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206节

  朱厚照觉得这个注意很不错,八月初就带着几十人偷偷从宣德门出去。

  很快就被文官知道了,不少文官骑马追赶,跪了一路请求皇上回去,朱厚照铁了心,不搭理那些人。

  只是到了居庸关的时候发现城关已经被关闭,守关御史张钦更是誓死不开门。

  朱厚照没有办法,只好悻悻回去了。

  又过了十几天,探得消息知道张钦出去巡视,朱厚照重新带人冲关,然后让谷大用代替张钦守关,将一众大臣阻止在关外,成功突关,威武营的人后续更是带着东西出了居庸关。

  如今朱厚照已经在宣府驻扎下来。

  秦邵看完有些目瞪口呆。

  他回想自己前世看过的历史。

  只隐约记得说正德不靠谱,跑到宣府游玩,自称大将军,在那里淫靡奢侈、纳女人,荒唐至极。

  当初读这段历史的时候,觉得这皇帝没正形,更是没想过朱厚照带着3000人突围出走。

  这史书都是人为编纂的,看来很多所谓的历史真不敢细究。

  张璁说《燕都笑谈》最近都在批判皇上不务正业,不少民众都替朝廷官员抱不平。

  他们《京华小报》也正在帮忙打对台戏,说天子巡察也是体验民情,为民做主的机会,为何会有人反对?

  消息出来之后,有不少民众也觉得合理。

  不少人还说如今天子纯良,上台之后对大臣和民众都算温和,还减免赋税什么的。

  两派民众讨论激烈,听说有人因为意见不同还差点打架。

  你来我往,《燕都笑谈》和《京华小报》杠了好几回。

  张璁说最近时不时有人在书肆打探京华小报,想知道小报到底是什么人写的。

  为了避免招摇,他们现在编辑室都移到了秦邵的宅子内。

  秦邵临走的时候,已经交代过,小报最好隐蔽一下,避免让人抓到把柄,跟书肆和茶坊搅缠到一块,被别有用心人一起端。

  如今上京形势不稳定,张璁担心安全问题,就让小三子带韩瑾蓉先回来,顺便送信给秦邵说明情况。

  “爷,现在人都住在咱们宅子内,快住满了。房间快不够用了,姑娘一直不放心你这边,宅子内住人多不方便,我们就想着先回来看看。”

  小三子回禀道。

  “你真是大胆,也不回个信儿,就带姑娘回来。”

  王寅责备小三子。

  “我有功夫在身,姑娘穿着男装,我们坐的是官船,没问题的。”

  小三子笑道。

  “爷,皇上在豹坊一样可以练兵,去宣府做什么?”

  王寅有些不解。

  “皇宫不够安全,皇上这是想以宣府构建大都督府,树立威风,赢得九边支持,重建军事体系!”

  秦邵淡声说道。

  “这……这不容易吧?”

  王寅跟着秦邵在上京一年,他人聪明激灵,对这朝廷状况找也熟悉不少。

  “确实不容易。”

  秦邵叹了口气。

  宣府,是北方重要的军镇,也是抵御蒙古军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朱厚照仰慕着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盼望着自己也能向他们一样有着赫赫战功。

  只是掌握了部分军权又如何?赢得了边军的喜欢和尊重又如何?

  人事权、财权跟自己无关,掌握着边军的俸禄、粮草的权利都在那些人手里,那些人遏制着军队咽喉的权利,最终不还是无济于事?

  就秦邵了解的历史,朱厚照纵然去了宣府折腾了一圈,也确实做了些事情。

  只是最后还是又回到了上京。

  在他离开的一年多时间里,朝堂正常运营,一切跟他在与不在的时候无二。

  似乎宣告着这大明帝国皇上就是个摆设!

  “爷,您考完了,我们这是回去还是在此等放榜?”

  王寅问道。

  金举人、银进士!

  可以知道乡试的重要性。

  地方乡试都在省府,很多考完的人都会在此等榜单发放。

  且这古代交通不便,来回折腾都需要不少距离。

  秦邵现在是条件好,可以坐两驾马车,不少贫寒的学子,有的乘坐牛车或骑驴,还有更贫困者步行的都有。

  来一趟不容易,在此等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等放榜吧!也没多长时间,知道结果了,我们就回去。”

  秦邵想想也没有别的事情。

  如今上京那边虽然情况不好,他一介小民也无能为力!

  想想朱厚照酒后的痛哭,秦邵终于明白一个朱厚照的无奈。

  一个看着有至高无上权利,却连动一兵一卒,出城门都不能做主的无奈!

  因为这次恩科考试的人数相比较先前的会少一些,通知早就下达八月二十六放榜。

  所以,考完试的举子大部分都留下来看榜。

  几场考试下来,秦邵早已疲惫,在客栈休憩了两天,精神才完全恢复过来。

  接下来的几人在武昌府转了几圈,吃吃喝喝,很快就到了放榜日。

第229章 放榜

  八月二十六丑时,天还黑乎乎的一片,贡院门口已经站满了人。

  “王大哥,咱们来的是不是晚了?”

  小三子有些担心地说道。

  今日放榜,不少人都凌晨出来,不,前一天晚上都有人在此等待。

  昨日对于很多举子来说,是个彻夜难眠之日。

  王寅和小三子前两日就说来看榜,秦邵叮嘱他们不用去太走。

  这榜单要放三日公示,不会耽搁什么,考上就是考上,去早也就那回事。

  昨日半夜,客栈就有不少举子晚上不睡觉起身来贡院这里。

  小三子也想跟着来,王寅则说晚些时候过来。

  “晚什么!那你没看那些人都扎堆,并未去那门口!”

  王寅不以为意地说道。

  八月底的凌晨天已经变冷,不少人赤赤哈哈地搓手取暖。

  想好王寅和小三子穿得厚,不至于跟那些急匆匆出来衣着单薄的人那样狼狈。

  “热腾腾的豆花汤、羊肉包子来喽!”

  一个身担着担子的小贩吆喝着朝这边走来。

  看来是知道今日放榜日,来做这些等榜人的生意。

  不少人听到声音围了过去。

  “好香!我也饿了,昨日晚上吃的少……”

  小三子闻到豆花汤的香味,馋虫上来了。

  “什么吃的少,饿了就饿了,你啊!总那么多理由!”

  王寅笑道。

  领着小三子,随着人群也要了两碗豆花汤,四个羊肉包子。

  热腾腾的汤下肚,身上顿觉暖了不少。

  小三子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吃东西狼吞虎咽的。

  王寅刚吃完一个包子,他的两个已经下肚了。

  “王大哥,我不够吃,想再买个,你要不要了?”

  他有些意犹未尽。

  “这快放榜了,你也别挤着买了,我这个给你吃。”

  王寅将手里的包子递给小三子。

  他的话音刚落,当当!当!锣声响起,接着贡院的正门打开了!

  “放榜了!快!放榜了!”

  不知道谁高喊了一声,众人纷纷朝贡院门口冲去。

  王寅直接也跟了过去。

  小三子本来张口要咬包子,看这架势,包子怀里一揣,也冲了过去。

  他们到了门口,见到一穿公服的人员昂首阔步走出来,双手捧卷到头顶,众人自觉让开一条路。

  都知道那卷筒里就是生员的考号和姓名。

  那人跑到榜前的主考官处。

  主考官小心翼翼接过卷筒,解开封条,执笔蘸墨写下第六名的名字。

  “啊!我中了!我中了!第六名,我是亚魁!我是亚魁!”

  有人发出激动的叫喊声。

  小三子抬头,看到一中年人又蹦又跳,疯狂至极。

  可在这种情势下,很多人似乎觉得理所当然。

  有羡慕的,有喊恭喜的,有紧张等着的,众人心思各异。

  片刻功夫,又一公差从里面跑出来,主考官继续揭开,然后写第五名名字。

  这次没有人惊呼,倒是有一个头发花白之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儿瞑目了!我儿瞑目了!”

首节上一节206/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