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153节

  没想到这才几天时间,对方不光是抵挡住了几万敌军的进攻,还斩杀数万首级,取得大胜。

  他们虽然知道方浩的军队很厉害,上次两三千骑兵就杀了对方七八千骑兵。

  可是也没有想到会厉害到这个地步,几千骑兵竟然可以抵挡敌人几万骑兵。

  看着那一车车的人头运过来,又由不得他们不信。

  街道两旁,观者如堵,有人情不自禁的呼喊出了“方将军万胜”、“先锋卫万胜”的口号。

  有人带头,很快就迎来了很多人的应和:

  “方将军万胜!”

  “先锋卫万胜!”

  方浩骑在马上对道路两边喊着口号的围观者拱手致意,卢伦英则和陈朗对视一眼,眼神都有一些复杂。

  将那些人头都搬运过去之后,方浩留在总兵府,和卢伦英、陈朗商讨着应该怎样向朝廷上报这一件大功。

  守城的事情狼牙关和朔州都没有掺与进去,可是再怎么都要给他们加上功劳,要不然脸面上太难看了。

  朔州在这件事里面的功劳就是——齐云山马场之事过后,就预料到戎突人会采取报复行为,所以以最快的速度调集了上百万铁器支援,使得龙城有了足够的武器防御。

  而狼牙关总兵更是担心龙城低矮,无法御敌,紧急调派了一万人过去给龙城加高城墙,使龙城得以在十万大军的围攻之下坚守不退。

  这虽然不是主要的功劳,但也算是很大的功劳。

  没有他们的运筹帷幄,龙城就不可能守得住,当然更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战果。

  主要的功劳自然是方浩的。

  带领手下士兵守城以及奋勇杀敌,这都是事实,也有巨大的战果可以证明。

  在请功的表章里面,方浩又附上了在守城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将士名单,那是这些天每天都有整理的,很长的一份名单,精确到了他手下的每一个出过力气的士兵以及预备士兵。

  另外还附有阵亡将士名单以及伤重不能继续为国戍边的士兵名单,他们立的功劳也附了上去。

  卢伦英也写了一份大胜的表章,陈朗这边也代表着朔州写了一份,三方的表述要一致。

  第二天一大早的,这三份表章就用六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朔州,再由朔州送到朝廷那边去。

  那几万个人头,就不用那么快的运送过去——也没有那个条件,以那么快的速度运送几万个人头过去,只能用一支车队慢慢的运送到京城。

  这个时候,朝廷关于方浩在齐云山马场一战所获胜利的回复都还没有下来。

  甚至因为路途遥远,他们才接收到齐云山马场一战的消息没几天时间,朝廷里正在为这件事情吵着。

  那些官员当然没有想到,就在他们接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另外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已经在开始,而且很快就结束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抓紧种地

  方浩没有在狼牙关做太久的逗留。

  现在快要到了春耕的时候,他还得回去加紧安排种地的事情。

  不要说能不能升级为军镇,就只是朝廷将承诺给他先锋卫的边民都移交到位,他都会承受很大的粮食压力。

  虽然又新开垦了很多田地,可是如果真的升级为军镇的话,就算今年所有的粮田都能够种上优良种子,也不足以供应增加人口所需要的粮食。

  必须要加大力量开垦粮田。

  回到龙城之后,他就将所有的人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道:“现在战争已经结束,戎突人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都没有攻下我们这座城池,可以预见短期时间内,他们不会再发动进攻,我们也应该开展我们的生产了。”

  他去狼牙关报功的时候,手下的人已经将戎突人费了几天时间慎起来的斜坡都清理的干干净净,填起的护城河也都重新疏通了。

  在这种情况下,戎突人确实已经没有了能力进行下一次的攻城行动。

  “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士兵的训练会大幅度的减少,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耕种,尽最大的努力开垦田地,种下粮食。”

  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播种了,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当然,有一些粮食可以延后一些播种,比如说大豆高粱,再迟缓一两个月也没有什么,还能够趁着这个时间,开垦更多的田地。

  在这一段时间里,龙城所有人最紧要的任务就是搞生产。

  甚至方浩还对那几千名的戎突俘虏说道:“你们前一段时间的表现,我看在眼里,没有闹事,这一点非常好,如果你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这样表现,我可以向你们承诺,几个月之后将你们都放回去。”

  那些戎突俘虏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没杀他们就已经不容易了,怎么可能会让他们这些奴隶苦工放回去呢?

  “其实我们是爱好和平的人,”方浩这样向他们解释,“实际上我们一点都不喜欢战争,这一场战争也是为了告诉你们的掌权者——我们并不害怕战争,我们有打赢任何一场战争的能力。”

  “这一场战争也夺走了我们很多战士的生命,我心里非常的悲痛,希望这样的悲剧以后再也不发生,我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能够将我的意思传达给你们部落所有的牧民——我们尧国人不喜欢战争,我们与你们的战争应该到此为止,大家可以做好邻居。就算做不了好邻居,也不要互相攻伐,要不然这一场战争就是下场。”

  “跟我们做邻居做朋友,你们会得到很多的好处,我们尧国人,可以给你们提供铁器,提供食盐,提供茶叶,提供布匹,甚至提供粮食的种子,而和我们为敌,你们什么都没有,将会越来越贫穷,甚至会失去生命。”

  跟这些戎突的俘虏说这样的事情,当然也是方浩并不希望接下来继续和他们发生战争——他要在大草原上立足,有这一场战争就可以了。

  继续占据对方的草原,他没有那么多人口,朝廷也不可能无限制的给他添加人口来占据草原。

  他需要一个和平环境里的根据地,还可以让他好好的发展,要是经常有着战争的威胁,地都没法种,就更谈不上发展了。

  当然,这也因为他和沙鲁早就有过约定——从马场得到的那些俘虏都要交给沙鲁。

  至于那些从战场上俘获的俘虏,属于约定之外的存在,当然不会那么早的交给沙鲁。

  那也有几千人,现在又正是需要苦力的时候,让他们多做一点苦力活,没有什么不好的,没必要白白的便宜沙鲁。

  当然,这种事情方浩不会说出来。

  几个月之后,先把约定好的人交还给沙鲁,也可以让那些留在那里的人相信自己以后确实能够被放回去,这样可以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做事。

  现在加上那些戎突的俘虏,龙城一共有着上万名的人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上万人口都在努力的开垦土地。

  春天已经来临,大地回暖,开垦土地也比冬天在冻土上开垦要快了很多。

  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沿着开挖出来的水渠,在这草原上开垦出了几万亩的粮田。

  过了半个多月,有的粮食就应该要播种了,这就要分流一批人出来。

  不过还有几千人继续在开垦粮田。

  因为他们接下来的粮食压力会比较重。

  等到大豆高粱都开始种下去的时候,终于结束了开垦粮田的事情。

  一条水渠已经沿着地势挖出了三十多里,水渠两边一共开出了近二十万亩的土地。

  不过很多开垦的都比较粗糙,只能够种大豆,并不能种水稻小麦这样的主粮。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五月初。

  农田里面的活也多了起来,除草灌水什么的,人少了根本就忙不过来,已经不适合继续开垦。

  朝廷分发给龙城的第二批人又过来了,这一批是五千人,其中有几百名是女子,也有不少年纪大的。

  在这一批人到来之后,方浩终于将沙鲁带过来的那几百人和从马场俘虏的一千多人放了回去,对他们说道:“我是言而有信的人,这段时间你们表现的都很勤奋,所以我叫你们放回去。”

  还有两三千从战场上俘获的俘虏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一脸羡慕的看着那些重获自由的同胞。

  方浩对他们说道:“我给你们一年的考察时间,你们要是能够像他们一样的勤奋,踏踏实实的劳动,我也会将你们放回去。当然你们要是觉得这个地方更好,选择在这里留下来,我也可以接受你们,并且会和尧国人一视同仁。”

  为了这些俘虏的情绪稳定,他经常会派阿桑过去跟他们聊天,传达一些各民族和谐的观点想法。

  从阿桑给他的回馈来看,也有一部分人对这里的生活表示羡慕。

  因为这里吃住都比他们的游牧生活要好。

  所以他才会提出这样的说法。

  当然大多数戎突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更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过也有小部分人眼睛一亮。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进京述职

  在五月朝廷流放过来的那五千人口到来之前,朔州那边支付给龙城的铁器,也都已经支付到位。

  在这期间又发生了几起戎突人抢劫的事情,抢走了大量的铁器。

  这是沙鲁按照约定取走属于自己的酬劳。

  沙鲁在龙城之下擒住了五王子之后,就押着他这个民族罪人回到天赐大草原的王庭。

  结果在路上,某一天早晨的时候,发现五王子已经自杀身亡。

  这让沙鲁双眼流泪:“虽然他做出了伤害我们戎突人的事情,可他怎么也还是我的哥哥,我只是想把他回去让父王来处置,他怎么就想不开呢?八王兄已经死于敌人之手,现在五王兄又寻了短见,那么多兄弟,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太让人伤心了!”

  伤心的事情不只是这一件。

  在他回到王庭之后,他那久病缠身已经数年不理人事的父王,听到这一场战争折损了几万人之后,竟然给活活的气死了。

  沙鲁这个天赐大草原王位唯一的继承人,终于成为了这座大草原的王者。

  成为在这草原之上王者的同时,他也在草原之上发动了几场战争,杀了一万多不服从于他统治的戎突人,也利用这几场战争,显示了他在这座草原上强大无敌的力量。

  终于,再没有反对的声音了。

  稳定之后,他就开始派人来取铁器。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两边都不会有什么交易——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物品来进行交易。

  摆在沙鲁面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这个经历了几场战乱的大草原恢复元气,让那些牧民休养生息,让自己的亲信去管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

  这不是一时半会就忙得过来的。

  以后的交易肯定是要交易,但是现在没有那个精力来做这种事情。

  在登上了王位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将王庭南迁,一直迁到他之前的军营那边,离龙城不过百里。

  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那些人已经在攻打龙城那一战中被吓破了胆,觉得挨着对方太近,并不安全。

  沙鲁不顾他们的反对,强行将王庭迁移到了那里,他的理由是——必须要盯紧对方,不要让那些尧国人继续往草原深处建立城池。

  只要发现有那样的迹象,就马上摧毁。

  南迁过来没多长时间,方浩就放了一批戎突人回来。

  得到那一批戎突人之后,沙鲁做出了一个让他那些手下更加震惊的消息——他也要在这座草原上建立一座城池,作为天赐大草原永久的王城。

  有人说:“大王,我们不会修筑城池?”

  沙鲁回答:“我们的人被抓过去修筑了很久的城池,他们回来了,我们就会了。”

  有人劝谏:“大王,我们戎突人逐水草而居,有牧草的地方,才是我们的家,我们不适合定居于一个地方,建立城池,我们也没有办法长期的居住于城内。”

  沙鲁回答:“尧国人可以定居于一地,我们也就可以,只有定居才会让我们更加稳定。”

  “他们会种地,不用跟随着水草而流浪。”

  “我们的人被抓过去种了很久的地,他们回来了,我们也就会种地了。”

  有很多的反对意见,但是沙鲁已经做出了决定,现在在这座草原上,没有人能够撼动他的权威,所以这个命令被执行了下去。

首节上一节153/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