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41节

  “算计了这么久,从这杀局形成之际我便已经谋定要从齐国取利,所以才会让陛下从小道进入齐郡,为的就是今日。齐国全军在济水沿岸,若是被晋人算计那么陛下便折返防御。若是算计了晋人,那就直接取下临菑。”

  “曹仁应该动手了!”黄婉贞道。

  诸葛亮颔首,将这房门关上,走到榻边道:“等着吧!明日一早,是成是败就都清楚了!晋国是一个强劲的对手,谋臣无数,能够达成这般算计都极难。就算晋国胜利,至少也能够为我们换来十几年的休养时间。”

  “嗯!”黄婉贞颔首,道:“天下定局已成,凭一人之力再难左右。”

  “是啊!一旦齐国被灭,我们就陷入了昔日项羽的困境,我一人可撑起一面,可面对晋国这样庞大的战车,这样的明主,这样的谋臣,谁能挡得住所有面呢?毕竟,我也不是神!”诸葛亮叹息道。

  “等明天吧!”

  “嗯!”诸葛亮颔首,躺在了榻上。

  

第九百九十三章 杀局六

  

  第九百九十三章 杀局六

  天刚亮,太阳不愿出来。

  昨夜一夜的厮杀使得今日的白日愁云惨淡,恍若末世一般,压抑得很。

  旷野的战场之上,士兵孤零零的矗立着,他无神的双目打量着四方,入眼的都是尸骨,漫山遍野数不胜数。

  他漫无目的的在这尸堆之中穿行,似乎想要远离这个战场,只是走了许久却依旧走不出这战场。

  忽然间,大地剧烈颤抖了起来。

  他惊慌失措的看向后面,哪里不知何处来的一支军队正快速向着这里疾驰而来,招展的大晋旗帜之下是数不尽的雄兵。

  他们吆喝着,兴奋地狂叫,向着这里疾驰而来。

  他狂奔起来,顾不得身上的伤,顾不得这遍地的尸骨,连滚带爬。

  终于,他看到了希望,前方一道枪盾阵列之下,是自家的大军。

  长枪之上血迹未干,显然是经历过了一场恶战的。

  眼看着要抵达大阵了,他兴奋起来,只是还没走上两步便猛然跪在了地上。

  胸膛上,带血的箭簇不知何时钻了出来,那箭簇穿透后留下的血洞正疯狂的渗出血来,遏制不住。

  “杀!”

  耳畔留下最后的声音是无数的喝杀声,晋军的重骑兵穿过了身旁,最终将他践踏马下。

  精锐的重骑形成一道半月阵型向着齐军残存的盾阵席卷而去,就像是飞速袭来的弯刀破阵而入,混战一团。

  临菑城下,两支军团终究相遇。

  陈诩认真打量了一下手上的帛书,向着拜伏的人问,道:“周瑜真的已经拿下长安城了吗?这消息是从何处传来的?”

  “启禀陛下,在下也不清楚,丞相只是让在下传信给陛下。”来者抱拳,拜道。

  “嗯!”陈诩皱眉,挥手让对方退下,向着旁边的诸将道:“孔明传书,周瑜已经拿下了长安城!朕认真比对过,确实出自孔明之手。”

  “陛下,周瑜既然拿下了长安城,那么北面必然大乱!既如此,何不直接进攻临菑?如此下来,东面大捷,天下可有!”

  “哈哈哈哈哈!”陈诩大笑连连,他将手上的帛书放入怀中,道:“关中本来就没有多少军队,周瑜十几万大军若是拿不下长安,倒也妄愧了孔明对他的赞誉了。既然长安已经拿下,那么进攻吧!”

  “诺!”众人抱拳,拜道。

  长安城,晋国的帝都陷落了?

  这一下,王辰的霸业只怕都将付诸东流了。

  对面的王基并没有选择采用突袭战,而是在这临菑城下与敌军背城一战。从谨慎的角度来说,他更希望济水的战线不会出现什么变故。

  前阵,李进飞马出阵。

  “嘚!尔等为何不按行军路线行军,来我京城?”

  陈诩似乎也有些惊讶,没想到在临菑城下还会遇上敌军。

  身旁的副将初步估算了一下敌军人数,抱拳道:“陛下,敌军不过三万人!”

  “三万!”陈诩轻笑,三万人在他眼中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没有人回答李进,只见大阵之中令旗招展,前锋五万已经如溃堤之水向着临菑城下的齐军杀去。

  李进在箭雨的掩护之下入阵,前阵齐军结成枪盾,严阵以待。

  几乎在同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数不尽的喝杀声,临菑城下大战已成定局?

  阳关北面,小道。

  曹仁的大军正快速穿行,自出轘辕开始便克下阳城,他只需要按照既定的策略拿下颍川直逼汝南便是。

  只是想是这般想,却不知他的对手是何人?

  小道之中,冬日枯黄的草甚多,只是这些尚且无人注意。

  随着无数声响镝撕破长空,但见两面山上梁军旗帜招展,无数大火迅速在小道之中蔓延,喝杀声不绝。

  还未开展,胜负已定。

  另一面,长安城。

  新一轮的攻城战已经开始,这段时日敌军不顾一切拼命进攻长安南城,昼夜不歇。

  东面乱局,飞鸽传书长安城。

  城下,周瑜认真看完手上的书信,眉头紧锁。

  “大都督?”

  “一群蠢货!蠢货!”周瑜暴怒,道:“究竟是谁在这个时候暗中使绊子?让东面大乱起来?陈诩在这个时候进攻临菑,完全乱套了!长安城都还没有拿下,就这般动作?”

  “陈诩进攻临菑了?”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不敢置信。

  周瑜怒火未消:“这个陈诩,脑袋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刘备在长安陷落之前进攻王辰,这个还可以理解。他却在长安还未陷落之际就进攻临菑,这不是坏了我大计吗?长安不下,晋国不乱!晋国不乱,杀局不成!”

  “大都督,当如何是好?”众人急呼道。

  “哼!好一个陈诩,好一个诸葛亮,倒是会打主意!”周瑜冷哼连连,道:“此时晋国若是不乱,我周某的大计就成不了,他诸葛亮和陈诩是逼着我不计一切代价拿下长安城啊!好,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还被你诸葛亮算计一道。传令下去,加紧进攻!”

  “大都督,现在东面二国已乱,莫不如咱们就此罢手?再不济也不能随了诸葛亮的意啊,咱们就算按照往常的进攻方式进攻也可!”旁边的吕蒙抱拳,道:“现在加紧进攻,无疑是要加大伤亡啊?”

  “子明有所不知啊!”周瑜道:“现在不加紧拿下长安城,晋国若是不乱,咱们就不能从三国之乱中取利。你想想,如果齐梁二国在此时动乱,而晋国安定,那么对谁最有利?当然是晋国!我们必须要尽快拿下长安城,这样对咱们才会更有利,只有三国大乱,陛下才有机会自南而北,逐个击破!所以,他诸葛亮是算定了我会这样,所以才迫使我们在长安城加大伤亡啊!”

  “末将明白了!”吕蒙抱拳,道。

  周瑜再喝道:“防御左右,继续进攻!幼平,你带人上去,本都督亲自击鼓!各部加紧进攻,不可懈怠。”

  “诺!”众人抱拳,拜道。

  周瑜击鼓,吴军的攻势越发猛烈。

  再一次登上了长安城墙,眼看着便要攻陷的时候,却见西面烟尘滔天,那烟尘之中无数晋军骑兵呼啸着杀向吴军大阵。

  弯刀散发着寒芒,将士们身上的灰尘还未掸去,便在主将的率领之下杀向敌军。

  文聘在杨真的搀扶之下从第一线退到了门楼之中,额上冷汗不绝,他的腰间受到了贯穿伤。

  军医紧张的为他处理伤口,只是那布满鲜血的大手一把抓住杨真:“记住,死守长安城,不管战局如何绝不出城!”

  “诺!”

  城外混战起来,晋军支援的到来使得城上的晋军战意大盛。

  “轰!”

  已经支撑了这么久的城门轰然倒下,无数吴军杀入城中。

  双方在城门展开激烈的恶战,公孙彦亲自督镇!

  此刻,城内城外都展开了混战,胜者将得长安。

  

第九百九十四章 杀局终

  

  第九百九十四章 杀局终

  “适才入阵的敌军是哪里来的?为何没有任何消息?”周瑜大惊,只是他不知道别人自然也不晓得。

  很快,便见一骑疾驰而来,向着周瑜抱拳拜道:“大都督,来援之敌约莫三千,暂不知是从何处来。”

  “斥候是干什么吃的?敌军杀入阵中了都不知道?”周瑜喝问道。

  “来犯之敌速度极快,但是我们潜伏在侧的斥候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丁将军觉得这有可能是城中之敌从侧门出城过来!”

  “告诉丁奉,长安城中的人不是他想象的那般无能,哪个不是名震天下的谋臣?会用这等计策?这必然是敌军的援军,让他抓几个舌头好好问清楚!”

  “诺!”来骑疾驰而去。

  不过这一下变故却让周瑜有些犹豫了起来,他甚至有些担心。

  忽然之间就出现三千多人的援军?这些援军究竟是从何到来的?是谁的部下?难道关中还有王辰的大部队?

  不对,如果还有王辰的大军的话断然不会只有三千人来!

  “传令下去,加紧进攻!”

  “大都督!”吕蒙抱拳,道:“敌军似乎已经早做准备了,入城的部队都被击退!先机已失,再打下去只能徒耗士气,不如明日再来?”

  周瑜抬眼看去,只见远处那城门之下,因为受到晋军里外夹击,吴军士兵已经开始溃退。

  城中的晋军在一员骁将的率领之下踏着累累尸骨杀将出来,城上城下败局已定!

  “大都督!”诸将抱拳,道。

  “暂且后退,明日一早发动总攻!”周瑜面色不悦,没想到都已经打开一门了,却要被迫后撤,这忽然杀来的三千骑兵倒也真是时候。

  南园,殿中。

  周瑜静坐,等候着丁奉带来的消息。

  很快,便见丁奉快步进来,向着周瑜抱拳拜道:“大都督,已经查清楚了,此行三千人乃是右扶风郡卒和百姓组成的军队。马匹是从郡里马场调来的,装备也是从无人看守的晋军大营之中取来的。”

  “你确定?”周瑜看向丁奉,问道。

  “确定!”丁奉拜道:“之所以没有被斥候找到,是因为对方有几个绣衣使退役的人作为统领,一路上由这些绣衣使猎杀咱们的斥候,方才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

  “绣衣使?”周瑜疑惑道:“没想到这晋国竟然还有这等事情,到算是我开了眼。有绣衣使作为领头人,能够召集到这么多人也算是能够理解。行了,传令诸将议事,本都督要商议明日总攻之事。”

  “诺!”丁奉抱拳,向后退去。

  另一面,青州。

  “这一场杀局谋划了许久吧?倒是苦了先生,如今陛下自可仗着先生的杀局,取得天下!”

  蔡琰为庞统满上一杯茶,递到了他的面前,柔声笑道。

  “殿下谬赞了!”庞统不敢居功,抱拳道:“区区有何能力能够居功?此番杀局乃是文和兄在长安联合诸位军师名士合力设下,在下只不过是推波助澜了一番,真正有功的乃是留守长安的诸位。”

  “先生当真是谦虚了!”蔡琰道:“如今我也看出了这一场杀局的端倪,与我大晋而言杀局的关键在于陈诩会不会进攻临菑。然而,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一点。如何会叫陈诩化敌为友,进攻临菑?又如何会让这些名满天下的谋臣智将落入这一场杀局之中?”

  庞统这才定下神来,原来这皇后殿下是寻自己来解惑的?于是抚须笑道:“在下斗胆,先于殿下解释一下他们为何会落入这一场杀局之中,如何?”

首节上一节541/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