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272节

  小三子的信则要详细很多。

  他在信中说他们在洪福的带领下去了琼州。

  小三子话密,信也写得很是详细,厚厚的两大封,显然这小子真是想他们了。

  秦邵了解的如今的琼州那是荒凉无比,面积其实也不大,只有三个小州,跟一些大的村子没多大区别。

  小三子说那里十分的穷困,洪福结交到了琼州知府和海南卫指挥使。

  他第一眼看到这两人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两人竟然是大官,衣衫破旧,穿着连安陆州蔬菜店的老板都不如。

  去了两位官员的家里,吃食也很少,那么大的官员,家里家人也仅仅是温饱。

  他们带了不少粮食,给了他们不少。

  当地人其实也不多,大明虽然禁止海运。

  但那个地方荒凉,朝廷接济很少。

  不少人其实还是会冒险出海,当地官员也默许。

  知府和指挥使其实也有自己的船只,只是他们人少,力量很弱,只能小范围活动,赚些钱养家和养军。

  小三子还提到他们配备了枪支、药炮等问题。

  “爷,小三子他们那怎么样?”

  韩瑾蓉关切地问道。

  小三子一路走来,他们相处得跟亲姐弟没有什么区别。

  知道小三子要跟洪福走的时候,韩瑾蓉还哭了几场。

  “都还可以,他们去了琼州,估计来年的时候可能会回来一趟!你不必太担心他,他如今也年纪不小了,想在外面做点事也行!”

  秦邵安慰道。

  韩瑾蓉当初想小三子读书,可那小子对读书不敢兴趣,心比较夜,他在海边长大,做海运确实适合他。

  只是太过于冒险,但想想说不定以后这也是退路,秦邵也心里慢慢接受。

  ……

  接下来的日子,秦邵开始忙于店铺和王府那边的田地营收。

  兴王的身体也渐渐好转,如今又开始慢慢下床晃悠了。

  秦邵和周文采商谈了好几次关于兴王后期治疗问题。

  周文采先前落下山崖都是朱厚的“杰作”,可怜的周文采如今只能靠着拐杖活动,上山采药研究药都有些力不从心。

  好在他培养了个小徒弟,帮忙他日常干活。

  周文采常见研究癫疾,如今算是大明这方面的专家。

  “世子,王爷之病,治是一方面,我个人觉得养心更为重要。”

  周文采说出自己的看法。

  秦邵表示赞同,癫疾这病除了吃药保养外,心态和心情确实是最重要的。

  两人商议了一番,在兴王的药方上增加了不少安神静气之类的药品。

  朱佑经过两人的调理,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

  除了处理一些家事生意,秦邵一般都在家里研读一些书籍。

  说是书籍,更确切是一些资料,这次从上京回来,他拉回来不少从京城一些书店以及一些街边讨来的关于大明各个地方风土人情以及记载的资料。

  通过那些资料,秦邵确实了解了不少信息。

  其中还有两本传教士带过来的葡语书籍。

  秦邵不懂得葡语,幸运的这是一本半翻译本。

  就是这本书带有批注的,不知道是哪个懂葡语的大神看了这本书,竟然在旁边做了汉语批注。

  秦邵摸索着大致了解了不少信息。

  这日秦邵刚吃过午饭,袁宗皋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世子,上京那边来信了。”

  袁宗皋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秦邵。

  秦邵看了下,是张璁的来信。

  张璁虽然会试第二名,但跟一甲前三名无缘,而是被点为二甲第一名。

  做了庶吉士,如今留在翰林院做编修实习。

  一甲前三分为为:

  状元伦以训;榜眼杨慎;探花卢文。

  关于殿试的情况,秦邵早已得知,他可以感受到张璁的略微失望,不过他如今倒是相比较以前做事越发成熟,没了以往的愤世嫉俗和急躁,倒是学会了隐蔽风头。

  听说好几次他碰到夏言挑衅,他都避了去,并未再与其针锋相对。

  秦邵知道朱厚照并没想用张璁,但好在也没有针对他。

  他用伦以训作状元打压杨慎倒是也合适,伦以训的父亲伦文叙是弘治十二年状元,也算是官宦名家,只是伦家父子读书不错,只是性格迂腐,一心只扑在作文上面,对朝堂并不怎么关心。

  伦文叙考中状元后,最高官职也就是任经筵讲官,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写写文章,纂修皇室族谱。

  “世子,上京那边是不是又闹腾开了?”

  袁宗皋看着秦邵问道。

第311章 梁储的嗜好

  秦邵先前跟袁宗皋探讨过京城的情况,他对那边的情况也大致了解。

  “嗯,皇上又想下江南了!”

  秦邵淡声说道。

  “怎么突然又要下江南?先前老太后过世的事情好不容易搞定,这还没多长时间,又突然下江南,朝中那些人怎么会同意?他们大部份可是南方派系的支持者,皇上去南方,那就是……”

  袁宗皋不可思议地说道。

  “下江南没错,只是不是时机,不过皇上的性格是等不及了!”

  “可这不比老太后过世皇上去朵颜卫,下江南要比那严重很多,那帮人绝对不会同意的!”

  袁宗皋作为进士出身之人,自然明白那些文官的套路。

  先前那些事,他们可能会妥协,下江南之事,很难!

  “皇上也不会想让的,这次要死几个人的!”

  秦邵淡声说道。

  “要死人?”

  袁宗皋惊异地叫出声来。

  ……

  京城这段时间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从“西北”巡查回来,刚安葬了祖母的皇上朱厚照又提出下江南的计划,还要马上实施。

  他已经准备好所有东西,准备上路了,才告知群臣。

  群臣自然不会同意,在京的全体科道官员集体请愿,跪在朱厚照,要求皇上停止下江南。

  本来住在豹坊的皇上好不容易上朝一次,竟然是商议自己要马上去南方的消息。

  本来早上四五点的早朝,一直到下午还在僵持。

  朱厚照实在头疼,干脆自己去了里间,让太监宣谕退朝,跪了数个时辰的官员们,才开始陆续退出。

  第二日一大早,群官早早地上朝,想再次劝谏皇上,不想等了半晌,里面的内官直接说皇上昨日气着了,动了肝火,今日罢朝,待皇上龙体好些,再升殿视朝。

  “皇上这是故意避着我们,不想取消下江南!”

  有官员直接喊道。

  其他人更是愤愤不平。

  ……

  内阁。

  “介夫,我们该怎么做?先前那件事让他占上风,我们退让了,还牺牲了一个舒芬,如果这次让他继续,我们……”

  梁储急得团团转,胡子都有些想冒烟的架势。

  看着杨廷和,更是嘴里说个没完。

  “叔厚,我明白,只是这事急不得,我们还得一步步来!”

  杨廷和闭了下眼睛,淡声说道。

  其实他心中的无名之火其实早就有些快要压不住了。

  应州之战,让朱厚照占得先机,他收下现在边军一万多人,各个能干,西北那些将领听说对他现在很是臣服。

  老太后下葬之事,本来他们可以搬回一局,不想竟然损兵折将,他们折掉好几个能干的文斗士!

  这次如果还让朱厚照占的先机,他们这帮人的大势恐怕将去了!

  杨廷和想到这里,眼神瞬间冰冷无比。

  “叔厚,你先去皇上那里劝上一劝!”

  杨廷和冷声说道。

  “介夫,你觉得他还能劝吗?”

  梁储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就当我们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不想把握,就不要怪我们……”

  杨廷和看了眼梁储。

  梁储心下明了,点头。

  ……

  皇宫。

  “皇上,梁储梁大学士求见!”

  江彬走进朱厚照的办公房,朝正在批改折子的朱厚照回禀道。

  “呵呵!他来做什么?不会又是来当老好人的吧?这厮表面一团和气,看着老好人模样,私下干些脏七杂八的事情!真是我的好内阁大学士!”

  朱厚照冷笑道。

  自己每次被那些官员逼迫,这梁储就上蹿下跳!

首节上一节272/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