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05节

  接连两天,绵绵细雨不停。

  魏彬失眠了好几日,丑时时分刚睡下,一阵震天劈地的响声突然传来。

  魏彬吓得惊出一身冷汗,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明白是打雷后,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正准备躺下。

  外面一阵凄厉的哭声很快传来:

  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

第357章 暗潮汹涌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二十日凌晨,正德帝朱厚照驾崩,享年三十一岁。

  当日,西官厅参将宋带三千人严密把守各门。

  京城百姓睡梦间听到街道上马匹塔塔声和吆喝声,不少人偷偷打开窗户想看看外面的动静,听到有兵丁的大声斥责声,急忙关上窗户。

  “这是怎么了?街上怎么有那么多人,听声音还是应该是官兵!”

  一孩子被外面的吵闹声惊醒,哇哇大哭,妇人赶紧掀怀让孩子吃上“粮食”,哄其入睡,然后担忧地问丈夫。

  “恐怕要变天了!”

  丈夫神色凝重地说道。

  “甚么要变天?你是说有人造.反吗?”

  妇人惊讶地叫道。

  “小声点!”

  丈夫立即呵斥道。

  “皇上可能不行了,不是早有传言皇上病了很长时间吗?且我们在距离城门不远处住,你都忘记多长时间没见过那帮大臣上早朝了吗?”

  “皇上不上朝已经好多年了!先前他出关在外地一待两年,还有在豹坊的时候也不怎么上朝,多正常!”

  妇人不以为意地说道。

  “妇人之见!糊涂!那是皇上不在乾清宫住,如今皇上已经回来,还在乾清宫住,这一年时间了,一次早朝都没有,你觉得正常吗?这么多人突然出动,除了皇上没了,不会有别的情况!”

  “皇上没了,干嘛要这么多人上街守城门?”

  “你傻啊!这正德皇帝没了,别忘了他可是没有一个儿子,新皇还没确定,万一乱起来怎么办?肯定要先把守城门,免得出问题!”

  “那……那会不会打起来?”

  妇人有些害怕地说道。

  “应该不会!皇上不在,这朝堂都没乱,死了大不了再找个朱姓子孙当皇上呗!估计那些人早已选好了,就等着皇上没了!不过,这种关头,不会打大仗,内部争斗,处置一些人是少不了的!你这些日别带着孩子出门,家里有什么吃的随意先凑合着,保命要紧,切记,不能出门!”

  丈夫解释道,然后叮嘱妇人不准出门。

  “那么危险,你……你要干什么?你可别出去,俺们娘几个可是要靠你养活呢,你出了问题我们怎么办?”

  妇人看丈夫穿衣服要出去,吓得差点哭起来。

  “傻婆娘!我能那么傻,我不出门,到门口看看情况,免得有人趁乱要进咱们院子怎么办?乱起来,可是什么人都有的!”

  丈夫嘿嘿笑道。

  “那……那你拿家伙事出去,万一……”

  “嗯,知道了,门口有柄大斧头,我一会儿拿着出去防身。”

  ……

  通州卫住防。

  江彬刚巡视归来,简单洗漱完毕,一菜一酒壶,自斟自饮。

  他神情肃穆,脸色憔悴,于当初在京城时期的意气风发判若两人。

  “江都督,外面好像有人来找你!”

  侍卫长李宗走过来通禀道。

  李宗是江彬最亲近的亲随,李宗原先在边军的时候就跟着江彬。

  两人关系很是密切。

  江彬被调到通州后,李宗直接就跟了过来。

  当初因为朱厚照受伤,江彬被变向惩罚调到通州卫这边负责驻防工作,他的原先的那些边防军只有1000人跟着他前往通州,其余都被编入了张永的麾下。

  兵权被夺,还弄到通州这地方,江彬怎会不郁闷?

  他还想着等皇上伤情好了之后,能够翻盘将自己调回去,只是这么长时间了也没什么消息。

  如今的他跟京城的消息几乎断绝了。

  “谁来了?还有人来找我?”

  江彬不以为意地问道,在这个地方,他不认为有什么重要的人。

  即使有人,估计也是兵丁或驻防杂七杂八的事儿。

  “我也没看,刚才过来的兵士通报,我想我刚好过来,就跟您说一声。”

  李宗过来其实是准备陪江彬喝一杯的。

  两人说话的功夫,外面的兵士已经领了一个人过来。

  “都督,宗哥!”

  那人刚到门口看到江彬两人就喊道。

  “你……”

  江彬和李宗看到来人,惊讶地一下子从凳子上弹跳起来。

  ……

  正德皇上朱厚照驾崩当日。

  内阁传遗旨谕内外文武群臣曰:

  “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熙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君临天下。”

  正式确定兴王朱厚熙为新一任大明皇帝。

  太监张永、武定侯郭勋、安边伯许泰、尚书王宪等人实现京师戒严。

  “阁老,真的就选兴王吗?”

  前一日夜间,顾鼎臣展开杨廷和递过来的密诏,还是不确定地问道。

  他们对这个新兴王了解太少了。

  只知道常年寄养在道观,听说脑子还有些……

  不过这样也很好,至少听话些。

  听说他倒是挺能生,如今已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想想这样也好,如果他实在不行,他有儿子,到时候不至于太麻烦……

  顾鼎臣看看杨廷和的脸色,知道这也是杨阁老多方考虑的结果。

  他们也多方考虑这个继承人的问题。

  为了找合适的继承人,他们这段时间将老朱家的各房子孙扒了个干干净净。

  所能考虑的方案只有两个:

  一个是为朱厚照立嗣,另一个还是为孝宗立嗣。

  朱棣一脉的字辈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朱厚照的下一代是“载”字辈。

  宗室当中还真有一个合适做朱厚照子嗣的,那就是益王一系:宪宗朱见深第六子益王朱槟之孙、崇仁王朱厚炫之子朱载增,时年六岁。

  朱载增无论从年龄、血缘来看,其实都非常适合。但《皇明祖训》中没有说过皇帝无嗣,可以直接过继一个宗室过来做皇帝。

  没有人敢于冒这个险违背老朱的祖训,一旦有人反对,这事闹大的话,就得有人背锅。

  杨廷和不想,其他人更是不敢。

  为孝宗立嗣,所能选择的最佳、让人没有异议的人选,也只能是如今的兴王朱厚熙。

  如果没有这朱厚熙,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继位,选择的还只能是益王家族。

  益藩人丁兴旺,益王朱槟生了四个儿子,一旦他们家族人当上皇帝,那更是难以控制。

  朱厚炫继位之后,那就要多一位太上皇了,很容易引起朝局混乱。

  兴王朱厚熙成为最佳也是唯一的人选。

  顾鼎臣知道只能这样了,可是为什么他总感觉有些不安呢?

第358章 接驾

  京城秦邵原先的宅院,张璁的住处。

  “父亲,你……莫激动……莫激动!”

  张璁的儿子张晖扶着张璁坐下,让妻子倒了些水过来,让张璁喝了些,他才慢慢缓过劲来。

  “晖儿,王爷……王爷真的当皇上了!”

  张璁激动地叫道。

  “我知道了,父亲,你莫要太激动!”

  张晖是张璁的小儿子,他还有一个大儿子张宇在老家温州读书,小儿子稳重但读书上建树不大,张璁干脆将他接在身边教导。

  想着随意考个功名,到时候在京城谋个差事能养家糊口就行。

  张晖来京城后,读书没多少长进,但做生意上倒是很感兴趣,如今在书肆、茶坊那边帮忙。

  他对政治兴趣不大,一心只塌实做事,张璁知道小儿子很难改变,很多事情也不怎么跟他商量。

  张晖没见过秦邵,对兴王也不怎么了解,自然这件事他反应没有张璁那么大。

  他边安慰父亲,边让倒了水的妻子出去做事。

  “王爷,不,皇上真乃神人也!他让我们什么都不要做,只需要等,原来等真的能等个皇位,哈哈哈哈!我张璁纵然没有盖世才华,这辈子真的没服气过几个人,如今的皇上是第一个!第一个!”

  “对了,这事,这事我得去找严嵩去商量一下!对!不能只高兴,接下来的事情还多着呢!王爷先前说什么都不要我们做,只通知我们在新皇还没有确定前,如今大局基本已定,我们当然可以活动了,不过,还是得小心,咱们这里有些招摇,我去找严嵩,我去找严嵩!晖儿,快点备车,不,坐车太招摇,这会儿全城戒严,路上都是官兵,我们走路过去!”

  张璁激动地吩咐儿子。

  严嵩住在一处低矮的杂乱胡同处。

  京城居大不易,如果是以前的严嵩确实是没资本住好些的地方。

  只是如今严嵩的稿费还有小报的分成,在京城置一处宅子根本不在话下。

  但租了这处小院子后,严嵩并没有搬家。

首节上一节305/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