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1节

第140章 桃色

讲起来,这五夫人还真是别有滋味呢。这是张作霖在几天前应邀参加奉天省立女子中学的毕业典礼上猎到的。在这个场合,有一位脸蛋姣好的女学生代表全体毕业生致谢词,她娇柔的声音,曼妙的身姿,一下就吸引住了自己。后来派人调查发现,这位女子身世不凡,是满族人,叫寿懿。其父亲寿山将军是黑龙江的一位民族英雄,其爷爷也是清军的一名悍将,曾在一次作战中身中12处刀伤仍不下战场。

自己肃然起敬之下,便产生把她娶回去的念头----这是老张的传统:自己看得上的男人便拜把子、看得上的女人便下聘礼。不久,寿懿便嫁给了大她近20岁的张作霖。这样,张汉卿还没结婚,便有一个比他年龄还小的后妈,虽然他也习惯了张作霖隔段时间就给他增添一个这样的“小妈”。

怀着内疚的心理,张作霖听不下去了,他要会会这张汉卿身后的女人。当然,直接见面是不妥的,这点常识老张还有。他还是很淡定地听完张汉卿明显不在状态的演说,然后与一堆老将们离开卫队旅。

远远看到营房门前有一个身着华丽的火红女子,是的,火红。她全身上下一色鲜红,人长得又高挑,更显身材火辣。看面容只在二八年华,一双清澈的眼却出卖了她遍满沧桑的历史。

这个女人够劲!从脂堆艳集中爬下来的老将们都在心底赞叹,少帅眼光不俗,这样的标致娘们怕是奉天难寻。

张作霖却从中看到了危机。这女人漂亮是漂亮,但明显不是良家。儿子召妓,他没什么意见,但是要娶回家,却不能接受。参照自己虽然好色,娶的女人却无一不是良家。

他甚至连这个女人长什么样都没有记住,只是在心里着急,是时候给儿子曾经订下的媳妇娶进门了。他还有点以小人之心的想,儿子这样天天打煞气力,会不会是因为难熬的缘故?小六子已经老大不小了,在这个时代,男人早婚是传统。

可怜的张汉卿就是在这时被打上风流的烙印的。望着眼前各位各怀心思的属下,他不无悲痛地想:“就一次!男人偶尔一次的艳遇,能说是好色吗?”

朱光沐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少帅的私事,自己作为亲信,怎能公私不分、在公开场合让他下不了台?古人都知道为尊者讳,这些事,应该是作为副官的自己出面摆平的。吃一堑长一智,下不为例啊!

都要这个份上了,张汉卿如果还藏着掖着就让人看不起了。他从骨子里(是张学良本人的)的光棍气概上来了,他宣布今天的会议完满结束,然后在属下们不善的目光中灰溜溜走出了司令部。

来人就是红牡丹。

在蔡锷离开京城后,小凤仙就完全一幅良家妇女的心思,一心守候蔡大将军乘着五彩祥云来娶她。红牡丹时常在张汉卿和她之间来回穿梭,作为好姐妹,虽然在张汉卿处有滋有味,但不能重色不重友不是?有空也会陪陪她。

小凤仙不但甘于寂寞,还经常劝说红牡丹,要珍惜眼前人。

红牡丹也动了心思。这少帅,人又年轻又帅气又能干,床第之事也和谐,倒是自己的良配。自己出身低是一定的,但能在少帅府里做个妾也就心满意足了。思来想去,心思倒坚了。

张汉卿临行前倒没跟她说逃难的事,比较蔡锷可就不那么光棍了。不过非常时期,有蔡锷的前车之鉴,万一老袁安排个人把红牡丹收买了,那真应了英雄栽在美人关一语。史书上经常有女人坏事的记载,张汉卿可不会重蹈覆辙。欣赏女人可不能把命丢掉,这点算盘还是有的。

张汉卿一走,红牡丹同小凤仙当初一样,也受到很大压力,连受几天的盘诘,而且那个吉云班的老鸨见张汉卿不在了,时常派人派人来骚扰,劝她重操旧业。红牡丹阅尽人间悲欢,皮肉生意哪如小妾生活来得滋润?因此回绝了他们,但是也萌生了去找张汉卿的念头。

小凤仙对于安排出逃现在是有经验了,事不宜迟,她立刻私下购买了到奉天的火车票。然后在一个回忆起来凶险无比的日子里,红牡丹坐上了北去的火车。一路上心里扑通扑通的心跳,直到报说列车过了山海关,一颗心才安定了下来。

然后又患得患失起来:如果少帅不理自己自么办?自己和他只是春风玉露一相逢、逢场作戏而已。听说少帅的老爹已经成为奉天督军和省长,他们家是否会看不起自己?若是如此,自己无家可归,可该怎么办呢?

直到张汉卿一身戎装满含笑意出现在她面前,她才微微定下了神。半年不见,张汉卿风采更胜往昔,皮肤虽然没有在京时的白嫩,却更显健康----那是长时间在军营里摔打造成的。身着军装的良人更显威武,人也长高了些,这让红牡丹又惊又爱。不过想想自己连日来担惊受怕的遭遇,忍不住眼泪流了出来。

张汉卿也是表面风光心里犯愁。娶个妓女,即使为妾,从心底里也是不愿意的,他毕竟有现代人的心思,心理上那一关终究过不去。可是人都来了,又是因为自己情浓时的一句话,不好好安置良心上也过不去。始乱终弃,可不是小张的原则,无论他是张汉卿还是张学良。

在全体哨兵和一大堆亲信的围观下,咱们的少帅硬着头皮接过了红牡丹的轻薄行李,对她悦颜和色地说:“真是太突然了,你也早和我说说,让我措手不及呢。”

红牡丹在一堆人注视下也是心乱如麻,她软绵绵地问:“给你添麻烦了?”

“惹烦了”,张汉卿心里如此说。但是这些话是万万不能说的,男人嘛,就该有些担当,始乱终弃,究竟不是人干的事。自己可能娶不了她,给她一个安定的生活是可以做到的。

“没事,我就是有些吃惊。”张汉卿说,他看着眼前的女人:“我先给你找个住处。”

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不清不楚的,自然不能往大帅府里带。红牡丹轻轻点点头“哦”了一声,由他安排。

这时朱光沐知趣地安排了一辆汽车,自己乖觉地当了司机。他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倒也是副官的本色。

自己在奉天认识的女人只有韩淑秀了。

此时的韩淑秀,已经担任了奉天省妇女联合会的主任。这是个新鲜的职务,其职责是唤醒各界妇女团结起来,为妇女解放、开启民智作贡献。韩淑秀在自己的帮助下兴办女子学校,除教育识字之外,还传授一些宣传、组织方面的能力。这些女子,大多数是与卫队旅的官兵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姐妹、姑姨、恋人、妻子。男人们跟随少帅一条心,女人们的潜力也要发挥出来。张汉卿在心中构思已久的措施,很快就要担当在她们肩上。

把红牡丹安排在韩淑秀身边,一来红牡丹识字,可以做她的好帮手;二来红牡丹和一堆女人在一起,也可杜绝可能的一些传言。只是,自己的女人要靠别人来“改造”,怎么都有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感觉。

他自然不知道风流韵事就像飞毛腿。京城老相好千里寻夫的故事,奉天城里很快传遍了。哈,原来这小子喜欢女人!不是没有弱点呐!就是张汉卿把红牡丹安排在女人堆里,也丝毫不能减少关于他的半分热度:“这是安排外室的节奏。”

于是乎,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意无意地把漂亮女孩子往张汉卿身边引。张汉卿穿越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自然心痒痒的。本来红牡丹到来就蠢蠢欲动的心,现在彻底复苏了。

对于张汉卿这样安排红牡丹,张作霖打心眼里同意。古来有多少英雄好汉栽在女色上?不管怎么说,小六子能知道避风头,这本身就是成熟的表现。不过怎么安排这个女人,倒需要仔细思量。他私下里问及红牡丹的状况,张汉卿也不藏着掖着,再说也藏不住哇。当“理解”了她纯粹是张汉卿的之后,老张坦然了。

“这个女人,无论如何不能进张家的门!小六子,天下好女人多的是,可不能在这么个事上犯浑,让人家看不起咱。”这是老张的原话。经历了胡匪和官身,他对于自己的面子看得格外重。

其实张汉卿也在后悔,千不该万不该存了个长期抗战的念头,还鬼使神差的把她赎了出来----当然他也没花多少钱,而且红牡丹私房钱都比他的赎金多,但红牡丹就是认定了自己是被他“赎”出来的,他也不便否认。

“当初是为了应付老袁的胡闹之举,谁知道会搞成假戏真作?现在人来也来了,我总要把她安顿下来再说。她的日常吃穿用度,还是由我来负责,直到她找到好人家。”张汉卿很负责地大包大揽,当然,他没有提到的一个理由是:整日在军营里打煞气力,需要阴阳来调和。

风声都已经出去了,又何必让自己、让双方都委屈呢?

第141章 往事

对张汉卿这段时间的表现,张作霖是非常欣慰的。他不以自己门第“高贵”,与中下阶军官甚至士兵打成一片,这在治军上深得张作霖之意,这也是说书的讲的有古今“大将之风”。

这小六子嘛,聪明才智是有的,鬼点子也多,而且能够吃得了苦,这些都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优点。不过张汉卿偶尔的戏谑之作,还有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仍是让张作霖有点头痛。他有点像大孩子,还脱离不了恶趣味,怎么办好呢?

不是年轻吗?给他安个家,可能会把这匹劣马给拴住吧?毕竟男人成熟的标志是从拥有一个女人开始呢。而且小六子也不小了,在奉天的高官们也争相把自己的女性亲属、亲戚介绍给他,意图是什么,老张混了这么多年,自然门清。

可是老张心中自有一杆秤,他早就为这个长子订了一房媳妇。那还是在八年前。

八年前的1908年4月,张作霖率数千人马,来到辽源州州府所在地郑家屯。一到郑家屯,不禁眉头紧锁。郑家屯虽为辽源州的衙署所在地,又有“沙荒宝路”的美称,可只有两条挤满了小商铺的大街,房舍十分紧张。不仅他带来的数千马队没地方驻扎,就连他的指挥部都找不到合适的住处。

找房的军官回来报告,说在西街有一个粮栈,适合做指挥部。张作霖骑马来到西街,在挂着“丰聚长”牌匾的大门口下马。走进院内一看,院落整齐,也比较宽敞。粮栈老板姓于,叫于文斗,祖籍山东省海阳县人。同治年间,跟着闯关东的移民潮,落脚郑家屯。

光绪末年,于文斗被推举为当地商会会长。由于郑家屯地处偏远,有钱的商人成了土匪侵扰的对象。“丰聚长”是当地名气最大的一家商铺,更成为匪徒劫掠的重要目标,于家深受其害。于文斗听说“王师”来剿匪,领头的又是辽西“剿匪大英雄”,别提多高兴了。立即把张让到室内,热情地沏上了上等好茶。张作霖很高兴,说:“那我就把剿匪指挥部设在你这‘丰聚长’了,你看怎么样?”于连连点头:“求之不得!求之不得!”这样,“丰聚长”粮栈就成了剿匪司令部。

于会长好客善谈,张统领重义讲情,时间长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老相识。

有一次,张作霖率领马队深入大兴安岭剿匪,一路穿山越岭,叛匪且战且逃,日落时分,叛匪逃入荒原。张的队伍交战了一天,疲惫不堪,正在一个村落里休整。狡猾的叛匪夜间杀了个回马枪,包围了村庄。张的队伍没有防范,仓促突围,损失惨重。为保存实力,张急命士兵停止突围,以待援军。双方对峙好长时间,援兵迟迟未到。就在张作霖走投无路的绝望时刻,住在郑家屯的吴俊升紧急从洮南调来一队轻骑驰援,张作霖得以生还。

原来,于文斗得知张作霖被围的消息,心急如焚。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山东老乡吴俊升,并说服了吴俊升,才有了荒原解围这一幕。张对于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主动要求与于文斗歃血为盟,“义结金兰”。张作霖与吴俊升的生死情谊,就是在这时候打下的。

自从荒原遇难被救,张作霖每次和于文斗对坐在一起,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好像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从血管里往外涌,他也不知道是感激?是歉疚?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搅得他精力不能完全集中。

有一天,他和于文斗正在闲谈,一个小女孩拿着一本书来到客厅,怯生生地走到于文斗面前,翻开书,用小手指头指着书上的一行字,问:“爸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张作霖顿觉眼前一亮:报答的方式终于找到了!

张作霖看着眼前这位小女孩,长得眉清目秀,猜想她的年龄应该和自己的儿子“小六子”差不太多。如果让“小六子”和眼前这位小女孩结婚,是不是对这救命之恩有了些许报答呢?转念又一想,儿女婚姻大事应该慎重,他们俩的生辰八字是否相符?脾气秉性是否合得来?……他的脑袋正在高速旋转间,小女孩拿着书本,一蹦一跳地已经出了房门。于文斗看张作霖有点儿愣神,猜想他可能又在思考剿匪的事情了,就说,“时候不早了,早点儿歇息吧。”

回到自己的房间,小女孩、“小六子”的身影始终在张作霖眼前徘徊。此后,一回到“长聚丰”,张作霖就想见到这个小女孩,一见到小女孩,他就自然想起“小六子”。

这种从感恩的情感中生出来的想法,一直憋在脑海里。说吧,许多问号没琢磨出明确的答案;不说吧,朦朦胧胧地挥之不去。带兵打仗他是“沙地拔萝卜——干脆利索”,处理这样的事儿,他还真有点儿“钝刀子割肉——利索不起来”。直到第二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他下定了决心。

首节上一节81/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