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刘辩扶着马云禄在前,伏寿守在在旁,岳飞等人紧随其后。
不多时,刘辩对马云禄说了一些话,便前往书房,会见岳飞、李绩等人。
“长安局势如何?”坐在椅子上的刘辩,沉声问道。
岳飞道:“回主公,在杨彪、淳于嘉等人的助力下,一切正常。”
刘辩问:“没发生什么特别事吧!?”
特别事?
岳飞、李绩互看一眼,随之齐齐看向主公。
“数日前,晋阳太守突然被杀,没有找到原因。”李绩如实说道。
“晋阳太守?”刘辩皱眉不解,随之看向两人,“那些老臣怎么说?”
“回主公。”李绩拱手道:“虽然没有找到凶手,但是据那些老臣说,吕布起兵之时,晋阳太守没有帮助,故而极有可能遭到吕布的部下所杀。”
“吕布的麾下?”刘辩话音至此,看了一眼守在门口的罗成,随之看向岳飞和李绩,“你们可相信?”
“在下,自然是不信。”李绩轻笑。
“末将也不信,却不排除这种可能。”岳飞紧接着又说:“晋阳是并州大郡,太守的权利仅次于州牧,纵使是吕布,也未必能够得手。”
岳飞说的没错,可他却不知,那太守是罗成杀的!
当然,在岳飞眼里,着实高估了晋阳太守。
关于刘协的消息,晋阳太守作为官方,是第一个确认陛下-身份的人。
然而,按照刘辩对并州局势的分析,刘协绝对不会让晋阳太守散布消息。
且不说其他州郡诸侯,是否会派人迎接刘协,至少刘辩会去迎接。
在刘协看来,连爱姬董贵人都被抢了,没有什么是他刘辩不敢做的。
眼下,刘协身为弱势群体,自然会尽量封锁消息,只有寻到刘备等人,壮大在并州的势力,或许挥军南下,重掌长安。
当然,这些均是刘辩的猜测,也不无可能。
所以,刘辩在年前给罗成布下命令,杀晋阳太守,不过是为了防止刘协通过他,寻找刘备、杨奉等人。
再有,罗成进入并州,一路寻找张燕、王伯当,传达主公的命令——表面寻找刘协,背地里寻找刘备等人,阻止与刘协见面。
据刘辩所知,刘协不过是学习了道教呼吸吐纳的本事,最多强身健体。
说到秘法,南华老仙他不行!!
碍于长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刘辩很快便与岳飞、李绩结束会谈。
然而,午时稍过,刘辩正准备休息,太尉杨彪、司徒淳于嘉,共同来到大将军府。
两人到此,不过是汇报工作。
另外,则是向刘辩道明晋阳太守之死。
两人清楚,即使岳飞、李绩会汇报,可他们二人俨然算是刘辩的人,何况刘辩于杨彪有恩,更加心向刘辩。
殊不知,淳于嘉和杨彪的见解,与岳飞、李绩差不多。
可是,刘辩反倒认为是吕布麾下所为。
再有,经过刘辩的三寸不烂之舌,使得淳于嘉、杨彪不得不信。
于是,淳于嘉、杨彪面对刘辩的一番说辞,也就逐渐改变立场,赞同刘辩的说法。
不消半个时辰,刘辩送走两人,便前往马云禄的住处。
……
次日。
刘辩在罗成、典韦以及燕云十八骑的护卫下,直奔未央宫。
不巧,一道新消息,给刘辩出了难题。
第609章 伏完忽至
0609、伏完忽至
此刻,刘辩站在未央宫前的石阶下。
经历诸多重大事件,未央宫仍旧静静的伫立在刘辩面前。
忽然,一位岳飞军中临时抽来的千夫长,疾步走下石阶。
不多时,一身戎装的千夫长来到刘辩面前,躬身作揖道:“主公,百官已齐至殿内。”
旋即,千夫长本能的退到一旁。
刘辩没有言语,仍旧在罗成、典韦以及燕云十八骑的护卫下,拾级而上。
刘辩虽是摄政王,可眼下没有重大事件,故而到此仅是与百官见个面,过两日便赶往汉中。
不消片刻,一身甲胄的典韦,陪同刘辩进入未央宫。
罗成,则与燕云十八骑留在殿外。
陛下刘协失踪不见踪影,如今百官见到摄政王归来,无不露出欣喜的面容。
只是,当百官们看到一身甲胄的典韦,面容瞬间一滞。
几在同时,百官脑海中不自觉的想起——曾经佩剑上殿的董卓。
当然,不能将刘辩比作董卓。
但是,个别肱骨老臣,仍旧敢怒不敢言。
不消盏茶,刘辩依旧坐在龙椅旁的椅子上。
“拜见摄政王,摄政王万福!!!”百官跪拜,齐声山呼。
“免礼,请起!”刘辩伸出手,虚扶殿内百官。
旋即,百官在刘辩话毕之后,相继起身。
按理说,摄政王没有权利接受百官的跪拜,可毕竟如今陛下不在,也就由刘辩代受朝拜。
由于是新的一年,刘辩即使是摄政王,却不能代天子向列祖列宗祭司,故而刘辩也省了麻烦。
不多时,经过一番客套,刘辩沉声道:“若无事,众卿都散了吧!”
刘辩话音落下,正准备起身,只见左侧队列中走出一位文官,急忙躬身作揖道:“大王,微臣有事启奏。”
刘辩闻言,眉头微皱,“道来。”
官员身形偏瘦,胡须短而齐,显然是位做事一丝不苟之人。
官员问:“禀大王,陛下失踪已有半年,可曾寻到?”
刘辩看到人物信息,嘴上喃喃:“曹路,大鸿胪?”
刘辩不认识此人,更没有听说过。
殊不知,此人在历史上,因得罪李傕而被杀。
“不曾寻到。”刘辩再次补充道:“不过放心,本王定会不遗余力的寻找陛下,毕竟陛下失踪,本王很是担忧!”
“哦?”曹路疑惑道:“不巧,下官却听闻陛下在雁门,难道消息有假?”
“雁门?”刘辩闻言大惊,且故作不解道:“可是雁门关?”
顷刻间,随着刘辩急切的话音落下,殿上百官已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曹路再度作揖,“正是。”
顿时,杨彪与淳于琼互看一眼,露出震惊之色。
太尉主掌军事,并州雁门属于边陲雄关,故而杨彪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只是,陛下怎会在雁门关?
杨彪带着满心疑惑,先是看了一眼刘辩,随之看向曹路,忙问:“消息可准确?”
曹路转身看向杨彪,拱手道:“下官昨日得到消息,本想将此事告知太尉,恰巧大王回长安,也就决定告知大王。”
刘辩怒道:“休要胡言!雁门属边陲,你是何官职,居心何在?”
曹路道:“大王,下官居九卿之一,大鸿胪。”
刘辩不知,大鸿胪掌管边区少数民族,诸王列侯朝聘。
掌管边区,又刚好知道此消息,百官对此消息的真实性也就无需置疑。
只是,刘协既然身在雁门,又怎么会让消息外泄?
难道,刘协想利用汉室肱骨老臣,将他妥善迎回长安?
不怕刘辩从中作梗?
再有,倘若刘协回到长安,恐怕第一个要办的,无疑是刘辩!
虽然刘辩深受百姓拥戴,但是君王一怒,伏尸百万,任谁都阻挡不了。
当然,刘辩是睿智的,也相信能够抵达雁门的刘协,绝不会做出如此鲁莽的事情!
刘辩试问:“哦?这么说,爱卿的话值得相信?”
顷刻间,随着刘辩话音落下,殿上众人纷纷看向曹路。
旋即,当众人下意识的扭头看向刘辩,试图请求迎回陛下之际,数道呼喊声自殿外传来——
“尔等休要阻拦,下官有事启奏大王,下官有事启奏!!!”
刘辩闻声,下意识的扭头看去,“何人在殿外喧哗?”
就在同时,守在刘辩一侧的小黄门,施了一礼之后,急忙跑出大殿。
顷刻间,殿内百官随着离去的小黄门,望向喧哗的殿外。
不多时,小黄门返回殿内,屈膝跪言,“禀大王,是押解天牢的前侍中伏完。”
“伏完,他怎会来此?”刘辩发问之后,怒道:“天牢狱卒玩忽职守,斩了!”
“大王!”淳于嘉闻言,急忙出列,拱手道:“那侍中伏完直呼有事禀报,想来必是大事,否则万万不会藐视律法!”
“不会藐视律法?”刘辩反问:“他伏完身为皇亲贵胄,胆敢借助李傕之乱反叛,安能轻饶?”
这时,杨彪急忙出列,作揖道:“大王息怒,纵使前侍中伏完有错,可也要听完此间所禀之事,再做定夺也不迟。”
杨彪话音落下,殿内数十位官员纷纷附和。
百官皆知,纵使伏完有错,甚至罪该致死,可终究是皇亲贵胄。
倘若陛下在朝,也不忍心对其赶尽杀绝。
故而,百官纷纷对伏完求情。
不多时,刘辩挥了挥手,“罢了罢了,将他押进来!”
很快,罗成亲自将伏完押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