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383节

“孙儿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造?”

闻言,朱元璋顿时皱了皱眉,问道:“寿儿,这是为何?”

朱寿长叹一口气,说道:“老头子,你也感受到了毛衣御寒的厉害,这要是装备我大明王师,也不怕隆冬打仗了!”

“至于百姓穿了,也可活人无数!”

“可朝廷一旦晓得了纺织机这等好东西,天知道会不会有人惦记上,以征收之名,强取豪夺?”

“朝廷抢了去不要紧,可要是叫江南一带的商贾们掌握了纺织机,定大肆拔了粮食庄稼,改稻为棉,且拔高毛衣的兜售之价!”

“粮食减产、偏偏毛衣又奇贵之下,岂不是无数人饿死、冻死?!”

话音刚落,朱元璋登时面色一沉!

放眼历朝历代,饿死人,冻死人,皆是不可避免之事,几乎算是非常正常的损耗了。

任何一个县郡,不冻死、饿死几十上百个百姓,本地的父母官,都可以称得上是爱民如子的好官、贤官!

而历朝历代的大半商贾,逐利不忠国!

一个朝代亡了,他们无心救国,甚至为了自身之利,疯狂资敌,最终仗着滔天之富,转投新朝的门下,与官僚士绅勾结,继续误。国误民!

至于主子是华夏还是蛮夷,他们永远不去在乎,只在乎换着花样去盘剥百姓!

正应了那句老话,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士绅、商贾!

这,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极其痛恨商贾的根本之因!

大肆改稻为棉……

败政也!

转念一想,他面色变幻了几下,断然说道:“寿儿,你说的什么珍妮纺织机,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得造!”

“等造出来之后,爷爷去请圣旨,命锦衣卫重重看护!”

“谁敢泄露于商贾,可诛九族!”

说到这,望着院中叶子已是泛黄的老树,长长一叹:“爷爷懂你的担忧,可没办法,天寒地冻,万物皆休,百姓万苦!”

“爷爷也是泥腿子出身,现在发达了,实在不忍见百姓受苦!”

“百姓日子过得好了,咱们家一门五国公之大位,也捞的心安理得呐!”

“娃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啊?

一门五国公?

朱寿一下来了精神,忙不迭的点头道:“对对对!”

“老头子你都这么说了,孙儿回头就把纺织机造出来,赶紧织出来一批毛衣,造福百姓!”

“有了毛衣,别说应天府,纵是辽东百姓,配着原本的纸衣,也定是不再畏冷!”

“咦?”

“入冬天冷,搞不好无数牛羊受冻而死啊!”

“老方!”

“少爷,老奴在呢!”

“入冬之后,多打听打听,谁家牛牛受冻死了,高价收购!”

“屋里烧着炉子,炉上煮火锅,配以牛羊,真乃一桩美事啊!”

“老奴遵命!”

见主仆二人俱是激动不已,朱元璋脸色瞬间黑了。

兔崽子!

一天天不干人事,净琢磨吃肉?

等等!

辽东?

他眼眸闪烁了几下,立马起了白嫖之心,笑眯眯地道:“寿儿!”

“你刚才说了辽东?”

“正好,爷爷考考你啊,朝廷该如何经略辽东?”

话音刚落,迎面见着便宜爷爷不怀好意的眼神,朱寿心里登时一个大咯噔!

糟糕!

本少爷肚子里的好东西,莫不是全被便宜爷爷给惦记上了?!

第三百八十九章 朱元璋问策,建州女真的末日

这一刻,朱寿整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经略辽东?

不是吧?

便宜爷爷,这是逮着本少爷这头肥羊,一直薅个不停啊!

缺不缺德?

转念一想,他看向了朱元璋,眼神之中充满了怀疑,问道:“老头子,你不会又是从孙儿手上坑来好东西,转头献于陛下吧?”

“何以经略辽东?”

“孙儿也不懂、不懂,与燕王靖难登基无关之事,叫文武百官琢磨好了!”

“不然,朝廷养着他们干啥的啊?”

“您老何至于咸吃萝卜淡操心?”

啊?

雄英这兔崽子,咋还起疑心上了?

难道,是咱薅的太狠了?

不成、不成!

事关大明万年,咱该薅还得薅!

朱元璋眼眸闪烁了几下,决定换个说法,便立马振振有词地道:“你这孩子,懂个屁?”

“干系大了!”

“爷爷之所以问你经略辽东之计,正是为了帮燕王起兵靖难功成啊!”

朱寿顿时一愣,懵逼地问:“啥意思?”

闻言,朱元璋也不含糊,顺口忽悠道:“寿儿,你想啊,一旦靖难,燕王位于北平,而打入应天对吧?”

“可辽东之地,位于北平后方!”

“一旦辽东生变,拖住燕王的后腿……”

“咱们家的一门五国公,岂不是要泡汤了?”

朱寿摇了摇头,想也不想,脱口便道:“老头子,看你这话说的,辽东生变,自有大宁的朵颜三卫镇压不臣……”

“不、不对!”

说到这,他忽然一拍脑门,“孙儿差点忘了宁王朱权这个倒霉蛋……”

“呀!”

“老头子,你言之有理啊!”

朱元璋听完之后,面上也很是错愕,下意识地道:“寿儿,宁王咋了?”

“咋个倒霉蛋法?”

朱寿摆了摆手,说道:“没啥没啥,无非就是把朵颜三卫借给了燕王,结果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老头子,莫要理会这等旁枝末节!”

“倘若朵颜三卫调离大宁,搞不好辽东真会生变,那孙儿正好心生一计,可经略辽东之地,以绝后患!”

话音刚落,朱元璋脸色瞬间黑了。

咋?

给咱这个爷爷出谋划策没有,帮老四这个叔叔稳固江山,你这兔崽子立马心生一计是吧?

老四!

叫你抢雄英的孝心,回头咱就叫标儿再多抽你几顿!

不过……

话说回来,雄英肚子里,还真有经略辽东之计啊?

此时不嫖,更待何时?

于是,他收敛心绪,立马看向了朱寿,笑眯眯地问:“寿儿,来来来,快跟爷爷说说,怎么个经略辽东法?”

朱寿笑了一下,缓缓说道:“永乐一朝,可取军政、民生,经略辽东!”

“老方!”

“敢问少爷,有何吩咐?”

“去!”

“把天下万国舆图搬过来,本少爷要有大用!”

“是,少爷!”

说罢,老方连忙领命而去。

须臾之后,他搬回舆图,摊开于地,点头哈腰地道:“少爷,舆图来啦!”

朱寿也不含糊,抬手指向了辽东,笑道:“老头子,咱们先说说辽东军政吧!”

“自汉唐之后,我大明收复辽东、燕云十六州,以正华夏版图!”

“可辽东之地,多存于契丹、女真诸部,始终不融于我华夏!”

“也正因如此,哪怕辽东已为大明疆土,经略之军政,当攻守相宜,以为形势!”

攻守相宜?

朱元璋饶有兴趣地问:“寿儿,计将安出?”

闻言,朱寿从地上捡起几个小石子,放在了舆图之上,幽幽地道:“燕王靖难登基之后,定迁都北平!”

“而京师紧靠辽东,一旦辽东生变,贼子挥师南下,欲保京师,则必先固山海关!”

“欲保山海关,守,则必先固辽西!”

首节上一节383/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