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361节

这个时候,留在广西的那支残军也经受不起岁月的蹉跎。一年多来,队伍虽有“三皿煮义”解放中国的诱人纲领,但实在经受不住广东、湖南的变化吸引,纷纷脱队,以至于孙逸仙在北方落脚后便安排矢志不移的两位主将北上。

因为国民党和人民党已经结盟平,所以于学忠也没有刁难,只是要求他们放下武器,任其北上。

此时粤汉铁路已通,邓演达、张发奎一行不费多少时间便从广西的山沟里抵达中部大城武汉,看到正在奋力打桩的长江大桥,并转轮渡乘京汉铁路进京。只一年时间,人民党治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到处一幅生机勃勃的样子,让邓演达嘘唏不已。

虽然信仰不同,但是不能昧着良心为反对而反对,不然他们追求“三皿煮义”何来?

邓演达是孙逸仙极为倚重的臂膀,张发奎是在战场上得到洗礼的良将,此外还有从上海赶来的许崇智,都是一时人杰。孙逸仙就在香河召开国民党中央会议,他继任总理,以胡汉民为政治部长、廖仲恺为组织部长、汪精卫为宣传部长、邓演达为秘书长。

军内大鳄冯玉祥、孙岳的位置均不变,以李烈钧为国民军参谋长、许崇智为党的军事部长、孙逸仙兼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这次会议定下基调,鉴于奉强的事实,国民党的策略是立足北直隶做好军队的政治工作,恢复因为曹锟贿选导致的国民党形象,政治上与人民党和谐相处,再利用影响力与奉系一道协商治理中国,并协助国家统一委员会筹建新国会,以在国会中恢复传统的国民党的影响力。

因为地盘就河北保定以北到北京以南的一小片地方,根本无法存活这么多军队,孙逸仙派胡汉民去上海筹款以供军用。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民党陷入低调。

这段时间,是张汉卿在北京最活跃的时期。结束了直、奉共控北京政权的历史,奉系一枝独秀,已经开始扎根关内了。以此为契机,在年底,各路政要云集中南海召开第二次中央全会,商讨把人民军、奉军两大军事系统整合为统一的人民军系统,并进行人事改选。

张作霖继续担任人民党的名誉主席,及人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兼人民军总司令的头衔;因为主席为张汉卿,本着体恤元老的想法,孙烈臣、吴俊升、孙烈臣三人均担任名誉副主席,以保证他们在党内的超脱地位。

因为人民军缔造者的地位,张汉卿当之无愧地担任人民军副总司令,及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因为担心身体异常、长期被张汉卿“雪藏”的孙烈臣在军队中有巨大的威望,在卸任中央陆军总长后,在此次被选为人民军陆军总司令。

当然,人民军现在仍以陆军为主,所以陆军总司令很大一部分实权集中在中央军委,不过正是他所愿。现在少帅系的将领多如牛毛,他只需要帮他坐镇一下即可。这次会议,早先的基调就是决定让少帅系的人马全面接手的。当然,一个军委副主席是免不了的。

张作相卸任奉军总参谋长,专职负责东北军政。东北护路司令部、东北边防司令部都归在他建制下,成立大本营司令部,由他为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大本营司令,30师师长于珍接任东北边防军司令、29师师长万福麟接任东北护路军司令。

吴俊升卸任东北护路军司令,来北京担任张作霖的副手,“国统会副主席”。当然,他在东北议会主席之职仍然保留着,他还是军委四位副主席之一。

人民党的重要岗位都为少帅系人马所占据:组织部长、人民军总政治部主任姜登选,宣传部长陈布雷,纪委书记吴家象,统战部长韩淑秀,中央调查部长高纪毅。前四人还是中央书记处的书记。

军队方面都有重要调动:韩麟春任人民军总参谋长,王以哲从西北调入中央任政治部副主任。原人民军总军需部长米春霖升任合并后的人民军总后勤部长并当选军委委员,原奉军总军需牛元峰为他的副手。此外,国防科工委主任蒋百里也当选为军委委员及入选政治局委员。

设立总装备部以总体协调沈阳、兰州、汉口三大兵工厂及河南巩县兵工厂,并协调关系军事装备相关的企业厂矿如哈尔滨水上飞机厂、沈阳飞机厂、武汉造船厂等,以杨宇霆为总装备部长,张孝准、杨文凯为他的副手。

杨宇霆自被张汉卿再度提拔后表现异常抢眼,他的工作能力也强,张汉卿还委托他兼管空军作为一个战略兵种的筹备工作,因此顺利入选军委委员及政治局。

奉系文职官员变化不大:王永江完全卸任辽宁省委书记、省长职务,担任张作霖行政上最重要的助手----国统会副主席一职,刘尚清负责工商、潘复负责财政,为王永江的重要助手,三人同为政治局委员,王永江还是下届人民党政治局|常委的热门人选。

莫德惠从天津任上调到北京,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为少帅在政治上保驾护航。

这样在党内政治局新增了少帅系的蒋百里、少帅对其有再生之恩的杨宇霆,达到22人;中央军委内新增了戢翼翘、蒋百里、米春霖、杨宇霆四人,达到14人。前两人是铁杆的少帅系,米春霖虽然追随张作霖但与少帅共事许久,杨宇霆不用提了。

人民军内最重要的两个实权位置总参谋长和总政治部主任都握在少帅系手中,而且全无掣肘,这是张汉卿的完全胜利。

这次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张汉卿的接班人地位和未来的班底。

通过多年的努力,张汉卿以一种见得着的点滴成就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政治天赋让人敬佩;他的识人之能与用人之准让人不自觉地站在他的阵营。他对于军事本不在行,却利用大势,自然而然的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曾几何时,他已不再是之前萌在张作霖羽翼之下的少帅了,而是手握小半个中国,不下于中国政坛任何一位大佬之下的绝对诸侯了。

第643章 军制

接下来开始整理人民军的编制问题了。原来人民军和奉军互不体属还不明显,一旦合并,有许多师的番号都重合了,这是历史问题。

民制极其混乱。从清末组建北洋六镇开始即成为后来陆军师之雏形,后来民国成立后陆续增加了十数个镇形成的番号,绝大多数被直皖奉三家分走。

地方上的军阀编练的军队为了与中央军相区别,一般把省名放在各师前面,如陆军第一师是中央的军队,湖北第一师只是地方上的杂牌军。

奉系和人民军内部的编制也很混乱。像原人民军有骑兵第4师、陆军第5、9、10师,原奉军有第4、5、9、10师;原人民军有骑兵26师,新改编直系编号第23师与原奉军23师重合,26师与原人民军骑兵26师重合等等。

解决办法是在老奉军编号的基础上加10,变为第14、15、19、20、33诸师,新编直系的26师改为22师。

番号好办,军衔的紊乱需要大改一次了。人民军脱胎于奉军,与北洋军基本上一脉相承,其团及以下的军衔与国外相类同,但到师旅一级,则有变化,而且这变化还很不合理。

北洋军的旅长一般为少将,师长相对应的军衔为中将。但是当初师从德国时,人家一个师的师长才少将。而且北洋军里上将多如牛毛,参谋本部的总长、陆军部的总长、将军行署的将军都封为上将军,是典型的衔高职低。

在民国元年颁布的分军官为“三等九级”,并有两个特殊的规定:将官衔在未授予之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如护国名将蔡锷即为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及军官在阵亡或病逝后,可依生前功绩追赠高一级的军衔。

到后来,由于兵争较多,动辄自封“司令”,一些地方军阀也封自己为上将,以至于后来蒋介石曾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本来张汉卿早就想把师长一级降为少将的,但是考虑到各地数不清的降将和许多虽已脱离军界仍然挂着将军衔的各地元老们的感受,以及林遵强烈建议他采用“高官少兵”的办法以保持稳定,这个动议才一直没能成行。

而且能升不能降那是中国官场特色,北洋政|府搞了那么多的上将军在新军制中如何安排?这些人如果沿袭为上将,新军制的上将会多如牛毛,那辛辛苦苦爬到上校、少校的军官岂不寒了心了?当初为了避免引起自己人先闹起来,只能任这种混乱一直下去,现在有机会改变了。

经过1923年改编的师,对于人民军已经完全是标准的3旅9团32310人,直逼国外的军级架构,所以这个时候的师长为中将,还说得过去。在张汉卿对于军衔的构思里,是准备把军长与中将挂钩的,现在的师与未来的军是同一个级别呢,只等着将师扩成军再说了。

另外他准备效仿后世英制的作法,每级职务只对应一级军衔,职务不变,则军衔不变。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激发军官勇于任事的热情,减少能上不能下的弊病。但在副营长以下,有一些变化。

按照他起草的,军衔分为帅、将、校、尉、士、兵六等二十级:

帅的最高一级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目前估计只能是张作霖一人了;其次为中华民国元帅,在职务上与大将相同,为大将之上的荣誉职位,也是终身职务。

将级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五级,每级的副职例降一级军衔。注意这里的每级的副职,以师为例,指的是师司令部下属的副师长、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师后勤部长等。

大将是人民军行政职务最高级别,由海军、陆军、未来之空军之总司令及军委委员成员担任;因为人民军四总部里的总参谋长和总政治部主任例兼军委委员,所以传统上它们比总后勤部长和总装备部长在级别上高一级,而其副职与各军区司令和其它两部的正职平级。

上将为各军区司令、兵种司令及非军委委员的人民军四总部正职及未来的国防部副部长、海陆空军总部副职等,此外,未进军委的国防大学校长、国防科工委主任也将是此级别。

中将为未来的军长、现在的师长;

少将为未来的师长、现在的旅长;

准将为未来的旅长、现在的副旅长及旅参谋长。

承上启下的校官有三级,同样每级的副职例降一级军衔:上校为团长、中校为副团长、少校为营长。

作为基层核心的尉官有四级: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上尉为副营长,及满三年之连长;

中尉为连长,及满三年之副连长或满五年之排长;

少尉为副连长、排长,及满两年之副排长;

准尉为预备军官,专为副排长而设,也是普通军校毕业生进入部队的首个军衔。

首节上一节361/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