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215节

加之天朝上国重道轻器的思想,最终导致的便是火器方面从明初的先进到明中期的全面落后。

说到此,张小公爷顿了顿眨巴着那双丹凤桃花笑着道“若是此炮在手,更有忠诚一军……”

“陛下又何须担心这天下有人据城作乱?!一炮之下,何城能挡?!何人能挡?!”

是啊!弘治皇帝听得这话不由得满面红光,到时候谁特么做反直接吃朕几炮!

就凭着这炮,估计放两炮对方就得全都得跑了罢?!

便任由他是古今名将全然在列,朕一炮下去也叫他灰飞烟灭!

“陛下,莫要再抱着从前之将兵之策不放了。”

却见得张小公爷后退两步,以拳击甲对着弘治皇帝肃然的道“世界……变了!”

“如今大明之外,寰宇剧变!大明,也须变!”

“陛下须知,战国时秦变法富强而诸国不变!终——诸国灭矣!”

听得此言,弘治皇帝不由得肃然点头。

“此炮初鸣,乃以声呼于陛下新时代——临矣!”

第三百一十八章 军械营造局为重,仕林朝臣皆为轻

试炮结束,弘治皇帝本想回去看看朝堂的情况。

但却被痴虎儿要求领着他,在这铸造司里面走一圈了解一下情况。

若是旁人如此弘治皇帝未必会答应,但这是痴虎儿的要求弘治皇帝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了。

“铸造司如今行铸造法,几乎尽数依水力而行。”

整个铸造司里,四处都是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做响。

为了避免干扰到这些个工匠们的活计,弘治皇帝被要求换上了粗布衫。

并只有戴义、陈侗、陈州同三人随行,天字第一号熊孩子朱厚照不用招呼也会凑这个热闹。

“二十余万灾民中一万余青壮为新军,后续抵达之青壮四万余有两万人在此修筑大坝。”

弘治皇帝看着那些个巨大的钢铁齿轮,“咔咔咔~”的转动着。

互相咬合之下使上力气,下面的钢锤或快或慢“当当当……”的敲击一个个铸件。

张小公爷如今也感叹,还好当时没有拒绝唐伯虎把徐经也收做徒弟了。

他家的那万卷古籍可是真起得大作用了,让他们翻找了一大圈才发掘出来那些故纸堆里隐藏的技术。

比如东汉后的记里鼓车、指南车,若没有一本不知谁人所著的古籍画下图形。

张小公爷是完全不知道记里鼓车里面,居然有一套减速齿轮系统!

更叫张小公爷愕然的是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居然还特么还有自动离合装置!

这一项装置,在技术上又胜记里鼓车一筹!

最离谱的是故纸堆上显示,东汉时已有不同形状和用途的齿轮和齿轮系了。

仅仅根据简陋的图形、文字记载,张小公爷就能够直观的看到大量棘轮、人字齿轮。

看到这些张小公爷就气的想再穿越一次,跑到更前面的时代把那些提出重道轻器的煞笔们全砍死拉倒!

还好~还好~!那些古籍中总算是有些有用的东西,比如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炼铁。

这其中应用了齿轮和连杆机构,至少让那些个工匠们复原后有了一个直观的概念。

晋朝时期的“连磨”也算是好东西,它的作用是以一头牛驱动八台磨盘。

那其中应用了齿轮系,以牛带动一个巨大的转盘齿轮而驱动八只磨盘。

也正是因着有这些古籍的图形、文字记载,张小公爷才得以让这些个工匠们了解到齿轮、连杆。

这些个能够被工部、皇家看重的工匠们并没有令他失望,或者说银子的驱动力很强……

总之他们居然一堆人拿出了自己家传的那些技术里外折腾了一通,勉强给弄出了几套水力系统。

这其中就包括了最为需要的水力鼓风系统。

有着后世经验的张小公爷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去用鼓风机,他要求的是做类似涡轮吸风的装置。

吸风的口子巨大而通向冶炼的口子却缩小,驱动是靠水力推动水轮再以齿轮、连杆带动风力旋转。

挖出来的煤也不是直接运来的,人力充足之下全部水洗过五遍才晾干送来。

至少现在炉温已经可以让坩埚达到融化熟铁,再融入生铁进行铸造的地步。

“隆隆隆……兹~~~”

弘治皇帝远远的看着巨大的坩埚将整整一锅火红色的钢水倒下,在模具中缓缓的形成一块块钢锭。

顿时整个人目瞪口呆,而这些钢锭亦将被送往下一处进行淬火、锤炼。

张小公爷带着弘治皇帝缓步走到了铸炮的车间,那座巨大的火炮模具早已经被工匠们摆起来了。

“陛下且看!这便是铸造了那门巨炮的模具,是铸造司三百大匠、一千四百工匠、四千二百辅匠全力之功!”

弘治皇帝呆呆的看着那巨大的模具,略有些哆嗦的过去摸了一下。

绕着走了几圈,甚至看了模具腹内的构造、内外壳模的花纹。

但他依旧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在张小公爷的引领下默默的将整个铸造司全部看了一遍。

这甚至包括了铸造司的铠甲铸造分司、兵器铸造分司、火枪铸造分司……等等,越看下去他便越心惊。

但这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张小公爷随即带着弘治皇帝去参观的是枪炮药司。

这才是整个军械营造局最为神秘的部门,甚至还需要转过几道关隘、历经检查才能入内。

只不过这次弘治皇帝不能就近参观,只是远远的看着那些个工匠们指挥学徒制作枪炮药。

转过这边往另一处校场,则是有军士在陪同工匠们试验他们新制之火药。

“砰~!”弘治皇帝看着那些新制火药,被点燃然后有人记录。

这些个大匠、工匠甚至学徒,似乎全数识字。

“小子命人开设夜校,歇工时教授文字、工造古籍作为参考。并使其能记载所学。”

整整一个上午,甚至到了中午弘治皇帝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对整个营造司的参观。

也是全数参观了一遍之后他才明白,为什么张小公爷一定要求他将内官派来督管这里。

“军械营造局必成为帝国皇家之基石,臣只能将其建起、规划、赋予其运营之能。”

张小公爷那双丹凤桃花中,满是肃穆“而执掌此局者,必须为皇家!!”

……

痴虎儿啊,你为皇家所作朕必不会忘!

弘治皇帝看着跟自己儿子笑语盈盈聊着天儿的痴虎儿,又想到了朝堂上那些个混蛋们顿时脸色阴郁了下来。

“痴虎儿啊!你可给朕出了一个大难题了!”

弘治皇帝苦笑的对着张小公爷,叹气道“朝堂的侍郎足足少了三分之二……”

“其余照磨、检校、清吏司……几乎陷入半数,督察院、六科、翰林院……近乎全军覆没……”

说起这些弘治皇帝便是满嘴苦涩,从前还不觉着。

大约是从痴虎儿开始参与到各项事宜起,弘治皇帝就发现这帝国居然已经烂了半数以上了。

那些吸附在帝国身上的官宦、士绅、豪族们成为了最大的脓血、脓包,亦是最可怕的毒瘤。

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庐之内论军政,帝国改革端倪现

“再开科呗!帝国养士百五十年,其实人才从来不少。”

却见张小公爷对着弘治皇帝翻了一个漂亮的白眼,撇撇嘴道:“这天下读书人少说数十万呢!”

“莫说是秀才了,便是举子都一大堆啊!小子都不知道,帝国养士不用士……”

“这是何道理?!莫非是帝国钱粮太多,所以养着玩呢?!”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差点儿一脑袋就杵地上了,足足好一会儿了才回过神来无奈的点着小公爷。

边上变声期的朱厚照“嘎嘎嘎~~”笑的跟老鸭公似的,被自家老爹狠狠地瞪了一眼赶紧低头认怂。

“你这小促狭鬼,若是这话传出去还不知道会惹起怎样的风波呐!莫再瞎说了。”

见得弘治皇帝如此朱厚照心里泪流满面,父皇啊!本宫才是您亲儿子啊!

本宫就笑两下您都要吃人似的,虎哥儿把秀才们骂作饭桶您都不管!!

这是何道理?!有木有天理了?!

弘治皇帝可不知道自己儿子在想什么,只是笑过回头来想想痴虎儿此言不无道理啊!

帝国养士养了百五十年了,这天下读书人少说也得数十万。

这么些人却数年才开一科取士,那养这么多人做什么?!

要知道考上了秀才功名便可以免税的,甚至一部分还能领国朝米粮。

若得举子那就是待官之身了,地方上不仅地位甚高、有人投效且还能再考进士直接为官。

“陛下,您得想想啊!这些个读书人都在地方上呆着,长此以往怎能不成士绅豪族?!”

张小公爷看着弘治皇帝,轻声道:“比如那晋阳大族,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数代人考出几个进士来,又出了几个举人。”

“于是在当地多人投靠依附,再以此身份施压国朝派往属地官员……”

却见张小公爷摊开了手,眨巴着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轻声道:“如此,怎能不成地方豪强?!”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而张小公爷则是继续道。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官员是流官而他们是坐地虎……”

“甚至衙门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与他们有旧、有往来,那些晋阳大豪可不就是如此么?!”

想到那些个晋阳大豪居然在家中絭养着一大票背着海捕文书的悍匪,弘治皇帝猛然间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尤其那些个碗口铳,这是堵在他心口的一根刺啊!

九边乃是帝国之重,若是鞑靼从九边杀来直奔京师、再携九边流出的碗口铳……

只需想想弘治皇帝就有些不寒而栗,这些个该死的国蠹!

“新科进士现在多数已是历经战阵,更有管束灾民、派粮、营造……等等历练,完全可用。”

张小公爷笑着对弘治皇帝道:“帝国何曾缺士哉?!大明上下,数十万读书人翘首以盼呢!”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都笑了,的确是这个理儿啊!

首节上一节215/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