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409节

  这么容易?

  姬延不由莞尔。

  姬随明显是会错了意,跪拜道:“大王,此天赐良机,若不能取,恐反受其害啊!”

  姬延哈哈一笑,“若是与匈奴联手得胜,后果如何?”

  姬随立马道:“大王,匈奴已经有使者在此,更直言匈奴人不惯中原气候土地,只取赵燕两国的粮草妇女、以及金银之物而已。”

  在姬随看来,这真是天下掉下的馅饼。

  一举除去几大劲敌,更得到北方大片的土地。经此一战,北方再无劲敌,唯只有元气大伤的秦国退缩西方。

  再看余下来的楚国齐国等等,哪里还会是大周朝的对手。

  真可谓一战定江山。

  “大王,此一战之后,大周王室再不是天下共主,而是天下之主!”

第454章 王翦的希望

  姬随的话不无诱惑。

  只是这样的话术,还骗不到姬延。

  说得好听,打胜了抢完东西就走,但那都是抢的什么?

  别的也就罢了,粮草、金银、甚至铁器,大周朝都是不差的。

  但大汉族的妇人,怎么可以被匈奴人掳去?

  在姬延看来,宁可被掳去一些成年的男子,也不会放弃这些妇孺。

  再说,匈奴是好人?

  不喜欢汉人的土地?

  真让他们进来,绝对不会这样想滴!

  幼稚!

  想到这里,姬延眼里越发生出厌恶。

  后面的话,姬延甚至都懒得开口,哪怕是敷衍几句。

  “爱卿,此事孤已经知晓,你且先告退吧!”

  照姬延的意思,多少还要留这位老臣几分颜面。

  而且匈奴那里,还要看看赵燕两国的意思。

  共御外族,姬延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同是华夏人,同是华夏种。

  但让他热脸去贴冷屁股,却也是姬延无法接受的。

  姬随却是毫无自觉,还在力劝道:“大王,此国家大事,不可不察。稍有迟疑,良机瞬逝!还请大王明察!”

  姬延这一下真是再忍不住。

  “以汝之言,可是孤迟疑不决,荒诞国事?”

  姬随心头轰的一下。

  定眼一看,见到姬延凌厉的目光看来,更是神色大震,“大王恕罪,是老臣失言!”

  失言?

  姬延冷笑。

  再失言一两次,大周朝的国运都要断送到你丫的手里!

  看看你都干了什么事?

  专诸是你送来的吧!

  现在要和异族联手也是你找来的吧!

  这些事,姬延嘴上不会说,但却另有处置。

  “爱卿年岁几何?”

  这问话,语气已经很是冰冷。

  至少在姬随听来,就是如此。

  姬随身躯微微颤抖,“回禀大王,老臣年齿四十有七。”

  姬延淡淡道:“四十七,是有些老啊!”

  姬随额上汗如水浆。

  已经很明显,大王这是要拿他开刀,只是不知处罚会是如何。

  姬延目光扫过。

  最后只道:“既如此,你明日就上个告老的奏折吧!”

  姬随的脑子里轰然一声。

  果然如此。

  半晌,他才是有些机械道:“大王圣明,老臣告退!”

  姬延也不再理会。

  没有收回那套瓷器,就算是他格外开恩。

  至于这个姬随在任上得了多少好处,姬延都没有再去计较。

  毕竟吏部尚书一职,太过火热,这可是六部之首,天下瞩目。

  也就是姬延不想再对姬姓一族大开杀戒,而且姬随虽然有些昏庸,忠诚度还是不错的。

  象鼻山脉里。

  王翦等人赶走了一路,终于停下歇脚。

  来时的意气风发,换作了双眼无神。

  身为一代名将,王翦怎么也想不到,竟是落到如此下场。

  虽然只领了十万秦军,但却是猛将如云。

  还有三万精锐的秦军将士作为前锋。

  正在走神之际,身边王贲端了水来,“大将军,先用些凉水。”

  王翦没有表示。

  甚至都没有去看上一眼。

  到了这个地步,他哪里还有心情。

  他又有何面目回去见到秦王?

  身边又有秦将劝道:“大将军身系全军,不可伤身。”

  王翦这才回头。

  却见开口之人,正是自己的孙子王离。

  只是他也没有心思饮水,只道:“现在我军各部可有收拢?”

  诸将皆是点头。

  王贲更道:“现如今我军已经收拢,约摸一万三千余人。”

  事出仓促,场面混乱,也许还有少量秦兵散在象鼻山脉里,但是想来这些人数也不众多。

  而且独自自在象鼻山脉里,存活下来的可能性也极小。

  王翦目光一扫,眉头皱起。

  连跟在他身边的将领也损失了几员。

  “还有人呢?”

  王翦这一问,众将无不是沉默。

  只有王贲咬牙道:“大将屈御,战死当场。大将吴通熊亦留下断后,生死不知!”

  王翦心头轰的一下。

  下一刻,王翦一个大耳括子抽了过去,“屈御等将战死,你为何在此?”

  哗啦一阵。

  王贲等将皆是跪下。

  王翦虎目一闭,虎泪滚下。

  “大将军!”

  众将皆惊。

  王翦摆摆手,“无关你等!此战之过,皆在于本将。”

  更叹道:“吾,还是小看了姬延小儿。”

  几次眼看着就要突破,都被大周朝突如其来的援兵挡下。

  最后陌刀军的出现,更是直接打垮了秦军的信心。

  王离不服道:“大将军,此战虽是出师不利,我军犹有一战之力。当务之急,且先回去整军,更整修道路。只要我军的床弩能够通过象鼻山脉,东滩的周军不值一提。”

  其余秦将也纷纷劝道:

  “正是如此,先前连绵的大雨,让我军通过象鼻山脉已经不易,再去与周军血战,实是力有不及之处。”

  “若有强弩助阵,再尽点三军,不怕拿不下区区周朝军队。”

  “不错,我军此地尚有一万三千勇士,再加上后队的七万人,乃是可以一战!”

  说到这里,王贲也想到一事,“若是我大秦的水师已经得手,只怕此时周朝已乱。”

  提到水师的五千军奇袭,众将顿时来了精神。

  “不错,如此一来,周朝必然大乱!”

  “咱们应该趁着这个机会,杀他一个回马枪。”

  “值得一试,想来姬延小儿必是四下调兵,防守洛邑!”

  说到这里,王翦脸上意动。

  倒是王离上前一步,“大将军,我军此时不易轻动。”

  毕竟才打了一个大败仗,秦军上下已经疲惫到了极致。

  来回在象鼻山脉里奔走,已经苦不堪言,雨中与东滩一战,更是耗尽了秦军最后的力量。

  王贲却道:“大将军,若是水师得手,打乱洛邑的防御。却最后苦无后援,难保重蹈我军覆辙啊!”

  王贲此说,众将皆以为然。

首节上一节409/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