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223节

  这下可好,不但不能惩办那些豪强,反而还要拉拢才行。

  就牛家山的奏章而言,这陈井等人,确是立下功劳的。

  无论他们的真实想法如何,朝廷都是必须得要作出态度。

  “依两位爱卿所言,这事当要如何了结?”

  万古流早有腹案,“大王,陈氏立功,当奖赏银钱,若能进爵当是最好。至于其余两家,奖赏一些银钱就已经足够。喻氏一族,当诛。喻氏所留下的银钱田地,当充作王田。”

  姬延想了想,如此处置也算是周全。

  “此事,就依丞相所言照办。”

  照姬延所想,正好用喻家的田地也可以安置一部分魏人。

  只是万古流还有进言,“只是大王,喻家的田地虽然收为王田,实则却是无法迁入人口的。”

  田地虽然是喻家的,但耕种的却不会是喻家人。

  总不能为了给魏人土地耕种,就把原来附身喻家田地上的农户赶跑吧!

  听明白万古流的解释,姬延还能说什么?

  好在万古流既说有办法安置这五万人口,姬延也懒得再去多费精神。

  却听吴理又问道:“大王,如此清理土地,想来王田的数目必然大增,不知大王如何处置?”

  现下,大周朝尽收数国之地,王田真要算来下,恐怕要十者占其三。

  这是万古流的估计,实际上却也应该差不上多少。

  姬延沉吟开来。

  若是由内库派员,势必增加管理成本,若是转交给地方官,又要担心当地官员趁机上下其手。

  这么大一块肥肉,不上去撕咬几口自己都不好意思。

  由当地耕农自理?

  这更是不可能的事。

  “以爱卿之意,当是如何?”姬延一时也颇为的头疼。

  万古流进言道:“大王为天子,自不必与民争利。这些王田可以先用来安置流民,再以一定的价值来任其赎买。老臣以为,可以任其以三年全部的收获,来获得王田的所有权,若是不愿意赎买,可以收三成的田赋。”

  姬延沉吟,这办法似乎可行。

  先前他要集中王田,实际上也只是为了大周朝有足够的米粮应灾救赈而已,并非要与民争利。

  若非如此,也不会将田赋定到只收一成的标准。

  “爱卿,如此一来,只怕有钱有势的人,对这些王田生出想法。以孤看来,百姓要赎买王田也可以,不过得要是自身用来耕种,而且赎买的数量,也要有所限制才是。”

  万古流行了一礼,“大王所言极是,老臣想来,当以一人三亩地作为上限。”

  姬延点点头,“可行!”

第243章 两个李陵

  处理了诸事,姬延总算是稍稍轻松下来。

  至于豪强一事,且等等以后再想出办法。

  一刻钟后,周忠上前提醒,“大王,李陵来了,正在殿外等候!”

  姬延方从奏折里抬起头,“让他进来吧!”

  李陵竟然和霍去病在一起,是姬延没有想到的。

  也是当初听到霍去病三个字,他就乐晕了头,哪里还想得到别的?

  还是这一回霍去病递上来的奏折里,姬延才发现这个熟悉的名字。

  再将先前霍去病的奏折找出来。

  果然,先前就出现过李陵的名字,只是他一下子看漏。

  思忖之间,李陵已经入殿。

  “末将三军百户长李陵,拜见大王!”

  姬延仔细打量了一番,“好!这几仗,你打得不错!”

  无论是去攻陈,还是伐魏,李陵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到底是一代名将,虽然有霍去病这个大光环的笼罩之下,李陵还是打出了自己的水准。

  近乎步战无敌。

  足以和李嗣业高顺这样的大将比拼一场。

  只是可惜,到底是投降过匈奴的汉将,有污点啊!

  从内心来说,姬延原本是同情李陵的。

  步卒不过五千,力战匈奴八万精骑,折其精锐万余。

  单只是这份战绩,已经能够胜过不少的名将。

  然而无论是汉武帝的偏听偏信,还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无能。

  李陵最后投降了匈奴总是事实。

  这一点,却又是身为帝王的姬延心有不容的。

  投降都是有理由的,连秦桧这样的投降派,都可以找出一条条理由,甚至洪承畴这样的降清派,竟然还成了英雄?

  如此这样,让地下的岳飞怎么想?让文天祥怎么想?

  总之,此时的姬延心情复杂无比。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姬延想到,既然他来到这个世界,当然的是要改写历史。

  连大秦帝国都不能容许他一扫六合,区区一个李陵,怎么可以让他有投降匈奴的机会?

  孤的手榴弹是干什么用的?孤的大炮是干什么用的?

  想到这里,他的拳头才完全松开。

  李陵仍是跪拜在地。

  先前应该说过一些谢恩之类的话,姬延也是完全没有注意到。

  姬延哈哈大笑:“爱卿快快起身!孤一时竟是走神,想起你血战沙场的景象。”

  血战沙场是有,却不是这个时代。

  李陵自是不知,又谢恩了一回,方敢起身。

  姬延想了想,问道:“兵部有议,你屡立战功,倒是应该封你一个侯了!”

  李陵再拜,“末将李陵,身受天子大恩,仅以身报而已!”

  姬延点点头。

  李陵所说的,也是实情。

  若不是他从鲁国把霍去病和李陵等人捡回来,还不知道现在命运如何。

  且不论上一世的李陵际遇,这一世,李陵和霍去病可是屡受周家的大恩。

  而且这两人虽然性格有些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任侠好义。

  还不是一般的讲义气。

  想到这里,姬延的笑容越发自然了一些。

  “爱卿,孤见你步战颇有心得,如今将你与霍去病的骑兵编为一队,不知可有别扭之处?”

  一军二侯,都是名将之才,却各有风格。

  姬延担心的是,以后会不会在出击的时候出现配合不当?

  打仗这事,真是不堆的名将越多越好。

  令出多头,反而是兵家大忌。

  李陵却是爽朗一笑,“大王若只是为此,且放心就是!”

  虽然功至封侯,李陵却并不在意自己的副手身份,此其一。

  其二,虽然自己更擅长于步兵,却并非不懂骑兵战术。

  真有大战来临,步、骑两军,是缺一不可的。

  步军可为中流砥柱,骑军可为突袭,可为追击,可为步军掩护侧翼等等。

  姬延暗暗点头。

  李陵不计名利,仍愿意与霍去病编成一军,他自无不允。

  “大王,只是末将有一请求!”李陵趁机提道。

  哦?

  姬延打起精神,“且说来一听!”

  李陵所言之事,并非是什么大事。

  就是为了三军这个番号而已。

  理论起来,冠军侯,加上三军这个番号,正好是勇冠三军之意。

  但事实战场上这样吼出来,就有些不够劲了。

  解释完,李陵心头也是有些忐忑的。

  毕竟这个三军之名,乃是大王亲自赐下,怎可轻易作改?

  倒是姬延根本没有在意这些。

  嘴里默念了几遍,的确是李陵所言,不够热血,不够霸气。

  看看项羽的霸王军,三军一吼,霸气侧漏。

  “只是以你看来,当为何称号?”

  李陵见大王没有动怒,心头一喜,当下道:“末将与冠军侯相议过,不如将三军减去一字,就名三千营,又或者以冠军侯的铁骑为名,称为骠骑军。”

  姬延一时怔住。

  这有点太巧了吧!

  三千营,以后世也是大放异彩的一支铁军,骠骑军,后世的霍去病就是骠骑大将军!

  李陵却是会错了意,“大王若是觉得这两个名字皆是不行,我等下去再商议。”

  姬延一乐。

  不行?

  就是这个。

首节上一节223/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