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前没想过大名鼎鼎的神甲兵,死了连外衣也会被扒光,沉痛地点点头:
“我听说浩然在卫州建了个英烈陵,以后由朝廷出资,在檀州和一些地方也要将英烈陵建起来。我老了,以后只能在京城祭拜他们。战乱平息,让适儿和邈儿他们走遍这些英烈陵,必须去亲自祭拜。”
李豫在沈珍珠面前从来不自称朕,和他说的一样,要做一对平凡夫妻。后面的李邈身穿一套盔甲,可惜没能来城楼,和几个弟弟手持武器,一直在门口保护李豫。看到这种场面没人不触动:
“父皇,浩然在建英烈陵时,听说还要将他那首诗刻在中心的石碑上。那首诗虽充满感伤、厌战,更包含了对和平的向往。要是其它地方建英烈陵,不妨将那首诗也刻在上面。”
卫州的事已有人奏报,李豫点点头。沈珍珠不知道,问李邈:
“邈儿,浩然写的什么诗?”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城外的场景更让人触动,前几天死的秦兵,在战场后方小山堡旁,堆成一座真正的尸山。现在正是夏天,看那里根本看不清楚,苍蝇无数、鹰鸟成群,在尸山中人也驱不散。还好已经安排人到那里去,准备就地挖坑填埋。
他们从城楼上慢慢走到城下,过了好一会,一脸疲惫的何浩然,带着更为疲惫的将士赶来。
“拜见父皇、母后。儿臣救驾来迟,让父皇母后受惊了。”何浩然和大军跪在李豫沈珍珠面前,他是真心请罪。
他知道长安会再渡轮陷,开始还以为会随着自己的来到而改变,最后出了窦文场之事,他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可当时他在救沈珍珠抽不出身,等抽出身时,田承嗣又被逼献出五州之地。要是他暂时放弃收复五州去长安,可能会阻止得了这场大劫。
“浩然,众将士快快起来,”李豫没有半点责怪他的心思。以为那封信是他提醒的,是自己没听他的提醒,将一切责任都推到自己头上。
“大家都累了,先进城去休息,有什么话慢慢再说。”
冯文范十分狡猾,战马也多,万余人几乎每人一骑,全部分开逃跑。何浩然只得让大军分成几股追,又不知道冯文范走的哪边。大军一路来只在马上闭了几次眼,大家都累了,追了半天杀了对方四五千人,不敢再追下去,下令收兵。
冯文范和不少手下将领没能抓到,战马倒是不错,得了近四千匹。他的到来让活着的人松了大口气,现在就算再有几万大军再要攻楼,这些人也不会再怕了。
李豫很体贴这些定海神针,一来没谈正事,在几个大操场上摆了三千桌,与众城守将士一起吃顿大团圆饭。
他们这桌皇家只有李豫一人,除何浩然、田承嗣,全是守城的将领,一张大圆桌挤了二十个人。沈珍珠主动坐在另一桌,和李适、众皇子分开招呼其他的将士。
经过这样的大战,一旦放松下来就会困倦,有些将士倒在桌上就睡过去。李抱玉在何浩然旁边睡着,李豫没有让人叫醒他,吩咐几个侍卫:
“将凉国公抬下去休息。”
一些将士陆续被人抬下,李豫叹声说:
“帝京失守,朕悔不听浩然之言,该负主要责任。明日朕就写罪己诏昭告天下,非众卿之罪,众卿不必自责。”
李雪韵已经给何浩然说过,他没有向李豫解释那封信。众臣一番劝说无果,他又说出第二件更大的事:
“现在是非常时期,众爱卿各守其责,有守土之责的没必要去卫州。朕决定去卫州后,选个良辰吉日,将皇位传于太子。众爱卿以后当尽心抚之,太子登基时再进行封赏。”
有些话他没必要对这些人说,此时他也想通了,连自己都在亡命天涯,没什么该不该说的。
在檀州的官兵基本上都已知道,李豫父子也商量过,此时李适没说那些虚伪的废话。与何浩然来的全是将领,听到后只是略有些惊讶,跟着檀州官员表态:
“臣等当竭力辅佐太子殿下,早日平定内乱,驱除外贼,还我大唐一个安宁。”
李豫欣慰地点点头,将目光落在何浩然身上:
“以后的事情就靠你们了,朕累了,只想和你母后过普通人的生活。以后有什么事,就和太子商量吧!只要你们都同意,不用来请示朕了。”
没逃几天的难,李豫现在老了不少。何浩然完全赞成他退位,好好享受以后的生活。
“父皇安心休养也好,外面的事你不用担心,大唐如此大,这些反贼不过是占了几个地方。只要朝廷管好内政,太子和儿臣及众将领定能将他们消灭干净,将京城夺回来。”
提到京城,在旁边桌的一群文官忍不住了。他们家大业大,恨不得现在就让他去收复京城。郑茂林第一个开口问:
“洛阳郡王,如今你手下有多少兵马?”
何浩然会错意,以为他们担心保护卫州朝廷的兵马不够,统计一下,照着大的句说:
“至少有六万人,我已吩咐雪韵在卫州招兵,目前只是卫州的兵马就有两万。当然多数是新军,训练几个月才能上战场。得到毛峰山铁矿和几州铁源相助,卫州正在大力打造神甲,想来朝廷暂时搬到那里后,又能得到几千副神甲和新武器。战马等更多,现在我们的战马至少有三万匹。”
他说得不是很虚,但已经是最好最大的数据了。众人十分满意,郑茂林说出他的目的:
“虽只有六万多兵马,在郡王手里可当几十万使用。现在大敌已去,郡王没必要送我们去卫州。可领几万兵马去收复长安,卫州虽好,毕竟没有长安方便,郡王以为如何?”
他呆住了,现在曲盈盈就快生产,在这里一闹不知来不来得及赶到。郑茂林倒好,居然叫他不必回家,直接去收复长安?
见他不语,裴子臣也横插一脚:
“郑大人说得不错,帝都一日在贼兵手里,那都是我们的耻辱。相比收复沧州之类的,长安绝对要重要得多,还请郡王早日领兵收复长安。”
没一个将领发言,全都是这些文臣,卢杞幻想得最好:
“要是郡王从檀州领兵去,我看皇上和我们也没必要去卫州跑一趟了。就在檀州等,一旦郡王收复长安,我们就搬军回京。到那时再行登基大典,太子在帝都登基,比之在外面登基,孰轻孰重想必郡王心里有数。”
卢杞的一番话,让本来起身想反对的一些将领都呆住了,缓缓坐回去。要是在外面登基,会成为外邦的笑柄,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更让大唐的历史上,继唐肃宗后又添一笔:
“唐某某皇在卫州登基,后面加个括号(因帝都被叛军占领,逃难卫州)。”
最重要的几个人物都在点头,李适不好开口,沈珍珠也不好为儿子说话。李豫虽在点头,却没说话,他知道自己一旦发表意见,可能会打乱何浩然一些战略布置。
和众妃嫔坐在一起的裴妃很体谅他们,却没能体谅何浩然,对他说:
“卢相言之有理,不说其它,登基大典最好是在京城举行。浩然,你有六万多兵马,目前反贼朱泚的永兴军几乎已被废,并没多少人,何不领些兵去收复长安?就算让朱泚逃走,只要能将长安收复也值。”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可怜的妃嫔
第四百五十五章可怜的妃嫔
除以前在朔方逃命那次,舒小红从来没如此赶过路,原本到达德州后,李水音让她先回卫州,她哪能让李水音独自面对这种事情。在后面几百个士兵的保护下,何浩然到的第三天赶到檀州。
她们赶到檀州没能见到何浩然,见到最想见之人。李水音抱着裴氏哭了好一会,又与众人一番叙旧才问:
“父皇,浩然他到什么地方去了?”
见到女儿让李豫很高兴,没有对她隐瞒:
“浩然准备先去收复长安,但太原那边吃紧,领了一万兵送五千成德兵去支援太原,顺便给李爱卿送些盔甲过去。”
一直跟着何浩然东奔西跑,李水音在军事上的能力不说,知道不少事。她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