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111节

  他让大家解除戒备,原地等待那队人马的到来。

  那是一支上百人的队伍,有一些是边关的人,还有一些衣甲鲜明,却是禁军的装束。

  看到方浩带着那么多人等在那里,卢伦英跟身边那个文官说了几句,那个文官脸上露出了微笑。

  双方靠近之后,卢伦英先开口说话:“方指挥,这一位是朝廷来的监察御史池旭池御史,他负责巡查边境,今天就是来巡查你这边的。”

  方浩连忙抱拳见礼:“朔州狼牙关先锋营指挥方浩,见过池御史。”

  池旭也连忙回礼:“见过方指挥。”

  监察御史虽然是一个官场上人人害怕的存在,但是他们的品阶并不高,只有正八品。

  说起来,方浩这个营指挥的品阶还高过池旭,所以他不能坦然的受方浩的礼。

  当然,实际上不能这么算。

  池旭出来巡视边关,那可是代天子来巡视,不要说方浩这个小小的指挥,便是朔州节度使上官云,也得对他客客气气。

  要不然打起小报告来,他可吃不了兜着走。

  不要说武将们惹不起这群御史,就是在朝廷的那些文官平时都不敢惹他们。

  人家可是拥有“风闻奏事”的权力——意思就是听到了什么消息,不需要严谨的求证,就可以向朝廷禀报。

  御史没有别的权力,就这一个打小报告的权力,已经让所有的官员都忌惮。

  当然,做御史的也要谨慎地使用他们的权利,抨击那些大官可以,但是不要太过放飞自我。

  裘伯贤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他中了进士之后,因为父辈的人脉,并没有做地方官磨砺,一开始就进入了御史台,靠着喷人从正八品的监察御史一直上升到了从六品的侍御史,不知喷过了多少权贵,在文人中赢得了一个不畏权贵的清名。

  但是也因为喷人的过程中太过放飞自我,结果得罪了一个得罪不起的大佬,被一巴掌狠狠的拍到了巩县那个小地方做主簿。

  一般情况下,收敛一点的御史仕途都会比较好,上升的空间很大。

  御史,就是天子养来撕咬文武百官的狗,理论上当然是咬得越狠的越有仕途。

  但是,也要分清楚对象——要咬天子希望你咬的人,而不是咬天子不希望你咬的人。

  懂得揣摩上意的御史才是一个有前途的御史。

  在这个前提下,喷得越厉害的御史越有前途。

  裘伯贤那一次就是喷错了对象,结果就跪了。

  简单一点来说,他们就是一群奉旨喷人的存在,谁都不想惹他们。

  卢伦英这个三品的总兵,对池旭都要恭恭敬敬,更不用说方浩这个小小的指挥了。

第九十七章 巡查

  朝廷派监察御史来巡查边关,查到了先锋营这边,方浩自然要好好的接待。

  他要让那些人停止训练,护送监察御史和总兵大人一起去先锋营,却被池旭制止了:“你们继续训练你们的,我也看一看你们是怎么训练的。”

  巡视边关,本来就有巡视军事训练的内容。

  方浩也没有推辞,对那些在原地休息的士兵说道:“大家打起精神来,按照原定计划训练!”

  说着,举起自己的长枪,跑在了最前面。

  一千多名士兵以及预备士兵都拿着武器跑了起来。

  “他们这做的是什么样的训练?”

  池旭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训练方式,便问一边的卢伦英。

  卢伦英道:“这是方指挥自己摸索出来的训练方法,听说可以提高那些士兵的长途奔袭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团队之间的配合,不过没有实战,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边关的训练方法并不是一致的,每个队都可以制定自己的训练方式。

  一致的训练就是迎接朝廷检阅时的仪仗式的训练,能够应付检阅就可以了。

  池旭这是第一次来到边关巡视军队,也不知道以前的那些监察御史都是怎样巡视的,前前后后也看了几场仪仗式的操练,觉得非常的没意思,现在好不容易碰上方浩带着军队正在训练,自然要看一看。

  他看得出来那些士兵都已经很累了,衣服都是湿透的,腿上还绑着几个布袋,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但是感觉挺真实的。

  看到训练的这么累,他知道方浩是在真正的训练这次军队。

  那些士兵奔袭了十多里路,本来已经累得很了,不过在池旭到来的时候,很难得的休息了几分钟的时间,感觉又回了不少的血,奔跑起来,速度又快了很多。

  池旭等人并没有玩先锋营那边去,而是骑着马慢慢的跟在这次训练的队伍后面,看他们是怎样训练的。

  看到他们奔跑的速度比较快,而在那比较快的移动中,阵型还保持的很好,池旭问旁边的卢伦英:“卢总兵,我是一个文人,不大明白上阵打仗的事情,你评价一下这样的训练怎么样?”

  “他这是针对骑兵来制定的训练,实战中比较有效果。”

  卢伦英也是打仗打出来的总兵,一看就明白了,对池旭说道:“这样的训练搞好了虽然不能说就能够强过骑兵,但是至少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可以和骑兵有一拼之力,不至于大溃败。”

  “这样啊”

  池旭有一些失望。

  这样的训练搞好了之后都不能强过骑兵,需还要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才能拥有一拼之力,甚至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都不能说必胜,只能说不至于大溃败。

  这让看史书时看了不知道多少以少胜多案例的池旭觉得很没劲。

  卢伦英看了一下池旭的脸色,知道他想着什么,向他解释道:“当年我们和戎突人发生战争的时候,大概要牺牲掉五个尧国士兵,才能杀掉一个戎突士兵。”

  池旭吃了一惊:“这么高?”

  “那还是在我们也有骑兵,很多时候我们又是在守城的情况下。如果是在战场上相遇,戎突骑兵对我们步兵,大概在一比十甚至更高。”

  卢伦英继续说道。

  池旭脸色都变了:“骑兵就那么厉害吗?”

  “不要说戎突骑兵精于骑射,就算是他们不带武器,一支千人的骑兵队伍冲击过来,仅仅凭借着战马的冲击力量,很容易就能够将一支上万人的步兵给冲散。”

  卢伦英向池旭说着这些边关将士都非常清楚的基本知识:

  “这根本就是极度不对等的力量比拼,要想遏制他们,一个是据城以守,一个是发展我们自己的骑兵队伍。步兵对骑兵,就只能靠着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人命来填,要不然就是送死。当年那场战争,死在我们尧国士兵手下的戎突人,多半是死于攻城之战。野外遭遇,我们没有半点优势。”

  几年前的那场战争,尧国不知道死了多少士兵,很多文人因此痛骂边关将士无能,池旭也是其中之一。

  而禁军和边关在战争之后都大规模的扩充战马数量,又对国库造成了大量的消耗,也引起一片痛骂。

  养一匹战马,比养几个士兵还要麻烦。

  现在听说步兵对骑兵那么大的劣势,这才知道那也是有原因的。

  “那么,方指挥这样的训练是不是会提高步兵对抗骑兵的能力?”

  池旭问道。

  “看上去可以提高,但是实战中能不能发挥效果,目前还不得而知。”卢伦英道,“这个还要看士兵的心理素质,要是他们一看到战马冲锋过来就吓到了,扭头就跑,再好的训练都没有用,再多的数量都没有用,只是一个溃败。”

  池旭又问道:“那么这种训练方式能不能推广到全军呢?”

  “现在还不适合,要看到实战的效果才行。”卢伦英皱着眉头说道,“这样的训练,实战效果怎么样,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对士兵们的体力消耗很大。”

  “体力消耗大,应该没有问题吧?”池旭道,“不是训练得越累,越容易出成绩吗?”

  “是这个道理,但是,”卢伦英苦笑了一声,“训练时的体力消耗过大的话,他们吃的东西也就要比平时多出很多,还要吃大量的肉,要不然身体就受不住,不会被训练成强军,而是把他们训练死。”

  卢伦英来看过几次方浩训练军队,看着方浩将那些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边民都训练成精气神十足的士兵。

  一开始也不是没有推广的想法,但是了解到他们一天食物的消耗量之后,就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在这些人进行军事训练之后,他们的饭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

  简单来说,就是养不起。

  除非将他们开垦的田地再扩大一倍,养殖牛羊的规模也扩大一倍,要不然,吃就要把他们给吃穷。

  这吃的可不是朝廷的粮食,而是他们这些边关主将的粮食。

  他当然不会去推广。

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

  自从实现屯田制度之后,边关粮食都是自行负责,要是从内地运送粮食过来,那成本就太大了,根本负担不起。

  所以卢伦英这么一说,池旭就秒懂了。

  他明白,养不起也不见得,因为他看到狼牙关粮库里面的粮食堆得满满的。

  所谓养不起,更多的还是舍不得养。

  这些边关的将领都有很大的权力,跟土皇帝差不多,拥有的粮食可以将它卖掉,变成自己的金银财宝。

  为朝廷训练出了强兵,但是损耗了自己的钱包,他们就不愿意了。

  相比之下,方浩这样死命的训练士兵的方式,就让他感觉非常欣慰。

  不顾自己的利益,也要为朝廷训练出一支强兵来,这样的将领才是朝廷需要的好将领。

  明白到这一点,再看方浩,就感觉到非常的满意。

  这样的人才是值得培养的人。

  而且方浩的训练跟他巡查边关别的地方时看到的又不一样,方浩自己也是一样的装束,还冲到了最前面。

  这才是真正的身先士卒。

  不像别的地方,巡查的时候,那些将领都骑在马上带着那些士兵训练。

  这是一场很突然的遭遇,并不存在着预演的可能,说明方浩平时就是这样做的。

  看着方浩表现得也比较轻松,更能证明他是经常这样训练,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么轻松?

  方浩带着那队士兵保持着阵型跑到了他们预定的目的地之后,就在原地休息。

  那些士兵也已经累得很了,都将腿上绑着的布包解下来,坐在那里休息。

  池旭也下了马,到了方浩身边,说道:“为什么要给他们腿上绑那些东西?里面装的是什么?”

  “都是沙子,”方浩道,“训练的时候让他们负重前行,等到打仗的时候,解除这些束缚,会让他们跑得更快一些。”

  池旭道:“你觉得你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兵,大概几个步兵可以对付一个骑兵?”

  “不好说,”方浩道,“主要还是看他们的意志力,要是不怕的话,两三个就可以对付一个骑兵。要是怕的话,十个也对付不了一个骑兵。这些人都没有上过战场,可能他们现在的身体素质以及格斗技能已经超过了边关的那些老兵,但是真正的打起仗来,战斗力怎么样,还是不大乐观。”

  吹牛他当然会,但是他不想在朝廷派来巡视的御史面前吹牛。

  要是朝廷那些人信以为真了,觉得他这支军队真的很厉害,让他带着一支步兵跟戎突人作战,那就完蛋了。

  有操蛋的事情,朝廷并不是做不出来。

  步兵对骑兵,在武器一样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法对抗。

  不过他也没有把话说死,接下来又说道:“要是给我三年的时间,配合一些特殊的作战器械,应该可以把他们训练得不逊于戎突骑兵。”

首节上一节111/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