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81节

这时,久未出声的张居正向前跨出一步:“臣有本奏。”

“元辅请讲。”

朱翊坐正了身子,张居正出言必有大事。

“陛下,我大明之赋役之制乃是承袭中唐之时所创设的两税法,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已经是积弊甚矣。”

“赋役名目繁多,且征收环节是复杂无比。

太祖成祖之时尚能应付,国朝至今,已经不适。”

“土地兼并不断加剧,地主豪强,与官员相勾结,强占农民的土地,并运用一切的手段来逃避自己的赋税。

而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为了逃避赋税,逃离了家乡,就产生了庞大的流民群体。”

“而朝廷开支巨大,财政日渐困难。

若是有外患来犯,则军费支出支撑不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

“江南地区有许多的农民弃农从商,于国初国情严重不一。

因此我大明需要施行新的赋役制度了。”

张居正的一番话在朝堂不断回荡。

所言之弊,不过是为了接下来的话作铺垫。

朱翊知道,张居正要开始推行一条鞭法了。

“臣奏请全国施行一条鞭法!”

果不其然,张居正字字掷地有声。

百官惊讶不已,只有两位大学士和户部尚书张学颜等几位重臣由于事先知晓,没有表露出来。

“元辅细细讲来。”

“首要便是以州县为基统一编派,合并征收赋税徭役。”

“其二便是按土地多寡,把徭役摊入田地,与田赋一同征收。”

“其三便是把过去征收的实物和力役都改为折银征收。”

“其四便是官为佥募。”

“其五便是赋役直接改由地方官府征收。”

张居正话音刚落,百官便开始议论纷纷。

但随着张居正轻咳一声,朝堂之上又恢复了安静一片。

首辅之威,恐怖如斯。

“桂见山当政之时,就曾将赋税和徭役以及其他杂税合并计算,以白银缴纳。

而曾任浙江巡抚的庞尚鹏先于浙江实施,后调任福建亦是很有成效。

如今仆当继承桂见山遗志,再推一条鞭法!”

桂见山就是嘉靖朝的桂萼,与张璁一起在大礼议之中平步青云,曾经也创设了一条鞭法的雏形。

第69章 总督军政钦差大臣!

朱翊没有答话,反而对着百官问起:“诸位爱卿都是如何想的?”

百官皆是默然不做声。

八年的经营,使得朝堂之上反对张居正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少了。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人出言反对,那朕就先说几句。”

朱翊开口说道。

“元辅提议的一条鞭法利国利民,朕深以为然。

但仅仅是福建一地进行推广试点,并不能说明问题。”

“南北方有所差异,那么仅仅以南方一省之地,就要推举全国,朕以为有些武断了。”

张居正挺直了腰背,看着丹陛上年轻的皇帝。

“所以朕因为,应该将一条鞭法的试点规模再扩大。”

说着,朱翊回望着那个位极人臣的男人。

“元辅,朕还想来个更大的,不知道元辅可敢接下?”

朱翊的语气带着万钧的压力。

“陛下请讲。”

张居正象征性的拱了拱手。

“朕意图推行士绅一体纳粮。”

士绅一体纳粮?

就连经久风雨的张居正听到天子之言都忍不住下意识的晃了晃身子。

天子是疯了吗?

“万万不可!陛下可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都察院左都御史再度出列。

“请陛下三思!前宋所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国朝百年全赖士绅啊!”

大理寺卿也说道。

“陛下,官府有士,乡土有绅,所以我大明行之有序。

此举一出就是在动摇我大明的根基啊!”

兵部侍郎同样往前踏出一步。

众臣群情激愤的出言,士绅一体纳粮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特殊地位和特权。

朱翊没有理会,就静静的等待着张居正的反应。

突然,张居正动了。

一步踏出,身上没有一丝褶皱的大红蟒袍的衣角随之颤动。

“臣愿为陛下分忧。”

张居正的回答让整个朝堂又重新安静下来了。

“恩师!”

申时行有些着急,想要去拉住张居正。

但一直沉默的吏部尚书王国光将申时行拦住了,面对着急的申时行,王国光摇了摇头。

作为张居正的战友和亲家,王国光是满朝文武中最了解张居正身体状况的一个人。

人之将死,有何惧之?

户部尚书张学颜不语,礼部尚书潘晟不言。

另外的几部尚书也都低下头,消化着天子的意思。

朝廷的文武百官,谁家没有成百上千的家产?

就是他张居正也是地产无算。

次辅张四维的家财在朝廷之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若是施行士绅一体纳粮,那每一年缴纳的赋税……

“朕只是讲,士绅一体纳粮,而不必当差缴纳徭役。”

朱翊淡淡的说道。

“那也不可啊!”

“这让未做官的寒门举子如何过活?”

没有理会沸反盈天,朱翊早已经看透了朝堂的局势。

不过是搞点平衡的帝王之术罢了,很难吗?

“传朕旨意,着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张居正任江西道、浙江道、福建道、四川道、云南道、广西道、广东道、贵州道八道节制八道军务以及政务总督钦差大臣,节制九道文武官员,四品以下官员无须上奏直接任免,试推行一条鞭法与士绅一体纳粮!”

陈矩闻言,汗如雨下,不敢置言。

本来以张居正首辅之尊,任巡抚总督就是外放贬官,但节制八道军政大权的巡抚总督,乃是大明开国以来未有之设。

此言一出,众官大惊失色。

天启元年的第一次早朝,已经让百官都快要心肌梗塞了。

大明一共就是两京一十三道,放出八道,都不止是大明的半壁江山了,江南之地尽括于八道。

这哪是设置钦差大臣?

这是直接南北分治,就地封王了。

张居正也没有料到,朱翊一开口就是权力滔天的八道军政钦差大臣。

陛下,你就真不怕我起了异心造反吗?

一众文官已经是不能忍受了。

“请陛下收回成命!”

连礼部尚书潘晟都出列劝谏。

“太祖之制,不可过分集权于一人。”

“非是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元辅出任八道钦差,必会影响元辅清誉!”

朱翊没有动怒,反而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诸位爱卿所言有理。”

“那既然如此,便依张经出任江南总督节制六地的旧例吧。”

“陛下,张经节制六地,乃是为了扫除倭患,靖平边患,如今四海升平,此例……”都察院左都御史说道。

朱翊心中发笑,这朝堂也如菜市场一般讨价还价。

佯装沉思良久的朱翊再度开口:“那既然如此,朕就以江西道、浙江道、福建道、四川道四道钦差予元辅,元辅仍领大学士与首辅之职。”

第70章 世事无常

当年的张经的权力与张居正自然不可同年而语。

张居正拥有的军权政权和人事任免权,就是巡抚和总督加起来都赶不上。

见众臣又要开口劝谏,朱翊脸色一沉:“莫要再开口了,朕已经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步了。”

首节上一节81/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