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运上,他倒也亨通,他在1924年任锡林格勒盟副盟长、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在1925年2月,任北京善后会议委员,及参议院议员。
人民党建国后,原先给予满蒙王公们的种种优惠待遇都被取消,所差的,只能是历史长河中还留下的一点惨淡的影响力。这使得以德王为首的所谓“蒙古自治派”不得已期望铤尔走险,他们联络了大批的旧宿,如云王、驻多伦的骑兵团团长李守信等,希望着外蒙自治的美梦。
第762章 代号574
这些人的力量太弱了,都不是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即使张氏父子不幸,也远远轮不到他们。因为张汉卿在统一了中国大陆之后,在人民军中的威信已是毫不可悍----8大军区司令有5人为老人民军骨干,其余3人均是因臣服于老帅因而坚定支持少帅的。
中高层将领中,现在全部陆军的36个军长中有25人是老人民军将领,为少帅一手带出;另有各路降将9人均表示臣服于他,属于老奉系的2个军中因忠于老帅而忠于少帅者,中层将领占了大多数。
政治上,以王永江为首的常委及莫德惠、刘尚清、潘复等政|府要员均对少帅忠心耿耿。经过长期努力,在张汉卿的周围,“太子系”羽翼已成。想正面撼动张汉卿的地位,已无可能。
现在军委中4个副主席孙烈臣因病无法视事,张汉卿东奔西走无法安定主持工作,吴俊升已经放手做国会的协调之事了,只有张作相经常在京主持日常工作。他是张汉卿的死忠,一直在为稳固其地位而忙前忙后。要扳倒张氏父子,此人不除必无办法,但是动了他,张氏父子必然惊动。
想夺权难度不小:政|府基本上没有他们可做的了,军官们自张汉卿穿越以后就被牢牢地陷在军队中,不得染指政治。但是他们想,只要军队掌握在手里,政治的事还会远吗?奉系不就是靠着军队起家的吗?
对于颠覆人民军,土肥倒没做如是想。他的目的只是乘人民党羽翼未丰,伺机拉起满族旧族行分裂东北与蒙古之事。在他看来,人民党的重心已经放在关内,如果在张氏父子无法控制局面时突然起事,北京群龙无主时,关东军再给予压力,倒有相当成功的希望。他的计划是:
以扶持吴俊升为名,挑起吴与张作相两位大帅的旧隙;
刺杀张作霖、张汉卿父子;
如有机会,在沈阳搞出兵变,以逊帝溥仪为傀儡,拉起东北满族旧人在东北和蒙古成立“满蒙共和国”。
这个计划是以兵变为前提,代号便是“574”,即“武装起事”之意。
地方上接应的有了,但驻守的头脑需要掌握在手里。东北的熙洽在张作相经常出入北京、裴其勋兼任北大荒建设兵团司令后,已在很多时候代理司令职务,只要瞅准时机,控制住大本营的军队,是极有可能的。
蒙古这边,土肥也找到了另一个对张汉卿非常不满的人物张景惠,他是在裁军热潮中被“剔除出军队”的(张景惠自语)。他现任蒙古建设兵团司令,作为一直手握重兵的老资格的奉军老将,他有种被剔除出权力中枢的感觉----事实上也是如此。
张汉卿对这位历史上率先投敌并作到“满洲国”小朝廷头号大官的汉奸(他被誉为“满洲国”的缔造者)没有任何好脸色,加上他之前的不满,此次授衔只有他这个司令仍是中将,是所有奉系老人中最低的,就是故意晾着他呢----因为许多他原来的部下,都已经做到上将、中将了。
蒙古建设兵团可是有各路不穿军装的军队十几万人,都握在他手里呢。如果东北搞定,蒙古再跟着响应,这才有“满蒙共和国”的派头。如果把内蒙古几个地方也带着分离出去,那才叫有巨大影响的事件呢。
但是他们也知道,内蒙|独立是不可能的,现在已经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内蒙了:后来的内蒙古此时一部分划归宁夏,大部分划归绥远和察哈尔,一部分划归热河和兴安,皆是日本势力所达不到的地方。
此外,由于外蒙古已回归,唯一可能的北方外援路线也被堵死,明着造反,就是送死----光是驻在张家口的武警部队都可以将他们一举全歼,更别说北京军区的5个建制军了。
这时候驻在多伦的李守信骑兵团就有作用了。如果北京大乱,他大可以要求可能参与镇压的人民军不得越过他的辖区。只要他不举大旗,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此外,还有一直对中|央貌合神离的宁夏省主席马廷勷(由于中|央的控制力量加强,他所兼任的武警部队司令职务已经被取消),他在中|央渐渐权重之际不得不按下那颗躁动的心。但是同样因为中苏已交好,其孤立无援,只是隐迹待动。
这一次,他也表达了奋力一搏的愿望。土肥也答应,事成之后让宁夏独立。
即便如此,反中|央的力量还是太弱了,需要找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来罩着场面。不然的话,即便政变最后成功了,只怕奉系里还轮不到张学成来继承大统。能够称得上重量人物、又有机会愿意扶持张学成的,只有与张大帅并称的吴大帅吴俊升。
张作霖能当上“东北王”并最终入主北京,与吴俊升、孙烈臣、张作相的辅佐不无关系。在历次重大的事件中,吴俊升无一例外地倾力支持。
他也长期担任张作霖的副手,在奉军中安插有一大批骨干,如万福麟、邢士廉、苏炳文、马龙潭等,基本上黑龙江一省出来的军官都是他的手下。作为五大帅之一,他在人民军中有相当的影响力。
他对张作霖也是忠心耿耿,北洋政|府曾兴起分裂奉系的企图,要任吴为辽宁督军,而吴表示为忠于张作霖,通电拒不受命。也曾在张作霖被迫让贤时诙谐地说:“我一天也担任不了,你不干,咱们一块撂下。”又说:“谁英雄?我看我们都是狗熊,只有大帅是英雄。”
他为保持奉系军阀对东北的统治,对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血腥镇压,对—些影响局势的事端,一概遏止,断然扼杀。
但对日本人却是毕恭毕敬,宣扬“中日亲善”不遗余力:他严令军警不准对日本人稍有不逊,并要尽力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在任黑龙江督军时,平时遇有日本人来访,不论来者是何身份,一律设宴款待并召僚属作陪,表示诚佃,以换取日本人对他的好感。
在张作霖对日逐渐强硬之时,日本人也兴起了扶持吴俊升为东北王的念头,他也确实有这个实力和声望。在孙烈臣病后,不谈少帅,军队中最有声望的是他和张作相。
但是吴俊升对日本人恭敬是真,但要他反张作霖,却与他对朋友守信守义的认知有悖,再者形势也不允许。
不过不反张作霖,却不代表不反对张作相。
他们有矛盾。??
第763章 挑拨
在奉系起家之初,张作相便主张“固守关外,将养生息,训练士兵,扩充实力”,是张作霖最重要和最信任的副手之一,堪比孙烈臣。
他在吉林省督军兼省长任上,做了一些有益于民众的事。如抵制开放烟禁,在吉林严禁种植鸦片,严禁吸毒贩毒;他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独自兴建了吉海铁路,并创办了吉林大学等等。
他为人忠厚,是奉系旧臣,且一心辅佐少帅张学良,获得了张学良对张作相的敬重,称他为老叔、辅帅,又让原配夫人于凤至做了张作相二夫人花福田的干女儿,关系一向密切。
奉系入主中央后,在张汉卿的人事调动下,张作霖起家之原主力第二十七师扩编的、担当卫戍重任的27军军长一缺便由张作相的儿子张廷枢担任,可见恩眷之隆。
对比之下,吴俊升自己这一生风光是风光了,可是后代都没有什么成就,难免要急。
历史上吴俊升一生都跟着张作霖,张作霖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在兄弟结拜的时候他排第二,但他对于这个七弟一直言听计从。冯德麟就曾感叹说吴对张的效忠,比戏唱得还过,可以说是铁杆支持者。
不过他不像张作霖、张作相子息旺盛,张作霖有张汉卿在内的八个儿子,张作相则有九个,而年龄更大的吴俊升却只有一个,而且是老来得子。49岁生子吴泰勋,怎么样?够晚的吧?
今年已经63岁了,儿子才14岁。在民国人均寿命不算太高的时代,吴俊升开始铺后路了。他想趁自己还在台上推儿子一把,便向张作霖要官职,让儿子先攒履历。后世的13岁入党、14岁提干,估计都是这么来的。
可是张作霖不同意,他曾经对吴俊升推心置腹地说:“泰勋还小,这种做法太突兀了,我怕人家说闲话。再说你身体棒棒的,咱俩一起再活个十年二十年的不成问题,小字辈还怕没有机会吗?再说小六子的为人你不是不清楚,虽然强硬,但对老家伙们还是很照顾的,你就不用烦心了。”
说是这样说,吴俊升不甘心呐。人在人情在,这万一自己要是有了变故,这儿子能走多远呢?想想历史上吴泰勋16岁晋升骑兵营长,两个月后晋升步兵上校,吴俊升也是下了不少脑筋的。
关心则乱。
在这之前,他过继了一个侄子,吴泰来。
因为吴俊升的关系,他已经官至武警部队华北局局长,军衔为中将。然而吴泰来仍不满足,总觉得自己比张廷枢大了十岁有余,却被对方做到27军军长。虽然两人军衔、职务大体相等,但27军都是快速出干部的地方,张廷枢能做到这个位置,还不是他老子的功劳?
因此他经常鼓动吴俊升要与张作相一较高下,他说:“爸,他张廷枢能做老军长,还不是老子的本事?都是副主席,您看您都被排挤到哪里去了!当年他指张作相职务比您还低好许,现在在军委的事都由他来主持了。您一辈子跟着张大帅,他倒好,江山打下后把您闲置一旁了。”
这话说中吴俊升的心坎了。
入主北京后,按照政府与国会分离的原则,自己身为国会主席,已经辞去了所有在军队及政府中的职位,除了排名最后的军委副主席虚衔。这还是张汉卿为了让他在上次元帅授衔时有法可依的,否则他的军委副主席职务理论上早该撤销的。
现在中央已经在酝酿减副之事,本来没什么意识他已经有过问军事好久了。可是吴泰来一句话让他不满了:“还不是为了拿您老下来嘛!”
在他这位从旧时代过来的老人看来,什么皿煮?什么三权分立?担任这“有名无实”的国会主席一职实际上已经在政治上边缘化了。至于身为政治局七常委之一,又怎么样呢?政治局常委会还不是张汉卿一言而定?相对而言,掌管具体事务的军委副主席的张作相都比他要风光得多!
对于他长期的副手和拜把子兄弟马龙潭也进了这个有名无实的国会,他是颇有微辞的,那是在军队里把他架空了!尽管马龙潭本人很开心。
嗯,马龙谭官拜大将之后入国会“养老”,恐怕他将来也是这个待遇吧?
无孔不入的日本人迅速抓到了这个不和谐事件,关东军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亲自秘密出马约见吴俊升,表示日本政府扶植其代张作霖的意愿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