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16节

内阁这一前一后收到了来自天子的两封旨意。

主持内阁日常政务的内阁次辅张四维紧皱着眉头,直接告诉他这一次天子一定是又有什么另外的谋划。

“山海路参将吴惟忠……”张四维喃喃自语道。

这时候,内阁中书张四端拿着一叠奏疏,推门而入。

“四端,你快过来帮我看一看,这天子到底是何意图?”

张四维便把朱翊的旨意递给了张四端。

张四端仅仅是扫了一眼,就有点诧异的说道:“这山海路参将吴惟忠,可是蓟镇戚继光的人。”

“这徐渭我倒也是听说过,之前是在胡宗宪的帐下担任幕僚。

其人行为举止颇为怪异,但是才高八斗,书画诗文样样精通。”

“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天子可能会借着这个整顿京营的机会,趁机将京营完全掌握在手中。”

张四端将奏疏放下,开口分析道。

张四维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一个山海路的参将罢了,区区武官不足挂齿。”

就算天子掌握军权,也对他自己的权势不会产生任何的威胁,那既然如此,那何不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

“天子的旨意,我内阁岂有不遵守之理?”

说着,张四维就开始提笔亲自写起诏书来。

明代的内阁初建之时,仅仅是翰林院下属的一个机构罢了,而翰林院主要的职责就是为天子拟诏书。

等到内阁的权势日渐式隆之时,翰林院也就由草诏拟诏的顾问机构变成了没有什么真实权力的机构。

但是张四维和张四端只猜对了一半,朱翊确实是想要彻底掌控经营的10万大军,他们并没有把冯保招募的新军放在眼中。

他们只是以为,这次招募士兵只是填充御马监下面的几个勇士营罢了。

但是最传统的这一只京营多数人已经染上了不良的习气,老油子和兵痞必然是比比皆是,良莠不齐的这一支队伍,那是无法保证战斗力的。

所以,这并不是朱翊真正想要的军队,而新宇军才是朱翊真正要的精锐。

又一日。

文书房的太监小心翼翼的把奏疏送到了御案上,朱翊洗漱完了就披上了袍子在御座上坐了下来。

侍御史范鸣谦题:“本月初五,狂霾蔽天,人人悚惧。

皇上传谕饬边,仰见遇灾忧惧之诚。

但边防固所当饬,而内治尤所当修。

如刑罚未当,乞敕有司不许混拟久监。

惟有取盈、赃罚、贪墨与未息乞敕新选之官员,不许借贷豪门。”

朱翊揉了揉眉心,看多了这些竖排繁体文言无标点的奏疏,只觉得自己古汉语的功底是飞速提高,但是看着这些个东西,自己还是犯晕。

强忍着恶心,朱翊继续看了下去:“致赴任责收无措,横肆诛求,荒芜未垦。

望陛下令淮阳凤阳二府官员,留心农事,务必劝桑。

如山东沂州和费县久称荒壤,渐变桑麻,盗贼未平定。”

“望陛下令有司不许欺蔽成风,掩有为无,指强为窃。

而最要紧尤在陛下之自我修省,起居要守时,节制欲望,讲筵毋惮详问,大臣面赐咨询,端好尚禁奢靡庶,灾异潜消休徵协应。

上天儆戒之意不为徒然,而陛下敕谕之旨不为虚发矣。”

怪不得前代的皇帝会令内书房识字的小太监,为他们念奏疏以备顾问。

但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又让自己心力交瘁。

这看来还得搞一个白话文运动啊。

这个白话文运动可是不好搞,这种文言雅文是全天下读书人的知识垄断,若是令官员们强制用白话文上书,那么无异于让他们成为下里巴人。

头疼啊头疼……

后世的君王也好像没有什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没有现成的东西抄,这就没有穿越者的快乐了。

实在不行以后就多开朝会:请打开麦克风交流。

少批奏疏,多面谈。

虽然有内阁的票拟,但是让朱翊做个抄书匠,那显然不可能。

朱翊勉强提起笔,在奏疏上写了两个字:“甚善。”

“蓟镇三屯营,喜峰口等各地地震。”

又是一封奏疏合上。

要是自己没有记错,就是在这一年,全国各地都有频繁的自然灾害。

那么按照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如果说天上有灾祸降临人世,那么必定是君主不修德。

到时候一定会有人以此大做文章的。

辽东,袄郎兔。

土蛮部的卜言台周联合黑石炭,大、小委正等聚兵一处,图谋广宁。

自从儿伯彦与卜言台周相争失利之后,便已经几个月未在草原上出现过了。

这一次,土蛮部由卜言台周领衔与黑石炭,大、小委正等人再度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上一次在儿伯彦的带领之下,黑石炭败走,速把亥身死,自身的威信已经大打折扣了,所以这一次黑石炭选择了相信卜言台周。

毕竟能够在不可一世的儿伯彦手上占的便宜,已经很能说明卜言台周的实力了。

身穿漆黑色皮甲的卜言台周目光锐利,胯下高大的黑棕骏马更为其增添了几分英武之色。

“此次我们的目标就是夺取大明的广宁。

这个冬天太冷了,我们的部族都已经没有了多余的粮食。”

“这一战我们当必胜。”

但是此时的黑石炭却是心里隐隐的感觉不安。

第106章 辽东铁骑出击,卜言台周败退

“大人,我怎么觉得有些心神不宁的。”

黑石炭对着意气风发的卜言台周说道。

这就是黑石炭的聪明之处,他在儿伯彦和卜言台周面前,都并不称汗,只是称大人以示臣服。

卜言台周的脾气比儿伯彦要好上许多,起码表面上与诸部落的首领都是一团和气。

“黑石炭首领勿忧。

此次我们合兵一处以奇袭大明,既有兵力优势又有时机优势,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我们如何能输?”

卜言台周自然是斗志昂扬。

黑石炭只能强压住自己心中的慌乱,点了点头。

另一边,已经得了斥候消息的李成梁带着麾下的辽东铁骑已经星夜奔袭了数百里。

“启禀大帅,东虏贼酋卜言台周以及黑石炭等人已经到达袄郎兔地区。”

又一批斥候骑着快马匆匆而至。

头盔下的李成梁,目露杀意。

唰的一声!

李成梁腰间的长刀夺鞘,在阳光下,闪烁着幽幽的寒光。

“东虏再度侵犯我大明的疆域,当诛!当斩!当杀!”

“我等受天子斧钺,讨伐不臣。”

“卜言台周等蛮夷罪不容恕!”

李成梁勒紧战马的缰绳,对着身后的辽东铁骑高声喊道:

“杀尽蛮夷!”

“杀!杀!杀!”

八千辽东铁骑,纷纷振臂高呼。

李成梁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高喝道:“出击!”

……

土蛮大军还未离开袄郎兔,只见前方旌旗蔽空,铁蹄声阵阵如雷。

卜言台周眼神一凛,“是明军。”

黑石炭等人也自然看到了前方的大军,“大人,既然我们的突袭被发现了,那么我们要不要先撤军。”

没想到他们刚刚率军到袄郎兔,这里竟然就突然间多出来了这么多的明军。

自从十九日李成梁接到了线人的来报:土蛮部再度集结大军,兵锋直指广宁镇。

李成梁从来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更不想再度重演上次被兵临城下的感觉。

一味的防守不是他的性格。

李成梁一贯主张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所以一接到这个重大消息,李成梁就第一时间集结了辽东铁骑,昼夜不停的向着土蛮大军赶去。

在李成梁的眼里,区区蛮夷,不过是他进身之阶罢了。

现在辽东铁骑已经到达了战场,卜言台周等人现在对于明军的出现才感到极为惊骇。

铁蹄之声持续轰鸣,转眼之间,李成梁率领辽东铁骑来到了土蛮的大军之前。

战旗飘扬,其上斗大的一个李字显得格外醒目。

黑石炭自然一眼就认出,此人正是威震辽东的辽东王李成梁。

“大人,来人就是大明驻守辽东的将军李成梁,此人神勇无比,我等应该不是其对手啊。”

黑石炭满心忧虑。

卜言台周虽然没有与李成梁交过手,但是多年征战草原的经验告诉他务必要保持冷静,随即就大喝道:“儿郎们,迎敌!”

能够让黑石炭发自内心畏惧的人,卜言台周没有盲目自信的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胜过这李成梁。

说是没有听过李成的威名,那是假的,但是若是交手还是第一次。

首节上一节116/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