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37节

见不是查照,张汉卿胆气就壮了:“封路?是有什么事故了吗?”

交警很和气:“皇帝要御驾亲临颐和园,这位公子小姐,今天是玩不成了。”

哦,原来是交通管制,这个不稀奇。后世大人物以及外国政要在参观或者访问某地时常用此招术,有些官衔本身并不大的领导人也热衷于这种排场。可是慢着,皇帝要来,干我屁事?

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权的熏陶,国人对于皇帝的尊崇和敬畏是发自内心的,即使面对一个逊了位的小皇帝也如此,本来清帝退位也才这几年功夫。听说御驾亲临,大家几乎没有怨言,前面三三两两的人群都陆陆续续退了回来。

可是张汉卿是谁?来自现代的白领,他对于皇帝的感觉就像对待关在笼子里的老虎一般,只是怀着看稀奇的心态----能亲眼看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真容,足以满足他对于封建社会的窥视欲。

他才没有那种敬畏的感觉,相反,他还有十万个理由去憎恶之。没有满清入主中原,中国在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极有可能演变成中华文明的又一次新生,被资本裹携着的大航海时代也许会到来,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也许不会发生,因此不会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不会有九一八、不会有七七事变,也就没有南京大屠杀…

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也因此没有必要苦读英语,因为汉语极可能是世界通用语言;他也不用毕业后就背井离乡给外资企业打工,因为中国极可能是资本输出国和先进工业国,咱们站在利润链的最高层…

一个落魄的逊帝,有什么资格仍然享受这种超人的待遇?用建海军的钱修圆明园,结果被人一把火烧了,海军全军覆没了,国民被迫接受每人一两银子的赔偿这种侮辱,世界史上除了文明程度远落后于中华的印第安人,还有其它人吗?

所以,张汉卿有种即将见到仇人分外眼红的感觉。他不满地说:“都民国了,哪来的皇帝?”

朱三小姐是识大体的,她轻轻一拉张汉卿:“不要乱说,根据当初签定的皇室优待条例,皇帝仍然配享各种待遇的。我们把车子让开吧,都挡住后面车队的道了。”

已经能够看到几辆汽车组成的车队鱼贯而来,前面还有十几匹骏马开道,一路行来,沿途市民都纷纷让开,警察们站着敬礼,还有些不知什么身份的人竟然跪下行礼。一刹时构成前朝与现代并存的礼仪,蔚为壮观。

这时候后面远远地跑来一个人,大喊着:“无关人等赶紧闪开,陛下亲临,耽误了行程,谁敢担待!”

这个人捏着一幅公鸭嗓子,大太阳底下的奔跑,也不怕热。若非张汉卿太过于好奇他是不是太监,也要赞扬他的敬业精神了。

警察也着急了,他一指张汉卿,原本的客气也变得声色开始严厉起来:“你马上将车辆靠边!”敢情,这皇帝的招牌还是很好使的。

张汉卿是吓大的?来京这段时间,虽然想低调,奈何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先被蒋蔡满口称道,又有和袁世凯最忌讳的段祺瑞修好关系,昨儿又得顾维钧赞扬,只怕自己的这个名字袁世凯耳跟子都听麻了。现在父亲张作霖的拥戴已经会在史上留下污点,若是自己被老袁加重了提防,只怕要逼得父亲真的绑在老袁的战车上,是时候搞出些么蛾子来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嘛。

他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不知道皇帝来了还好,一决心搞怪,办法顷刻便有了。他不理会警察的手势,油门一轰,调转车头便堵在路中间,正好把前后的路堵实,还差点把开路的太监撞飞出去。

这下子陡生不测,连警察都来不及反应。张汉卿悠闲地熄了火,指着作势要扑过来的警察说:“今儿的事与你无关,你休要惹祸上身。”

警察愣了,这是哪家的二世祖?分明是找茬来了。

天子脚下的人,祖上扯几代总能与朝中权贵有或远或近的关系,进入民国以来新权贵尤多。常在帝都走,警察都是明白人,立刻压下了上前的冲动,苦笑说:“这位爷,您不是让我为难吗?”

国人向来都有作看客的兴趣,要不然鲁迅怎么说这是中国人的陋习而加以批判呢。本来大家都知道来的是皇帝,张汉卿的动作又不可谓不大,立时引起了诸多人的围观。

第64章 路怒

年轻得不像话的溥仪端坐在汽车里,他还只是个9岁的孩子,对外面发生的一切充耳不闻。

末代皇帝逊位后,按照与民国政|府签定的条约,他这个皇帝确实可以做得如其退位诏书中所写“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原有的禁卫军即步军统领衙门仍然存在,他也仍然有超国民的待遇,“中华民国以待各国之君主之礼相待、原有之私产,受中华民国保护”。

颐和园正是他的私产,皇家园林么,而且这里也是准备给他作为离开紫禁城之后的永久居住之所。可是在帝制已经被废除的情况下,各界人士强烈要求将颐和园开辟为公园对公众开放,民国政|府最后玉成此事。

但是颐和园仍然由内务府日常管理,由步兵统领衙门负责安全事宜。作为末代皇帝,溥仪还是有人身自由的,但是出了紫禁城,他也只有来这曾经的私有园林慨叹皇室之凋零了。每逢这时候,末代皇帝的排场还是要讲的,戒严净道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的两位皇太妃都是要陪着他来的。以堂堂太妃和皇帝之尊,怎能抛头露面?

一切事宜,向来都由江朝宗统领派的人来做。江统领是很少的对大清皇室怀有好感的民国官员了,什么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可是今儿有点不对劲啊,怎么一直停下来不走了?以前可是直接开进颐和园里去的。

他叫过一个小太监:“怎么回事儿?”

满清立国二百年,作为史上最后一任皇帝,别的造诣不见长,但是这口京腔却说得字正腔圆。他这一发话,立刻便有跟车的太监颠颠的去了解情况去了。

事情很简单,就是有那么个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堵着皇帝出巡的路了。

溥仪三岁登基,当时还哇哇大哭,害得旁边的大伴失口说了句“快完了”而一语成就谶。等到能够怀念起当皇帝的滋味时,天下已经易主。

当初孤儿寡母被袁世凯骗了就算了,人家有兵权嘛。可是被曾经的屁民落了面子,便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惹不起老袁还能被宵小所逞?所以溥仪一听有人用车挡住路,一迭声地催促:“着步兵统领衙门带人把他给我轰走!”

估计换作在以前,这个“轰”字只怕要变成“砍”字了。

不用他吩咐,已经有卫兵迎上前去了。职责所在,虽然拿的是民国政|府的薪水,这个部门还是直接担负起逊帝的安全的。

一个头目模样的人先上前:“什么人?竟敢挡住皇帝出行!”

张汉卿淡淡地回答:“民国之公民!”

此时朱淞筠坐在副驾驶上下也不是坐也不是。这个汉卿,太气人了,和一个逊帝呕什么气呢?她虽然好出风头,但那是在风光无限的社交圈,身边围绕的都是世家公子,哪像现在被一群男女老幼像耍猴一样看?

头目被这话弄得一惊,这淡淡的语气、不屑的口吻,显示对方来头一定不小。正不知如何应对时,忽然看见张汉卿旁边的朱淞筠,脸色一变。在京中,但凡有点头面的,谁不认识大名鼎鼎的朱三小姐?

大兵们不怕她社交风光,但是她有后台啊,管着全国警察的内务总长就是她爸!众所周知,朱总长和自己的上司江统领可是一向非常不友好,这里头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步军统领衙门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即俗称的“九门提督”,官阶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可谓位高权重。它甚至可以影响到皇帝的废立。唯其如此,步军统领在清代历次宫廷争权斗争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步军统领的人选极为重视,非满人、非心腹重臣,不能担任此职。

中华民国建立后,步军统领衙门因其重要性,故仍予以保留,称“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因为民国初年西郊众多属于前清皇室的皇家园林全部改由步军统领衙门负责管理和保卫工作,为了便于就近管理,增设了西郊总局,并以原颐和园步军统领衙门公所为办公地。

要是这样算是旧瓶装新酒,也没什么称道的,关键是老袁不知犯了什么浑,仍然让其继续负责京城的社会治安和警备卫戍,这就与后成立的警察职能起了冲突。也许,老袁的本意就是要让这两个部门互相争风,他好平衡吧。

于是担任步兵统领的江朝宗和担任警察头子即内务总长的朱启钤自然有冲突…由于两人都是老袁的亲信,因此一时之间双方都没有落下风。在头目的心中,焉知不是对方故意找茬来着?因为有朱三小姐在啊…

他不敢自作主张,于是紧急派人通知江统领去了。神仙打架,何必让小鬼落埋怨?再说他的职责只是护卫圣驾,遇到找茬生事的,倒不至于有原则问题。

可是溥仪不干了,他还停留在紫禁城那小天地里各色人等对他毕恭毕敬的氛围里,他摇下车窗,带着童音厉声说:“什么人竟然如此大胆,步兵衙门还不赶快把他拿下!”

头目苦笑了一下,真要是这么好做,还用得着您老发话?

张汉卿循着声音看去,正好与溥仪的目光相对。这个就是末代的皇帝么?长相好像并不端正,还有呲牙的征兆咧。如果把后来侵华日军的军服穿在身上,活脱脱一个鬼子,这让他大失所望。

“你又是谁?”张汉卿反问。

“我是大清国的皇帝!”溥仪毕竟只是个孩子,还不能体会到张汉卿话里的冷意。在他心目中,这“皇帝”的名头是响彻云天,说一不二的角色。

“哦?还有大清国吗?我怎么不知道?我只知道前朝有个大清,可是因为不堪,它的皇帝被赶下了台,说得就是你吗?”

溥仪懦懦不能言。老祖宗不光辉的历史,自己这一代的窝囊,让他也确实无话可说。而且既然卫队不起作用,他一个孩童的话,跟放屁也差不多。

从来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逊位以来,袁世凯为了表现出一个前朝臣子“无奈”的心情,给予了他们还挺不错的安排:不但出入有侍卫,名义上有面子,而且每年真的划出四百万两真金白银供皇室消费。

四百万两是什么概念?用兑换黄金、购买粮食、等价后世人民币都不足以说明其真正价值。但是如果告诉你,一块银元在当时买的北京小吃够150人吃一顿,你会有什么感觉?

太舒服的环境会让人堕落,何况晚清八旗子弟本来就属于堕落的那一批,皇室也不然。正躺在祖先“功劳簿”上准备享受后半生(其实是大后半生)的溥仪小皇帝想不到,会有人公然、胆敢和他为难。而他突然之间才觉得,似乎自己也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他害怕了:“你,你想干什么?”

首节上一节37/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