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42节

衙门庭院里,李老三、李九与很多人一样,歪斜着躺在地上。

“老班头,你说这些当官的怎么想的,非要让我们天天躺着,我这腰背都受不了了。”

李九嘀咕着。

李老三侧过头,看了一眼揉鼻子的李九,低声道:“你素日不就喜欢睡觉,现在让你睡个够,还不高兴?”

李九郁闷地说道:“老子喜欢抱着自家婆娘睡觉,可婆娘早就不在城里了,我抱着你睡?”

“去你丫的,敢碰我一下,把你手砍了。”

李老三踢了李九一脚。

“你听到没?”

李九突然严肃起来。

远处传来了喊杀声,声音越来越近。

李老三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这就是那群抢着买走粮食,害咱们吃不饱的人?看来官家说得没错,有人想活活饿死咱们。”

李九摸了摸腰后面藏着的棍子,嘿嘿道:“官家对咱们好,咱们就不能对不起人家。老班头,当年你可是打过仗的,咋样,还能打架吗?”

李老三白了一眼李九,不屑地说:“欺负我老?信不信,打十个你也不再话下。想当初,老子在元朝军队里,是以一敌三千的好汉。”

“是,你们八千人去打三千人,结果跑了七千九百九十九,留下你一人打三千人,以一敌三千,我清楚的很……要不然,你哪里有机会成红军。”

李九揭穿着李老三。

李老三刚想怼回去,却听到衙门口一阵喧哗,旋即便有人手持火把与钢刀、长枪、短剑跑了进来,扫了一眼地上动弹不得的难民,便喊道:“抓住朝廷官员,开乱世,迎弥勒!”

“这口号?”

李老三眉头一皱,似乎在哪里听到过。

吴远、邱大来带人闯入了县衙大堂,大堂之上,只有一个坐着的内阁大臣郁新,还有一个站着的安全局镇抚司汤不平。

见手下包围住了两人之后,吴远、邱大来缓缓走了过去。

郁新端着茶碗,镇定自若地看着吴远,问道:“让你准备的粮食,都准备好了,是吗?”

吴远示意邱大来带一部分人去后堂抓人,然后丢下了拐杖,健步走着,道:“内阁重臣的气度果是不凡,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悠闲喝茶。”

郁新吐出了一叶茶叶,笑道:“茶能静心,利断事。不知吴老素日可品茶?”

“郁新,少在这里故作镇定,我告诉你,这定远城已入我手,你等不过是我瓮中之鳖,生死皆在我手中!”

吴远厉声威吓。

郁新摇了摇头,道:“瓮中之鳖?呵呵,若定远城是瓮,你也在瓮中,若这县衙是瓮,你也在翁中。至于谁是王八,还不一定。”

“后堂没人。”

邱大来走了过来,看了一眼郁新,对吴远说道:“让我杀了他!然后去追索其他官员!”

吴远摇了摇头,道:“他是朝廷重臣,我们需要把他绑在柱子上,当着百姓的面,用烈火送他去地狱!给我绑起来!”

“我看谁敢!”

郁新站起来,猛地将茶碗一摔。

周围众人看着郁新的气势,不由向后退两步。

久居高位,其势也威。

郁新冷冷看着众人,厉声道:“如今百姓受灾,你等不思放粮救民,竟想借灾之名,图谋造反!我看你们是不想活了!”

“哈哈,我们反的就是大明!愣着做什么,给我绑起来!”

众人上前。

镇抚司汤不平刚想拔刀,却被人用刀叉逼住,便喊道:“我也是朝廷大官。”

“一起绑了,天一亮,点莲花,迎光明!”

吴远眼中一喜,连忙下令。

邱大来见两人被抓,不由放松下来,上前踢了郁新与汤不平两脚,恶狠狠地说道:“想吃粮,我呸!你们这些恶世之人,不配吃红阳之物!”

汤不平阴冷地看着邱大来,如同看一个死人。

“吴老,黄子澄、景清、毛泰亨等人都不在这里,接下来如何办?”

邱大来发泄完之后,请示道。

“定远城已封,他们是跑不出去的。既然事情已成定局,那便安排人取出粮食,让我们救世,让这群人成为我们的兄弟姐妹吧。”

吴远一脸地笑意。

事情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无路是难民,还是官员,他们连反抗的力气与勇气都没有。

这世界的风,是弥勒的笑。

瞿佑收到了吴远、九月的汇报,定远城轻松拿下,县衙更是毫无抵抗,一切都进行得极为顺利。

郁新被抓,这便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至于黄子澄、景清等人,一定是畏惧躲了起来,只要收拢了这一批难民,挨家挨户搜寻,抓他们出来并不难。

如今,大局已定!

瞿佑放心地走出庭院,在十余人的护卫之下,抵达了县衙门外,冷冷地看着绑在柱子上的郁新、汤不平,柱子一旁,已堆放起木柴。

“郁阁老,好久不见。”

瞿佑轻轻说道。

郁新抬起头,看着瞿佑,瞳孔微微一凝,吃惊地说道:“古今先生竟然是你?瞿佑,瞿宗吉!”

瞿佑哈哈笑了起来,笑中满是快意。

郁新挣扎着,看着眼前白衣白帽的瞿佑,恨得咬牙切齿。

十年之前,瞿佑还是国子监助教,但其文风过于绮艳露骨,惹了不少是非,最终被国子监祭酒宋讷打了一顿,赶了出去。

郁新在国子监见过瞿佑,虽是多年未见,但其面貌依旧,郁新还是一眼认了出来。

“古今先生?呵呵,我可不配这个称号。如今你为鱼肉,我为刀俎,我奉劝你一句,不想死,便弃暗投明,归顺于我。”

瞿佑招揽道。

郁新哈哈笑了起来,道:“弃暗投明?我本就是大明之人,何须再投明?你想要烧死我容易,可你不要忘记了,定远城还有我不少护卫!”

“他们已经跑了。”

瞿佑鄙视地看着郁新,道:“大明军士如此不堪一击,只一点动-乱,便蜂拥而逃。如此大明,不得人心,唯有我等身负白莲,供奉弥勒之人,才可真正享受光明,沐浴红阳之光。”

“白莲,弥勒?!白莲教!你加入了白莲教!”

郁新在这一刻,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对手是谁。

他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教派!

如此,一切都说得通了。

“白莲池的快活,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懂。既然你不顺从我等,那你就准备遗言吧。”

瞿佑冷冰冰地说道。

郁新颓然地低下头,道:“怪不得你能操控这定远城,只是我不明白,你若不是古今,那谁是古今?”

“哈哈,古今先生的名讳,岂是你这等宵小恶徒能听闻的?郁新,你睁大眼看着吧,在天亮一缕光时,你会看到百姓都站在了我身后,成为红阳的力量,杀了你们,我们还要夺取滁州,杀到南京!”

瞿佑面带疯狂之色地喊道。

远处,白莲教徒搬出了一袋袋粮食,支起了大锅开始煮粥,有人赶着难民站起来排队,然后高声喊道:“身入白莲,成我兄弟,守望相助,饱暖极乐……”

李老三与李九将棍子当作拐杖,排在队伍之中。

李九低声道:“老班头,他们都把粮食送来了,我们什么时候……”

李老三瞪了一眼李九,道:“吃饱了再算账,先后都分不清楚?”

“可我们要吃了,岂不是成了白莲教的人了?”

李九担忧地问道。

“呸,这说不得就是粮仓里的赈灾粮,吃朝廷的米,跟他们何干?”

“可他们还给白帽子?”

“我们死了那么多人,戴个白帽子哭丧不正合适?”

李老三看向大锅,肚子咕噜地叫了起来。

瞿佑看着越来越多的难民头戴白帽,手捧粥碗,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转身对郁新道:“朱元璋本是白莲教徒,却背叛教义,禁断白莲,这江山,配不上‘明’字!”

第一百九十五章 (二更)

朱元璋是白莲教徒?

郁新没有否认,这是事实。

说起白莲教,必须从佛教开始谈起。

自东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古人对于这种“舶来品”从来都不是全盘接收的“拿来主义”,而是喜欢加入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先后出现了天台、华严、净土、禅宗、密宗等“中国化”宗派。

佛教主张中的“净土”,指的是不存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污染的清净世界,即人们经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个名字:阿弥陀佛净土。

净土宗认为,只要你有事没事,嘴里经常念叨“阿弥陀佛”,以后死了,也可以住在极乐世界。

张嘴念四个字,这就是修行了。

简单吧?

百姓也认为简单,加上种地收麦子,也不耽误嘴巴说话,所以信奉净土宗的人很多。

净土宗,为唐代长安光明寺高僧善导所创。

善导认为,净土宗虽然是自己创的,但其精神与始祖,还是东晋时期创造“白莲社”的惠远,所以,净土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莲宗!

东晋白莲社,唐代莲宗,宋代,则演变为了白莲宗,无论其叫什么名字,其都是佛教分支,在大部分朝代,都被视为正教。

佛教的发展,与封建王朝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皇上们是这样想的:

佛教宣传的是“修行说”、“往生论”,其旨在告诉百姓这辈子受苦受难,死了就解脱了。

这不正适合自己的小心思?

百姓在佛教之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修炼来生,那拿走他们的粮食,他们会受着,抢走他们的儿女,他们会认为这是命,要了他们的命,他们也不会反抗。

这对于朝廷而言,不是好事吗?

首节上一节142/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