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423节

  秦军已经前进到五十步左右的样子,开始停下。

  先前猛火油柜攻击的距离大约在最多十五丈的距离,而发起攻击的距离又在二十步左右。这些都被秦军记下,也马上运用出来。

  只是这一回,王翦又错了。

  不等秦军发起攻击,嗖嗖嗖,东滩军身后一道道飞龙惊世而出。

  那是什么?

  无数秦军将士抬头仰望。

  每一条火龙,长有五丈左右,用长矛为身,绑上几节炸药,每一节小型炸药点燃,整个火龙就向前猛蹿出去,就像在天空中用浆猛划,那速度惊人之极。

  只是一抬头的功夫,一道道飞龙落在秦军阵容之中。

  轰轰轰……

  每一道飞龙掠出去,最后都会在秦军阵中发出一声惊天动地。

  每一道飞龙坠地,就是一个方圆三丈,深达五六尺的大坑。

  象鼻山脉的地面,被飞龙出水反复的轰击。

  地面震动不停,比最强大的地震还要强烈三分。

  一片片的秦兵被炸飞,还有大量的秦兵被炸到呆怔,站在那里不知进退。

  坐镇中军的王翦,看得眼角都迸出血来。

  从军数十载,也没有看到如此残酷的战斗。

  这不能说是战斗,只是大周军单方面的屠戮而已。

  然而他没有退路。

  “秦军将士们,杀敌!”

  秦军诸将,早将自己的亲兵与执法队混编起来,哪里有秦军将士后退,上前就是一阵乱砍乱杀。

  被飞龙出水炸懵的秦兵,几乎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下意识的又转身冲了过去。

  然而飞龙出水又是一轮出击,二十道火龙经天而起,呼啸而去。

  那些向前冲过去的秦兵,马上又遭遇到箭塔的攻击。

  一枝枝黑色的箭矢,如雨如蝗。

  这还不说,箭塔上的东滩将士仗着高度优势,还在不断的投掷手榴弹。

  爆炸声在秦军阵中几乎一刻不停。

  头顶上还有密如雨蝗的箭矢。

  这一刻,秦军再次崩溃。

  无数秦军将士疯了一般向后逃窜。

  就连执法队也无法挡住。

  甚至一部分的执法队也调头就走。

  王翦一双大掌颤抖不已。

  这样的劣势之下,就是他也无法重新组织起反击。

  成队成队的秦兵已经倒在冲锋的路上,他还能如何?

  很快,轮到东滩军反击。

  反击的阵列很简单,第一排,盾手,后面是几排掷弹手混编,任务就是一刻不停的向前投掷。

  秦军的胆气已经被彻底炸崩。

  哪怕他们现在还有机会将这些掷弹手击杀,也再无胆气回头。

  只这一下反击,又是无数秦兵将士自相践踏而毙。

  秦军的尸身,在地面上铺了一层又一层,不可直视。

  王翦的副将亲兵,很快架着他夺路而逃,甚至他已经无法作出反应。

  在大周军如此神威的攻击之下,哪怕给他十万个庞超,也只有徒劳送死而已。

  这一刻,王翦心若枯井,几乎不能作出任何的反应。

  很快,东滩军将秦军撵回到象鼻山脉里,这才放弃攻击。

  接下来,只管打扫战场就是。

  一刻钟后,秦军重新收拢起来。

  诸将自觉到了王翦跟前。

  无论如何,总得有个方略。

  只是这时的气氛,也压抑之极。

  众将一阵沉默之后,才由张滔开口,“大将军请示下,如今我大军当是如何?”

  打杀了一阵,虽然损失惨重,却还有三万三千多人的大军。

  总不能将这支大军白白放弃。

  王翦这时方缓过气来,扭头看向东滩方向。

  良久,方才回道:“下令全军,一刻钟后整军归去。”

  无论是飞龙出水还是猛火油柜,一定会有破解办法。

  只是现在的大军,首先得回到象鼻山脉大营休整以后,才能有力量重新攻击。

  众将也无异议,恭敬一礼,各自散去。

  就是王贲王离,也只多看了一眼。

  身为领军之将,他们深知,这个时间多劝说几句也是无用。

  为将者,当心志坚忍。

  能让王翦走出失利阴影的,也唯有他自己。

  洛邑,乾坤宫里。

  姬延与内阁、六部主官,正在议论军情。

  据言侯司传回的消息,司马错所部虽然在朝着南阳郡行进,大军速度却不够,还得要至少五日方能到达。

  司马错所部断粮缺粮了好一阵,方才有些缓解,将士的士气和体力都不在最佳,能向南阳郡行动已经不错。

  白起所部仍在司马错大军的身后,为其渡粮。

  而顾存青的大周水师,只要最多三日,就可以到达南阳郡。

第471章 吴庭芳千里认罪

  与此同时,洛水的水位已经在下降,勉强可以通过水陆联运的方式向南阳郡输送军资。

  至于南阳郡现在唯一的主战场,李陵与乐羊又战了一场,还是打了一个平手,甚至乐羊军处在下风一些。

  乐羊军已经疲乏到了极点。

  这十万魏卒,乃是因应白起的大军而各处征召而来,先去上党,再来南阳,从魏西来到魏东,更加上中间还有连续数日的一场大雨,又有霍去病神出鬼没,让乐羊军不但损失不小,更是日日夜夜都是心惊胆战,不知什么时候,霍去病的骑兵就突然的出现在面前。

  更大的短处是,乐羊又开始缺粮。

  反观李陵军,士气高涨。

  而且随着天气见好,骠骑军已经不用顶在南阳郡外与乐羊死拼血战,而是退入境内,凭借高大城池和手榴弹,与乐羊军慢慢周旋。

  南阳郡的民心士气,皆在大周朝。

  甚至李陵征召义兵的消息传出,整个南阳郡都震动起来,纷纷要去骠骑军中效力。

  南阳百姓皆是言道,欠天子一个个的恩情,再不能让天子白白为他们而战。

  六十万南阳百姓,竟有二十万人要应征入伍。

  李陵反复交待说清,义兵只有少量军饷,也挡不住南阳郡百姓的热情。

  无可奈何之下,李陵下令各县的义兵,只在本县驻守,由县里多发米粮,暂无军饷。

  又从各地的义兵中,招募了两千人作为骠骑军的补充。

  倒不是李陵不想多收青壮,只是魏国百姓本来就不富足,今岁又是天灾人祸连连,先是夏蝗,后是黄河大水和秦军入袭之祸。民众无以为食,皆是骨瘦如柴。

  能选出两千义兵已经算是不错。

  听完齐思远的述说,众臣皆是松了一口气。

  吴理站起来道:“大王,以现下看来,南阳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却也易守难攻,以冠军候忠勇侯之力,保下南阳当不是太大问题。”

  众臣皆是点头赞许。

  霍去病本就是一代名将,威震四方,再加上近乎无解的大周水师,这一战怎么打也败不了。

  要知道,黄河斜着穿过南阳郡,只要水师不乱,大半的南阳郡就能保住。

  至于仅余下的小部分,也有城池之利,火器之威。

  而且有水师保护骠骑军的后路,根本不用多担心。

  就是姬延自己,也颇为认可的。

  吴理又道:“大王,当务之急,还是先议一下然城军如何布置?”

  然城军大胜,竟然以本部人马,打得郑国举手投降,降表也已经送到周朝。这让朝中主要大臣议论纷纷。

  虽是然城军大胜一场,却也是擅自出军。

  这一条大罪,不下于然城军灭郑的大功劳。

  就算两下相抵,吴庭芳擅自从各地抽出然城军所部,已经造成了连锁后果。

  整个陈地叛乱,这可又是一桩大罪。

  姬延同样有些头疼。

  这一议题,已经议过数次。

  只不过这一回,郑国战事已了,陈地的叛乱也成定局。

  于情于理,都得要给大周朝上下一个交待。

  关键时候,姬延还是看向万古流,“不知丞相大人可有教授之法?”

  万古流站了出来,“大王,臣以为,当再等一两日!”

  哦?

  姬延有些不悦。

  如此做法,岂不是糊弄?

  万古流好似猜测到姬延心头所想,又道:“大王,此法非是拖延。只是给吴庭芳一个机会。”

首节上一节423/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