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07节

  城头之上,将校回头去看乐毅,如此大事,他们自是不能作主。

  乐毅的脸上表情复杂。

  当下上前两步,走到跺口之前,“可有凭据?”

  那匈奴兵举着一根马鞭,“此是左贤王常用的马鞭,以此作证。”

  两军阵前,所谓的凭证多是空口无凭。

  谁知道左贤王的马鞭是什么鬼?

  但这是程序。

  乐毅身为一军主将,总不能无凭无据的就把人给白白放了进来。

  乐毅示意身边将士,放了一个吊篮下去,更道:“你且将凭证放入篮中,本将自会与燕王说明。”

  下面匈奴兵不答,只将马鞭置入篮中。

  片刻,那皮鞭到了乐毅手里。

  做工确是不错,是不是左贤王的马鞭谁也不能否认。

  乐毅略一沉吟,“此事重大,须本将亲与燕王面呈!”

  又道:“本将离开,须众将好生守好各处,诸军由乐间一并统率。”

  众将不敢怠慢,一起行礼称是,面容凝重。

  与右大都尉大战了两回,诸将深知这些匈奴军的难缠。

  乐毅目光扫过众将,也没有再多说,径直下城而去。

  这些燕军将领本就是三流四流的能力,能让他们战斗到如今已经算是超出意料,哪怕乐毅也无法要求他们做到太多。

  将是三流四流的将,兵是新近强征的兵。

  想想这些就让乐毅有些心烦意乱,直到快到燕王宫前,方才将自己的情绪平复下去。

  此时的燕王宫内,诸臣皆是不在。

  燕王也正在用膳之中。

  等了片刻,方才传令让乐毅入见。

  “臣乐毅,拜见大王!”乐毅还不知道先前武卫军的事已经平静,一直低着头。

  燕王淡淡道:“爱卿可是有事?”

  乐毅道:“如今左贤王欲遣使议和,不知大王是否接见?”

  燕王一怔。

  先前才把武卫军打成那样,现在就来议和?

  燕王眉头一挑,“以爱卿之意,当是如何?”

  乐毅早有准备,“以臣之意,当请诸臣公前来议事才好。”

  燕王手掌一抬,“既如此,传令诸臣速速前来。”

  又是过了一刻钟的样子,众臣匆匆到齐。

  眼见乐毅一人立在大殿内,众人皆是不明所以。

  鞠武站出来道:“大王,臣等皆已到齐。不知大王有何事要议?”

  燕王手一指。

  乐毅会意,“左贤王如今欲遣使议和,不知朝中主意如何?”

  匈奴蛮夷要议和了!

  朝中不少大臣暗自松了一口气。

  虽然蓟城有一定的防御,但只要想到城外还有匈奴的百万大军,不少大臣连觉都睡不着。

  若是赵国齐国打来,还有得一说,大不了投降就是。

  可匈奴大军打进来,根本就不会给投降的机会。

  投什么降?只要匈奴人视线所及的,都是他们的战利品。

  鞠武身为百臣之首,自是有话要问。

  “乐毅将军,不知你守城胜算几何?”

  燕王等人都是注目过去。

  乐毅心知有此一问,当下道:“臣,只能死守而已,必与蓟城共存亡”

  列席的都是人精,当下明了。

  只是还有大臣不甘心道:“还请大将军明言,我军胜势几何?”

  乐毅一咬牙,“若匈奴大军不计损失,我军必败无疑!”

  众臣倒抽了一口冷气。

第815章 乐间失招

  更有大臣纷纷站出来道:“我军还有十余万之众,则城内尚有百姓众多,何不尽遣守城?”

  “正是如此,国家危难,岂可由得这些小民逃避?”

  “便是将妇孺编入军中,也应该能够守得蓟城吧!”

  一时间,殿内纷说不已。

  更有人道:“既是乐毅你亲自镇守,何以至此?”

  乐毅只能应对道:“非是本将及三军将士不能用命,实是这连日以来,匈奴军皆是以精锐之士攻城,我军不过疲于应付而已。”

  鞠武轻咳一声,打断众臣的质问,站出来道:“不知你最多能够守住几日?”

  若是能够多坚持一阵,说不定大周军那边还有变化,又或是可向赵国齐国等求援,最多给足好处就是。

  为何不直接向匈奴人言和?

  这根本不是一码事。比如赵国的大军还在数百里之外,而匈奴的百万大军可是实打实的就在蓟城之外。

  以匈奴人的性子,怕是至少要燕国大伤不可。

  乐毅一时不好开口。

  守城这事,谁能确定自己能够守住几时?

  只能道:“若再不来援兵,难以为继。”

  众臣倒吸一口冷气。

  更有人站出来责问,“你身为大将,领全国之兵,何以至此?”

  “乐毅,你乱用兵力,徒费武卫军和燕然军,燕王本欲饶你一回。只是你前后作为,实是令人寒心。”

  “乐毅将军,你既是军中大将,当设法守城才是,如何出此泄气之语?”

  众臣之中,有人是真的急了,有人则是干脆打击报仇起来。

  乐毅只是低头不语。

  蓟城现在就是一个烂摊子,他能够再说什么?

  真把城中的妇孺组织起来守城?这根本就不可能。

  鞠武叹道:“乐毅,你可还有话说?”

  虽然举荐乐毅是姬丹所为,鞠武也是参与其中的。所以无论如何,他也不能白白看着乐毅倒下。

  还有一点,燕国现在是真的没有能打的将领了。

  先前还有一个乐乘。乐乘的长城军团覆灭,唯一能够指望得上的就是乐毅乐间父子。

  乐毅略一沉吟,“若有可能,先与匈奴使者虚与委蛇,尽可能拖延时间。再令城中多搜罗军士,以为补充。最后,”

  乐毅叹了一口气,“若有可能,请大周军及时出军牵制。”

  鞠武等人苦笑。

  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大周天子伤势如何,只知大周诸军皆在铁头关至上谷城一带布防,且冠军候还再次大胜一场,斩杀匈奴军五万,俘虏六千。

  只是大周军要面对的对手乃是二十万匈奴大军,虽胜过一场,却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攻破匈奴军的主要阵营。

  在此情形之下,想要大周军及时来援,难度可想而知。

  鞠武转过身去,“大王,既是大将军言之凿凿,不如先放使者进来,我朝再缓缓图之。”

  众臣也纷纷以为是。

  无论乐毅能不能挡住匈奴大军,先不要把对方得罪到死才好。

  燕王无奈,“既如此,且从丞相大人之意。”

  鞠武又道:“虽是议和,我军也要做好准备。其一,蓟城之内还要选拔将士,补充城防军帐下。其二,那使者进来,须以强者势态视之,不可让彼小看燕国。”

  前一句,是说给燕王听的,后一句主要却是对乐毅。

  乐毅当下行礼道:“丞相之言极是,本将亲自领军,万不会让匈奴使者小看了我军将士。”

  既是诸事议定,乐毅退去行事。鞠武等人再行商议。

  再说乐毅回到北城门,上得城楼。

  诸将纷纷上前,只用眼神打量乐毅。

  乐毅沉声道:“诸将之意,本将知晓。如今燕王决定允其使者入城。只是我军疲惫,须从军中选出健壮之士护送其入得宫内方可。”

  众将皆以为然。

  当下,乐间亲自去选拔了一队军士,个个身躯高大挺直,人人威武气势,执了十八兵器,只静待在城之内。

  乐毅点点头,示意放匈奴使者入内。

  至于乐间,正好由他护送使者去见燕王。

  以他大将军的身份地位,自是不便同行。

  乐间领令,令人喊话。

  与此同时,底下城门开了一道小门。

  片刻,远远站住的徐得,方才缓缓而来,只他一人,并无随从,便是那来答话的杂胡蛮夷也径自离开。

  徐得缓缓策马而来,看得乐间眼里冷意不断。

  当下有小校喝道:“你那使者,为何不能快些?”

  徐得笑道:“老夫年老体衰,自是比不得将军好身板。”

  乐间冷哼。

  徐得言语之间分别有戏弄之意,无奈乐间乃是奉命而已,也不能再做些什么。

  不过眼见徐得慢慢吞吞的行走,乐间心头又生一计。

首节上一节707/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