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15节

我辈读书人,当入世匡扶我大明江山社稷。”

“你若是如此,这饭不吃也罢。”

说完,徐渭便放下了筷子,转身想要离开。

骆思恭看着这桌上如风卷残云,心里道,这是你这老匹夫吃饱了吧。

但朱翊并不着急,只看徐渭往外走了几步,却又突然折返回来。

“咳咳,老夫思来想去就想着给你一个机会吧。

看你也是可造之才,老夫这次也有了爱才之心。”

徐渭叉着腰,满脸傲娇的说道。

朱翊笑了,“老板,结账。”

这次出宫,倒是有了个意外之喜。

几人慢慢悠悠的朝着紫禁城走去,徐渭倒是疑惑不已。

“年轻人,你们在的府邸在何处?

这可是离紫禁城越来越近了,看来令尊的官职倒是不低啊。”

朱翊接话道:“快了快了,这就快到了。

我父亲之前确实是十分显赫。”

徐渭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老夫就说你这分气度,家里人那必然是非富即贵。”

身后亦步亦趋的骆思恭听到这个对话,简直都要笑出声来。

当今天启皇帝的父亲乃是隆庆皇帝,执掌神器六年,身为九五至尊,能不是十分显赫吗?

老匹夫,现在我让你狂让你笑,一会儿进了宫,我看你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越往前走徐渭,却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儿。

“正在往前走,可是要入紫禁城了。”

徐渭有些踟蹰的停下了脚步,看着不远处禁军执戟宿卫的宫门。

“文长先生,您请。”

朱翊笑着道。

徐渭面色惊恐,“你你你,我现在知道你是谁了。”

“说吧,你效力于宫里的哪一位大?”

“难道是这内书堂缺了教小太监书的先生?

但这不一贯都是翰林学士的事情……老夫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断断不可入宫!”

徐渭斩钉截铁的说道。

朱翊哑然失笑,“文长先生,您这样倒是想多了。”

见徐渭仍旧是惊疑不定的神色,骆思恭心头大爽。

这时,执手宫门的禁卫军首领也认出来了朱翊的身份,向左右打了个手势,只身快步而来。

“末将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禁卫军首领单膝跪地行礼道。

“平身吧。”

“谢皇上!”

皇上?

他竟然是皇上?

徐渭如遭雷击的看着眼前这个面上云淡风轻的年轻人,身体不住的颤抖着,竟说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

“大胆徐渭,见到皇上竟敢不行礼!”

这次终于轮到骆思恭扬眉吐气了。

听到骆思恭的话,徐渭扑通的一声就跪倒在地上。

“学生徐渭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渭的声音打着颤,双腿还打着摆子。

一想到前不久,刚刚还蹭了天子一顿饭,而且自己竟然还狂妄至极的,要收当今圣上为学生……

想想自己刚刚不可一世的神态,徐渭又急又羞,只觉得自己冒犯到了天子。

徐渭没有任何功名,现在面见天子自然也只能自称为学生。

“文长先生不必多礼。”

朱翊便要伸出手向前搀扶着因为颤抖而无法起身的徐渭。

“学生刚刚冒犯了皇上天威,还望皇上降罪。”

徐渭却迟迟不肯起身,反而伏在地上颤声说道。

“好了好了,文长先生快快请起吧,朕恕你无罪便是了。”

朱翊将徐渭颤颤巍巍的扶了起来。

“皇上真是折煞学生了,学生担不起皇上的先生二字啊。”

徐渭惭愧的说道。

“达者为先,先生又在文坛素有文名,怎能担不起朕的一句先生呢?”

看着朱翊真挚的目光,徐渭回想起刚刚发生的一点一滴都是这个天子广阔的度量。

“学生曾听闻当今圣上年轻有为,颇有太祖成祖之风。

学生当时以为,只不过是有些人曲意逢迎,至此今日,一见方知他们所言非虚。”

朱翊哈哈大笑,“能得到文长先生这样一句夸奖,朕也是十分开心了。”

“走吧,文长先生随朕一起入宫。”

徐渭结结巴巴的说道:“皇上,皇上刚刚不是在逗弄学生?”

“自然是君无戏言,朕骗先生作甚。”

第105章 赐官徐渭!

不多时,几人就走进了乾清宫。

朱翊就换上了天子的衮袍再度出现,大步流星的走上了丹陛,缓缓坐到了御座上。

刚刚与自己谈笑风生的儒雅少年,如今换上衣袍,就如九天的仙王降临世间一般,高高在上,其神圣与威严不可侵犯。

这是徐渭第一次走进紫禁城,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这传说中的乾清宫。

眼前是雕刻着威严龙纹的柱石,仿佛高如九重天的丹陛……

徐渭跪伏在大殿上,并不敢作声。

“文长先生不必拘礼,朕对先生的才华早已倾慕许久,今日终于得见,才知文长先生有魏晋阮籍之遗风。”

“此乃真名士也。”

徐渭的额头贴在大殿光滑而又冰凉的玉石板上,“学生惭愧,行为放荡不羁经不起陛下如此的夸赞。”

“朕刚刚在紫禁城之外所说的是仍旧作效,不知道文长先生意下如何?”

一听这话徐渭心情激荡:自己漂泊半生,如今真的有机会效力于天子了吗?

“凡陛下所言,学生无所不从!”

朱翊满意的点了点头,“传旨。”

“授徐渭正六品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

兵部职方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为兵部的四大实权衙门之一。

但朱翊的本意并不是要擢拔徐渭去兵部做事,而是要将徐渭留在新建的新宇军中为其效力,若是授予的品级和官职太高,又难免会让六科给事中和御史们聒噪自己。

南京素来是个清水衙门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在政治斗争中被贬者或者失败的官员都会去南京任职。

如之前,嘉靖年间因为大礼议事件,被贬到南京的张璁和桂萼就是因为开罪了杨廷和等重臣。

所以为其加上一个南京的头衔,既不会分走兵部的权力,又不会显得过度提拔。

徐渭闻言,一时间磕头如捣蒜。

“臣叩谢皇上天恩,叩谢皇上天恩……”

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看到人才,一下子将其任用什么大将军,什么尚书都是在扯淡。

嘉靖年间的张璁哪怕是花了六年被明世宗提拔入阁参与机务,也是时时被人所诟病,明代官场上升迁最快的人之一。

所以徐渭,一下子就被授予正六品的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简直是大喜过望,其兴奋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范进中举。

这一下子,连状元都比不得自己呢。

毕竟就算是新科状元,被授予的翰林院修撰也只是从六品的官职,主要职责是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而榜眼、探花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的官职,主要负责文献编修工作。

进入各部的实权部门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但是,徐卿你并不是在兵部办事,而是在宫里。”

听到了天子如此说,徐渭觉得自己胯下一凉。

一旁侯立的骆思恭看到徐渭身上已经隐隐有了汗水,心里更加愉悦。

接着,朱翊的声音从丹陛上远远传来,“徐爱卿莫要忧虑。”

“爱卿行走在坊间,应该知道近日里京畿地区正在招募新军吧。”

徐渭点了点头,“微臣略有耳闻。”

“虽然是由御马监太监冯保出面招募,但是此新军是直接隶属于朕。”

“朕赐名曰:新宇。”

听到天子这么说,再结合自己授官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徐渭也是一瞬间就明白了天子的意图。

“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朕已经调了山海路参将吴惟忠来京,任新宇军的主帅。

希望你们一文一武,能够为朕打造出一支天下顶尖的军队。”

“臣领旨!”

……

首节上一节115/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