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177节

但谢迁说的在理啊,弘治皇帝点了点头:“此事何人能办?!”

“威宁伯可往!”谢迁再次给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这决定却是叫边上一直没吱声的王越吓了一跳。

随即老王摇头苦笑,道:“木斋公莫说胡话,老夫已是‘身死’之人何以担当此任?!”

“前陕西副使督学、南京太常寺卿杨一清,可担此责!”

谢迁显然是已有腹稿,笑着对王越道:“威宁伯不可偷懒啊!您之兵法仅授王守仁一人怎够?!”

弘治皇帝恍然,果然这庄园出身的谢迁亦是由大才的啊!

这法子就是个一举两得的事儿,而刘健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躬身道。

“汪公年岁可还不大呢,国朝需栋梁时怎可躲懒?!”

最近在张家庄子里过的很乐呵,每天跟着好基友王越一块儿骑马练剑玩的很hay的小汪顿时傻眼了。

卧槽!这还有我的事儿呢?!

“汪公亦莫藏爪牙了,国朝此时看似锦绣繁华实则烈火油烹啊!”

弘治皇帝亦是对着汪直轻叹道:“还请汪公助朕一番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要汪直再不识相这可就真不应该了。

于是最近身子骨练的大好,看着似有壮硕模样的汪直赶紧躬身作揖:“蒙陛下恩典,内臣何敢不从命!”

“九边糜烂,萧公需服侍陛下不得脱身、戴公又陷于军阵无法直命……”

刘健把汪直调出来这自然亦是心中有腹稿的,却见他侃侃而谈:“汪公此行,当直辖九边厂卫职!”

“一则探知其聚兵行军,二则寻机间其内务使其不得轻进!三……则查士绅豪族、卫所将校!”

李东阳这个时候亦是开口,沉声道:“还请汪公清查九边士绅豪族、卫所将校!”

“此等恶獠所存,决计不止晋阳一地、决计不止九边数人!”

却见得李东阳咬着牙,脸色铁青的狠声道:“碗口铳啊!我大明帝国之利器,何以外流?!”

“此事若是不查清楚,怎敢将新造军械下发?!”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悚然一惊,难怪刘健他们居然主动建议启用汪直啊!

原来根子在这里!

若是说到追查这类事情,哪怕是现在的东厂、锦衣卫加起来也不如曾经汪直的西厂厉害啊。

当然,他们对此也是存了一个小心思:汪直说到底是阉人。

若是文官去查到底是有所顾忌未必就敢跟那群丘八硬刚,那会儿马文升这样的重臣都差点儿被怼了。

那还是在京师呢,若是在九边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汪直却又不一样了,首先他就节制过九边、又有西厂侦缉经验。

再有王越并杨一清作为支撑,那些个九边骄兵悍将再跳脱也不敢对他动手。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查起来无所顾忌!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确平纷乱,京师勋贵救螭虎

三大学士很快的便将大致的方略定下来了,张懋、朱辅、王越……等人又补充了一些意见。

最终形成的方案是:

第一、虎头太师张老国公立即从京营中挑选五千精骑,一人双骑连夜赶赴救援痴虎儿。

第二、成国公朱辅暂代虎头太师张老国公京营职,负责整备、拱卫京师。

第三、杨一清调职暂任陕甘总督,督管九边军务。

第四、王越、汪直立即携带密旨前往九边,与杨一清汇合。

王越负责配合、协助杨一清清理九边军务,整备九边军备。

汪直则是直领东厂、锦衣卫在九边所有人手,秘查九边卫所将校、豪族士绅与鞑靼勾结情况。

并他们倒卖军械、削夺卫所兵丁,霸占官田、屯田情况。

汇总后交回京师,届时再由陛下、内阁并刑部大理寺一并决定如何处理。

随后又商讨补充了一些细节,比如杨一清现在在南京。

哪怕是接到圣旨启程再抵达九边,也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必须要从京师抽调合适的人作为副手,先行抵达九边将九边的军备、军务管理起来。

王越毕竟已经“身故”,总不能又活蹦乱跳的蹦达出来指挥吧?!

于是曾经跟随王越学习、现在是痴虎儿弟子的王守仁被拎出来了,能打敢杀的小伙子啊!

就他了!作为副手暂时领命开拔,先行将九边的军务军备整肃起来。

弘治皇帝现在非常的讲效率,这或许也是被小公爷不自觉中影响到了。

既然是商量妥当了现场便让萧敬拟旨,三大学士直接朱批、自己加印。

倒是王越、汪直有些懵逼,卧槽!啥时候这国事处理起来,变得这么快了?!

一众细节全部敲定、圣旨甚至都当场做好之后,众人便匆匆离去各自准备。

成国公先出得宫门来,但他却未走而是沉默的在宫门外等待着什么。

没一会儿虎头太师张老国公出来了,成国公朱辅这才迎了上去。

“廷勉叔,还请稍待!”

老国公还心焦着赶紧扒拉人手组织起来去救孙儿呢,想到一票鞑靼骑兵在虎视眈眈的。

虎头太师说心里一点儿不着急那才是假话,原本脑子里还在寻思哪些人手何用便听得这一声喊叫。

扭过头去便见得成国公朱辅呼哧呼哧的跑过来,拱手行礼道:“廷勉叔,知道您忙侄儿长话短说!”

“家中还有三百老亲兵,廷勉叔这次且一并带去!领头的您也熟悉,便是当年随您九边的老人儿!”

朱辅的这一番话说出来虎头太师先是一愣,随即心下感动了。

当年虎头太师刚刚得继英国公位,朱辅他爹朱仪已继成国公位了。

那会儿成国公家帮衬了年幼的虎头太师不少,甚至后来虎头太师至土木堡、鹞儿岭等祭奠。

也是跟朱仪一同去的,虎头太师当时返身杀敌那原本打马准备撤离的朱仪竟是返身支援。

所以两家之间的交往其实还是挺多的,只是成国公家多数守备南京所以没法经常往来。

“你我两家之间……老夫亦不说其他了,待我家痴虎儿归来便上门讨一杯水酒罢!”

朱辅闻言后退两步长揖到底:“廷勉叔还且先忙!待得此间事了,侄儿恭候廷勉叔驾临!”

张懋点了点头,随后便转身让老亲兵牵过战马便往京营里赶。

另有老亲兵则是得了吩咐快马飞奔会庄子里,消息一说顿时整个庄子都炸了!

无数的张家的老卒们血红着眼珠子嗷嗷叫着,踹着崽子让他们准备战马、铠甲、弓弩刀枪。

卧槽尼玛!是特么劳资们拎不动刀了,还是九边的那些鞑靼们飘了?!

居然想动我张家的小公爷,爷爷们不教教你们做人还成么?!

别瞅这庄子里一堆都是白发苍苍、看起来憨厚朴实的老农,可实际上张家庄子的这些个老家伙们……

几乎都是随着张家几代人杀伐起来的,祖祖辈辈都是随着张家几代人鞍前马后的死战。

那会儿虎头太师九岁继承爵位,这些个老亲兵们为防有人意图不轨甚至入驻国公府内日夜轮换保护。

年方十八的虎头太师在土木堡强冲鞑靼骑兵的时候,为首箭头的便是当年的这些老家伙们。

那会儿他们年纪最小的都快三十了,所以没几年老国公便请他们在庄子里安养天年。

他们的子嗣再跟着老国公多次出往九边,现在跟着小公爷身边的张龙、张猛可都是这些老家伙们的子嗣辈。

从京营里挑选人马回来的老国公一瞅顿时哭笑不得,这些老家伙最年轻的也都七十有余了。

赶紧给劝住说让家里的崽子们去便是了,您可是庄子里的定海神针动不得啊!

好说歹说算是给劝住了,老家伙们还把自家崽子都提溜出来一顿骂。

小公爷对咱的好你可不能忘喽,咱家数代都是跟着英国公家吃饭的。

你婆娘现在月俸能拿十两银子呢,你崽子亦是进士解元在给教书识字。

还有这大宅院、咱家里好几十亩田,咱家里那车马、你老头子我每月多给的肉蛋禄米……

这都是小公爷给咱的,这是恩德啊!你瞅瞅哪家勋贵庄子里,能有这待遇的?!

所以这次哪怕是你把狗命拼了,也不能让小公爷出事儿!可明白么?!

那些个从九边杀伐出来,没事儿就在庄子里打熬筋骨操演武艺……、

膘肥体壮虬髯豹眼的汉子们,在老头儿面前都恶狠狠的点着脑袋给老头子跪下磕头。

爹您可放心了,咱不是那没了心肺的畜生!

小公爷待咱的好都记着呢!别说是鞑靼,便是那蒙元皆尽杀来咱也要拼死冲阵把小公爷捞出来!

不过最叫虎头太师意外的是,京师的勋贵们居然都将自己家中得用的老亲兵给派来了!

这是极为不同寻常的。

大家带着老亲兵们都是牵着双马、自挂铠甲、刀剑长枪,人往老国公跟前一站便道。

痴虎儿现在是咱勋贵里能跟宫里说上话的,也是咱勋贵将来的顶梁柱!折损不得!

家里得用的老人儿都给您带来了,咱只求一件事儿:您带着痴虎儿回来!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堂波潮起,草原有风来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勋贵们拿出自己的家底儿让虎头太师老国公带去救痴虎儿,这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户部佀钟、刑部白昂已经使人在清理潮白河的水道了,这说明了啥?!

说明痴虎儿已经将陛下、户部那边的关系打通了,到会儿这灾民一回来就有足够的人手修造码头了。

再有那条大道,家里的帐房们都估算过。

若是按照小公爷的规划沿着码头一字排开,再顺着码头到京师的直道修造。

前后每年增加的可能将是数百万两银子的收益,要知道京师现在各大铺子的收益比例可是不低啊!

而且码头上的利润,那些个曾经下过江南的老帐房们也核算。

仅仅是大手笔的货物进出一项,就足以让大家吃得满嘴流油了。

这都还是基础手笔啊,而且也只是张小公爷的第一次手笔啊!

首节上一节177/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