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4节

朱翊察觉到了这细微的变化,但是没有多言。

在宫里厮混了几十年的主儿,自然都是人精。

“殿下要老奴怎么做?”

冯保问道。

“想必今日满朝文武会上奏章,大部分一定都是反对另立新帝的。

但也一定会有那么几本奏章是夸赞孤贤明可即帝位的。”

“而已经积压了两天的奏章必须要处理。

皇兄尚在乾清宫休息,所以这奏章必定是由母后过目。”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找几本反对另立新帝的奏章,再找数目相当的几本支持另立新帝的奏章。”

朱翊缓缓说道。

“如此一来,就给了母后一种错觉:朝堂之上,支持和反对的两派势均力敌。

此为其一。”

“老奴记下了。”

冯保暗暗心惊潞王的缜密心思,但单凭这一点,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这其二嘛,可能就要委屈一下冯公公了。”

朱翊笑吟吟的说道。

冯保并不知道潞王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凭殿下吩咐。”

冯保低着头回答道。

朱翊钧似笑非笑的说道:

“孤要你去给皇兄请罪!”

第10章 慈宁宫冯保念奏章,李太后再度犹豫

听到朱翊的这句话,冯保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出现了什么问题。

“殿下是何意思?”

冯保不解的问道。

“前面的一些都是细节,但这关键一环,就在于冯公公了。”

朱翊钧沉声说道。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他日才能随着汉高祖征战天下,裂土封侯。

不知冯公公可有这个决心?”

“殿下但说无妨。”

“孤要你在母后拿回那道未盖印的圣旨之后,去给皇兄请罪!”

朱翊一字一句的说道。

冯保眼神一凝,等待着朱翊的下文。

“母后拿回那道未盖印圣旨就意味着不再追究皇兄的罪责。

冯公公就要在那天,备上最上等的酒菜,去给皇兄负荆请罪!”

“皇兄无论是再聪慧,也终究是个十八岁的孩子。”

“嗜酒之人,极度压抑的状态下更需要酒来发泄自己。”

“而皇兄压抑数日,终于保住了皇位,纵然他再借前车之鉴,你冯公公一奉承二谄媚三请罪,劝一杯酒,皇兄自然也会控制不住只喝一杯酒。”

朱翊钧笑着说道。

“人都是喜欢在酒后发泄情绪宣泄不满的。

若是皇兄在此时说上几句大逆不道的话语。”

“又恰巧在这个时候,孤的伤口崩裂开来血流不止……”

“母后在一气一急之中,则乾坤必定。”

朱翊说道。

冯保看着眼前的潞王侃侃而谈,心思之缜密,洞察人心之清楚,自己竟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他说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个十八岁的孩子,他自己今年才刚刚年满十四岁。

“殿下不是说无意争夺大位?

为何在这两天改变了想法,还是说殿下本来就有这个想法?”

冯保直言不讳的说道。

“孤本无意这大位,然昨日早膳竟然有毒,有人欲置孤于死地。”

朱翊说着,眼神充斥着杀意。

“这一争,无非就是求一个自保罢了。”

朱翊没有多说那么多的疑点。

“老奴知道了。”

冯保躬身说道。

……

回到慈宁宫的李太后,总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

原谅了自己的大儿子朱翊钧,那自己的小儿子朱翊怎么办?

为了阻止朱翊钧的荒唐事,小儿子朱翊不但白白挨了一剑,而且原本要立他为新帝的懿旨也作废了。

这岂不是把小儿子架在火上烤?

强忍着心中的不安,李太后来到了朱翊的房间前。

高兴安就守在房间门口,一看到李太后到来,高兴安一边行礼一边轻声道:“奴婢叩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李太后点了点头,“儿呢?”

高兴安低声说道:“殿下今日情绪状态不太好,已经睡下了。”

情绪不太好……

李太后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

在朱翊的房前站了一会儿,李太后心中的愧疚感更甚。

“那我就不打搅儿休息了。”

李太后就回到了慈宁宫的正殿。

李太后身旁的女官翠玉看到了李太后状态不对,于是开口轻声问道:“娘娘可是有什么心事?”

李太后虽然心烦,但也不愿将自己的心思交于一个女官。

即使是自己最信任的宫女。

“我无事。”

“之前司礼监的冯公公来过了。”

翠玉见李太后不愿多说,就禀报道。

“他可说过来找我作甚?”

李太后秀眉微蹙的说道。

“冯公公说,近几日司礼监积压了许多的奏章,前来向您请示如何处理。”

翠玉小心翼翼的说道。

“将冯保唤过来,让他把司礼监这几日的奏章送过来。”

李太后揉了揉眉心。

翠玉得了口谕,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儿……”

“钧儿……”李太后喃喃道。

没到一炷香,翠玉就带着冯保来到了慈宁宫。

“娘娘,冯公公给您带来了。”

翠玉恭敬的说道。

看着往日雍容华贵的李太后的眉宇之间,都是愁云惨淡。

冯保在心中对潞王的分量隐隐有了些了解。

“奴才叩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冯保抱着一摞奏章,高声喊道。

李太后微微颔首,“近日朝中可有什么动静?”

冯保脸色有些为难,“奴才,奴才不敢说……”

“说便是。”

李太后说出的短短的三个字带着不容置疑。

“朝廷里关于帝位之事争论不休……”

“娘娘也知道,奴才是看着万岁爷长大的,万岁爷也才是个十八岁的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冯保说道。

“好了,莫要再说你的想法给我听了,我想听听各位臣工的想法。”

李太后打断了冯保的话。

“是,娘娘。”

“现在朝中分为三派,分别是支持另立新帝,反对另立新帝和立潞王殿下为皇储以观后效。”

冯保面上战战兢兢的说道。

“立潞王为皇储?”

李太后闻言一愣。

“他们说……万岁爷所做不似人君,但立潞王为皇储以观万岁爷后效……”冯保小心翼翼的说道。

首节上一节14/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