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172节

  姬延大赞。

  只是论功当赏不赏,情理难容。所以姬延又问了一遍。

  霍去病这下却是一阵犹豫,“大王所封的王,可是东西霸王之王?”

  嗯?

  姬延不由又高看了霍去病一眼。

  小子心眼倒是不少。

  姬延轻轻一叹,“正是!”

  霍去病看着姬延的眼神,笑了。

  “臣,请封侯!”

  姬延大喜,“好!你此战,勇冠三军,无人可敌,无功可比!孤便封你为冠军侯,县侯!”

  “臣,霍去病拜谢大王恩赏!”

  姬延点点头,“只是你既然已封侯,这虎扑营却是难办了。”

  虎扑营给霍去病,当然是最为得心应手。

  然而虎扑营却是宁虎臣一手带出来。

  连这些的行动,也是宁虎臣好心成全。

  霍去病只能道:“臣请大王给旨,再练一支虎扑营出来。”

  姬延笑道,“倒是不必如此麻烦。孤与宁虎臣说过,虎扑营分为两部,你二人各取一支。虎扑营的营号你也不必再用,另起一军,就名……三军吧!”

第185章 鸭子大阵

  三军之名,有些奇怪。

  但再加上霍去病的冠军之侯,就有意思了,勇冠三军也。

  霍去病自然欣喜应下。

  至于三军的编制,因为马匹不足,且先建立一千人的骑队,两千人的备用骑兵。

  三千人的编制,在大周朝也是一个大营了。

  比三军人数更多的,只有南城军和然城军。

  只这两军实际上是半卫戍部队,半野战军,真正作战的时候是调不出这么多的兵马来。

  至于三军的驻地,暂且先放在落霞城左近,离洛邑极近,利于调动。

  霍去病领令而去。

  至于这一战其余有功,自然另有分赏,等到兵部一起报来,包括李嗣业、高顺等军。甚至虎扑营的将士功劳,也是别有叙功。

  见过宁虎臣与霍去病,姬延又见到一位大师。

  墨子,墨翟。

  也许是那个世界里最古的一位物理学家。

  如果说赵贞祯毕懋康等人是应用物理,那墨子就是理论物理的先驱。

  甚至有人说,若是墨子的思想和精神没有被湮灭在皇权历史中,也许会重新塑造历史。

  对力的本质研究和结论,得出力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本源。

  对于如何支撑起一个如地球般的重物,墨子也有表述。

  对于现代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光学,墨子的研究更是直接相当于初中物理水平。

  这让姬延如何不大喜过望?

  最粗暴的来一个,给他以后的鸟枪大枪装上一个瞄准镜也不得了啊!

  对了,姬延也是突然间想到,先造上几十副单筒望远镜!

  想到这里,姬延对墨先生简直是忍不住的百般热情,把这位还年轻的墨先生几乎要吓到。

  这一顿闲聊,从小孔成像一直聊到月食日食,从蒸汽机的传动轴一直聊到机械效率。

  整整四个时辰,聊到子时。

  “孤请行生相助,洛邑大学的物理一科,孤就只能倚仗先生了!”

  姬延说出这话,极为的慎重。

  历史人物中,应用物理还有些人材可选,可理论物理真就只有这么一位。

  而且涉及到光学也是如此。

  千载难逢的机会。

  至于老墨的家小什么的,统统不是问题,连夜派人去接来。

  多少代价也要办成。

  见到大王如此激动,墨翟也是兴奋到睡不着,当即表示这就去编写教材。

  姬延看出对方这种心劲来,也没有劝说什么,只让专门去两个小太监服侍。

  有半点不让墨翟舒坦,杀头。

  回去青月宫,姬延这才想起,好像忘了一件大事。

  至少也应该找来太医问问,宁青儿的肚子是怎么一回事。

  只是这时天色也晚,他才作罢。

  到了青月宫,姬延小心先派吴典过来,不让众宫女闹出动静,这才轻手轻脚进去。

  却见宁青儿已经睡下,倒是墨雨站在窗边看着今夜的月亮。

  姬延悄悄过去,轻轻拍了一下。

  墨雨才要惊呼,被姬延用手压上。

  “小声!”

  墨雨想要请安,也被姬延摇头示意。

  “大王,青儿姐姐已经睡了!”墨雨一直把宁青儿当作姐姐,不敢僭越。

  姬延淡淡一笑,“孤只是来看看两位皇后。”

  看了一阵月夜,两人到侧殿内一起休息,当然也没有少折腾墨雨。

  只是一番风雨过去,墨雨竟是有些作呕之意。

  姬延又惊又喜,急令传太医前来。

  还是墨雨娇嗔,天色已晚,再加上也不知到底如何。

  姬延也就作罢,没有再去传来太医,不过也再不敢折腾,两人只是相拥而眠。

  只是如此一来,昏庸点要攒够数就更加的遥遥无期了。

  次日,乾坤宫。

  姬延看了几道奏折之后,脸色很不好看。

  原来这些奏折之上,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在弹劾丞相万古流。

  指责万古流与四海金号相勾结,囤积鸭子,以谋巨利,现在市面上的鸭子已经暴涨到一两银子还买不到一只三斤的鸭子,足足比之前暴涨了五倍。

  这样还不说,养鸭所占的湖泊,所费的米粮,都是百官弹劾的内容。

  “丞相大人替孤挡了不少的枪子啊!”姬延一眼看出来。

  这样的弹劾,只怕先前就是有的。

  只是万古流还在朝上,这样的弹劾当然的被压了下去。

  应该也没有人当着万古流的面去弹劾他。

  不过因为万古流去了一趟楚国,才让姬延看到这些奏章。

  摇摇头,姬延直接让周忠去把这些奏章直接烧掉。

  万古流,绝对不能动。

  养鸭,更是这一阵子的国策。

  但为什么养鸭,姬延还就是不能说出来。

  一来说出来也没有人相信,二来更是引来抢粮的风波。

  好在这一阵子里,四海金号已经替他囤积了足够的粮食,加上户部的积存,现在大周朝的粮食可以最多支撑到六月底。

  这还是没有算上东滩西滩的土豆,以及今夏的收获。

  “传令下去,给丞相大人、青月宫,各送烤鸭两只吧!”

  姬延给出一个明显的信号。

  若是那些人还看不懂,再来处理就是。

  姬延不相信,有人的脖子比铁还硬。

  好在姬延没有走错。

  等到次日万古流上朝之时,姬延再没有看到一道弹劾丞相大人的奏章。

  数日之后。

  倒是远在关中起蝗的消息开始传遍各国。

  传开消息的同时,关中之蝗已经进入到河西之地。

  乾坤宫里,姬延不敢大意。

  “丞相大人,今年的收获,还须几日?”

  万古流奏道:“大王,今年因为是犯过春汛,补种之前又要排涝,所以至少还得要十日的功夫,也就是六月七日以后才是最好的时间。”

  十日,姬延苦笑。

  按推测,十日之内,飞蝗就要入境,首先是洛北两郡。

  “大王,哪怕提前一日,都是损失。”万古流不得不提醒。

  土豆倒是还好,再有五日就可以全面收获,可以完美躲过这一波。

  可粟米怎么办?

  一时间,姬延虽然焦虑,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要知道就是到了现代社会,治蝗也是很难的。

  只有看起来最土的办法,反而是最好。

  “让陈四海把所有的鸭子都赶去洛北两郡吧!”

  “留两万字鸭子在东滩。”

首节上一节172/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