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525节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骑兵的冲击力起来,是需要一段不短的距离,至少得要一百步才能完全冲起来。

  但现在整个战场到处是自己的同伴,双方都无法冲刺起来。

  只是这样下去,乐乘必败无疑。

  匈奴王没有命令自己身后的精骑加入到战团,却令侧翼的匈奴军分出一部分加入到战团,从侧翼打击乐乘。

  更是派出一万精骑去支援正在混战的匈奴军,在他们后方再度摆出一个阵势。

  乐乘并没有加入到厮杀,他的责任是总揽全局。

  只是看到匈奴王的这些布置之后,他的心头顿时一凉。

  骑兵作战,既费人力又费马力。

  就算是士气犹在,马力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何况燕军只是单人单骑,无马可换。

  很快,这些方圆数里的土地之上,全部都是一片血肉模糊。

  匈奴人的血,只有在此时,能够和华夏族人的血深深融合在一起。

  每一个纵马在此的人,几乎都留下大片的鲜血。

  海珍所部是最后到来的。

  因为他是全军的垫后。

  也正是如此,他也能看清到全场的局势。

  四周,除了左手的四方海子,到处都是看不到头的匈奴大军。

  更可怕的是,大部分的匈奴铁骑还并没有投入到战场,正严阵以待,只等着燕军露出疲态,等着燕军露出怯意。

  海珍手里的缰绳一紧,驻马而停。

  全军皆是默然顿下。

  他们都能够清楚,此次断后,断无生机。

  海珍突而大笑道:“本将向来当前锋惯了,竟是不知如何去断后。”

  “今,吾必死也,只求能痛痛快快,轰轰烈烈的厮杀一场。”

  “本将有意去斩杀匈奴王者,尔等可敢同去?”

  海珍既知必死,剩下的就是选择怎么一个死法。

  如他所言,断后之事,必死无疑,十死无生。

  唯今之计,或许只有强攻匈奴王一路,引得匈奴注意,方才可以给全军拼出一丝生机。

  全军沉默。

  半晌,一声齐吼,“我等愿随将军一战!”

  好!

  海珍却是一指身侧,“先去打败他们!”

  回头去打匈奴王,当然是更刺激,更能吸引匈奴人的注意。

  但这有一个问题,海珍军被自己的大营挡住回头路。

  若要全军穿过大营,必会引得匈奴的戒备。

  只有他的侧翼才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此时,匈奴王这边也有了想法。

  却并不是徐得所出。

  “传令下去,放开燕军一条通道。”

  匈奴诸将震惊。

  这些可是燕国最强的精锐力量,更何况名将乐乘就在军中。

  须知,匈奴人对于乐乘也是颇多忌惮的。

  他能够守得燕国长城防线十三年,自然胸中有兵甲的。

  或者说,匈奴人在乐乘手里吃过不少亏的。

  却听匈奴王冷笑,“诸位难道忘了我们匈奴人是如何狩猎?”

  诸将眼里一亮。

  原来匈奴人极善围猎。

  毕竟有些猎物的速度极快,单凭着一人一马,是很难追撵上的,而且极费马力。

  但围猎就不一样了。

  大队人马四面合围,只留下一个缺口,让那些猎物误以为生路。

  由此,匈奴的铁骑可以从容的在沿途射杀猎物,几乎费不得什么力气。

  比如现在,匈奴骑兵和燕军血拼,并不占到上风的。

  相反,由于燕军正处于拼命暴走的状态,战力至少提高了三四成。

  如此之下,反倒是匈奴骑兵受损更重。

  这样下去,就算是能将乐乘部一口吞下,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匈奴王不能不算清楚这一笔帐。

  而且他相信,只要放乐乘军出去,燕军胸内的那一口杀气,很快就会在路途上消耗一空。

  只要进入追击模式,匈奴兵人人都是个中高手,不杀出一比十的战损比都不好意思说上过战场。

  匈奴王才传出军令,战场就有了变化。

  海珍的两千铁骑狠狠砸到匈奴军的侧翼之中。

  匈奴军各部正准备要撤开一条道路,军容正乱,被海珍碰巧赶上。

第591章 乐乘死里逃生

  海珍的反突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虽然他部下只有两千士卒,却是个个带了必死之心,奋勇无比。

  很快,无数匈奴将士在没有怎么反应过来的情况之下,就被燕军的铁蹄践踏成了肉泥。

  然而这时,匈奴众将也反应过来,纷纷指挥着反击。

  只是四万匈奴大军,一时竟没有挡下海珍一人。

  “燕国的勇士们,杀敌!”

  海珍故意大声咆哮,引来匈奴人的注意。

  吼!

  海珍部全军咆哮。

  两千精骑疯狂向前敢死拼命。

  甚至连人带马与匈奴铁骑生生撞在一起,双方都是惨烈之极,人马皆是血肉模糊。

  但很快,匈奴诸军还是挡住了海珍部。

  骑兵冲击的速度一旦受阻,就只能刀对刀的硬扛。

  如此一来,海珍部突袭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但海珍还在舍生冲杀。

  他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和部下被隔开。

  连他的亲兵也没有能够守在他的身边。

  实在是海珍冲得太凶。

  每一次出剑,都并不给自己留下半点余地。

  甚至在匈奴兵向他出手,也都不怎么闪避。

  如此拼命之下,竟真是被他连连找到匈奴军的薄弱之处,一路杀到深处。

  只是他能够有这样的好运气和好眼力,他的部下却是没有。

  而没有了部卒的响应,海珍一人再怎么勇猛,也是无源之水。

  很快,海珍倒下。

  一支冷箭正中后心,想不死都不行。

  随着海珍战陨,这一路燕军片刻就被斩杀大半。

  当然,海珍之死,却换回了乐乘军的一线生机。

  就在海珍向匈奴军侧翼发起攻击的时候,乐乘敏锐的捕捉到战机。

  没有半点犹豫,乐乘放弃自己的前军,领着中军斜刺里杀出去。

  全军奋力之下,终于被他杀出一条血路,更是斜着避开了第二道匈奴阵线。

  这一下,匈奴各部只能跟着乐乘追击而去。

  虽是乐乘走脱的方位有些偏离,匈奴王却并不意外。

  先前放在最后的一队的匈奴兵,正好堵在乐乘的侧翼。

  正是匈奴人最为喜见的沿途捕杀模式。

  而余下的匈奴诸军,匈奴王并不着急,分作数队,绕道前方,依次截杀。

  “本王要看到燕国士卒的血,灌溉到每一寸的匈奴族土地上。”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乐乘军好不容易冲出重围,有如重生见日,纷纷伏头向前冲去。

  却是不知,就在他们的身侧,就在他们的身后,一个个同伴正被匈奴的弓骑无情射杀。

  每一步,都是燕国将士的身躯,和他们的血液。

  有小队的燕军将士见到同伴纷纷坠地,奋身杀了过去,却被匈奴的弓骑且战且射,最后片甲 不存。

  舍此之外,还不时有一队凶悍的匈奴骑兵冲入燕军大队之中,一阵砍杀,随即撤走。

  然而疯狂逃命之下的燕国大军已经顾不得这些。

  他们甚至无法回头,无法驻足。

  只要一眼,也许就是生死两重天。

  人都是怕死的,而且这些将士的拼死搏杀,已经足够对得起燕王。

首节上一节525/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