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310节

在国际贸易上,1916到1919年间,日本对华出口增加1596,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由1913年的23上升到1918年的435,对华投资额由战前第四位跃升到与首位的英国不相上下。相对于此,中国对日本投资寥寥,完全是一副逆差的状态,搞大了中国不吃亏。

而经过又三年的发展,奉系的军工能力上升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庞大到日本也不敢直视,这也是张作霖、张汉卿敢于顶住日本的底气所在。

沈阳兵工厂在前年实现年产山炮150门,去年因为扩产升为180门,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奉军十个师,都已经拥有满编的炮兵团了,而人民军也已经装备了六个师,而且其它的师则至少装备了一个炮兵营。

考虑到对各兵工厂巨大的投入,今年光沈阳兵工厂的月产能都已翻倍,尚不谈兰州、汉阳两处的兵工厂都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按到年底还有4个月算,加上各地方杂牌部队收缴的大炮,年底前装备人民军全部师属炮兵团不再话下。

迫击炮方面,1922年辽11式80、150已经研制出来并投入生产。这种携带方便、对步兵火力支援有很大作用的重型迫击炮开了国内迫击炮大口径的先河,说明在武器研制方面,奉军已经走在各路军阀的前端。

这还不够。

由于炮兵的普及,给研究火炮的性能增加了便利,所以在火炮的装备改进上,奉军也走在了国内前列。以前炮兵部队的观测器材,主要只有炮队镜,后来精微仪测远机就普及了。

东北炮兵掌握了图上作业的无观测试射开始效力射的射击技术,以及占领遮蔽阵地的最新炮兵技术,在当时的国内是先进的。

此外还有中国那个唯一的来自皖系边防军的155毫米重榴|弹炮共24门也编为重炮团加入奉军序列,归中|央军委直辖。

张汉卿还准备在沈阳兵工厂建一条新产线,在制造现有75MM山炮的基础上试制更大口径的大炮、榴|弹炮。

需要说明的是,民国陆军师虽然参照日军的编制,但其师属炮兵在编制上则要先进的多,它的炮兵团都是标准的54门,而非日军的36门,而当时18门炮的炮兵营编制在国际上都少见的。

之所以如此编制,想必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受尽了大炮巨舰的摧残,一种发自军队上层的火力优先论吧。反正尽管北洋时国力凋弱,但装备的北洋陆军师是实打实的,比起后来不满员的师、无炮无马的师,不可同日而语。

18门炮的炮兵营编制与当时各国普遍采用的12炮制炮兵营比起来火力更加凶猛不提,单就火力反应速度来看要比12炮制炮兵营尤其是当时采用3连4炮制的日本陆军要快上一倍。

这个编制的好处,在于在当时最基本的战术炮兵阵地是炮兵连级阵地,6门火炮组成的炮兵阵地需要进行水平射角调整时,绝大部分只需在原地挪动调整火炮自身的射角,尤其是管退炮大量装备北洋军后效果更加突出。

而当时日本陆军的炮兵连进行水平射角调整时,需要挪动炮兵阵地的次数是6门炮兵连的3、4倍。

此外奉系军队每个步兵团都配置一个12门制的迫击炮连的编制,每个步兵连都配置一个3挺的机枪班。

虽然现在武器数量还不够,但是想到汉阳兵工厂、兰州军械厂也开始能够生产少量火炮和量产机关枪与迫击炮的能力,每过一天,便有大批装备分发到军队,奉军和人民军的实力也就强过一天。

至于日本人要求中国裁军,张氏父子对日本人的包藏祸心看得十分明白:国家四分五裂,靠这点军队连保家卫国都不够,还要裁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为了应对舆论,张汉卿表示:人民军不再新增陆军师,保持目前13个师的番号。但是又私下命令有条件的军队,可以适当增加新兵人数,未来把2旅4团制变为2旅6团的“加强师”。

这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在全民抗日的大好形势下,12日下午1时,早已集结在蚌埠待命的华中人民军精锐第4师登上列车,奔赴华北抗日的前线济南,准备以强硬对抗强硬,结束日本在胶济线的控制。

这时候因为《华盛顿条约》的签订,日本已经被迫退出了它在山东的军队,只留下部分护路军“维持”胶济线的秩序。

胶济线是从海上进出山东的门户,又跟津浦线(京沪线)相接,位置十分重要。早已虎视眈眈的张汉卿怎肯放过这个好时机?日本护路军敢拦,开打就是了;如果不拦,人民军可以直接进山东。

鲁督田中玉虽然知道人民军来者不善,“请神进来送神难”,却在“全民抗日”的当口不但不敢抗议,反而还要假惺惺地表示欢迎以及全力支持云云。

多年以来千方百计都无法进入的直系侧翼地盘,终于在此时打开了大门。张汉卿本来也就想借着这个由头进入山东,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老蒋非要“攘外先安内”了:一着不慎,政权真的会旁落啊!

奉系与人民军的壮大与对日的强硬,日本国内的有识之士纷纷表达出了担忧,认为一个统一的中国必将给日本在华利益产生莫测的影响。

由于皖系的大败和段祺瑞的淡出,日本要重新在华扶持代理人时间上已来不及,而且当前在民国政坛上也没有比直、奉两系更有影响力的势力在。

关键是,看架势人民军是真打了,可是日本还没准备好…

直系是老牌的英美代理人,虽然目前被张汉卿取而代之,但是凭借藕断丝连的关系,要他们转头投入日本人的怀抱有点困难。

奉系已经尾大不掉,而且实力已经远超中国国内任何一股力量,要他们俯首称臣,日本尚无这么大的底牌。

以孙逸仙为首的国民党似乎与日本关系一直不错,可惜脱毛的凤凰不如鸡,在丢失广东大本营后,除了道义上还有那么点影响外,军事上毫无建树,这可是个无底洞,日本人也不想把资源白白浪费。

怎么办?

张汉卿已经代表奉系给出了答案。他在1922年庆贺人民党建党五周年之际,向国内、向日本、向英美、向世界宣布,中国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尊重九国公约及承认《普茨茅斯条约》中日本部分,民国政|府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保证各国在中国的既有利益。

他提出的结论是现阶段中国最大的任务是整合资源,消除贫困,建设一个统一的中华民国政|府。?

第569章 博弈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对此评价甚高,他们看到了中国未来的领导人(很有可能)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认可”。

其实所谓门户开放,只是一个被消弱了主权的改革开放而已,在现阶段的中国已无可能拒绝,除非经过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洗礼并战而胜之,如历史上的解放战争。

接受“门户开放”,只是为了用这个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某个敌人特别是日本对中国的独占野心,如九一八、卢沟桥事变等。等到中国足够强大,能够轻易把门关上时,再溜过来,那就开门揖盗,这是张汉卿的浅见。

美国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奉系向其靠拢的表现,而英国在华势力,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利益未被触动,因此也默许了人民军对直系地盘的侵蚀。

日本有意见,但其重要的生命线“关东州”,张汉卿在目前并未有半分剥夺的意思,因此他们反弹不大。

因为张汉卿深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所取得的对于“关东州”的租借权、满铁经营权、满铁附属地区行政权、军队驻扎权、满铁并行线路禁止权、铁路借款权、矿山开采权、土地商租权等向来被视为禁脔,不容染指。

这是日本的底限,越过一步,会极大地刺激日本的国民“感情”,就会是战争----“善良”的日本国民们,他们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中国目前不能首先破坏条约,即使是不平等条约,因为这将动摇列强特别是英美对奉系保证其在中国利益的信任基础----你可以在不伤原则的前提下蚕食,但不能否认。尤其在现实条件下,不宜树敌过多。

但对于超出条约的其它部分,如域外的各种特权,奉系进行了柔韧的抑制,不但牢牢将日本势力限制在关东州、胶东及几个日租界,还让日本人说不出话来。张汉卿所定下的国策,在现阶段就是针对日本,缓和与其它列强的关系。

国际博弈遵循几何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铁则;用国际政治专业术语说,就是一个国家不能和两个大国同时发生冲突,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有力量可以与两个以上的大国对抗。

古罗马人开始只是为了自卫,先与北方的高卢人打仗,后又与南方迦太基人发生战争;取得胜利后又继续向整个地中海国家进攻,其结果是四面结怨,“蛮族”对手四面八方涌来并导致罗马帝国瞬间坍塌;

19世纪初,拿破仑与英国作战,取得巨大的胜利,继而于1912年轻率深入俄国,其后三年便遭到失败;

20世纪40年代,德国希特勒开始跟英国作对,赢得西欧,1941年在得意之际挥师直奔俄国,其后又是三年便败;同期的日本开始与中国开战,初期取胜,1941年底又与美国开战,其后还是三年失败;

50年代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与中国和苏联对阵,美国三年便败;60年代在越南战场上,美国还是与中国和苏联作对,时间是长了些,但结果也是败得没有面子。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与中美全面作对,结果苏联很快败阵并于戈尔巴乔夫时期解体。

21世纪初小布什上台后,更是点名向七个所谓“邪恶轴心”国家叫板,其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国老虎吃天,在虎力耗尽后就一蹶不振…

相反,在这一场场战略博弈中获得胜利的,都是将自己的对手减到最少,将其打击面降到最小的政治家。这些政治家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同时选择两个对手作战,最经典的战例是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2年的中国国内正面临严重自然灾害,蒋介石在东南准备反攻大陆,苏联在北方制造新疆居民“外逃”事件,印度借机在中印边境蚕食中国领土。在这三面危险中,从创口最小的西南方向出手,并巧妙利用了古巴导|弹危机,将战争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10月20日,美国封锁古巴海域,苏美剑拔弩张。当天中国全线反击。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最后结束封锁,11月21日,苏联也对军队解除了动员令。当天中国对印度全面停火。

首节上一节310/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