起一个念头。

纵观历朝历代,得国不正者,除司马家的晋朝之外,唯有鞑清!

当然了,出于成王败寇,在大明的尸骨之上,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继续华夏之兴盛,这也无可厚非,可问题是……

入关之后,嘉定十日,扬州三屠!

此后,为了维系自身统治,鞑清压根不管怎么把华夏升上一层台阶,反而牢笼治世,疯狂愚民!

康熙一朝,明知西方已经开始了初步工业化,却闭关锁国,把种种兴国之物,定为奇淫巧技!

就这,也有脸说自己远胜于朱元璋?

放屁!

盛世?

没了土豆、红薯传入,以保军民活命,上哪打得过准葛尔丹?

再有,当时的准葛尔丹已经被大明打丢了脊梁骨,换作康熙来揍元末的蒙古铁骑,你看他死不死?

至于他的孙子乾隆……

活脱脱一个败家子罢了!

要不是两人中间存在着一个雍正,所谓的康乾盛世,就是个笑话!

纵观鞑清,唯一的功劳,是奠定今世的版图之基!

不过……

别忘了,华夏四千九百年兴荣史,一百年屈辱!

可就是这一百年,万误华夏!

此时此刻,听完乖孙的一番话之后,朱元璋眉头大皱,抬手指向了舆图,缓缓说道:“寿儿,这不太对吧?”

“入关?”

“山海关乃是险要奇关,倘若造了你说的关宁锦防线,如何破关入中原?”

面对便宜爷爷的疑惑,朱寿眨了眨眼,说道:“老头子,您老了也说了啊,倘若山海关守将大开城门,这建州女真不就顺利窃取中原了?”

“正因如此,为了未雨绸缪,建州女真不可不剿!”

“天下王朝,纵是逃不开三百年命数,却也不可落入鞑子之手!”

说到这,他捂着心口,痛心疾首地道:“非是孙儿看不起这帮鞑子,实在是一旦入关,这帮混账是真敢糟蹋华夏啊!”

朱元璋沉吟了几下,缓缓说道:“寿儿,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可当今当今之辽东,自辽金两国灭亡之后,存有海西女真、建州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族!”

“海西、建州两部素来不和!”

“朝廷的本意,是想命其双方互相内耗制衡,以此加大朝廷对于辽东之地的统治!”

“倘若清缴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岂不是一家独大?”

“长此以往,还是一样的道理啊!”

“再说了,建州女真如今礼敬于我大明,一句罪在未来,便要清缴灭族,岂不是成了岳武穆之莫须有?”

闻言,朱寿摇了摇头,说道:“老头子,两虎相争,也得看此虎祸端之大小!”

“你说的海西女真,孙儿有办法来制衡!”

“至于建州女真,之所以敬我大明,不过是在怕我大明王师的天威罢了!”

“您老信不信,无洪武、永乐两朝镇压,一旦我大明边关空虚,建州女真定如草原一般,劫掠辽东之钱粮,以图壮大?”

“我大明,定要犁庭扫穴不可!”

“而且,建州女真生命力壮着呢,朝廷光清缴一次是无用之功,当三年小剿,五年一大剿!”

“不然的话,建奴还是会卷土重来!”

犁庭扫穴!

始于明宪宗朱见深,史称成化犁庭!

三次犁庭,出兵皆自秋始,至冬雪降方休!

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要不是建州女真远遁,且太监汪直杀良冒功,建奴早就完了!

首节上一节384/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