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194节

  方浩计算了一下,新增十万亩地,在种植优质品种的情况下,在这草原开垦出来的土地下,可以收获大概两千多万斤的粮食,能够供应差不多三万人的口粮。

  接下来可以一直干到明年三四月,就算中间还会掉出一部分人力做别的事情,也应该可以开垦出十几万亩土地,供应明年迁移过来的边民也差不多。

  心里有了底,点头说道:“干得很不错。”

  又问那个士兵:“现在还搞训练吗?”

  “隔一天训练一次,轮流着训练。”那个士兵说道。

  “我们现在有多少预备士兵了?”方浩又问道。

  预备士兵是很重要的力量,过了适应期之后,训练的强度跟正式士兵也一样,只不过一个能够拿到粮饷,一个拿不到而已。

  说到这个问题,那个士兵有一些忿忿不平,道:“这两批送过来的边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多老弱病残,挑不出多少适合当士兵的人来。两万边民里面,能够拉出来练一练的也就四五千人,其余的不是年纪大了,就是身体太差了,还有一些是女人。”

  以前方浩这边需要的边民是从边关直接挑选的青壮年,基本上所有的都可以作为预备士兵。

  后面分批次迁移过来的两万人都是朝廷从内地迁移过来的,人口素质肯定差了很多。

  特别是,负责这件事情的户部尚书还是敌对阵营的人,更不会给他迁移多少优质人口过来。

  “有四五千也就不错了,”方浩道,“接下来迁移过来的人口素质应该要好一些,拉出几万士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次的人口迁移,皇帝都已经表了态,非常的重视这次事情,想来户部尚书应该也不敢搞什么鬼,会迁移一批年轻一些的人口过来。

  他跟着这个士兵骑着马在开垦出来的土地边上巡视。

  那是一片很长的地方,一边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沟渠,一边就在沟渠两旁开垦农田,已经开挖出了二十多里。

  源头在龙城东方的小湖泊,尽头已经快要接近当初方浩选定的第二座城池的地址了。

  在他选择建筑第二座城池的地方,已经驻扎了一个指挥的士兵,由营指挥李子扬带头,另外还有两三千边民,正在这边平整土地,烧制窖砖,为第二座城池的建筑做准备。

  方浩巡视过来的时候,李子扬正带着一队人在削平一处高地,将泥土运填到低洼之处。

  他自己作为营指挥,也亲自上阵推着独轮车运土。

  见到方浩过来,又惊又喜,连忙过去见礼。

  方浩见他一身泥土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说道:“你监督着他们做就可以了,作为一个将军,你不需要亲自来做。”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嘛。”李子扬笑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着活一样的可以监督他们。”

  他是农村人,当年在老家的时候因为干旱时争水,和人打架,将人打伤了,结果就判了一个流五千里的罪,成为了这边的边民。

  他是第一批被方浩选为预备士兵的,当时对方浩作出的承诺,并不是多相信,不过等到他成为正式士兵之后,就成了方浩的忠心属从,对他极为的感激。

  因为他终于不是有罪之身了。

  也正是怀着感激之情,他在后面的表现都非常的卖力,因此被方浩看中,在方浩升为卫将之后,超过那些老兵,一举被提升为营指挥。

  不但不是罪人,还成为了一个有品阶的武将,说光宗耀祖也不为过。

  成为指挥之后,他也更加的卖力,不管是训练士兵,还是带兵打仗,都非常的骁勇。

  对自己手下的士兵经常讲述方浩的好处,在他的嘴里,没有方浩,就没有这些人的未来。

  是方浩提出预备士兵的制度,就在边民里面征兵,这才给了他们洗去罪名获得新生的机会。

  在他的熏陶之下,他这个营的士兵都是方浩的死忠属从,着实给方浩带来了不少的系统积分。

  在谋夺马场之战与围城之战里,他的那一支军队表现最为骁勇,也使得他获取了很大的战功,在朝廷论功行赏的时候,积功而至正五品的游骑将军。

  一个营指挥,本来只应该是正九品的武将,有些时候从九品也可以出任这个职位。

  可是他这个营指挥却因为军功到达了正五品的地步,品阶高出实务太多。

  这样的品阶,做一个卫将也绰绰有余。

  卫将一般也就是正六品。

  当然,朝廷给他封赏这么高的品阶,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先锋卫很快就要提升为军镇,给他们留下了提升为卫将的空间。

  正五品的军衔,虽然只是虚衔而不是实务,这也够让他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没有方浩,他又哪里来的这一天?

  所以他对方浩极为感恩。

  方浩离开之前让他负责这边建城的准备工作,他就尽心尽力的做这件事情,甚至亲自下场干活。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回报方浩对他的知遇之恩。

  方浩对李子扬的态度非常的满意,那些被他从边民中挑选出来的将士,对他的忠心程度也远比原来的那些老兵要高。

  他使用了明眼辨忠奸这个技能,看到了李子扬头顶上的状态栏:

  姓名:李子扬。

  年龄:二十八岁。

  职务:游骑将军,朔州军狼牙镇先锋卫第六营指挥。

  品阶:正五品。

  与宿主关系:从属关系。

  对宿主忠心程度:死忠。

  看到这样的状态,他更加满意,对李子扬说道:“也不多你一个人的力量,管理军营本来就劳心劳力,就不要亲自下地干活,把自己弄得太累,以后你还有更重的担子要担任,可不要把自己的身体累坏了。”

  “没事,我现在身体好着呢。”李子扬笑道。

  他是农民出身,虽然现在已经是正五品的将军,可是升职的时间太短,本质上还是比较淳朴的。

  说完这话后,想到方浩刚才说了更重的担子,突然间眼前一亮,问道:“将军,是不是升格那事定了?”

第四章 新城的筹备

  在打赢了围城之战后,龙城这边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升格的问题。

  龙城能不能升格为军镇,关系到这一支军队所有士兵的切身利益。

  升格之后,按照方浩的行事风格,不会从别的地方调集士兵过来充塞队伍,也不会从别的军队调拨将领过来指挥这边的军队,只会就地取材,从原来的将士里面提拔表现得好的。

  龙城要是升格为军镇,不用说,几个营指挥都可以升级为卫将,甚至升为副将都不是不可能。

  这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如果只是将方浩升级为总兵副将,或者是将卢伦英调走,让方浩成为狼牙关的总兵,那就最多只能有一个人升为先锋卫的卫将,大多数将士都无从升迁。

  最坏的情况就是,方浩得不到总兵职位,那大家就没戏了,只能继续在这草原之上战战兢兢的活着,慢慢的经营着这一亩三分地。

  不过那种可能很小。

  因为他们这些做下属的,都已经提升了很高的品阶,明显就是为以后的升迁做准备。

  不过没有得到准信,谁都没有把握。

  方浩听到他问起这个问题,微笑着说道:“定了,升格为军镇,一共给了我两万五千名正式士兵的名额,还有三十万边民。”

  “太好了!”

  李子扬兴奋得大叫起来。

  突然转过头去,对那些在干活的人高声叫道: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先锋卫升格为军镇了!”

  这一声喊出来,那些听到的人都欣喜起来——特别是那些正式士兵和预备士兵。

  那些正式的士兵,在升格之后就有很大的机会出任队正和火长,至于那些预备士兵,也拥有机会成为正式的士兵,洗去自己的罪名。

  现场一片喜庆的气氛。

  李子扬又向方浩拱手,喜气洋洋的说道:“恭喜总兵大人!”

  现在的方浩可不是以前的卫将,而是一个总兵,这样的武将,大尧国也就那么几十个。

  总兵大人这个称呼,当然比烂大街的将军这个称呼要珍贵得多。

  方浩笑呵呵的说道:“同喜,同喜,以后你也要升一下职务了,最起码一个”

  李子扬大喜,说道:“全靠总兵大人的栽培!”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中午,李子扬本来是想再干一段时间活,累了再来吃饭,可是现在方浩过来了,自然要提前开饭。

  他们这两三千人驻扎于此已经有了几个月的时间,吃喝住都在这里,这才能方便他们就近干活。

  要是住在龙城的话,每天来来回回,时间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那些开荒的人,也都是住在帐篷里面,方便就近干活。

  方浩没有去龙城,就在这里跟这支筹建城池建设的队伍一起吃了一顿饭。

  这里的大锅饭,当然没有办法跟京城那些手段高明的厨师做出来的美食相提并论,不过这一路走过来,很多时候都只能吃干粮,相比之下,这热气腾腾的饭菜和骨头汤,就好到不知哪里去了。

  吃饭的时候,方浩又向李子扬了解了一下龙城这边的情况,包括和戎突人的情况。

  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龙城这边和戎突人并没有发生冲突,当然也没有接触,双方相安无事。

  有时候两边的巡逻部队遇上,也都马上掉头离开,并没有产生冲突。

  都比较克制。

  士兵的训练,抓得并不是很严格,因为他们要为龙城的升格做准备,努力的开垦荒地,这样才能够让即将到来的边民有饭吃。

  李子扬这边的训练更少,因为他负责的是新的城池建设,这一座城将会比龙城更大,需要的人力和物资也就更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训练。

  七月初到九月底,李子扬亲自带着八百多人去百里外的大山下安营扎寨,在那山上砍了两个多月时间的树木,放倒之后,劈掉枝桠,就拖到山下放在那里任它风干水份,准备建城之时再运过来使用。

  到了十月的时候,天气太冷,山上都冰冻,砍树太过危险,这才带着人马回过来。

  龙城还是比较小,还没有升格的先锋卫驻扎在那里,就已经非常拥挤了,等到升格为军镇,大量的人口迁移过来,更加承受不住,所以建城这回事,是需要很快解决的问题。

  有了上一次的建城经验,这一次的规划更完善,城池的面积比原来又大了一倍,工程量也大了很多。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管是土地的平整,还是城墙砖的烧制,甚至是城内下水道的挖掘,都已经差不多完成,大概在过年之后就可以正式建筑城墙。

  方浩在这里吃完饭之后,看了一下他们的筹备工作,对他们的进度表示非常的满意。

  他对李子扬说道:“你这一支人马就不用关注别的事情,好好的把这座城池建设好,就是你最大的功劳。等到明年下一批迁移的边民过来,我会给你再调派三千人来协助你筑城,希望你能够在秋收之前建好这一座城池,将粮仓也建好。”

  “请总兵大人放心,”李子扬大声道,“末将一定尽最大的能力来完成此事!”

  “我相信你能够做好!”

  方浩说道。

  看完这边的筹建情况之后,方浩这才离开,骑马往西而去。

  这里离龙城有二十多里路,已经修了一条比较宽阔的大路,大路的一边是草原,另外一边则是开垦出来的土地。

  开垦土地的队伍离李子扬那边已经只有了两三里地。

  他们是先挖出引水的沟渠,然后在沟渠两边就着地势开垦土地。

  大部分的草原都没有改动,如果水源不足的话,改动了也不会有收成。

首节上一节194/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