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21节

朱翊体贴的问道。

谁知道张居正竟然摇了摇头,“臣多谢皇上体贴,但是此一去江南,又不会是数年,最多两年臣给会皇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两个月来,臣在书房整日研究江南的各地情况,已经将各地的风物人情、官员吏员熟记于心了。”

不愧是朕的偶像……朱翊!你是九五之尊,你要克制,你不能搞这些个人崇拜啊!

收敛了自己的几分情绪,朱翊道:“差不多是到了用膳的时辰了,元辅便不要走了与朕一同用午膳,朕还有很多问题想要向张先生求教。”

张居正点了点头,“谢陛下恩荣。”

就在御膳房太监送食盒入文华殿的时候,在文华殿外执手的小黄门又匆匆走进了殿中。

“启禀万岁爷,司礼监随堂太监郭盛达求见。”

“郭盛达?

司礼监还有这号人物?”

朱翊偏头向陈矩问道。

陈矩轻声说道:“回禀万岁,这郭盛达确实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前几日他主动请缨去山海关向吴惟忠将军宣旨。”

朱翊皱着眉头,语气有些不悦:“他还能有什么事?”

第112章 天子审案

东汉的党锢之祸,唐朝的甘露之变,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之乱,让朱翊实在对这些宦官没有什么好感。

“就让他进来吧,朕倒是要看看这小小的司礼监随堂太监能有什么事情。”

原本已经准备起身走下丹陛的朱翊,又重新坐回了御座上。

没过一会儿,郭盛达就迈着小碎步走进了大殿。

“奴才郭盛达叩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郭盛达纳头就拜。

“有什么事情。”

朱翊的语气平淡。

郭盛达带着哭腔,不断的朝着朱翊磕头,“万岁爷,你可要给奴才做主啊……”

见朱翊没有回话,郭盛达又自顾自的哭诉道:“万岁爷,奴才差点就见不到您了……那山海路参将吴惟忠肆意欺侮奴才,一言不合就要拿刀砍死奴才……被他身旁的侍卫给把刀夺下来之后,他不依不饶的又掐着奴才的脖子,奴才差点被活活掐死。”

这一番话是说的委屈至极,涕泪横流。

“万岁爷,这不是他得罪了奴才,而是不把您放在眼里呀!奴才虽然是身份低贱之人,但是为宣旨的使者,那也是代表您的权威。”

“这等武夫,竟然敢不把您放在眼里,实在是其心可诛!”

朱翊素来知道这些宦官往往是以权谋私,嚣张跋扈。

而山海路参将吴惟忠为人敦厚,怎么会行这种事情?

张居正也没有作声,皱着眉头听着郭盛达的哭诉。

朱翊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表态,“好了,你说的朕已经知道了。

先退下吧,朕和张先生还有一些话要说。”

郭盛达有些不甘心,抬起头来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却感受到了震慑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深吸一口气之后,郭盛达起身轻声道:“奴才告退。”

等到郭盛达走出文华殿后,张居正开口道:“启禀皇上,吴惟忠此人,臣略有耳闻。

其人出身义乌,跟随戚继光在浙江福建等地抗击倭寇,辗转多年,数有战功。

戚继光曾评价此人老成持重,能断善谋,为人宽厚,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隐情,望皇上明鉴。”

朱翊不置可否,“朕知道了。”

看到如此风轻云淡的朱翊,张居正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陈矩,去把那几个随行的小太监全都叫到文华殿外,朕要一个一个的询问。”

朱翊吩咐道。

“皇上,这些小太监受刚刚的那位司礼监随堂太监的钳制,恐怕也说不出什么事情吧。”

张居正道,“欺上瞒下者,不仅仅只是胥吏。”

“皇上不如等到吴惟忠入京之后,让他与刚刚的司礼监随堂太监当面对质,这样发生了什么事情即可一清二楚。”

“等到了吴惟忠入京,怕是黄花菜都凉了,要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朕自有章程。”

听到天子如此说话,张居正也不好再开口,就静候在一边,看看天子究竟想要干什么。

小太监们都战战兢兢的排成一列,等待着天子的召见。

“万岁爷旨意,一个个进殿问话。”

小黄门走出来,大声的说道。

“你,赶紧进殿吧。”

小黄门指着第一个小太监说道。

小太监一听这话顿时身体如筛糠一样颤抖,晃晃悠悠的迈步走进了文华殿,感觉到来自丹陛之上天子的注视,小太监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奴才叩见万岁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太监行完礼之后,却是迟迟听不到朱翊的回应。

这一盏茶的功夫在小太监感觉,是无比的漫长。

终于来自丹陛之上,一道年轻却带着威严的声音传了下来:“你进宫已经有多久了?”

小太监听到天子问话,急忙回答道:“回禀万岁爷的话,奴才进宫已经有两年多了。”

“嗯,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朱翊再度开口。

在听到传召他们的时候,这些小太监们心里还想着这次召见八成是需要问关于郭公公的事情。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这件事情能混过关比较好,天子也可能不会注意到这种小事情,而一个司礼监随堂太监对他们而言已经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了,郭盛达动动手指能将自己的几个人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了。

县官不如现管。

听到天子如此没有由头的问话,小太监心里也是诧异极了。

这就开始了,已经结束了?

小太监一头雾水的走出了宫门。

另外几个小太监赶紧凑了过来低声问道:“刚刚进去这么久,万岁爷问你什么了?”

小太监有些发懵,“万岁爷就问我进宫有几年了。”

“还有呢?”

“万岁爷就问了这一个问题啊。”

“怎么可能,你去这么久,万岁爷就问了你这么一个问题?”

几个小太监看着他怀疑不已。

小太监还想辩解着什么,却是无力辩驳,“没有啊,真的就是一个,你们要相信我啊……”

这个时候,小黄门催促道:“你们几个别在宫外磨叽了,赶紧的,下一个!”

另一个小太监也是心情忐忑的走近了大殿。

还没等小太监行礼,朱翊就猛然拍了一下御座,“大胆!你可是知罪?”

小太监哪里经过这种阵仗?

顿时就是磕头如捣蒜,“万岁爷请您明鉴,奴才不知道何罪之有……”

朱翊冷哼一声,“刚刚进来的那个小太监,把你们的事情都已经交待的得一清二楚了,你难道还要做郭盛达的同党?”

“既然如此,那就拖下去杖责八十!”

被虎背熊腰的锦衣卫打上八十棍,什么人能挨得住?

就是大罗金仙挨上这些棍子也得当场送命。

文华殿门口的两个大汉将军闻讯而动,这可吓坏了小太监。

“万岁爷明鉴啊,这都是郭盛达他要索贿,都是他公然辱骂这些战死沙场的将士和吴将军……我们这些就是他的随从,就是打杂了罢了,跟我们这些小太监可没有什么关系,奴才可不是他的同党啊……”

张居正愕然,朱翊轻笑。

“张先生,您看现在不就解决了问题吗?”

张居正苦笑道:“皇上圣聪至此,臣望尘莫及。”

朱翊再度起身,“传朕旨意,司礼监随堂太监郭盛达假借传旨之机,公然索贿,侮辱朝廷命官及大明英烈。

更有甚者,恶人先告状,企图蒙蔽朕意。”

“此獠祸乱宫闱,扰乱外廷,罪大恶极!将其押入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杖责五十,革其职位,抄家充军!朕皇祖世宗皇帝御极四十五年,驭下极严,未有祸乱内廷者。

晓谕内官之臣,凡跋扈者,索贿者,擅威福者,僭越权势者,无论其地位,统统重责!”

此言一出,高兴安、陈矩等内侍无不躬身称喏。

……

御马监校场。

是日,惠风和畅,旌旗蔽空。

数万的军士都军容齐整的侯立着。

今天便是朱翊检阅新宇军的日子。

由于吴惟忠还在路上,但调过来的新宇军参将刘已经上任了。

短短的四天时间,刘便一丝不苟的贯彻着朱翊下达的底层将领自选的原则主持了伍长,什长,把总等武官的选拔。

御马监太监冯保与新宇军参将刘一前一后的等待在御马监校场口,而一众武官们也都是翘首以盼天子的驾临。

终于,一匹高大的白色骏马首先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坐在战马上的一人,身穿黄金锁子甲,暗金色头盔下的双眸透漏着坚定和锐利,身后的深红色披风被风吹了起来。

正是大明天启皇帝朱翊。

饶是刘已经面过圣,一见此还是忍不住在心里赞叹: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英武俊美的男子,宛如天神下凡一般。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冯保和刘等人纷纷跪地高呼道。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首节上一节121/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