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827节

  不得不说,花在言侯身上海量的资源,终归是有回报的。

  现在言侯方面的情报已经能够确定,在苏秦的联络之下,齐、鲁两国暂时只会虚张声势,不敢和赵魏两国合伙来打大周朝,当然,如果项羽的霸王军被调动,则情况就很难说了。

  至于赵国方面,虽然派出了五万赵军,也由名将廉颇领军,但赵王的动机似乎有些可疑,而且赵王不能不提防着燕地。

  毕竟现在燕地也在大周朝的控制之下,而且还有一部分乌桓兵也在姬延手里握着。

  眼下最有可能全力来打大周朝的,反而会是魏国。

  实际上,魏军中也许很多基层将领还没有得到的消息,也都被言侯打探得来。

  比如吴起打算自己来攻打大周军,且分兵两路,一路直接攻到大周军的身后,一路去截断大周军的粮道。

  与此同时,吴起更建议信陵君亲自领兵,与赵兵合二为一,绕开南阳郡,直奔洛邑的身后。

  若真让吴起得手,可说姬延处境更加堪忧。

  怎么说吴起也是一代名将,纵然是几次败在项羽手里,也不是说他就真的水平差了。

  只是说会算的不如会砍的,项羽绝世勇猛,就算吴起有一万条计谋,也总得需要有良将去与项羽交锋。

  所以姬延看到这些消息之时,后背上都不由冷汗淌下。

  现在摆在姬延的面前的对策有两条可以针对赵魏联军。

  其一,传令乌桓族,让他们在赵国边境上故布疑兵,张扬声势,以牵制住赵军的主力,最好能够将赵王吓住,把廉颇这一部分兵马拉回去。

  其二,就是要不要给霍去病下令,让他脱离南阳郡,放开手脚去对付赵魏联军?

第968章 信陵君的质问

  思前想后,姬延还是放弃了动用燕地的兵马,甚至包括乌桓兵力。

  毕竟燕地初定,能够守好自己的地盘就算是不错,而且燕地方面自己并没有完全的掌握。

  既不能保证乌桓兵的忠诚,也不能保证那些燕国旧贵族不会暗中使坏。

  那就只能动用骠骑军了。

  既要下令给霍去病,就须给他完全的自主权利,最好是能够保证既不让赵魏联军打入到南阳郡,又能够一下子打垮赵魏联军。

  很快,姬延下令,让霍去病准备好对抗赵魏两国的联军。

  而在姬延作出这些部署之时,信陵君也见到了吴起。

  一见面,信陵君便是怒气冲冲,“君何不等吾归来?”

  也难怪信陵君生气,他是在路上得知自己被任命为魏国的大将军,负责领军五万,与赵军一道攻打洛邑。

  “你既是为魏国将领,如何不替魏国着想?”信陵君更指责道。

  这些话,明显已经很重了。

  这是指责吴起心存二心。

  吴起也是无法,一直陪着笑脸,“君有所不知,实是吴起一人难挡魏王的决心,何况朝中大臣皆听魏王之言,吴起自知身份不如,如何能够推脱?”

  信陵君却是不依,“纵是如此,你如何替魏王献上此策?”

  魏国是什么情况,信陵君比吴起更加清楚。

  完全就是一个朽木而已。

  就这样子,怎么去打大周军?

  真以为霍去病眼睁睁的看着魏赵大军绕过南阳郡,直逼洛邑?

  这得是有多蠢才想出如此主意。

  吴起只能一边陪礼,一边道:“君何以知事不成?”

  信陵君一滞,当下道:“你以为这样能够打败大周军?”

  吴起仍笑,“君以为,何时会是机会?”

  信陵君脸色一变。

  魏国是需要休生养息不假,但要完全恢复元气,至少也得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功夫。

  但以现在大周朝的咄咄逼人之势,会容得魏国安安心心休养这么长的时间?

  别的不说,这两年不到的时间,大周朝前后灭国多少?

  从一开始的韩国、到刚刚才吞并的燕国、楚国、吴国,大周朝的军队何曾停下过脚步?

  不是在与诸侯打仗中,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吴起这时又道:“若是秦国被灭,敢问信陵君,下一个被灭的诸侯国会是谁?”

  这一下,着实打到信陵君的痛处。

  大周灭秦之后,就只有赵、魏、齐、鲁、越,以及鲁国边上还有三个小诸侯国。

  论到对大周朝的威胁,就只有赵、魏、齐三国。

  齐王一直对中原之事不敢生出念想,也无力支撑其雄心,干脆的就偏安一隅,坐山观虎斗。

  鲁王虽然有一点地盘,也远远不是大周朝的敌手。

  就只有赵魏两国能够对大周朝产生现实的威胁。

  无论大周怎么选择,魏国也是会成为必然的。

  因为魏国就挡在赵国与大周朝之间。

  特别是距离大周朝的洛邑极近。

  你说说,大周朝会怎么想?

  吴起话里的意思,信陵君不是不明白。

  只是一下子转不过来而来。

  可以说,魏王若是不反抗,也是死路一条。

  拼尽全力一争,也许还有一个机会。

  那机会就是现在。

  趁着大周朝的注意力都在秦王那里,几路诸侯一起出兵,或去打洛邑,或去攻打姬延的后路。

  只要有一处得手,则大周朝必败无疑。

  特别是若能把姬延擒到手里,也许更是想不到的好处。

  一念及此,信陵君也不由叹道:“既如此,也就作罢!只是魏国哪里有十五万的兵马?”

  按吴起的说法,一路五万人马,由信陵君执掌,与赵国的廉颇合兵一处,去攻打洛邑,抄了姬延的老家。

  一路五万人马,由吴起亲领,去打姬延那一队大周军的后路,与秦将白起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再一路五万人马,则另选一将,截断姬延军的粮道。

  吴起这时却是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信陵君眉头一皱,“你想要如何?”

  吴起道:“舍洛邑,打姬延!”

  洛邑那边,不好打,因为骠骑军冠军侯霍去病一定会出兵阻挡的。

  “而咱们集中兵力打下姬延,才是最为关键之处。”

  信陵君眼前一亮。

  秦王那里有函谷关之利,又有关中平原以及巴蜀之地,想必至少也能再动员数十万大军出来,如若不然,怎么姬延一直停在李家镇那里打不进去?

  这就是一个大机会。

  若是魏国也倾尽全国之兵,全力攻打姬延的后路,只要拿下苍平道,就等于断了大周军的退路,断了姬延的任何想法。

  届时,大周军被活活关死在李家镇里面。

  就算大周军的火器再怎么强大,能当饭吃?

  而且魏军一旦占据了苍平道,防守起来是很容易的。

  吴起这时又道:“在下领五万精锐,负责守住万朱河,不过姬延从万朱河退回。而大将军也领五万精锐,只守住苍平道,不让大周军援救。如此关门打狗,若还不能成功,咱们也不用再领兵打仗!”

  “至于余下的五万老弱,只给咱们运输米粮就可以。攻打洛邑的大功劳,就给赵王好了。”

  信陵君仔细一琢磨,也被吴起说服。

  “只是魏国将兵力都去援救秦国,若是赵军乘虚而入,又当如何?”

  吴起哈哈大笑,“大将军,现在咱们可是全力去救秦王,若是赵王乘机偷袭,秦王会如何想法?”

  信陵君眼前一亮。

  的确,赵王或者说廉颇再怎么冲动,也不能不去考虑秦王的想法。

  秦国被攻打,只有魏国全力相救,却在这时被赵国偷了后路,不用多想,秦王与魏军联手打掉了姬延的大周军后,必会全力再杀向赵王。

  虽然还有一个可能,秦王与魏军联手直逼洛邑更为划算,却不能不考虑到盟友的处境。

  “既如此,你我这就去上党郡!”

  信陵君已经长身而起。

  犹如一把出鞘之剑,锋芒尽露。

  好!

  吴起也站了起来,“若信陵君亲至,则大周军不足一提!”

  说来话长,姬延已经在李家镇停留了十日之久,等到了数批军资,终于把所需要的炮弹、手雷、火油以及米粮盼到。

  此时姬延的军中,已经存有了十日之粮,足以再度发起对白起的攻势。

  只等天色放晴,就是姬延用兵之时。

  再等下去,只怕各处都有变化。

  外面早有各种消息传回,说是大周军被秦军死死挡在函谷关外,甚至连函谷关都没有看到。

  甚至还有传言,说是姬延已经命陨李家镇,只是密不发丧而已。还好这个时候万古流等一班老臣子纷纷在洛邑内现身,悠哉悠哉,才平复了一些流言。

  然而这一天,还在下着小雨,姬延却得到消息,魏军已经秘密渡过黄河。

第969章 秦落请命

  此一路魏军兵马渡过黄河,让姬延大感意外。

  虽然言侯早有消息,说明魏军会来抄他的后路,但以魏国的动员速度来看,至少还得等到十日之后。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魏军早有准备,且把布置在上党郡的边军都一起调来对付姬延。

  而洛邑方面派来的援兵还没有到来,须得等到三日之后才出发,十二日之后才能到达苍平道,堵住自己身后的口子,同时保护大军的粮道。

  “这个吴起,一点机会都不留给孤啊!”姬延将手里的奏折放下,头疼不已。

  先前他也有想过,调一些水师来堵住黄河渡口。

  这样一来,无论是赵国还是魏国,都别想来救援秦国。

首节上一节827/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