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73节

“你也是一片忠心,都是为了母后。

既然都来了,那就赶紧把饭菜送到慈宁宫吧。”

……

翌日,文华殿。

“去把户部尚书张学颜给朕叫过来。”

半个时辰还不到,户部尚书张学颜就领了口谕急匆匆地赶到了紫禁城。

“臣张学颜,参见皇上。”

张学颜进殿行礼道。

朱翊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说道:“张爱卿来了。”

“爱卿不必多礼。”

张学颜起身,“谢皇上。”

朱翊从御座上坐正,开口问道:“张爱卿应当知道,朕找你是所为何事。”

张学颜拱拱手,沉声说道:“臣是知道个七七八八的。”

朱翊点了点头,静静的看着张学颜。

张学颜继续道:“之前皇上向臣吩咐的事情,我户部已经落实了七七八八了。”

“皇上天恩浩荡威震宇内,在山东经济等地区实行商税法的银两都已经尽归国库。”

“此次,户部已经拨付了足够的银两和工匠,帮助工部打造铠甲与燧发枪。”

“不仅仅是此次出征的大军可以配备最新的燧发枪与火药,九边重镇驻守大明官军也都会在年底前,统统换上最新的武器装备。

到时候皇上想指挥哪里的官军前去征战,就会以最强的火力将奸邪铲除!”

“另外户部已经为出征的大军准备好了4个月有余的粮草。”

天子的心思说难也并不难猜出,自从当今皇上继位以来,最大的方面就是着眼于兵器军械。

可以说明眼人都看出了天子想要开疆拓土的心思。

朱翊赞叹的看着张学颜,“都说户部尚书张学颜是个能臣干吏,朕倒觉得爱卿倒是有惊天伟地之才。”

“来人,赏户部尚书张学颜银章一枚,白银千两。”

本以为张学颜会立即领旨谢恩,但是没想到张学颜却是躬身道:“臣未建寸功,岂能无功而赏?

望皇上收回成命。”

朱翊饶有兴趣的问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为何张爱卿拒绝了赏赐?”

“臣张学颜忝为大明户部尚书,掌管天下税收财政,为大明为皇上掌管国库。”

“自从元辅革新扫除积弊,又有皇上您承续天命推行商税,我户部的国库一点点的充实了起来。

现在我户部都有了底气,各部衙门但凡有合理要求,户部都能批银子给他们去办事。”

“如今能为大明的将士们做出贡献,那并不是臣的功劳,而是皇上您的天恩浩荡啊。”

朱翊坐在御座上,认真的听着张学颜说的这一番话。

“臣只是尽了户部尚书应尽之责罢了,关键的决策都是您做的主。

皇上对于臣的赏赐,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还望皇上恕罪。”

朱翊闻言,沉声道:“张爱卿说的这一番话,让朕感动不已。”

“要是全大明的官员们,像张爱卿一般不贪图功名利禄不居功自傲,那这大明何愁不能万代昌盛啊。”

朱翊快步走下丹陛,将躬身的张学颜扶起。

“卿家可知,尽职尽责,为君分忧,也是大功一件。”

朱翊坚定的说道。

“若是我大明的武将们尽职尽责,在战场之上,无畏生死奋力杀敌,那我大明的边境将永远保太平。”

“若是我大明的文官们尽职尽责,两袖清风一心为朝廷,那我大明何须向往上古圣人之治?”

张学颜说道:“皇上所言极是。”

朱翊又迈步走上了丹陛,沉声说道:“所以朕赏赐爱卿,不仅仅是因为你掌户部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更是要通过赏赐你来作为大明官员的表率!”

“老臣愚昧,才知皇上之深意。”

“来人,赏户部尚书张学颜银章一枚,白银千两。”

“臣谢过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张学颜没有拒绝,而是跪地高声道。

“来人,再传御马监太监冯保。”

没过多久,穿着长袍的冯保便跪在了朱翊的丹陛之前。

“奴才冯保参见万岁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冯保行礼。

原本假寐的朱翊睁开眸子,笑着开口说道:“几日未见,你冯大伴的身子骨倒是健硕了不少。”

冯保叩头道:“老奴沐浴皇恩,偶然有所长进,不及万岁爷的百分之一。”

朱翊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奴才,成天拍朕的马屁,朕都听烦了。

“赶紧起来吧。”

一旁传讯跑来跑去而气喘吁吁的陈矩接话道:“万岁爷,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怎么敢骗您呢?

再说了,奴才们这可不是拍马屁。

万岁爷是真龙天子,那应该说是拍龙屁!”

陈矩的这一番俏皮话倒是引得朱翊哈哈大笑。

随即,朱翊摆了摆手,屏退了乾清宫内的内侍们。

“冯保,你可知朕此次叫你前来所为何事?”

朱翊的话语带着几分威严。

冯保低着头,沉声说道:“奴婢斗胆猜测,莫不是要出兵倭国?”

朱翊微微颔首,淡淡道:“当日朕答应过你,要给你封侯的机会,如今,这机会来了。”

闻言,冯保大喜过望,扑通跪下向朱翊再次行礼,“万岁爷还能记得奴才,奴才感激不尽万死不辞,当为万岁爷赴汤蹈火。”

朱翊说道:“朕怎么会食言?

自然是君无戏言。”

“你可知道,朕要给你们御马监安排的是什么任务?”

冯保抬起头看着朱翊说道:“只要是万岁爷所交代的事情,奴才自然就会豁上命去来为万岁爷分忧。”

朱翊听了这番表忠心,就满意地点了点头,“倭寇入侵李氏朝鲜的事情,你作为御马监太监肯定是知晓的。”

冯保点点头。

“所以朕要你御马监之人与高兴安的东厂,潜入倭国,探听他们的动向。”

“朕觉得,倭国有大事发生了。”

第160章 儿净是勾人馋虫

李氏朝鲜,平壤城。

“大王,大王!派遣去大明的使者已经回来复命了。”

守在宫外的小内侍,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还在为朝鲜局势而愁眉不展的朝鲜王李一听这个消息,连忙从王座上站起身来连声道:“快快宣他进来。”

短短数日,倭寇大军又长驱直入。

一路风尘仆仆前来的柳梦鼎,连一身干净的衣袍都来不及换。

回到平壤城的第一件事,他就是来求见朝鲜王李。

而朝鲜王李曾经下出了命令,一旦派遣到大明的使臣归国,就立即让他来王宫觐见。

“微臣叩见大王,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柳梦鼎一见到朝鲜王李,就立马铺开下摆跪地行礼。

“快快平身吧,本王等你可是等了太久了。”

朝鲜王李连忙走下台阶,伸手就将跪地行礼的柳梦鼎扶了起来。

“爱卿为国辗转千里,实在是辛苦你了。”

再一次踏上国土的柳梦鼎,只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不再受到侵略和战乱。

“爱卿,你快说说大明的皇帝是什么样的想法!”

见到柳梦鼎短暂的失神,朝鲜王李立马开口追问道。

“回禀大王,微臣此去有幸见到了大明天子的天颜。”

“大明的皇帝陛下虽然年少,但是其威严深不可测。”

柳梦鼎回忆着那高居九重天的朱翊。

“那你是否提出了我李氏朝鲜想要内附大明的想法?”

“微臣向大明皇帝说出了此事。”

朝鲜王李急不可耐的问道:“那大明的皇帝怎么回答你?”

“大明的皇帝对我们朝鲜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微臣。”

柳梦鼎道,“微臣又在大明的鸿胪寺等了许久,然后等到了大明礼部的官员前来。”

“他们说大明的天子敕原朝鲜国主李以国姓,封安国公,世袭罔替,赐京城宅院一座,婢女一百,白银万两。

去朝鲜国号,代之以安平,地位与大明十三省相同。”

“朝鲜诸官来附者,大明的内阁拟定其赏赐,在地方者保其原官,按品阶赐千两至百两不等,待平定祸乱之后再行官职变动。”

“那这么说大明同意了,我们要内附了?”

一时间,朝鲜王李陷入了狂喜的状态中。

“哈哈哈哈哈哈我们李氏朝鲜有救了,不,是大明的安平有救了!”

此时的朝鲜王李没有半点失去了国家,成为别人臣子的愁苦,反而还有些欢呼雀跃起来。

首节上一节173/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