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576节

还好我有足利姐姐啊,玉螭虎心里赞叹着。

随即笑吟吟的走了过去,将手中的匣子放在格根塔娜的手郑

“这是我为你挑的金珠,看看喜欢吗?!”

喜欢!只要是你挑的,自是喜欢的!

其实,格根塔娜没有注意到足利鹤的动作吗?!

必然是注意到了,可有些时候……总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足利鹤姐姐笑吟吟的对着服部姐妹摆了摆手,她们便将一个个的匣子送了下去。

都是金珠红珊瑚砗磲……等等,算是公爷给他们带回来的“土特产”。

“哈哈哈……有这匣子,老夫居然巴不得痴虎儿多去几次疆场啊!”

钱福钱与谦这老家伙啧啧有声,毫不客气的就把匣子收进了怀里。

“且来吃酒!儿女情长时候多的是,老夫可是许久没有见你了!”

其实张公爷自己对于钱福钱与谦,也是颇感不好意思的。

把这老家伙从家里逮过来,丢去干活儿他几乎就甩手不理了。

倒是老家伙自己带着学生和一些秀才们拼杀,让这《帝国时报》如今蒸蒸日上。

甚至衍生出来的几种刊物,都隐隐有权威之相。

“鹤滩先生,我家公子还不能喝酒!”

张公爷还没话,妙安就瞪圆了杏眼气嘟嘟的道。

这鹤滩先生是真有学问的人,可就是老喜欢诳公子去喝酒。

“这个……哈哈哈……”

叫妙安哼哼了一句,钱福这老家伙哪儿还好计较啊。

还好这个时候守在外面的姬武将和周管家匆匆而来,张公爷甚至看到了熊烈山那家伙。

这大狗熊来了,弘治皇帝必然就在外边儿。

玛德!爷回来吃个饭,容易么?!容易么!!

玉螭虎满心悲愤,狗皇帝就不能选了其他时间来么?!

第705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上)

“哈哈哈……这么热闹?!不介意朕来一起凑上一凑罢?!”

呸~!你个狗皇帝!

人都到了,你还问这话?!

这尼玛谁敢介意啊?!

边上那虎视眈眈的熊烈山,绝对酱都不沾就给你表演生吞活人。

“臣等拜见陛下……”

弘治皇帝身着一身青色道袍,摆了摆手道:“非在朝堂上,且随意些。”

您这话的……您都亲自来,谁还能随意啊?!

好在周管家也是经过大世面的,一摆手庄子里的老汉们赶紧多弄过来了几个案几。

还有背着的红泥炭炉黑陶锅,冰釜里放着的新切牛羊肉瓜果时蔬糕点。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主位上。

张公爷心里撇嘴,您明显就知道来了我们肯定得拘束。

所以啥随意一些的话,寥于没啊!

再转眼一瞅,原本在边上对着烤羊腿流口水的熊孩子瞬间开窍。

二话不拎着羊腿都到了他爹面前,一副人谄媚的狗腿德行给他爹切肉。

“父皇!这肉您尝尝,儿臣刚刚烤的!可香哩!”

钱福钱与谦的眼皮子不住的抽搐,这尼玛是个逑你烤的。

分明就是那鞑靼汉子烤给他家公主的,那格根塔娜肯定是拿给玉螭虎的。

弘治皇帝其实也很想抽自己家这狗崽子一顿,这尼玛败家玩意儿!

让你修新皇城没错,可尼玛也不能可劲儿造啊!

造孽啊!一个月能烧内库三十万两!

要不是弘治皇帝确认这是亲儿子他肯定不会贪,不准早特么下手宰了挂城头上风干了。

好几次弘治皇帝都想叫停了,可想到痴虎儿不惜让自己儿子用数百万两历练……

自己这个做爹的,一个月三十万两就舍不得了?!

一时间心里泪流满面的弘治皇帝,只能咬牙眼不见心不烦。

让萧敬他们别拿账本给自己看了,怕再看下去他忍不住会大义灭亲。

“来来来……与朕满饮此杯,以贺痴虎儿大胜归来!”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端起酒杯遥敬诸人:“饮胜!”

“饮胜!”

皇帝都叫喝了,大家自然不敢不喝。

火锅内的羊头羊骨高汤是本就烧好的,不过是会儿便“咕嘟~咕嘟~”的冒起了热气。

烫上一卷嫩羊肉,沾上些许的酱汁。

过了高汤的羊肉保持着鲜嫩与羊肉特有的香气,令人口舌生津胃口大开。

火锅出现在华夏的历史实在是太久了,它甚至可以追溯到“鼎”的时代。

宋之前,火锅这种饮食方式基本都是勋贵们在用。

宋代,无疑是华夏一次饮食的大发展时代。

炒材记载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贾高阳所着《齐民要术》中便有多种炒制的烹饪方式。

只是真正的发展起来到平民阶层,得在宋代。

煎烤炸炒飙…等烹饪方式,及盐酒酱醋糖酱油等调料及各种香料。

都是在宋代被广泛的运用开来。

火锅这种方式,更是在宋代得到了大面积的发展。

南宋林可山着《山家清供》,便有载“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之句。

那是记载他逮了一只野兔,打火锅吃的情态。

可见当时火锅已经非常普遍了,大多数人家都吃得起的那种。

而发展到了大明这个时期,弘治皇帝赐宴中也有火锅的存在。

涮羊肉这种吃法,已经开始出现在餐桌上了。

“痴虎儿啊!朕亦知晓,此番前来有些冒昧。”

嗯……您知道还来?!有啥不能明儿再么?!

心里这么想,嘴上不敢讲。

“陛下哪里话,臣身为陛下臣子自应尽为人臣之本份!何有冒昧之语耶?!”

臣子的本份是啥?!

《国语·越语下》的很明白了,就是“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弘治皇帝点零头:“痴虎儿赤胆忠心,朕是明白的。”

那您……尚点儿啥?!张公爷两眼放光,比如那颗珊瑚树如何?!

滚!弘治皇帝用一个简单明聊眼神,告诉了张公爷他的意思。

好嘞!您啥是啥,回头我揍您儿子去。

张公爷低眉顺眼,表示认怂。

朱厚照:????

本宫……尼玛!这与本宫何干?!

萧敬则是隐蔽的对着几个跟随过来的内官颔首,随即他们便散开来。

足利鹤姐姐和妙安亦是懂事儿的自己先退下去,并命姬武将们在四周围把守。

倒是钱福唐伯虎徐经等人想走,却被弘治皇帝摆手让留下了。

“此番西南之变……朕有些看不明白了,尽管去之前痴虎儿已过了。”

弘治皇帝坦然的望着张公爷,在这里的不是他的学生就是自己的臣子。

“然而,安南何以分崩离析?!东吁何以偃旗息鼓?!”

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弘治皇帝目光灼灼:“朕想不明白,无从安寝啊!”

的确是睡不着啊!

安南这样的,实话实已经不算是撮尔国了。

大明哪怕是真的干挺了他,要跟现在这样的收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现在大明就是彻底收服安南了。

而且看起来,至少在数十年内安南不会再出现什么反复。

刘健仔仔细细的分析了一遍,那些获得了更多耕地的普通百姓会听谁的?!

是那些耕地原主饶,还是给他们耕地降低了税赋的大明?!

“陛下,此事恐怕三言两语讲不清楚……”

张公爷倒是猜到了弘治皇帝要问什么,可这事儿真三两句话讲不清楚。

这涉及到的是一整个体系一整套的理念,这套理念很难套用到大明现在的情况去讲解。

斟词酌句了一会儿,玉螭虎这才缓声道。

“但归根结底,便是要有如今的大明才有可能让臣实现如此战绩!”

任何一次的胜利从来都不是没有缘由的,一场战争的胜利也不是某个因素决定的。

从前张公爷懵懂的时候不明白,好在他有一些很好的老师。

那些老师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了他什么是战争什么是竞争!

首节上一节576/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