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第442节

此时的伏完一身囚服,面容异常憔悴,须发极其邋遢。

旋即,伏完感激刘辩给机会见面,故而接连数次叩首,“罪臣感谢大王,感谢大王!!!”

然而,刘辩不言语,只是静静的看向伏完。

伏完虽是罪臣,可他打断百官请求刘辩,迎接陛下回长安。

故而,百官先是可怜如今的伏完,可随着他一番“感激”,反倒对其产生反感。

伏完恢复激动的情绪,沉声道:“大王,罪臣有本启奏!”

刘辩闻言,眉头微皱,“哦?何事,速速道来!”

“罪臣要参大鸿胪曹路,参他勾结兖州曹操,蓄谋构陷大王于不义!”伏完义正言辞,掷地有声。

勾结曹操,陷大王于不义!

顷刻间,殿内百官神情一愣,目光纷纷落在伏完与曹路的身上。

第610章 刘协杀了晋阳太守

0610、刘协杀了晋阳太守

(本章过于烧脑,请不要放过每一个字!)

此刻,曹路猛然看向伏完,“你、你含血喷人?”

曹路目不斜视,向椅子上的刘辩拱手,“本官,何时构陷大王于不义?”

“哼……”伏完冷哼,“你与那曹操是何关系?”

不等一脸愤怒的曹路回话,伏完再次说道:“你昨日得到陛下的消息?

可为何,曹操半月前派兵前往并州,这,你又该作何解释?

还有,幽州公孙瓒,也在半月前派兵前往雁门!

你这厮,还敢说是在昨日得到陛下的消息?啊?”

伏完话音至半,只见曹路已然面红耳赤。

随着伏完话音落下,曹路气极,“你、你胆敢诬陷我!?你……”

转眼,曹路看向刘辩,“大王,此獠句句虚言,切莫相信啊!下官忠心,苍天可鉴,不曾背叛陛下与大王啊!”

啪!!!

刘辩怒极,起身猛拍面前的龙案。

顷刻间,沉闷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

顿时,百官纷纷下跪,山呼:“请大王息怒!”

几在同时,气极的曹路已然浑身颤抖,且,看向伏完颤抖着嗓音,“你、你……”

刘辩无视百官,冷眼看向伏完,“伏完,你可知,诬陷朝廷命官是何等罪名!?”

伏完义正言辞道:“大王,罪臣知道,可罪臣纵是一死,也要指认此獠!”

转眼,伏完怒视曹路,“为大王,为陛下,为大汉数百年基业,罪臣也要揪出此獠!”

“你、你含血喷人!”浑身颤抖的曹路,再度看向刘辩,且,屈膝跪地,“大王,下官冤枉!下官忠心护汉祚,不曾……”

刘辩打断道:“伏完,本王且问你,你是如何知道曹路勾结曹操,以及公孙瓒的?”

顷刻间,殿上百官噤若寒蝉,不发一语,静心聆听此间事态。

伏完拱手,如实说道:“大王,半月前,晋阳太守之所以被杀,实际是为了掩盖陛下在雁门的消息!”

晋阳太守被杀,是为了掩盖消息!?

顷刻间,罗成定睛看向伏完,且,下意识的攥紧手中寒枪。

同时,殿上百官听闻此消息,无不哗然!

“你说什么?”刘辩察觉罗成的举动,急忙道:“为了掩盖陛下在雁门的消息?这与曹路有何关系?”

“大王,下官冤枉!”曹路话音未落,罗成已然将寒枪抵在其脖子上。

顿时,曹路感觉到一丝微凉,立时不敢乱动。

“回大王。”伏完再次说道:“晋阳太守被杀,多数官员认为是吕布麾下所为,实际却是陛下命人下的手!”

“伏完,你这厮胆敢诬陷陛下,老夫……”

“且慢!”刘辩打断一位须发皆白的文官,向伏完高声道:“伏完,法不容情,诋毁陛下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伏完再次义正言辞道:“大王,罪臣若有半句虚言,愿受车裂之刑!”

车裂之刑,又称五马分尸,可见伏完所言非虚。

与此同时,百官听闻晋阳太守之死,是陛下所为,无不表现出懵逼之态。

可若是真的,伏完久处天牢,他怎会知道?

再有,陛下为什么要杀一位太守,难道真的是为了掩盖消息?

不对,陛下理应回到长安,没道理掩盖行踪!

这只是百官脑海中浮现的问题,自然不知道晋阳太守死在罗成手中。

可是,伏完为什么将晋阳太守的死,嫁祸给陛下刘协呢?

“罪臣并非诬陷陛下,这一切都是曹路给逼的!”伏完话音至此,冷眼看向曹路。

然而,曹路正听的入神,突然看见伏完投来目光,致使瞬间面色惨白,张口结舌,不知所措。

同时,百官们也在疑惑,曹路如何能够逼-迫陛下杀人?

带着这个疑问,百官的目光落在曹路脸上,瞬间倍感心惊。

显然,若不是心虚,曹路的面色为何会惨白,以至于张口结舌?

伏完再次说道:“大王,李傕之乱,罪臣自认为有负于大汉和陛下,纵使将罪臣千刀万剐,罪臣也毫无怨言!

可是,就在陛下发布讨贼诏书之际,试问那曹操正在徐州,先后与陶谦、刘备对战。

然而,何以徐州战事方歇,曹操便马不停蹄的挥军官渡,试图入京勤王?”

伏完话音稍落,曹路唯恐微张,急忙向刘辩拱手,“大王,伏完诬陷下官,绝对是诬陷!试问,天下诸侯无不闻讯救助陛下,这、这与下官有何关系?”

百官听了伏完的话,看到曹路的行为反应,均下意识的转眼看向刘辩。

可见,伏完说的有理,曹路的举止也值得怀疑,可最终勤王的却是刘辩!

刘辩正准备开口,只听伏完再次说道:“如果说,你们都姓曹,又是远房亲戚,未免有些冤枉你。

可是,晋阳太守死之前,你便得知陛下在雁门,这消息正是在南匈奴右贤王处得知,是也不是?”

曹路是大鸿胪,负责边区少数民族,职位如此,想不知道消息都难。

然而,不待曹路解释,伏完再次说道:“陛下在雁门的消息如此隐秘,试问,曹操如何知道?”

公孙瓒在边陲极富威望,想来知道刘协的消息不难。

随着伏完话音落下,百官反将目光转向曹路。

伏完说的已经够清楚,曹操知道陛下的消息,俨然是曹路提前透露。

从而,百官断定陛下发布勤王诏书之时,是曹路向曹操透露的消息。

可是,曹操却过了很久,至少是在刘备之后得到陛下发诏勤王的消息,这又作何解释?

答案不难猜,潼关至洛阳,再到虎牢关,甚至到官渡,均是刘辩的人。

更何况,刘协在逃亡洛阳的路上,刘辩有意让勤王的消息晚些传到各个州郡。

目的自然是为了逃跑的刘协,能够顺利抵达洛阳,再由秦琼接到荆州,促使刘辩也过一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瘾。

可是,好在刘辩临时意识到不妥之处,才会下令潼关张任、张宪、陆文龙追击刘协。

伏完再次说道:“当曹操、公孙瓒入并州之际,不知情况的晋阳太守过于急功近利,也就散布陛下在雁门的消息。

陛下恐诸侯行不轨之事,故而对晋阳太守痛下杀手,彻底掩盖消息。”

百官的关注点均在陛下、曹路的身上,也就忽略了伏完是如何知道的。

刘辩若有所思,道:“倘若真是曹路泄露消息,那么,陛下杀晋阳太守,完全无济于事!”

显然,曹操、公孙瓒知道刘协在雁门,晋阳太守无疑是白死了。

或者,还有不为人知的内幕!

再有,这与曹路构陷刘辩于不义,又有何关系?

第611章 借刀杀人

0611、借刀杀人

如刘辩所说,刘协杀晋阳太守,无济于事。

顿时,殿内百官无不眉头紧锁,下意识的看向曹路。

这时,太尉杨彪看向伏完,“方才,你且说曹操、公孙瓒进入并州,晋阳太守才会被杀?”

话音至此,杨彪扭头看向刘辩,拱手道:“大王,也就是说,此刻曹操、公孙瓒极有可能抵达雁门!”

顷刻间,殿内一片哗然,无不为陛下的安危感到担忧。

毕竟,刘协之所以杀晋阳太守,是为了掩盖消息,唯恐诸侯行不轨之事。

如今,正如刘辩所说,杀晋阳太守无济于事,并没有阻止曹操、公孙瓒。

可话说回来,陛下既然想到诸侯会行不轨之事,定然会想到晋阳太守白死!

对于诸侯行不轨之事,是刘协经过吕布事件想到,且,暂时不知刘辩的一系列安排部署。

不等刘辩应声,伏完没有急着回答杨彪问题,反倒回答刘辩方才所问——

“大王,陛下料想诸侯行不轨之事,岂会没有想到晋阳太守无辜被杀?”

旋即,伏完自问自答:“在罪臣看来,晋阳太守之所以被杀,是陛下打算将罪名嫁祸给曹操!”

嫁祸曹操?

顿时,殿内百官皆是不解,不由得将目光转向伏完。

刘辩不解道:“这是何意?”

伏完拱手,道:“曹操并不知公孙瓒发兵,故而在晋阳太守散布消息之余,除去并州,其他州郡诸侯尚且不知。

可假设晋阳太守一死,无疑是断了陛下在雁门的消息,也就唯有曹操一人知道。

另外,消息一旦传入长安,大王必然会派兵前往救助。曹操在大王手里吃过亏,自然不希望大王救回陛下!”

忽然,淳于琼怒视曹路,“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随之,淳于琼握拳砸向地面,发出“砰”的一声。

此时的曹路面对咄咄逼人的伏完,使得他难以辩驳,以至于口吐鲜血,“你、你们……噗!!!”

首节上一节442/6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