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06节

  鞠武等人也是心头松了一口气。

  真把乐毅拿下,谁来镇守蓟城?

第813章 说服右大都尉

  城头之上,乐毅还不知道燕王会对他如何处置。

  此时,他的注意力全都在对面的匈奴身上。

  匈奴阵营中,诸军早就归队,仍是密密麻麻的遍布城外,一眼看不到尽头。

  右大都尉面上犹有不甘。

  虽然打垮了武卫军和燕然军,匈奴军这边的损失也大的惊人。若是仔细算计下来,双方的战损比较,匈奴军还要多出一些。

  更重要的是,关键时候还是左贤王出手,令他的麾下将领去攻击武卫军的后路和侧翼。如若不然,右大都尉这边的损失还要更大。

  “尊贵的王,要不要先去把战马收拾回来?”有将领建议道。

  匈奴军缺粮,这是明摆的事情。

  一百多万的大军越过长城,得要多少口粮?

  右大都尉却另有打算。

  “令诸军再去攻打城池,另派军士收拾外围战场。”

  他不相信燕军还有多少军士能够死撑下去。

  只是他这里军令一下,诸将皆是面有难色。

  “尊贵的王,我军已经连续攻打了整个上午,如今诸部皆有损失,且士气低落,实在不宜再战啊!”

  “尊贵的王,还请让将士且歇息、造饭,歇息一个时辰之后再战也不迟。”

  “尊贵的王,将士披甲在身,且又天气炎热,实不利于再战。”

  众将皆是面有难色。

  如今天气尚热,全军将士虽然不是全部参与到先前的大战,也都骑在马上,披甲整装,辛苦之极。

  且全军诸部不是参与了先前的大战,就是参与了攻城作战,必须得要歇息了。

  再要像昨日那样饿着肚子打仗,只怕军心不稳。

  然而右大都尉大怒,“我军疲惫,燕军就不会疲惫?造饭也可以。一边攻城,一边造饭!”

  眼见右大都尉动怒,诸将不敢再言。

  就要去整顿军马,却见一骑飞来,“右大都尉,左贤王请不可再战,且先去商议为好。”

  右大都尉面上有不满之色。

  以他的身份地位,虽在左贤王之下,却也不必听命于他。

  只是右大都尉还没有开口表示,诸将已经是笑着劝道:“尊贵的王,既是左贤王有请,说不定还能商议出一个法子,省得我军白白牺牲勇士。”

  右大都尉知道这些将领心中所想,却也无法,只能顺势道:“既如此,本王且去与左贤王商议再说。”

  至于手下诸军,自是各去升火造饭,烤起马肉。

  左贤王帐中,徐得不解,“尊贵的王,那右大都尉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连你也时常不让在眼里,何必挡了他的去路?”

  若说先前左贤王出手,是为了趁机歼灭武卫军和燕然军,给予燕国重大的打击。

  现在武卫军近乎被打到团灭,而燕然军也已经打废。在徐得看来,完全只用作壁上观就可以。

  等到右大都尉最后收不了场,再由左贤王出面一举拿下,岂不是名义双收之事?

  左贤王却是缓缓摇头,“以你看来,右大都尉还要多久可以攻下蓟城?”

  徐得思忖了一阵,“难说。乐毅到底是燕国的一代名将,不能小看。”

  右大都尉的封地并不靠近燕国,对燕国自是不知。但左贤王和徐得却是对乐毅极为的了解。

  左贤王却道:“以本王看来,只怕最迟明日,燕国必是不敌。”

  徐得大惊,“何以见得?”

  在徐得看来,守城的燕军在乐毅的指挥之下打得有声有色,而战损比更是远远高出匈奴军一大截。甚至于各处的匈奴军就从来没有登上过城头一步。

  左贤王呵呵一笑,却问道:“你可知,为何乐毅要派武卫军和燕然军主动出击?”

  徐得深思道:“实是不知。那乐毅向来坚守城池,即使先前外有霸王军呼应,燕军也从没有离开蓟城一步。”

  说到这里,左贤王道:“既然如此,乐毅此举又是为何?”

  既然守城战能够有效的杀伤匈奴军,而野战状态下就算是燕军打得再勇猛,也最多和匈奴军打成一比一的战损,完全不可能有得手的机会。

  这么一想,徐得心头一动,“王的意思是,城中有变?”

  左贤王淡淡道:“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既是乐毅主动出击,必是防守的各处已经不堪重负,若不能打乱我军的攻击节奏,则城头必是被右大都尉拿下。”

  徐得听得连连点头。

  论到心计,他比左贤王可能要高出一筹,但真是上得战场,左贤王可是要强出他太多。

  这么细想一下,乐毅必是被逼到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令武卫军和燕然军主动出击。

  只要把匈奴的士气打下来,方才有喘息的机会。

  “大王英明!”

  左贤王摆摆手,示意住嘴。

  外面已经听到动静,应该是右大都尉已经前来。

  才一进来,右大都尉就急吼吼道:“左贤王,何故令我息兵?”

  左贤王笑道:“不急!不急!先坐下。”

  右大都尉正要拒绝,却见徐得已经令人搬上锦墩,这才坐下。

  左贤王方道:“如今我军损失极重,不能再继续浪费我族的勇士啊!”

  右大都尉老脸一涨,当下起身道:“既是行军打仗,难免有所损失。何况打下蓟城,城中的所得必是前所未有。”

  左贤王淡淡道:“若是燕王眼见城破,纵火烧城又当如何?”

  这……

  右大都尉身躯一僵。

  这事还真有可能。

  匈奴人劫杀成性,城内百姓眼见城破,的确是有这样的可能。

  右大都尉却又道:“难道说就此罢兵不成?”

  扔了一地的尸体,耽搁了近十日,这样撤走岂不是被人笑死?

  左贤王摆摆手道:“不然!本王之意,可使人前去说降。”

  右大都尉顿时意动。

  能让燕王投降,也是他的一大功劳,至少不会白白死了那些将士。

  还有一点,打了这两日,他也发现蓟城难打,乐毅不好对付。

  先前若没有左贤王及时出手,怕是他就要遭遇麻烦。

  左贤王又道:“请你来议事,也就是这些。你既为统军主将,又是单于的子嗣,当知道这些匈奴勇士个个都是我族的精锐。”

  右大都尉更是心意大动。

  他手下的二三十万大军,绝大部分都是匈奴本族的精锐,也是他手下的精锐,若是折损过度,于日后不利。

  当下笑道:“既有左贤王作主,本王自当听从。”

第814章 乐毅的无奈

  左贤王又道:“既是你已同意,本王这就派人前去。”

  右大都尉大喜,他手下正好没有这样的人才,当下道:“若能让燕王大放血一回,也不费我军千里而来。”

  左贤王一指,“此人就可。”

  左贤王正指着徐得。

  右大都尉一打量,面有不悦之色,“左贤王,此是燕人,可能信得?”

  左贤王道:“既是燕人,久从吾矣,自是可以信任的。”

  徐得更是站出来道:“在下得蒙左贤王信任,必是肝脑涂地,唯以死相报而已。”

  右大都尉还是有所不能相信,正要开口,却被左贤王打断。

  “本王向来喜爱华夏人的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右大都尉的话被堵了回去,以他的意思,自是派人一同前去,以作监视之用。

  “既是左贤王有信心,本王只等你的好消息就是。”

  略一行礼,右大都尉遂退走。

  片刻,徐得方才上前,“尊贵的王,小人可是这时前去?”

  左贤王似是被打断了心思,看了徐得一眼才道:“你可知道,本王为何让你露面?”

  虽然左贤王向来重用徐得,后者在左贤王的军中却并没有什么职位。

  徐得赶紧道:“尊贵的王,你可是要日后对付右大都尉?”

  对付右大都尉,背后的指向就是单于庭的那位,或者说是那个宝座。但这句话徐得还不敢说出来。

  左贤王叹道:“如今我左贤王领域远远强过右贤王,比之单于庭也差不了多少。你是华夏族人,自是知道华夏人有一句话,怀壁其罪,树大招风啊!”

  徐得眉头一皱,“尊贵的王,单于的年岁可是比你还要长出十岁。”

  而且他还听说,单于的身体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

  左贤王却是摇头,“越是他身躯不如往昔,只怕越要早早动手才是。”

  打下燕国,得到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域,正是左贤王为自己考虑到的后手之一。

  每一代单于的夺位之战,都是血腥无比。

  而左贤王身为上代单于的后代,虽然拥兵无数,却言不正明不顺,一不小心就会断送了手里偌大的根基。

  以匈奴族的血腥来看,就算是左贤王情愿交出自己的兵权和领地,只怕也难逃一死。

  只有他的身死,才能让这一代单于和下一代单于宽心。

  徐得还是有些想不明白,左贤王既有此意,为何早早将他一个华夏族人推出前台?徐得虽然有些心机,却没有根基,自身也无武力,在匈奴族里可以算是一个小透明而已。

  徐得等着左贤王给他一个解释,却见左贤王这时摆摆手,“你且去,把这件事做好再说吧!”

  徐得不敢多言,弯腰退出。

  很快,一骑匈奴兵举旗奔至蓟城之下,正面对着乐毅的将旗。

  乐毅身边早有将校冲上前,一声大喝,“来者何人?”

  那匈奴兵本是杂胡,也通华夏语,当下回话道:“我乃左贤王帐下传令官,如今我王怜惜两国百姓军士饱受战乱之苦,特令我家主人前来说和。”

首节上一节706/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