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第156节

花容易谢

此恨绵绵谁能解

云飞雾散

琼碎玉裂

望不尽殊途奈何嗟

莫非梦里迷蝴蝶

春雨小楼一夜

花外偶遇柳下初逢竟是三生结

千山冥冥恨离别

青裳渺渺人去也

他年再续,前生来世,因缘劫

不消半盏茶的时间,刘辩说出似诗非诗、似辞非辞、似颂非颂的东西,再次看向那女子。

殊不知,此时的女子也在看着他,却露出吃惊的神色。

至于抚琴一事,早在刘辩说出那句“卿有焦尾琴,弦断无人和”之前,女子的心,便被深深打动。

我有红酥手,徒夸好颜色,当时弦上相思重按歌遍彻。

卿有焦尾琴,弦断无人和,昔人已去高楼谁与歌。

前一句是陆游的《凤头钗》,意思是说,一对恋人因父母反对远离后,再相见,心中的复杂与惆怅。

后一句指的便是“我有清酒杯,月下谁与共”,纵使俞伯牙琴技高超,怎奈世间再无钟子期。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刘辩说出一长串诗词,看似表达的是知己,实则暗示同怀。

至于女子的身份,即使对方不说,刘辩早已猜到,当是大才女蔡琰无疑。

刘辩猜的没错,该女子正是蔡琰。

自刘辩出现,吹奏曲子,自报姓名,吟诵所谓的诗句,已然将蔡琰深深的震撼到。

蔡琰没有想到,这世间除了“那个人”,竟然还有男子精通音律。

令她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不仅有,还是大汉朝的“前任”陛下,当今弘农王。

最最意想不到的是,刘辩竟然会吟“诗”!

东汉文学体裁有很多,却没有刘辩刚刚吟诵的这种,可仔细回味,反倒觉得很是与众不同。

殊不知,此间刘辩不经意的诵读一首诗词,竟会对蔡琰造成影响,使她日后,首创五言体长篇自传叙事诗。

与此同时,令刘辩与蔡琰不知道的是,蔡邕一直在附近观察刘辩。

自未央宫出来,遭遇的那一场恶战,对他蔡邕来说,绝对终生难忘。

原本,蔡邕得知刘辩率军攻破函谷关、潼关,并且将董卓吓跑,反倒与伏完一样,对刘辩的未来很是看好。

而且,与伏完生出一样的想法,便是将自己的女儿许给刘辩。

正如上午在相国府门口,蔡邕听到刘辩、伏完、伏寿三人话语以及看到举动,心想:希望刘辩不要看上伏寿。

对此,蔡邕还吓出一身冷汗。

可是,当回想起刘辩在未央宫通道的事,反倒后悔生出那样的想法。

刘辩他就是对百姓仁慈,对敌人残忍,可蔡邕就是接受不了。

可是,蔡邕进入庭院,偏偏听到刘辩吹奏曲子,使得蔡邕觉得有那么点意思。

至于吟诵的诗句,反倒使蔡邕眼前一亮,想要再度重新审视刘辩。

……

就在这时,蔡邕身后传来一道女声,刚巧落入刘辩与蔡琰的耳中。

“老爷,姑爷来了,就在门外候着。”

姑爷是谁?

莫非是那个短命鬼?

第181章 黑山军赵风(1更)

0181、黑山军赵风(1更)

听到姑爷二字,蔡邕有些不快。

那人只来过两次,竟连下人都收买了!

哼!

“看茶。”蔡邕不改面色,沉声说道。

几在同时,刘辩故作恍然大悟道:“原来小姐,已经许了人家!”

既然你已经许了人家,刚刚含情脉脉的眉目传情是咋回事儿?

特么耍老子啊!?

别说之前蔡邕想要撮合刘辩与蔡琰,刘辩来长安干掉董卓,且不说系统方面的奖励,他也要奖励自己点什么。

刚巧在相国府遇到蔡邕,刘辩并不知道蔡琰的年龄,只知按时间推算,尚未婚配,于是便想着撩妹。

殊不知,搞了半天是麦地烤火一头热,刘辩太自作多情,人家已经有了心上人。

麻蛋,不行,这太没面子了!

怎么说,他刘辩也是堂堂荆州、益州的主人,哪个不开眼的敢和他抢妹子?

蔡琰面对刘辩的问话,反而默不作声,也就算是默认。

事实上,对方只是来过两次,平日里以书信来往,并不算是许配、成亲之类的。

不过,不得不承认,对方的才气反倒令蔡琰十分佩服,也就展现出小鸟依人,拜倒在对方的才气之下。

按照历史来说,蔡琰很久便嫁人,嫁的第一人丈夫是卫仲道,可惜无福消受美娇-娘,很早就挂了。

那么,眼下如果来的是卫仲道,刘辩会让他“死”的很难看!!!

“既然如此,不知在先可否有幸见一见呢?”刘辩轻笑着问道。

事实上,刘辩本身就是客人,只是进入府上太不把自己当外人。

“有幸被大王见到,自然是小女子的福气!”蔡琰倒也没有遮掩,反倒站在“那个人“的立场说话。

如此,蔡琰的表现与刚刚相比较,很伤刘辩的心呐!

刘辩听到蔡琰对他的称呼,并没有感到吃惊,毕竟他刘辩当年,呃、名声却是不咋地。

不过,此时此地的刘辩也看得出来,蔡琰对自己很是惊讶,正与其他人看待自己一样。

没办法,不怪如今的刘辩太强,过于富有主角光环,只怪当初的公子辩太垃圾!

旋即,刘辩出于礼貌,很绅士的伸出手,示意蔡小姐先走。

可蔡琰知道刘辩的身份,怎敢走在前面?

可是,最终刘辩没有执拗过蔡琰,走在了前面。

刚巧,两人一前一后-进入“正厅”,自然落入蔡邕与所谓的姑爷眼里。

“蔡老,有礼了。”刘辩向坐在主座的蔡邕拱手执礼。

旋即,刘辩看了一眼所谓的姑爷,只见对方穿了一身玄色劲装,反衬出精悍的身形,却不似读书人卫仲道。

出于礼貌,刘辩只是向对方微微颔首。

与此同时,蔡邕起身向刘辩躬身作揖,“见过大王!”

原本蔡邕不想开口,可想到刘辩既然出现在此,便是要展示自己的身份。

另外,蔡邕不喜欢那个所谓的姑爷,反倒是蔡琰对其有意,身子老子反倒拦不住。

于是,蔡邕便想着利用刘辩的身份,敲打敲打所谓的姑爷。

所谓的姑爷眼见刘辩颔首,并且听见“泰山大人”称呼刘辩为大王,当即起身,躬身作揖。

东汉时期的大王、侯爵,就和刘辩前世的“县长”差不多,不能说遍地都是,反正不怎么值钱,可你却不能不尊敬人家。

那人不知道刘辩名讳,便自报家门,“黑山军赵风,常山真定人士,见过大王!”

“黑山军,你是张燕的麾下大将?”刘辩没看出来,这家伙竟和张燕有瓜葛。

张燕本名褚燕,乃是张牛角的部下,张死后拥立褚燕为首领,于是改姓为张,是为黑山军首领。

张燕因身轻如燕,骁勇善战,军中称为“飞燕“,官渡之战时投降老曹。

随着部队不断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人,都带着部众归附到张燕麾下,张燕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号称“黑山军“。

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侵扰,朝廷却无力派兵围剿。

于是,张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

汉灵帝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使他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那么赵风既然自称黑山军,显然军中地位不低。

“不才,乃是‘飞燕’义弟,出任黑山军先锋。”赵风想着,你是什么大王就了不起啊,我的身份也不差。

刘辩闻言,并没有过于吃惊,毕竟对方身形精悍,难怪会是黑山军的先锋大将。

不过,黑山军……哼!

刘辩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原来如此,失敬失敬!孤乃弘农王刘辩。”刘辩也没有掩饰身份。

曾经刘辩是废帝,加上名声不好听,如今不一样,连破函谷关、潼关,董卓都特么吓跑了。

如今,关中大地谁人不知刘辩的威能?

赵风听了刘辩的话,不由得挑眉,心想:“原来此人就是刘辩,与师父说的差不多。不过,我倒是没看出来,他有何特别之处。”

“末将赵风,拜见大王!”赵风说着,便向刘辩下跪。

黑山军首领张燕,曾被汉灵帝封为平难中郎将,向刘辩跪拜,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如今刘辩威名与贤明在外,岂能让他真的跪?

顷刻间,刘辩上前扶起,“将军客气,毕竟都是为了陛下效力。”

刘辩虽然出手相扶,可赵风并没有起来的意思,相反执意要跪,“不不,大王折煞末将了,末将一定要向大王见礼。”

赵风说着,不断加大力气,使得身子与双膝下坠。

岂料,刘辩这四星猛将级别的战力不是吃素,硬是逐渐将赵风扶起。

怎奈,面对刘辩的力气,赵风非常吃惊,且想到他师父所言,并非虚假。

首节上一节156/6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