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104节

  秦邵夸道。

  其实这月饼前世也是各家各味道,很少有统一的。

  不过韩瑾蓉在做吃食上还真是有天赋,他简单说了些配方,她基本做的就八九不离十了。

  “那好,既然秦爷就首肯了,明年我就将月饼也多做些放到店里卖!爷,你不知道,我前两天做了些,切成小块,进店买东西的客人都可品尝两小块,有不少人夸,还问在什么地方买的,我说是自己做的,他们还问能不能上货卖呢!”

  韩瑾蓉说起来也有些骄傲。

  “对了,爷,中秋节我给兴王府也送了节礼,还将做的月饼各种口味的送去了些,就是不知道合适不,人家毕竟是王府,我做那糕点……”

  韩瑾蓉突然想起这事,有些不好意思。

  “礼轻情意重,送过就行,太过刻意不好,你做的很好!”

  秦邵笑着赞扬道,惹得韩瑾蓉脸色红红的。

  “秦爷,你这院试过了,以后就是秀才老爷,到时候田地那么要重新造册,地就可以免租了。”

  金老太突然说道这个话题,她听这些孩子们说秦爷必定能考上秀才。

  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这老太太从第一次见到秦邵就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一直鼓励自己儿子跟秦邵他们走进点。

  纵然也会有些微自己的打算,但老太太是真心实意对他们不错。

  他们当时找不到旅店住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是外乡人,身份不明,金老太仍热心地将他们带回家住。

  这些恩情秦邵是铭记于心的。

  “谢谢大娘挂心,我知道,如果能考上,定然去早点办,下年的田地租金就可免了!”

  秦邵笑道。

  有人替自己抄心,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爷以后成为秀才公,我就是秀才公的小厮了!”

  小三子骄傲地说道,惹得众人都笑出声来。

  “爷,田地那边张大壮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前几日我去看了,第二季稻子都种植好了,先前麦子和早稻都在仓房,店里如果缺粮,直接就运送过来,其他作物长势都还不错!”

  王寅说了田地那边的情况。

  “嗯,田地那边交给张大壮就行,狗子负责进货,农忙田地干活人不够,让他们雇些短工!进货的牛不够,你再帮忙买两匹骡马。”

  秦邵交代道。

  “是,爷!”

  “对了,田地那边安排好,你就不要再管那边的事情了,如果他们想要添置什么东西,让狗子跟韩姑娘说,你过几天跟我出去一趟。”

  “是!”

  王寅再次附和。

  “爷,你们要出门?”

  韩瑾蓉惊异地问道。

  “爷,去哪里?我能不能一块去!”

  小三子最喜欢热闹,一听说出去就起劲!

  “那块地买了,总要再去看看确认一下!三子就不要去了,你帮忙在家看家,多跟姑娘读点书,既然以后想当我小厮,识字少可不行!”

  “爷……”

  小三子委屈得只想包嘴,他最害怕读书了。

  众人却都忍不住笑起来。

  纵然小三子喜欢学武,还是多识些字更好些。

  他留在家里,韩瑾蓉总会布置一些书让他读,或者在柜台帮忙做账。

  这对他以后终归是有好处的。

  “那我这几天帮你们置办些东西,那边只有一个荒凉小村,没什么店,总要带些吃用的东西。”

  韩瑾蓉想起先前去那边的时候,那边村子和他们借助人家的贫穷。

  不知道那家的日子现在怎么样了?

  秦邵点头同意,这小姑娘真是太贴心了。

  如果在前世,绝对能在职场大放异彩那种。

  ……

  第二天,秦邵起身,收拾准备出发要用的东西。

  纵然韩瑾蓉安排得当,有些自己需要的私密东西还需要自己准备。

  他正想自己要不要带换洗的内衣。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第120章 秦县丞的小算盘

  秦邵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这大上午是干什么呢?不会是哪一家要办喜事吧?

  也没有听说呀!

  古代这县城其实跟前世村镇差不多,都是一个个小院,哪家都住的谁,做什么的,基本上都知道。

  要办点什么事也都会知道。

  韩瑾蓉对这里情况很了解,每次回家她都会跟他絮絮叨叨不少事情,好像也没听她说呀!

  “爷!爷!你快出来,你考中了!考中了!”

  秦邵正疑惑,小三子一下子冲了进来。

  “中了?”

  秦邵没反应过来。

  “中了!”

  小三子叫喊。

  秦邵虽然知道自己考上秀才应该没有问题,这会儿却还是有些缓不过劲来。

  真的就中了!

  “恭喜秦公子,不,秦案首!”

  “恭喜秦案首,连中小三元呐!”

  很快,家里呼呼啦啦涌进来很多人。

  有两个衙役,后面跟着敲腰鼓的!

  “秦公子,恭喜你连中小三元!”

  带头的竟然是林教谕,秦邵真是没有想到。

  一般能来送信的基本是衙役。

  没想到林教谕竟然来了!

  “谢谢林教谕,侥幸而已!侥幸而已!”

  秦邵由刚开始的震惊,这会儿也逐渐平静下来。

  他震惊的不是自己能考上秀才,而是又考了个案首,这运气可不是罩的!

  这次考试他之所以能做得案首,说不定还是那些算术也起了不少作用。

  “秦公子客气了!你能连中小三元,真是京山之荣幸,咱们京山好多年没有出现小三元了,你是我来京山做教谕以来的第一个!第一个!”

  林教谕比秦邵还激动。

  也难怪,京山能出小三元,秦邵的名讳估计在省府也是挂上名的,这是京山的政绩,不仅县令履历上添上一笔,他作为教谕也是要受到奖励的。

  以后他作为京山教谕出去,跟其他县州的教谕站在一起,也是一种谈资。

  也难怪林教谕激动且亲自来道喜。

  韩瑾蓉给了王寅一些钱,让打赏给送信的一众人。

  还弄了不少瓜子牛皮糖给来的人一一分发,现场很是热闹。

  秦邵请林教谕进屋喝茶,他说还有几家的童生考中秀才,他还得去报信。

  本来这种活不用他一个教谕来做的,只是他来秦邵这里了,就不好不去别处。

  好在他们赶的有马车,路途远的,林教谕就坐车,到站了再下来。

  秦邵送林教谕,走了很远,那老头还同他招手。

  晚间的时候,小三子回来说是隔壁街的一个老童生也考上了秀才,刚挂了廪生最后一名,激动得那老头当场坐地痛哭。

  现场的人也陪着流了不少泪,太不容易了!

  “爷,那老头那么大年纪了,比你大得好几轮,看年纪都可以做爷爷了,这读书可真不容易,我要是那样,我就不读了!”

  小三子看过之后,更是对读书感觉害怕。

  白发龙钟老童生,黄口稚儿肖秀才。

  秦邵也很是感慨。

  这古代科考确实不易,那老头能考上廪生,至少以后吃喝有了保障,能不高兴吗?

  要知道这个朝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可是没有保障的,小三子还是太年轻了,不当家不知道人作难!

  第二天的时候,鲁主薄代表鲁县令过来送了30两银子,说是县衙对他的奖励。

  秦邵已经猜到县衙会来人,毕竟上次府试案首的时候,鲁主薄也来了。

  本来出发要去盐地那边,因为中了秀才这事,现在只能延迟了。

  接下来的日子,家里不断来人,都是来祝贺的。

  如果是以前都是些街坊邻里还好,可以让韩瑾蓉他们应付。

  只是现在他开门做生意,合作的老板们都来家里送贺礼,他也不好出去。

  盐行分行掌柜李叔佩也来了,说洪老板去外地了,只能他一个人来庆贺。

  秦邵知道,纵然自己考中了秀才,只是个秀才而已,如今还不至于跟盐行大老板洪七平平起平坐。

  接下来,还有很多大户也来拜访,说到底是他拥有的廪生资格,以后也能帮人保举考试了。

  那些大户们不少子弟众多,要读书的也不少,本县的秀才本就不多,如果要考试,自然要提前跟那些廪生们搞好关系。

  应付了这些人,终于安静了不少。

首节上一节104/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