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疲惫的张汉卿终于明白当初一隅之隔的苏联为什么会由一场政治风波而烟消云散了:有什么事情会比无休止的政治扯皮推诿更让富有改革进取精神的政治家们更头疼的事了?
时不我待,他恨不得把这些满嘴人权皿煮、实则祸国殃民的所谓精英全部拉出去毙了----你们知道现在东洋鬼子对于侵华的心上下是多么齐么?国难当头,你们还在为本集团争得一点蝇头微利而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都说思考中的男人最撩女人心。他不知道,在他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于对反对派口诛笔讨的身后,有一双充满关切和怜惜的目光始终不渝地默默跟随着他,为他怒而难过,为他累而伤神。这个女子,正是张汉卿的英文秘书宋美龄。
正是那一晚的邂逅,使她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做了少帅的秘书。她想起,为了同一个事业,以前,自己的二姐宋庆龄,正是因为做了孙逸仙的秘书而产生情愫;而今,同样为了继承姐夫们的遗志,自己也许在走和他们同样的道路。
因为历史的变化,她的人生也发生了些微的变化,至少,号称“中(正)美(龄)合作”的原民国第一家庭到目前并没有诞生。按这个趋势,也将不会诞生。
宋美龄给张汉卿的帮助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是她,利用家族的背景,成功地使美国出面说合并淡化了由于“五卅事件”而发生在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对立情绪,给骑虎难下的中|央政|府一个转圆的机会----不是张汉卿不想强硬,在目前的这个时候,过度的强硬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宋家也自用自己独特的地位,作为中间人促使了张汉卿政|府和美国缔结系列双边条约,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升温。
对这样一个善解人意、气质非凡、背景深厚、外秀内慧的可人儿,张汉卿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他也不是善男信女,也绝没有在正史上后来信基督后忠于一妻一夫制的观念。
自从来到新时空,劳累是非常的,但私生活也是很不检点的,没办法,有条件啊----自己英俊潇洒,又属于少年有为,倾倒众多影星、名媛自然不在话下,多一位宋美龄,又何尝不可呢?
在男女关系上,张汉卿可是颇为开放,标准的“家中红旗不倒,屋外彩旗飘飘”。除了元配于凤至外,在他南征北战的途中,还不忘纳了一个随军夫人谷瑞玉----虽然他的这位如夫人在正史上评价并不太好,但是漂亮是真的,他也同正史上一样笑纳了。
对此事,后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林彪同志不抽烟不喝酒只活了63岁;周恩来同志只喝酒不抽烟,活了73岁;毛爷爷同志只抽烟不喝酒,活了83岁;邓爷爷即抽烟又喝酒,活了93岁;张学良将军吃喝嫖赌样样都来,活了103岁。”
既然注定会长寿,又何须吝惜残驱?不过对于那位年幼并在史上钟爱一生的赵四小姐,他却始终没有主动招惹她,无它,放荡不羁是一种风流,但若背上情感的十字架,便有点得不偿失了;而且,对于勾搭16岁的未成年少女,对受过现代教育的他来说,也有点放不开。
大丈夫一心为公,也免不了有些私情。宋美龄虽然不说,自己也不能太小气不是?而且又不是徇私,在团结私有制经济上,国家是有政策的;在人民党内,也有一个统战部负责整合与各党派的关系嘛。
当然外人看来,有宋美龄在,似乎政|府在频频给宋家以经济上的利益,个中原因,局内外人各有各解,知情者深知肚明,但限于民国时期的风气,倒不成为政敌们借此能够有所作为的靶子。
不过在处理国会风波这件事情上,张汉卿明显地将宋美龄冷落了。
她不是国民党员,但有一个国民党第一夫人的姐姐;她不是人民党员,却在人民党最高权力中枢少帅身边担任极为重要的工作并和这位民国第一公子之间有说不清道不完的微妙的关系。
一边是姐姐和亡去的姐夫辛辛苦苦建立的国民党,这里有她家庭的荣耀和利益;一边是心有千千结但已有妻室的张汉卿及其背后的奉系集团,在严重对立时能有此态度,已经算是给了他面子了。
这样的背景,使她在主要是由国民党和人民党之间在国会上的较量的国会夺权风波中,基本上是持中立的态度的。
张汉卿理解她的心理,但不能认同她的态度。无他,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有机会多样的爱情与唯一的权力之间,绝大多数男人会选择后者。所以在涉及到国会事件及人民党的应对上,他明显地了在防备宋美龄,谁知道呢,她不是一个007?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人物,宋美龄当然有其出类拔萃的理由――大姐蔼龄及其背后大财阀孔祥熙的财力支持、二姐庆龄的极其显赫无比的政治背景----“国|母”,当然最终达成号称“中美天作之合”的与蒋中正的联姻才是其名望的巅峰。
在这件事情上,宋家人的精明与政治眼光的独到是不得不令人侧目的。取代原本蒋介石地位的少帅张汉卿是极有希望给宋家更上一层楼的机会的----其实宋家已经在利用她与少帅在别人心中暧昧的关系在经济上取得非常出色的进步,但是因为宋家人政治立场的模糊,连带着宋美龄与少帅的良好关系也受到了影响。
执政的人民党与在国会最大的反对党之间的对决将要进入白热了:如日中天的人民党绝对不会放弃辛苦到手的一切和别的政|党分享政权,而国民党及其支持者也当仁不让地对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力爱若至宝。
在这时,她宋美龄该投向何方呢???
第797章 分化
在各方力量纷纷投靠国民党并试图分裂人民党之际,张汉卿也在思索分化国民党的办法。
后孙逸仙时代,国民党原本靠国父一手维系的三方势力斗争已经白热化了。谁来继承国民党大统,是投身政治生涯的政治家们特别心动的,虽然国民党已经沦落为一个参政党了,但毕竟它是一个大党,最大的在野党,有着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
在国民党内,汪精卫、胡汉民和廖仲恺三人是真正有实力的竞争者孙逸仙对他们三人几乎都给予了同样的信任。此外,他们三人还有一个有利条件,他们都是广东人。
人们都知道孙博士对他的广东同乡较为偏心,他与大多数广东人一样,认为自己的同乡比其它省的人更聪明更富于革命性,那些不幸的外省人免不了在孙逸仙的背后议论说他不能摆脱“老乡观念”。
廖仲恺是一个更富有献身精神的左派,右翼的国民党人怀疑他是一个人民党的“秘密党员”尽管他们并没有掌握任何有力的证据,正史上,他曾受孙逸仙的派遣,到日本与苏联代表越飞就国民党与苏联合作一事进行过长达一个月的会谈,算是孙逸仙阵营中比较知心的人物。
在现实世界中,他也热心于同俄国人和中国人民党人进行全面的合作。
国民党宣传部长汪精卫则是中间派人物,他最先组建国民党,支持与俄国人联系,是因为孙博士倡导这样做。汪精卫后来由于在1937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与日本人合作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恶名,他在日本人手下担任傀儡政府主席的职务,从此他被冠以“汉奸”、“傀儡”之类的称呼。
但在20年代,汪精卫被公认为是一个有献身精神的革命者,他曾在1910年试图刺杀清王朝的摄政王并因此而受到监禁。革命发生后他才重获自由,从此他身上就笼罩着某种神圣的光环。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诧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红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这首他在牢中所做的脍炙人口的名言给他在国民革命中的轰动与影响无论如何说都不为过,还为此得到美女陈壁君的青睐,后来成为他的妻子。
此外,在三个竞争者中,他是唯一一个陪孙博士北上的人。在孙逸仙弥留之际,由汪精卫负责起草了他的政治遗嘱,该遗嘱经孙逸仙修改后于1925年2月20日被抄录下来。
由于正史上汪精卫后来背叛祖国,有些国民党人又试图对这份遗嘱提出疑问,但这份遗嘱只不过表达了孙逸仙希望自己的追随者要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这一愿望,它并没提谁是孙逸仙的继承人,怀疑汪精卫伪造了这份件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
至少张汉卿可以证明。
在中国,特别在政治上,年纪大的人比年轻人更受尊敬。汪精卫的一个不利之处在于他是三个竞争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在公共场合总是强烈支持与俄国人、后来支持与人民党进行合作。因此,人们认为他是个左派,但他从未明确表示过他有什么特别的原则。
第三个竞争者胡汉民是一个保守派。他对俄国人抱有很深的疑虑。胡汉民有着光荣的革命经历,因为他过去一直都在协助孙逸仙进行革命工作,他曾在香港编辑出版一份报纸并因此而闻名全国。
胡汉民是一个学者,曾担任过孙逸仙的秘书汪精卫也偶尔干过这工作。比起另外两个竞争者来,胡汉民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孙逸仙在起程前往北京之前曾任命他为代理大元帅。
尽管汪精卫偏向左派,但他同时也为国民党右派所接受。胡汉民为左派所憎恶,而廖仲恺则得不到右派的信任。汪精卫左右逢源,对双方也极尽拉拢之意,正因为他是左右两派都可接受的人物,才使得他在竞争中压倒了胡汉民和廖仲恺而夺得国民党主席的宝座,尽管他比他们两人都年轻。
经历了孙逸仙逝世后的动荡、党内大批党员向人民党倒戈等不利局面后,汪精卫凭借良好的口才,终于在悬崖边将滑向谷底的国民党又拉回到原点。
借着其它大小政党及各方势力的烘衬,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也直线上升,欲与人民党分庭抗礼的野心也终于膨胀起来。虽然此举获得右派的的胡汉民极力支持,但一贯认为继承孙逸仙遗志的左派领袖廖仲恺却非常不满。
在廖仲恺看来,孙逸仙能够提出“联俄联奉”的口号绝非一时心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想在军阀四起的旧中国实现“三皿煮义”理想,没有奉系这股大力,至少没有这么快就能实现。
而少帅的所作所为,恰是孙逸仙先生所想所愿。可以说,国民党所提出的“三皿煮义”,以少帅为代表的人民党人正在努力实现中。只要达成心目中的“三皿煮义”,又岂在党派之争?
作为继承孙逸仙先生衣钵的真正传人,他比谁都清楚总理的遗志。是总理自己,毅然放弃了再次获选总统的机会,只为了让中国不再内乱,同时早日实现“三皿煮义”的理想鸿图。在政治上争取话语权是正常的,但不要试图向人民党开火。
现在,以汪精卫为主席的国民党中央已经严重偏离了总理的路线,向着与人民党夺权的方向大步迈进,这是非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