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41节

  他们现在在宫中的生活跟先前在外面的区别不是很大,秦邵很满意现在这种状况。

  皇上对他来说只是一项工作,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如果因为做皇上而完全没了自己的生活,这不是他需要的生活,当然为了这样的生活,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对了,爷,还有一件事我得跟您说一下!”

  韩瑾蓉收拾床铺的时候,突然转身对秦邵说道。

  “什么事?”

  “今日在老太妃那里,荣淑贤妃突然造访。”

  “她去那里做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事?”

  秦邵有些惊异。

  荣淑贤妃沈氏是先皇朱厚照的其中的一个妃子,是朱厚照去大同的时候,地方官员送给他的。

  沈氏生于商贾世家,长相漂亮,识字、温婉大方,被家人送给大同地方官员,那官员顺水人情送于朱厚照。

  朱厚照看沈氏听话温顺,在大同时候一直照顾他生活起居,就带回了宫中,封为荣淑贤妃。

  说起来这沈氏也是个可怜人,自从送进宫中之后,基本上很少再见过朱厚照面。

  沈氏住的院子跟老太妃距离比较近,沈氏跟老太妃熟识后,经常照顾老太妃,一来二去,关系倒是处得很不错。

  不过,秦邵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并不清楚她跟老太妃的关系。

  还是韩瑾蓉进宫后才发现这种情况,闲暇的时候跟秦邵闲聊说了这个情况。

  不过如今秦邵成为新皇,老太妃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住的宫殿也换到了慈宁宫,跟沈氏住的地方并不算很近。

  沈氏纵然也还会去看老太妃,只是韩瑾蓉她们在那里,按照正常情况,沈氏不应该去打扰的,这女人突然过去做什么?

  “爷,真让您说对了!她确实是有事情!”

  韩瑾蓉低声说道。

  韩瑾蓉跟老太妃正看着三个孩子玩,沈氏进来的时候,韩瑾蓉也很是惊异。

  她知道沈氏的存在,韩瑾蓉进宫后拜见老太妃,已经将她身边的状况了解了个清楚。

  沈氏先前跟老太妃来往密切,只从老太妃搬到慈宁宫后,沈氏找老太妃的次数也就少了。

  因为她对老太妃曾经的照顾,宫内人员重新配置的时候,韩瑾蓉对沈氏也做了颇多的照顾。

  韩瑾蓉对沈氏的印象不错,进退有度,不谄媚也无太多其他心思。

  今日明知道她在老太妃的院子,她突然进来是怎么回事。

  如今韩瑾蓉是皇后,秦邵跟朱厚照是堂兄弟,朱厚照没有子嗣,沈氏包括朱厚照的皇后夏氏虽然都奉养在宫中,并没有太后的殊荣。

  所以,沈氏见了韩瑾蓉自然是要拜见的。

  纵然对于沈氏的出现很惊异,韩瑾蓉还是表现了应有的客气。

  只是沈氏见了老太妃寒暄后,迟迟没有离去。

  老太妃也是精明人,知道沈氏来此,定然是找韩瑾蓉的,确切来说应该是有求于如今的皇后。

  “池塘那边莲藕花开了,我带孩子们去看看花!你陪贤妃说说话!”

  老太妃让宫女带着孩子们一起出去,图留两人在房间内。

  沈氏脸色有些尴尬,但还是感激地站起来跟着韩瑾蓉为老太妃送行。

  “皇后娘娘,我今日前来确实……确实想有件事……要求……求皇后娘娘帮忙。”

  老太妃刚出门,沈氏直接朝韩瑾蓉躬身说道。

  “贤妃娘娘不必客气,只是我们都是后宫女子,后宫不得干预朝政,如果是后宫的事情,日常吃食以及住宿方面有什么短缺的,告于我就行!陛下跟先皇是堂兄弟,不瞒想说,先皇对陛下以前也多有照顾,您是先皇的妃子,我们自然要尽心照顾的。”

  韩瑾蓉客气道。

  “皇后娘娘……我……我知道不该开这口,朝堂之事是男人们的事情,我们女人们不应该干涉,杨府的男人三日后午门问斩,此事是国事,我……我断然不敢干涉,我今日所求是女人们的事情,我那姨娘太可怜,对我有恩,我也是没办法了,娘娘容我将话说完,帮与不帮……”

  沈氏急切地说道。

  “杨府的事情?”

第394章 最后的求见

  韩瑾蓉一听说是杨家的事情,就想走。

  如今自己的丈夫是皇上,自己是皇后,自己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尽管她这些年跟着秦邵逃难、做生意、管理后宅,跟一般后宅女子不同,算是有见识,且她本人本就聪明,但消化如今的身份也用了不短一段时间。

  从一个家族遗弃的女子到如今的皇后,这种身份的反差,任何人都很难心绪平静。

  有些人会欣喜若狂、会张扬漂浮,也有些人会觉得惶恐不安。

  韩瑾蓉就是后一种。

  在她的概念中,秦邵,自己的丈夫那就是自己的天,以夫为天,就是这个时代的教育。

  她已经被那个家庭舍弃,韩家如今之所以还能安然无恙,人还没进大牢,也是自家爷看自己的面子,她已经很感恩戴德。

  在她的意识当中,她已经跟那个家庭关系已尽。

  她以后的生活就是相夫教子!

  无论是一个举子的妻子,还是一个王府的王妃,甚至到如今的皇后,对于韩瑾蓉来说,相夫教子、一切都以自己丈夫为重,就是她生活的重心。

  想通这一切,她就不再那么纠结和惶恐不安。

  韩瑾蓉刚开始没自己自己丈夫身份的改变,对自己的影响。

  刚开始她只是一个举子的妻子,几个店铺的老板娘,最多也就是有人会想通关系,找自己想找份工作。

  后来她成为一个王爷的妻子,渐渐通关系的事情也就大了,她的经验也就多了起来。

  今日沈氏这一出,她立即就判定沈氏找自己定然是有问题。

  沈氏提到杨家的时候,韩瑾蓉很是惊异。

  杨家的事情那么大,如今满朝文武恐怕没有一个人敢替杨家出头,沈氏一个后宅妃子竟然敢趟这种浑水。

  杨家对于韩瑾蓉来说就是仇家,杨慎张狂,示别人生命如草芥,差点害死自己,还把持朝堂,处处给自己丈夫下绊子,可以是秦邵的死敌!

  韩瑾蓉恨不得杨家尽快被处理干净!这沈氏怎么会想着通自己的路子来求情呢?

  她本来想直接拒绝,可沈氏竟然说想替杨家的女人说句话,杨家的女人?

  这沈氏跟杨家的女人有甚么关系?

  “你想替杨家的什么女人求情?贤妃,你要知道这杨家犯的可是大罪,别说我们是后宅的女人,如今就是皇上也不能说饶了杨家就能饶恕的!更何况先皇……还有各地的藩王及一些官员早已上书定了杨家的罪,还是皇上仁慈,不想太多杀戮,只下罪杨家三族跟杨廷和牵扯深的男子,如今都在大牢管着!贤妃,你对老太妃有诸多照顾,太妃也喜欢你,我跟皇上都很承情,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可以说一下情况,但我们不能保证能帮到你……”

  韩瑾蓉觉得沈氏不是那不讲理之人,尽量劝道。

  也是将话说道前面,沈氏可以说,但不代表她能帮。

  “娘娘,您能听我说说就行,我……我是实在觉得我那姨娘太……太可怜了,她只有一个女儿!家里妾室生了儿子,那姨爹宠爱小妾,对我那姨娘不管不问,有时候甚至非打即骂,幸好我那表妹漂亮,被姨爹嫁到了杨府,姨娘日子才好过一些。如今因为杨府,姨爹被抓了起来,那小妾带着儿子和家产偷跑了,只剩我那姨娘一个,我那姨娘活着也是为了女儿,如今我那表妹还在牢中,我们……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了,只是想试试……”

  “你姨娘的女儿是哪个?所嫁杨府何人?”

  “嫁的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她们家是山西的盐商,阴差阳错竟然嫁到了杨家,真是命苦!”

  沈氏说着,拭起了眼泪。

  “杨慎的妻子?”

  “娘娘,说起我那表妹也是个可怜人,她们娘俩在在张家的日子很不好过,我姨爹娶了小妾后,小妾生了儿子,竟然被他抬为平妻。我姨娘也私心了,就想着我表妹嫁给娘家侄子,以后自己老了也有依靠。我姨爹却认为我那表弟没功名还太穷,还想将我表妹送给官员做小妾,只是我那表妹阴差阳错被那花花公子杨慎看上,娶了进门,可日子并不好过,那杨慎刚开始对她还可以,后来还是经常到外面花天酒地,婆婆待她也很苛刻,如今还要因为杨家受牵连!”

  “我姨娘手里有些积蓄,就想着赎表妹回去,娘俩以后相依为命就行!她后半生也没什么指望了!只是那杨慎罪名太大,我那表妹受牵连……我表妹绝对是后宅女子,人虽没多大逐渐,性格很是温和,别说做什么坏事,从小到大连只蚂蚁都没踩过……她其实跟我那表弟从小青梅竹马,挺好的,谁知道半路插了个杨慎,非要纠缠我表妹,真是造孽……”

  沈氏边说边流眼泪。

  她同情自己姨娘表妹的同时,何尝不是为自己悲惨命运流泪。

  她自己也是被家人送出来了,本来嫁给皇上算是攀了高枝。

  可朱厚照早早就没了,没有为她留下一儿半女,这后宫的生活……

  韩瑾蓉听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自己差点搭上了性命,本想着是因为自己的婚约阻碍了才子杨慎跟张氏花前月下的情缘,谁想到他们竟然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真也是一段孽缘!

  韩瑾蓉在大致了解情况的时候,恨杨慎,也恨过张氏。

  觉得一个女子勾引有婚约的男人,行为很是不检点,能有今天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谁曾想也是苦命女一名。

  “娘娘,我本来不敢想来求情的,只是我那姨母不知道从哪里知道有些相关联的女眷被人用钱银赎了出去,我姨娘就想试试!不过我那表妹是主犯的妻子,很不好通融,她们就找我这里,这几日我那姨娘眼睛都快哭瞎了,我于心不忍,就想来试试……”

  杨家犯的是谋逆之罪,罪大恶极,相关男性定然是要处斩的!

  至于女性,一般要放入教坊司,也就是古代的官方妓院。

  年轻大的,被罚没到官府从事杂役,不仅要从事繁重的劳动,更是随意欺凌的对象。

  当然如果有人通融,一些人员是可以被高价买去的。

  至于杨廷和、杨慎的家眷,没有上面的首肯,是没有人有胆量私自买走的。

  这也是沈氏来找韩瑾蓉的原因。

  如果有皇上、皇后默许,这事下面的人才会有松口的机会。

  “张氏的事情,你看着办就行,只是要注意后患问题!”

  秦邵听了韩瑾蓉说了情况,沉吟半刻说道。

  作为前世文明社会生活过的人,他当然不想那么残忍。

  只是他也不会那么圣母,为自己留太多后患,很多时候你在一个环境就要遵守这个环境中的规则制.度。

  如果你要改变一个环境,很多时候需要一步步才能实现。

  就像他现在虽然做了皇上,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宏图想要施展,但他不会盲目冒进,一切都需要慢慢来,一步步规划。

  ……

  “爷,杨廷和想见您一面!”

  第二日,秦邵正在看洪七他们递交上来的一些南洋附近情况资料,王寅走了进来。

  “杨廷和醒了?”

  秦邵有些不确信地问道。

  杨廷和继先前二次中风之后,已经瘫在床上不能动,好长时间陷入半昏迷当中,秦邵以为他应该没多长时间活头了,怎么这会儿突然清醒了?

  秦邵很不喜欢杨廷和这人,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杨廷和全身心放在朝堂内斗上面,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多大建树,这样的人是个合格的政客,但不是让人尊敬之人。

  不过作为政敌,秦邵还是给了杨廷和最大的尊重。

  在牢房里给杨廷和和儿子安排了单间,只能明日就要午门问斩。

  “清醒也是断断续续的,先前都是半昏迷,听牢房那边人说,昨日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清醒了许多,还能断断续续说话,今日牢房人问他们想吃什么,明日毕竟要上路了,他竟然说要见见您,牢房那边也不敢做主,就递信过来,他那个儿子倒是哭哭啼啼的惹人厌!爷,你看……”

首节上一节341/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