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40节

……

“高公公,你可是此次皇上这么急切传召我等辅臣所为何事?”

张居正满心疑惑,这是朱翊即位以来第一次如此急切的传召内阁大学士。

张居正思虑再三,也没想出来最近朝堂之上有什么大事发生。

难道是天子想再度全权处理朝政?

但高兴安谨慎非常,也并不正面回答,“具体事情咱家也不知晓,张老先生面圣即知。”

心中一叹,自从天子登基之后,司礼监太监冯保就被排斥在了天子周围,自己也就失去了宫中的耳目。

见高兴安如此,落后张居正半步的张四维和申时行也就没有开口的想法了。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张居正等人纷纷行礼道。

御座之上的朱翊,剑眉紧锁,似乎是有大事已经发生。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谢陛下!”

几位阁臣起身,张居正道:“敢问陛下有何急事召集我等?”

朱翊摇了摇头,“张先生稍待,朕已经派人去请戚将军和李将军了。”

“待戚将军和李将军前来。”

见天子如此,张居正心中疑惑更甚。

是何事还需要请戚继光和李成梁?

沉思不多时,张居正心中突然有了一个猜测……

就在这时,小黄门匆匆入殿,“启禀万岁爷,戚继光将军和李成梁将军已在乾清宫外等候觐见。”

“宣!”

话音刚落,戚继光和李成梁联袂而来。

“臣戚继光李成梁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免礼。”

戚继光和李成梁抬起头来,却是发现殿中除了自己二人,还有内阁首辅张居正,次辅张四维和三辅申时行。

重臣林立,二人皆是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感觉。

“既然人都到齐了。”

朱翊拿起急奏,“高兴安,给朕念!”

高兴安小心翼翼的接过急奏,朗声念道:

……

“鞑靼部八万大军进犯辽阳城,罪臣贪功冒进,误中长安堡鞑靼圈套……辽阳城危!”

“大凌河城遭土蛮部十万大军围困……蓟镇一线,喜峰口遭泰宁部数万骑兵猛烈攻击……”

第28章 京营出兵,喜峰口失守!

高兴安念毕急奏,满殿重臣皆惊!

这是从封贡俺答汗以来,来自异族最大规模的入侵了。

张居正肃然道:“陛下,辽东之急甚矣,朝廷应该速速出兵!”

朱翊颔首,“辽阳,大凌河与喜峰口三处同时受到进攻,又是鞑靼,土蛮和泰宁三部。”

“如此一致的进攻时间,必然对我大明所图甚大。”

戚继光抱拳道:“陛下,臣请回蓟镇领兵平虏!”

李成梁也出列道:“臣附议,请陛下允臣回辽东城斩尽来敌!”

“辽东少了两位爱卿,如同失定海神针。”

朱翊点了点头。

沉默了许久的张四维突然出声道:“陛下,虽然戚总兵和宁远伯军事指挥出神,但赶路回防至蓟镇和辽东并不能迅速解决这三部的入侵。”

“那爱卿之意所为何?”

“调集九边重镇之军,驰援辽东!”

张四维的话掷地有声。

“我大明卫所糜烂,唯有九边重镇之兵可战。”

“辽东之战事,宜快刀斩乱麻,在我大明之城交战,拖得越久,则对我大明越不利。”

张四维自小跟随自己的舅舅前兵部尚书、宣大总督王崇古习兵法和边防之事,也一力促进了俺答封贡之事,所以在军事上颇有见地。

闻张四维之言,几位重臣也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朱翊并未出声,看向戚继光。

戚继光察觉到天子注视到自己,答道:“次辅所言极是,若是想要迅速结束战争,确实是需要调集九边军队支援。”

张居正和申时行等人没有异议,而李成梁也表示赞同。

但朱翊却是摇了摇头。

“自九边调集军队前往辽东,若是瓦剌等闻讯而来趁火打劫,那该如何?”

“九边中的蓟镇和辽东已经是分身乏术,从距离最近的宣府调兵,接到调令之后最快也需五日才可赶到。”

朱翊环视众臣,“这中间至少要七八日的时间。

是大凌河城能撑住这么久?

还是辽阳城能撑住这么久?”

“陛下,蓟镇尚有大军近十万,未尝不可尽歼来犯之敌。”

张四维道。

“荒唐!蓟镇有官军三万一千六百五十八员名,其余数万的民兵、民夫岂能算数?”

朱翊反问道。

“喜峰口关易守难攻,其附近又无百姓居住,倒算是安全。

但另外两城,等不了那么久。”

殿内针落可闻。

“那陛下有何良策?”

张居正目视天子,沉声问道。

“派京营助平辽东之乱!”

话音刚落,几位阁臣的声音同时响起: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请陛下三思啊!”

“京营万万不可妄动啊!”

……

“为何不可调动京营?”

朱翊淡淡的问道。

“陛下,京营保卫我大明京师之安危,拱卫紫禁城乃是其职责!”

“陛下乃是我大明之主,天下人之君父!居京师,则万万不可有闪失。”

“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张居正长身行礼。

身后的次辅张四维和三辅申时行也是随之行礼。

“朕又没说把京营全都调派出去,几位爱卿倒也不必如此紧张。”

朱翊轻笑一声。

“现在京城有三大营的兵力共十一万。

张先生曾罚过吃空饷之事,但也是屡禁不止,所以实额在十万左右。”

“朕派出神机营、神枢营和五军营共四万大军护送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位将军,并任其调遣。

留守六万大军,足矣。”

神枢营就是先前的三千营,嘉靖年间改为神枢营。

见朱翊这么说,几位阁臣仍旧是没有让步。

“陛下,若是辽东之危不解,又有瓦剌入寇,则我大明国都危矣!”

张四维劝阻道。

“瓦剌诸部就是来了,还是宣府和大同的边军顶着!朕国库里的银子,养的是九边重镇,不是蓟辽两镇!”

朱翊将御案上的急奏狠狠扔下殿中。

“朕意已决,立刻传旨三大营调派四万大军随戚继光李成梁入辽。”

天子坚决的意志响彻在乾清宫的大殿上。

说完之后,朱翊面色稍缓,“三大营在京城待的太久了。”

“没有经过战火和鲜血洗礼的将士,卿等难道真的放心他们来拱卫京城?”

“出了事情,朕一力承担!”

这一次,张居正默然,没有再出言反对。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喜峰口关。

泰宁部的六万大军在把兔儿的指挥下,快速的朝着喜峰口进军。

喜峰口关是长城重要关隘。

位处辽东边境,与河北平原相交,为蓟镇要地。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喜峰口配有完善的防御体系,火炮弹药,箭矢皆充足。

喜峰口关上,负责了望的军士急忙来到了守军的面前,“启禀将军,前方发现了大股不明军队。”

首节上一节40/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