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22节

  这是在道观待久了吧?

  杨廷和有些不确定。

  不过礼部官员正在按照先前商量好的规定,行程序!

  他们原先估算的是新皇最少一月才能到达上京,国不可一日无主,时间越长,各种状况越不确定。

  杨廷和虽然掌握着内阁朝堂的权利,但也只是各方利益集中到一块的暂时稳定,会不会出现什么,他确实没有自信能完全控制住!

  就比如朱宸豪内乱,他本来想着只是小范围给朱厚照一些震慑,谁能知道朱宸豪竟然差点打到南京去!

  如果不是王守仁,这大明天下会不会一分为二还真不敢确定!

  连刘六刘七领导的响马乱都差点攻打到京城,还有什么不可能呢?

  为避免引起更多不要的麻烦,夜长梦多,杨廷和跟礼部及朝廷官员商定,先皇遗旨已下,朱厚熙就是不变的皇上,他一进京,就直接进行登基仪式,早日登基,早日安稳朝堂。

  至于是否是吉日,还不是全凭人一句话的事情。

  果然拜完新皇,孙交直接出列,臣明今日是大吉之日,也是新皇登基的最佳时日,改日不如撞日,今日就为皇上举办登基仪式。

  杨廷和现在有些后悔,只是如今这种情况,他就是首辅,也没权利直接叫停,那么多人看着他呢!

  等一切安定下来,再算后账,至于江彬,回来也好,就怕他不回来,不能直接擒拿,百官只要弹劾,他就不信能不把那帮人一网打尽!

  ……

  因为礼部尚书毛澄身体原因,滞留河南境内。

  礼部由左侍郎孙交出面主持一系列仪式。

  先皇朱厚照如今灵柩还在乾清宫,还未发丧,登记仪式简化了很多环节。

  礼部官员带着秦邵换乘新轿撵,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

  礼毕,官员各就位,礼部主事人孙交再奏请即皇帝位。

  护卫拥着秦邵御太和殿,秦邵登上宝座即皇帝位,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一众群臣,尽管先前早已做过心理预设,但还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按照一般的典例,接下来由中和韶乐乐队演奏,但由于处在先皇丧期,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只午门上鸣钟鼓。秦邵在帝位上又坐了片刻,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

  典礼中,百官行礼应奏丹陛大乐,因为先皇还在葬期,此时设而不作,群臣庆贺的表文也进而不宣。

  接下来是最重要环节,那就是颁布诏书。

  虽然先皇的遗旨已经下了,但颁布诏书的环节还是不能少。

  这就好比国人的婚礼,按照规制,新人领证就算结婚了成亲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办完婚礼才算真正结婚。

  颁布诏书是最隆重的仪式环节,目的是标明皇上是真命天子!

  大学士毛纪将诏书捧出,叫给礼部代尚书孙交,孙交捧诏书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装饰有云纹的木托盘)内。

  銮仪卫,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新皇还宫。

  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

  大学士等将“皇帝之宝”交回,贮于大内。

  这场由礼部、銮仪卫和内务司共同办理仪式到此就算完毕!

  登基仪式完毕后,秦邵换了丧服,去拜祭朱厚照的灵柩。

  因为是平辈,拜祭仪式很简单。

  他刚结束。

  江彬就满身白孝衣冲了进来,对着朱厚照的灵柩彭彭几个大头,头上很快鼓包,而他悲怆哭泣声响彻整个殿宇。

  完全将周围哭丧的群臣压了下去!

  “都督!都督!”

  “都督!”

  就见江彬的脸色苍白,一声低吼过后,直接厥了过去。

  他手下那些人很快有人冲了进来,直接将其抬了出去。

  那帮大臣还没人来得及说这于礼不合,人已经被抬出去抢救了!

  江彬因太过于悲痛先皇驾崩哭晕了!

  人群议论纷纷,有人想说他不懂规矩,于礼不符,但人家都那样至情至孝了,如果一味说,万一有人说自己对先帝驾崩不悲伤,那不是被人拿住把柄?

  所以,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后,江彬的手下借助江彬哭晕直接将人带回了豹坊,一众人也顺理成章再次驻扎在豹坊。

  第二日,就是朱厚照出葬的日子。

  礼部回禀说,这是吉日,新皇及时回京,这就是上天降下的旨意,要新皇送先皇一程。

  反正嘴长在他们身上,他们说好那就是好呗。

  其实是那帮人每个几天的吊唁有些受不住了!

  如果要按照老规矩,埋葬一个君王,很多跪拜的人几乎都要损伤一层皮。

  这古代葬礼的繁琐,特别是注重孝道的大棒子,有不少在埋葬老人的过程中,有些身体不好的子孙后辈一命呜呼也并非稀奇事儿!

  人已经没了,折腾再多又如何!

  昨日见到朱厚照灵柩的那一刻,秦邵内心还是有些震撼的。

  虽然他也算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见过很多生死,但真轮到自己还算熟知的人,那种感觉总归是不好受。

  那个意气风发,想改变这大明朝局的男人,费尽心力,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

  他仅仅31岁!

  仅仅31岁!

  秦邵闭了下眼睛,三十出头,一个男人最好的年华!

  正德十六年四月十三日。

  正德帝朱厚照的灵柩被送去京郊皇陵,他在人间奋斗的31年岁月随着棺椁下葬正式结束。

  ……

  早上,秦邵是被一阵鸟儿的鸣叫声叫醒的。

  “陛下,您醒了?”

  张佐的声音在门口传来。

  “进来吧!”

  秦邵咳嗽了声,张佐很快带人进来了。

  “朝堂那边的怎么样?”

  秦邵边洗漱边问道。

  “内阁那边送过来不少折子,我跟他们说陛下不远千里到了上京,这些时日太过于操劳,身体不适很舒服,暂时不能上朝,他们跟您先前预料的一样,直接说陛下累了,内阁希望皇上可以休息三日再考虑上朝之事。”

  张佐回禀道。

  呵呵,秦邵冷笑了两声。

  “先在宫里设个祭坛,我是个修仙皇帝,总要让他们觉得名副其实!”

  秦邵吩咐道。

  “是!”

  “你现在是司礼监的掌印,注意将宫中那些人……”

  “陛下放心!”

  张佐笃信地应道。

  他师傅李谡当年在宫中也是多年,自从他被老王爷选中随陛下进宫之后,师傅对他可是好长时间耳提面命!

  这几日他可是将带来的人安排在各处,无论是御膳房还是侍候陛下的,不能有一点疏漏。

  ……

  “少爷,天已经大亮,咱们快该回去了!”

  杨慎正在温柔乡梦游,被小厮墨岩叫醒。

  “额,什么时辰了?”

  “少爷,已经辰时了!快点回去吧,今日老爷如果不上朝的话,会发现我们出来,到时……”

  好了,别絮叨,快侍候我穿衣,我老爹今日应该不会上朝,那新皇上听说是个娇贵的主,这几日歇朝,上什么鸟朝,咱们快点回去!”

  杨慎慌乱地穿上衣服,也不理那温柔乡娇滴滴的挽留,携带墨岩急匆匆地朝家奔去。

  “小报,小报,热腾腾的《京华小报》出炉了!英明神武新皇登基,天下大定,民心安!继嗣又继统,一肩挑两房!杨阁老大公子杨慎昨日留恋醉香阁秦绵绵,大战三百回合不眠不休!快来看呀!快来瞧!”

  杨慎刚骑马狂奔,就被一报童的声音吸引,当场差点厥到。

  “少爷,快走吧!一会儿买报的人多了,刚好看到你,你到时候更是说不清了!”

  他想找那报童训斥一二,墨岩大声劝道。

  杨慎急忙调转码头,准备离开。

  “哎呀!那不是杨阁老的公子吗?这骑着马,看着那方向不就是醉香阁吗?一定从那里出来的,我就说《京华小报》可信,绝对不会说瞎话!”

  有人哈哈大笑道。

  其他人也纷纷涌上去要看那杨慎。

  墨岩急忙拍了一下马匹,迅速带自己家少爷快速离开。

  远处,有一人紧紧盯着杨慎急走的方向,眼神充满仇恨。

第380章 他还活着?

  新皇登基第五天仍然没有上朝。

  说是见过张太后和邵老太妃,感叹生命的有恒和无恒,然后叽叽咕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听说还在宫中设置了祭坛,每日都要上香念经一波。

  杨首辅等人拜见新皇,本来想商议年号问题,新皇却没有见,说再等等,他正在清修。

  不过倒是让杨首辅他们打听朝堂里谁写青词比较好,给他推荐几个写青词的,好像还提到了翰林院,说甚么里面人会读书,应该能培养些会写青词之类的。

  百官议论纷纷,杨首辅代表的内阁倒是没说太多话,只说新皇这些时日劳累,休息休息也实属正常。

  这话倒是让那些官员无话可说。

  这大明朝堂没有皇上也正常运转,别说新皇五日不上朝,就是那先皇朱厚照当皇上这些年,特别是后面那些年,真正上朝正常办公的时间也是寥寥无几。

  ……

  秦邵是先去见了张太后。

  纵然他托词身体不舒服,不去上朝,但歇息两日,还是去见了这位历史上也算是传奇的女人。

首节上一节322/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