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368节

“这么大的毒誓都发了,看来是个好东西!”

“说!”

“这无烟煤,作价几何、兜售几何?”

徐增寿不敢怠慢,连忙抱拳:“回陛下,这无烟煤,倘若卖于寻常百姓,一斤四文钱!”

“小侄与朱寿合伙干起煤矿的买卖是假,造福百姓是真呐!”

“有了这无烟煤,我大明冻死之百姓,定可大。大消减,活人无数!”

“一切尽仰赖陛下之恩泽,臣不敢贪功,请陛下赐名洪武煤,百姓晓得了,定颂圣君!”

话音刚落,朱元璋面色大震!

啥?

一斤才卖四文钱?

要知道,纵是江南多暖,一斤取暖之用的木炭,也贵到了三十四文钱!

而这,还是最便宜的木炭!

如宫中之用的红螺炭、银骨炭,一斤足足三两银子!

可现在,无烟煤一出,犹如久旱逢甘霖,把万千百姓的御寒之难,轻易的化解了啊!

他越想越激动,竟一拳砸在了御案之上,激动地道:“好好好!”

“这浑小子,又给咱一个大惊喜啊!”

“大明之福,社稷之福!”

江山社稷!

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帝而言,所谓的大好江山,是通宵达旦的享乐!

可对于洪武皇帝朱元璋来说,是千万斤的重担!

一辈子的心血,尽付于泱泱华夏,盛世永昌!

可他不是神仙,贪官误。国,他可以杀贪官,百姓受苦,他可以下旨拨钱粮救济,可老天爷叫百姓受冻而死,他纵为皇帝,也办不到人人穿暖!

现在,大孙子鼓捣出了低廉的无烟煤,取代柴火,叫百姓人人穿暖,不至于受冻而死……

有此坑蒙拐骗好圣孙,大明何愁不兴?

转念一想,他忙是抬眸看向了徐增寿,肃然地问:“快说,这无烟煤,一日可产多少斤?”

徐增寿思索了几下,抱拳说道:“回陛下,眼下魏国公招揽十几人采煤,可日产几百斤,倘若加大人手,一日百万斤,也不在话下!”

一日百万斤?!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转头吩咐道:“蒋!”

“臣在!”

“调洪武盐的盐山十万人,送去煤山开煤!”

“臣遵旨!”

说罢,蒋连忙领命而去。

徐增寿连忙抱拳:“陛下圣明!”

也就在这时,朱元璋忽然想到了什么,皱眉道:“等等!”

“增寿,你刚才说,倘若卖于百姓,一斤四文钱是吧?”

“对!”

“要是卖于士绅,作价几何?”

徐增寿咧嘴一笑,很是无耻地道:“回陛下,以宫中贡品为名,忽悠士绅上套,兜售一斤一两!”

“朱寿还想了一个口号,叫今年过节不收礼啊,收礼只收洪武煤……”

朱元璋听完之后,顿时眼前大亮,挥手便道:“下旨!”

“赐无烟煤,为洪武煤!”

“不过……”

“既是贡品,连红螺炭都一斤三两,倘若洪武煤一斤一两,岂不是太掉咱的价了?”

“改成一斤四两吧!”

话音刚落,徐增寿一下惊呆了!

卧槽!

一斤四两银子?

陛下,您咋比臣还缺德啊?!

第三百七十四章 黄观懵逼,太爷爷亲手送功劳?

此时,徐增寿心里说不出的服气。

本以为自己和老朱把无烟煤作价一两一斤,去搜刮士绅兜里的银子,就足够坑的了。

可打死也没想到,陛下手段更黑,竟作价一斤四两银子!

不愧姜还是老的辣!

俺服了!

他面色迟疑了几下,忍不住缓缓说道:“陛下,这要是把士绅坑太狠了,这帮人会不会以势压民,再去坑百姓兜里的银子啊?”

朱元璋淡淡地道:“坑百姓之银?”

“谁敢对百姓下黑手,立马下昭狱砍头!”

说到这,他在殿中踱了几步,沉吟了半晌,这才挥手说道:“传旨!”

“今日之后,刑部、昭狱之中罪当流放者,不再放逐诸多偏远之地,全都送去灵山挖煤!”

“如此,也可省了百姓徭役之苦!”

徐增寿面带肃然,连忙抱拳说道:“陛下圣明!”

朱元璋微微抬眸,笑呵呵地道:“增寿,挖煤的人手,咱也给你下拨了!”

“趁着初雪未下,赶紧把开采出来千万斤无烟煤,造福万民!”

“还有,你且记得,要从朱寿的嘴里多套套话,问问北平、辽东可有无烟煤矿!”

“把此事办好了,咱重重有赏!”

说罢,心里止不住升起一个念头。

迁都、迁都!

把京师迁去北平,当万事俱备!

尤其是北平、辽东之地,不似应天府入冬偏暖,可谓苦寒极了!

倘若北地存有无烟煤矿,以低廉之价兜售于市,不至于百姓受冻而死,才是真正的造福万民!

此时,徐增寿听完之后,下意识地道:“陛下,您有所不知,朱寿此人,乃是臣的手足亲朋,结拜兄弟啊!”

“要是套他的话……”

话还没说完,朱元璋挥手打断了话头,笑眯眯地道:“增寿,你是咱老兄弟徐达的儿子!”

“既是淮西勋贵子弟,整日厮混在锦衣卫算咋回事?”

“套出朱寿这娃子的话,回头咱叫你随王师出征,建功立业,徐家说不得也可再出一爵呐!”

啥?

立功封爵?

老朱,莫要怪俺,实在是陛下给的太多了,对不住了!

徐增寿顿时心痒的厉害,连忙抱拳,激动地道:“臣万谢陛下隆恩!”

“为我大明计,臣这就去忽悠朱寿也!”

“臣告退!”

说罢,便喜滋滋的一溜烟跑了。

望着他跑出谨身殿,朱元璋忍不住笑骂了一句:“徐家这浑小子,高兴的过早了啊!”

“等你晓得咱大孙子的身份,看你们这对叔侄兄弟,笑到几时!”

“徐达啊徐达,你的辈份,咱朱重八降定了!”

一下子,他的声声大笑,声振屋瓦。

也就在这时,蒋折返而归,抬眸看着陛下状若癫狂,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啊?

陛下这是咋了?

糟糕!

莫不是被皇长孙殿下的脑疾传染了?

他心中大急,连忙疾步上前,关切的问:“皇爷,您这是……”

话刚开口,朱元璋顿觉失态,摆手说道:“无妨、无妨!”

“调制盐人手入灵山的事,可是交代下去了?”

“回皇爷,臣已办妥了!”

见陛下无碍,蒋顿时送了一口气,沉吟了几下,再次开口:“皇爷,锦衣卫奏报,您的干重孙子黄观入礼部之后,多有非议!”

闻言,朱元璋眉头大皱:“说!”

蒋连忙抱拳道:“对于黄观,礼部之官吏,私下多有鄙夷之言,说夏原吉一介榜眼,都立下功劳,执掌宝钞提举司的权柄了……”

“可他这个状元郎,一直未立寸功,明摆是本事不如夏原吉!”

“长此以往,臣以为,黄观恐有失权之祸……”

话音刚落,朱元璋登时面色一沉!

礼部的官吏,一个个乃是长舌妇不成?

敢笑话咱的干重孙子?

看咱这个太爷爷,怎么帮他撑腰子!

转念一想,他也不含糊,立马吩咐道:“去!”

“把观儿给咱叫来!”

“遵旨!”

首节上一节368/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