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173节

  过了洛北两郡,就是东滩,过了东滩就是洛邑这一片。

  姬延只能赌上一把,把所有的鸭子大军顶在最前面。

  尽可能减少损失。

第186章 鸭子的春天

  “大王,若是东滩西滩的民夫收完土豆,也可以让其去帮助洛北或者其他郡县收割。”

  这倒是提醒了姬延。

  “不只是东滩西滩的军民,还有各处驻军,各处守备军,都可以听任调度。只是调度之前要与兵部通气,不可远离自己的防区!”

  万古流拜谢,“大王圣明!”

  其余的,一看蝗虫的心情,二看李立和万古流的情报是否准确。

  不只是大周朝,东方诸国,无不是提心吊胆的看着西边那些个小虫子。

  当然,他们可没有鸭子大军,只能希望蝗虫晚些过境,让他们把夏粮收上来。

  八日后,蝗虫抵达三水关。

  姬延下令洛北两郡紧急抢收,所有军民一体上阵。

  好在当地早派出宣礼官,与当地郡县官员一起说了朝廷的安排。

  第一条,免去一年的田赋,第二条,所有的损失,朝廷会赔付两成。虽然不多,却也足够度日,而且还有秋粮可以指望。

  若是不抢收,所有的好处都会作废。

  恩威之下,洛北两郡的百姓只能是含泪抢收。

  后方的姬延,同样眼睛睁得大大的。

  “大王,洛北地域的损失还不算是太大。”

  万古流同样是一直在专注,甚至专门去了一趟。

  若不是姬延不便这个时候去添乱,他倒是也想去的。

  万古流带回来的消息不错。

  鸭子大军虽然不能尽灭飞蝗,却令得那些飞蝗九死一生,甚至过洛水的蝗虫都不多。

  几日的大战下来,洛北的夏粮总计损失在六成,总算是保下四成的收成,这已经足够让洛北之民欣喜了。

  他们当然知道,这样一场规模的蝗灾意味着什么。

  至于其余各处,因为顶在最前面的洛北和东滩挡下了所经过的绝大部分蝗虫。

  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夏粮的收获,几乎是完美结束。

  万古流的话,有最后总结的意思。

  之间的各种消息,其余有一些姬延更早些就知道了。

  “丞相大人辛苦了!”姬延叹道。

  千幸万幸,当日没有趁兴一刀把万古流砍了。

  砍人当时爽,事后又来悔。

  “等蝗虫尽去之时,让陈四海把鸭子慢慢放入市场吧!”

  这么养着十万鸭子,姬延也受不了。

  只是万古流却是苦笑,“大王,怕是不行。”

  那些百姓看到鸭子吃蝗虫,不少人甚至把鸭子当作神灵一般的看待,下跪膜拜的人都有!

  姬延听到这么一出,也是怔住了。

  不吃鸭子了?

  把鸭子当神供起来?

  特别是洛北两郡的子民,已经在商议着各处修建鸭子生祠或是塑像。

  有钱就生祠,没钱就捏个泥巴塑像。

  姬延有些哭笑不得,“这样可不行!”

  现在四海金号的鸭子已经有十二三万只之多。

  吃完蝗虫再吃什么?

  难道等着一天,鸭子也多得成灾不成?

  “丞相大人让礼部准备一下,孤要再办一次烤鸭大宴!”

  万古流却是摇头,“大王不可!”

  现在不是烤鸭是否能被大众所接受的问题,而是民心向背。

  纵然是大王,也不好和亿万百姓对着来的。

  姬延仔细一想,倒真是。

  可是总不能守着这些鸭子不能吃吧!

  这些小家伙而且还顶能生的。

  姬延想出一个法子,“不如这样,就让洛北两郡的百姓,给丞相大人建立功劳祠吧!”

  万古流脸色一白,“大王不可!”

  这还了得,这事情哪有他的半点功劳?

  更别提和大王抢功劳。

  姬延却是越发的坚定,“丞相大人的功劳,并不比孤小的。”

  “若不是丞相顶住朝中的压力,陈四海的鸭厂只怕办不得这样的好。”

  万古流老脸一僵,鼻头都有些发酸。

  能让老丞相如此,也只有姬延这一回了。

  姬延淡淡道,“丞相大人不必再让,有功论功而已。孤已经富有四海,何必在乎些许小事。”

  倒是万古流想出一个法子。

  立周祠,生祭天子与忠臣群像。

  至于说辞倒是容易,只说周天子与朝中有功的武侯,以万千杀气,这才镇坐蝗灾。

  万古流这法子说出来,惹得姬延也不由一阵大笑。

  “想不到丞相大人也能想出如此办法?”

  万古流老脸一红,这样总好过生祭他一人。

  好在姬延也就同意他放手去做。

  至于鸭子一时无数流入到洛北两郡的市场,可以先去别的郡县上市,先把鸭子的高价压一点下来。

  久居高价,于国于民不利。

  再将一部分鸭子送去各处军营劳军,也算大家没有白白辛苦一场。

  虽然对鸭子来说有点残酷,更有恩将仇报的意思,却也是没有办法。

  总不能看着鸭子统治这个时代吧!

  两下商议妥当,万古流这才离去。

  姬延也没有多看奏章,见到万古流已经批阅过的,一律挥手放行。

  这一阵子得多陪陪三位皇后,宁青儿、燕璃、还有墨雨竟然先后怀上,也让姬延心里激动不已。

  至于万小燕,见到那三位如此,这几日也是没命的缠着姬延要。

  大王不好当啊!

  姬延拿起最后一本奏章,却是刑部送来。

  案情倒是简单,这一次的放赈,整个洛北郡的农田计,一律给粟一石。

  然而县中有大户,不知怎么地,竟然没有给足他的补偿。

  这大户便是不干了,上门找县守讨要。

  县守却是因为这补偿是上面郡里没有给足,他这里才短了一些,又因为这大户本来就富足,衣食无忧,良田百顷,县里为了免得苦了穷人,便把短的补偿都从他这里走掉。

  大户得不到所有的补偿,又是去郡里告状。

  郡里却也是一个意思,直言就是大户告去王城,这米粮也是没有的。

  这大户一怒之下,真就是告到了王城,找到刑部。

  刑部为难之下,两下问明,便是支持了郡守与县守两地。毕竟大王严令再三,若是当地救灾不利,导致饥民无食,轻则罢官,重则砍头。

  所以最后刑部商议再三,给了大户一个反诬的罪行,打他三十大杖。

  这大户更不干了,拼了命也要连刑部一起告上,找到丞相那里。

  万古流看过,最后也赞成了刑部的处理。

  只是姬延这一下,就把事情惦记上了。

  事虽小,意义却不小。

第187章 大王的为难

  富户是不是周朝子民?是否也有资格得到大周朝的救赈之粮?

  可如果为了救这家富户,恐怕会有几十家的小农无米过活。

  一时间,就是姬延也拿不定主意,想了想,还是先将这奏章留中不发,容他仔细思量。

  青月宫里,宁青儿和墨雨正在用膳,今日巧的是燕璃也在这里。

  不过三人虽然前后有的身子,却并不出怀,若不是仔细看的话是看不出来的。

  姬延也不敢太过说笑,只与三位皇后边吃饭边闲说几句,比如今日的饭食菜色等等,连外面的灾情也都没有提起。

  现在最大的事,就是让三位皇后安心养胎,给他生一堆皇子皇女出来。

  就连墨雨也没有服侍宁青儿,住了宁青宫的偏殿,说是太医如此嘱咐。

  这道理连姬延也不明白,不过也没有坏处,就随着太医去了。

  说起三位皇后一起有身孕,燕璃有些取笑道:“大王,现在你可是只能去折腾小燕姐姐了!”

  好在大王脸皮够厚,只是傻笑两声。

  不过连宁青儿也说道:“大王只管去陪着万小燕吧!她那里正着急着呢!”

  因为独她一人没有身孕,派人去请她都时来时不来。

  姬延只能含糊着应下。

首节上一节173/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