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78节

  作为兵部尚书,谁不想边疆兵强马壮,外敌不敢进半步,可是这一切都需要大量银钱和粮食支持,这些东西从什么地方来呢?

  确实有地方官员占据不少屯田,还有克扣饷银的状况,可是那些官员、军官首领的俸禄也少的可怜,人在一定的位置,自然会有贪心,纵然不对,说到底还是可支配的太少了!

  这也是他早些年为何用大量银两贿赂结交杨廷和身边的人回到京城的原因,地方条件太苦,差事难干,谁愿意待呢?

  站在彭泽的立场,他理解张文锦的急切表现,纵然这人能力不是很足,遇到事情也蠢得可以,但他其中也有很多无奈!

  那些兵士艰难的生活,作为早些年一直在边防的彭泽,自然也是很清楚的!

  只是人站的位置不一样的时候,很多时候就不会考虑那么多!

  就比如高拱、张居正他们军户出身,真爬到高位置的时候,关心的是所谓的大事以及争权夺势,根本不会想起关心底层民众的生活。

  “城内现在的情况如何?”

  秦邵脸色有些冷地问道。

  “如今叛军推举前总兵官朱振为首领,占据大同,朱振与叛军约法“勿犯宗宝,勿掠仓库,勿纵火杀人”上任,他们希望跟朝廷谈判!”

  彭泽如实地说道。

  “秉用,研磨,朕要写敕书!”

  秦邵大声说道。

  大明军政乱政就是从大同兵变开始的,如果这次兵变不好好整治,这大明……

  “是!”

  张璁立即起身,快速地跑到书案旁,那动作跟当初他们在京城小院商议小报主题时一样利落。

  ……

  九边重镇大同。

  城门口的营帐内坐着郭鉴、柳忠、陈浩、胡雄、郭疤子等人。

  “你说朱总兵会不会背叛我们?”

  郭疤子指指不远处的一处营帐内的朱振说道。

第425章 朝廷来人了

  朱振原本是大同总兵。

  王勋应州之战后升迁,朱振做了大同总兵。

  说实话相比较王勋,朱振这人作战能力没有上升多少,贪钱的能力倒是更强了些。

  大明军.政.腐.败到什么程度?

  大同这里已经欠饷12年了!

  是的,大同等卫军士……十三年不发月粮!

  十三年不发月粮,士兵们的生活有多么不堪,也是可想而知。

  士兵不发月粮,身上自然也没有多少其他油水可榨!

  老朱对官员苛刻,对武官自然也不例外。

  官员的俸禄其实都都有些微薄,如果要轮他们自己吃喝还可以,问题很多人还养着一大家子,上有老下有小。

  有些特殊爱好的,再养几房小妾;平时还要社交、巴结上司,逢年过节孝敬一些。

  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只能从兵士那里克扣。

  如今士兵已经十几年不发月粮了,还有什么油水可榨?

  官员的日子也不好过,自然还是要压榨兵士,早期的时候,官员吃肉,兵士还能混点汤水吃。

  如今军官都喝汤了,对兵士的压榨也就更狠些。

  早期的时候,军户兵士还有屯田可种植,大同那边虽然土地贫瘠,但至少也有地,好赖还能收成些东西凑合吃些。

  但随着军官们囊中羞涩,就打起了屯田的注意。

  永乐年间,大明卫所屯田每年的收成有两千三百多万余石,军屯田收入占全国税粮的百分之七十多。

  收成还是很不错的!

  但好收成并没有好的汇报,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对于大明军户也是一样,收成的粮食都要上交,朝廷每个月才给每个军户才发放120斤粮食。

  那些官员计算了半晌,觉得这个数量刚好满足一个家庭所需。

  在他们眼中,那些军户有吃的不饿死就可以了,其余生产的粮食必须上缴,一部分用于军.队战备,另一部分则直接上缴国库。

  军户几乎月月无余粮,干多干少一样受饿,谁还积极重量。

  随着军户种粮积极性的降低,军屯田的产量也随之下降,然而产量下降但要上交的粮食不减。

  这个年代没有所谓的避孕措施,有了孩子只能生下来,生的再多,也就那些粮食,很多家庭特别是遇到灾年,不少就被饿死。

  既然活不了,很多军士们开始不断的大逃亡。

  特别是永乐年间,朱棣不时对外战争,大量兵士被调往牵线,种田兵士越来越少。

  有统计,到正统三年,逃亡明军已达一百六十万之众,剩下的也尽是些老弱病残。

  大量田地荒芜,屯田收成越来越低,如此恶行循环,造成了大量田地荒芜。

  一些世家大族和军官看到这种清苦康,就开始购买这些荒田,组织长工或者家里奴仆种田。

  朝廷也知道屯田士兵减少,土地荒芜,造成浪费,面对那些购买的权贵,第一是牵扯自己的利益,另一种就是觉得这样卖掉也可以增加税收,增加朝廷的收入,也就默认了世家大族兼并田地的行为。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权贵还守规矩。

  时间长了,自然不免有些有些特权的开始抢占,还有一些购买的时候做不少手脚。

  军屯到如今基本上已经被破坏殆尽,军户没了土地,闲事要出力到军官权贵的田地种田换取粮食,打仗的时候还要自带干粮打仗,这日子怎一个惨字了得!

  屯田制.度被破坏,明朝税收低,国库空缺,无法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拖欠兵士月粮越来越严重,日子艰难,人就容易暴戾,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不只是兵士,军官也是如今,出事在所难免。

  进而兵变时发,兵士索饷哗变,大同兵变也只是大明兵变的开端而已。

  朱振做大同宣府副总兵的时候,跟那些贪饷的官员其实并没有多少区别。

  只是他得罪政敌被弹劾下罪入狱,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完了。

  在大明官场如果被弹劾入狱虽然是件倒霉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有后台,有人帮忙打点还好点,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翻身。

  朱振却没有这样的庆幸,他出身一般,且背后没有什么大树好乘凉。

  正是因为没后台,他才克扣一些朝廷发下来的军队用银,想着就是手里有钱了,好打点关系,位置向上升些。

  只是事情还没成功,就被人告发进了这监牢。

  本以为这辈子恐怕就很难翻身了,即使出狱,估计以后也就是白丁了。

  大丈夫不怕流血流泪,就是怕没前途。

  朱振本已绝望,不想这大同竟然发生了兵变,那些人不但打开粮仓抢粮食,还打开监狱放了不少犯人。

  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些人干脆拥立他做首领,希望他能跟朝廷谈判,有些出路。

  这次带头起事的郭鉴、柳忠其实也就是负责修建军堡的小队长。

  他们虽然名义上算是小首领,其实也只是领着那些兵士干活的,那些监工不但大骂兵士,对他们也严加惩罚,甚至把工期问题算到他们头上。

  没了活路,两人就带头起事!

  郭鉴虽然出生在军户家庭,但他年轻聪明且身体强壮,在兵士中有一定权威,被任命为小队长。

  纵然没多少文化,这小子有股狠劲和聪明劲。

  看到朱振,直接就改变了他们原先打算投靠北蕃的想法。

  毕竟在大明生活多年,对这里状况更熟悉,投靠对手北蕃,还不知道那边是个什么状况,有更大的风险,如果有选择的余地,自然不会前去北蕃。

  在监狱看到朱振的时候,郭鉴就有了想法。

  他们是被逼起事的,也算不得已为之,如果有个带头人为他们说话,说不定他们还有别的出路。

  而朱振作为带头人最合适不过!

  他做过副总兵,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大官!

  还有他现在在监狱中,被他们救了,如果他能带着他们跟朝堂谈判,对朱振本人和他们都是一个机会!

  只是这朱振虽然答应,但还是表现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还给他们约法很多条件,让他们都听他的。

  郭疤子是郭鉴的父亲,他有三个儿子,都死在了战.场,现在家里男人只有他和儿子两人。

  小儿子郭鉴虽然年岁不大,但是聪明有勇有谋,他一向听儿子的,只是这种局面,不免有疑问。

  “爹,您放心,他已经被我们架在火上,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如今只看朝廷那边什么时候派人过来了!”

  郭鉴冷笑道。

  朱振的打算他清楚,这人明面上不情愿,但背地里肯定早已计划好。

  如果他太情愿,朝廷肯定怀疑他是带头的,他这是想撇开关系的。

  只是这关系,是你想撇开就撇开得了吗?

  “鉴儿!这已经好多天过去了,朝廷还没人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有急行军带朝廷大员过来,如今……”

  郭疤子觉得情况不乐观。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外面有响动声响起!

  “朝廷来人了!朝廷来人了!”

  城墙上有欢呼声传来。

第426章 各怀心思

  “朝廷来人了?”

  郭鉴一个激灵站了起来。

  一众人迅速上了城墙,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群骑马之人飞速朝这边奔来。

  城内不少人听到朝廷来人的消息,也不少人朝城边这边拥来。

  因为乱兵已经控制大同,总兵、知府,游击等官员吓得四处逃散躲藏,不知去向,大同如今陷入无政.府状态。

  郭鉴能人虽然说是带头,其实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带领全城起事的兵士,城内说实话现在还是一团乱。

  朱振不知道谁通知朝廷来人了,也迅速从账子内出来,走到城墙一侧,只是并没有上城墙。

  “圣旨到!”

  “圣旨到!”

  “圣旨到!”

首节上一节378/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