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668节

  杨元庆点点头,“骚扰粮车我赞成,具体方案你们自己安排,不用向我请示。”

  杨元庆目光又转向李靖,“李司马呢?”

  李靖也拾起一根木杆,他却指向了幽州,“我这段时间在考虑李世民和罗艺结盟的可能,其实我一直在怀疑罗艺参与河东争夺的可能,不久前我派人去军都陉探查,发现罗艺在军都陉部署了一万余人,如果李世民和罗艺达成妥协,罗艺很可能会出兵雁门郡,从后面牵制我们,而我们在马邑、雁门和楼烦三郡的总兵力才九千余人,另外魏刀儿在井陉东面的土门关屯兵两万人,在河东之战开始之前那边只有三千人,我们也要防备魏刀儿趁火打劫,现在我们的总兵力是十二万,如果考虑到对罗艺和魏刀儿的防御以及太原城的驻守,那么对战李世民,我们实际上只有八万人,而且还分为东中西三线,这样兵力是不是太过于分散,而会被对方各个击破?”

  杨元庆沉思片刻又问他,“你的意见是三军合一?”

  “三军合一倒不必,我建议上党郡可以不管,我的军队撤回,徐将军的西路保留两万军,撤回一万军,这种主力可达六万人左右,如果李世民要和我们正面决战,徐将军的军队便可绕道南面,进攻他的后路,不知总管以为如何?”

  杨元庆又看了看杜如晦和徐世绩,征求他们二人的意见,杜如晦和徐世绩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李靖的方案。

  “好吧!这方案我也赞成,撤回东路军,将三路军改为两路军,徐将军那边撤回一万军,就让程咬金撤回来。”

  三人商议决定了合并方案,这时,杜如晦道:“其实我认为李渊的态度最为重要,现在李渊四面作战,关中必然空虚,我建议我们可以派兵将关中施压,逼迫李渊放弃河东。”

  杨元庆微微一笑道:“这个策略在进攻太原之前我便想到了,而且我已着手实施,估计很快就会有效果,大家拭目以待吧!”

  三人皆惊愕地望着杨元庆,杨元庆实施了什么手段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这时,李靖忽然想起一事,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谢思礼了。

  ……

  在李渊和李轨两支军队的联合夹攻下,薛举一连三次大败,损兵过半,丢掉了天水、陇西、金城等郡,被迫撤兵到枹罕郡,李渊手下大将窦抗率三万军屯兵陇西郡,李轨亲率四万军屯兵金城郡,从正东和东北两个方向威胁薛举,而李轨又派其弟李懋率军三万军从大斗拔谷进入了西平郡,直接威胁薛举后方。

  此时薛举兵力不足五万,辎重粮草大半丢失,面临三方十万大军的夹攻压力,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薛举每天借酒浇愁,心中极为苦闷。

  这天下午,薛举一个坐在帐中喝闷酒,两名女妓一左一右陪他,给他斟酒夹菜,刚喝了十几杯,薛举便有了七分醉意,一拍桌子骂道:“怎么没有好的下酒菜!”

  一名女妓战战兢兢道:“陛下想要什么下酒菜,我去让士兵准备。”

  薛举斜睨她一眼笑道:“我想要李渊的人头来下酒,你能替我准备吗?”

  “陛下,那不可能!”

  “我知道不可能,但我就想要人头下酒,”他一把伸手揪住了女人的头发,拔出剑冷笑道:“没有李渊的人头,用你的人头也可以。”

  女妓吓得瘫倒,另一人大哭着爬起就逃,薛举刚要挥剑剁下,这时帐外传来侍卫的禀报,“陛下,谢先生来了,说有紧急大事和陛下商量。”

  薛举一怔,停住了剑,“哪个谢先生?”

  “就是上次杨元庆派来的使者谢先生。”

  薛举大喜,酒意顿消,他也顾不得杀女人,一脚将她们踢开,连声道:“速请他进来!”

  此时杨元庆已成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片刻谢思礼走进大帐,躬身施礼道:“丰州杨总管使者谢思礼参见皇帝陛下。”

  “先生免礼,快快请坐下!”

  薛举有些手忙脚乱地请谢思礼坐下,他已经没有了第一次会见谢思礼时的傲慢。

  谢思礼坐了下来,笑道:“陛下现在好像遇到了麻烦?”

  “不是麻烦!”

  或许是喝了酒的缘故,薛举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他连连摇头,“我们马上要死了,杨总管能否救我一命?”

  谢思礼见他坦诚,没有一丝试探之意,便知道他确实是内心惶恐,便点点头道:“如果陛下肯配合丰州军,我们可以助陛下一臂之力。”

卷十四 宛转扬州花园里 第四十章 权贵施压

  为了配合河东战局,灵武郡两万骑兵在太守杨玄奖的率领下,从黄河西岸沿贺南山大举南下,发动了进攻武威攻势,两万军杀进武威郡,兵临武威城下,此时,李轨大军正全力攻打薛举,后方空虚,丰州军杀来使李轨仓惶撤军,放弃了对薛举的围攻。

  薛举趁机反击,在陇西郡渭源县大败窦抗部将邱行恭,斩杀唐军六千余人,西秦军士气高涨,分兵两路杀向驻扎在襄武县的两万唐军,窦抗独木难支,被迫向关中撤退,西秦军一鼓作气,收复了陇西郡、金城郡和天水郡,向大震关发动了攻势。

  与此同时,丰州军的另一路骑兵约一万人,由大将裴行俨率领下,从延安军进军弘化郡,沿马岭河谷南下,向关中进逼,三天后,裴行俨率一万骑兵进入了北地郡,围困安定城,北地郡太守孙华一面组织民夫守城,一面紧急向李渊求援。

  西面和北面同时出现了危情,令关中震动,严峻的形势使李渊焦头烂额。

  四名挑夫抬着肩舆快步走过武德殿广场,在台阶前停了下来,肩舆放下,一名侍卫小心地将独孤震从舆里扶了出来。

  独孤震面无表情,只是眼睛里会隐隐透露出那么一丝不满,他是对李渊不满,李渊摊子铺得太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现在到处都在漏水。

  虽然他也赞成李渊去争夺河东,但李渊当时是拍胸脯向他保证,能保住太原,而且关陇也不会出事,可现在……

  独孤震觉得有必要和李渊再好好谈一谈。

  ……

  官房内,李渊正在和裴寂及世子李建成商议应对之策,李渊昨晚一夜未睡,显得精神十分疲惫,两眼熬得通红,声音也有点嘶哑。

  “薛举虽然攻打大震关,但我认为他不能持久,毕竟前期损失太大,只要我们坚守大震关,过不了多久他就会退兵,这一点我不怀疑,所以对薛举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他摆摆手,止住了想说话的李建成,又道:“至于杨元庆一万骑兵,那更是一种姿态,他们也不只是包围安定城而不南下吗?因为他们也很清楚,骑兵攻不下城池,粮草难以解决,而且只是一万骑兵,我认为杨元庆只是向我们施压。”

  这是李渊苦思一夜想出的结论,他的想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李渊是一方雄主,他有常人难及的眼光,看问题比较透彻,他坚决道:“这应该是杨元庆为配合河东战役而实施的围魏救赵之策,目的是逼我们放弃河东,可越是这样,我就越不会让他得逞。”

  李建成终于忍不住说:“可是父亲,关陇这样反复拉锯之战,对民众伤害太大,孩儿很担心我们统一了关陇,也是千疮百孔,粮草税赋难以支撑我们的天下大略,孩儿认为还是应该集中精力统一关陇,尤其河西的马场,对我们的将来的争霸有着深远影响,再这样迟迟拖下去,会对我们越来越不利。”

  裴寂也劝李渊,“殿下,臣担心的是我们兵力不足,现在长安守军加上柴将军的三万军和窦将军的两万军,一共只有十万人,而且其中五万士兵都是训练不足,假如世民在河东若不敌杨元庆,损兵折将而归,那我们会变得极为被动,恐怕三五年之内都翻不了身。”

  裴寂非常了解李渊,他见李渊对河东还是不死心,他的心中也开始忧虑起来,这时,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丞相,独孤右仆射求见!”

  “请他进来!”

  李渊对独孤震不敢怠慢,独孤震不仅是他舅父,同时也是他目前最大的支持者。

  李渊又对建成和裴寂道:“你们二人先退下吧!”

  “是!”

  两人起身行一礼,告退离开了房间。

  片刻,独孤震快步走进了房内,他上前施礼道:“卑职独孤震参见丞相。”

  独孤震现任尚书右仆射,按照隋朝的官制,尚书省左右仆射,门下省纳言和内史省令,都可以称为相国,但在长安则不是,由于李渊本身被封为丞相,那么三省首脑就不能再称为相国,所以独孤震虽然官任尚书右仆射,也只是一个高品官员,而不能称为相国。

首节上一节668/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