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488节

  听到这,刘璋也是连连感慨,这感慨之余更是一股火气蹿上心头:“什么东西,人也欺负我,马也欺负我!”

  怒喝之后,骏马在都尉的催促之下也渐渐动了起来。

  穿过这山径,随车戍卫的士兵们不断的抱怨着这里的味道,便是刘璋也闻到了那淡淡的腥臭。

  掀开车帘的那一瞬间,那股味道袭来,差点便吐在了车上。

  出了山径的一刹,所有人都觉得舒适了不少,就像是重新活过来了一样,只是这刚刚松了口气却又陷入了惊讶。

  “又怎么了?”马车又停下,刘璋很是愤怒,掀开车帘的刹那却连自己也大惊失色。

  只见那不远的宽阔处,数座还未烧透的尸山依旧,那已经漆黑的尸骨尚且还在。远远的,不断冲击着所有人的内心。

  远处一个老者骑着一匹骏马缓缓过来,口上还不断的唱着这悼颂亡灵的曲乐。

  到了近前之后,刘璋唤住了他:“老先生适才唱这个曲,难道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说着,他指向那几座尸山。

  老者一笑,回道:“您有所不知啊,十日前咱们大汉的两位忠烈之将率领士兵们在这大剑山与晋军血战!那些尸骨尽是忠义之士,只是可惜两位将军都战死沙场了。”

  “那二位将军姓甚名谁?”

  “张任!严颜!只是可惜了,我大汉那么多将军,那么多兵马,只有这二位将军选择死战报国,最终血染沙场。也不知我们那位陛下是怎么想的,张将军那般韬略,却不让他领兵作战。”

  刘璋脸色渐渐阴沉下来,而旁边的老者却还在继续滔滔不绝。

  从他口中众人也知晓了那日的战况,这一切老者就像亲眼目睹一般,说得那是栩栩如生直把众人说得长吁短叹。

  众人也似乎忘却了时间,便围在这里细细听他道来。

  知道黑夜即将来临,老者方才拍一拍下摆骑马离去。

  是夜,行营。

  刘璋久久不能入寐,他心情极度沉重。昔日自己因为张任和王辰的关系,而质疑张任,方才有了今日之祸。

  他心中甚是明白,从大剑山之战开始,真正效忠自己的也就只有自己一直怀疑的张任等人。原来,自己一直猜忌的人才是真正效忠自己的人,自己一直信任的人却是真正想要自己死的人啊。

  一声长叹,在这黑夜之中远远传去。

  最终,烛火覆灭。

  

第八百八十七章 逝者已矣

  

  第八百八十七章 逝者已矣

  天刚刚明了,便闻一声报令快速传来。

  朝堂之上,关于安定蜀国的议事正在进行,如何安定这方定的天下,如何安定这左右的异族,事情之多让王昀都有些烦恼。

  “报……”

  报令之下,却见一个军侯快步入殿中,向着殿上拜道:“启禀殿下,顺侯刘季玉于大剑山口自杀,随行官员奏请归葬成都。”

  军侯将帛书奉上,向着王昀拜道。

  刘璋自杀了?

  殿中无论是蜀中旧臣,还是这晋国将军一个个都惊诧不已。

  倒是王昀却并不奇怪,镇静的眼神好似这一切的事情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但是他的面上仍然作出一副惊诧模样,大惊而起。

  蜀中旧臣并未说话,对于这归葬成都的请求甚至无人出来附议。

  “顺侯啊顺侯,你这般去了,这世人岂不是说我父皇不能容人?长安的新宅都已经落建了,为何你这般想不开啊……”

  王昀在殿上悲痛欲绝模样,连连感慨,将某些人心中想说而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只是看他拿那悲痛的神情,似有些过了,但却又恰到好处。

  “殿下,如今顺侯既然已经去了,殿下还是不要悲痛。应当尽快奏请长安,如何处理顺侯的身后事方才是紧要的。”赵云出列,向着殿上抱拳拜道。

  “臣附议!”

  其后诸臣纷纷劝谏。

  在众人的安慰之下,王昀方才渐渐从‘悲痛’之中走出来,只是依旧一副伤心模样:“传孤令,顺侯本为汉帝,此番为了蜀中百姓而降我大晋,自不能怠慢其身后之事。既然顺侯还未走出蜀中,那么孤便斗胆,以帝王之礼厚葬顺侯。”

  “殿下,此事是否要奏请圣上恩准?”赵云小声提醒,道。

  王昀却是沉浸在伤心之中,向着赵云道:“按照孤的意思去做便是了,此事我自当禀明父皇。父皇乃是仁君圣主,若是父皇在此,相信父皇也会如此。此去长安一去一来耽搁时间太长,久久不葬,这对逝者而言乃是大不敬。”

  “诺!”众人这才抱拳,参拜。

  “治丧之事,交于公衡、子远和正方!但有需求,尽说便是。”

  “诺!”

  可以说王昀用这三人也是较为出色的,首先黄权是蜀地人,乃是得了刘璋恩召方才出人头地,可以说当前是蜀地本地士族的代表。

  而吴懿是跟随刘焉入蜀,在蜀国军中声威甚重,也算是龙兴之臣的代表。

  而李严就不同了,此人刚刚入蜀不久,若非遇上此番大战被起用为绵竹将军的话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不过三人所代表的都是蜀中三股不同的势力,王昀如此用人既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恩赦。

  成都城,无数白练随风飘扬,百姓军士皆素缟,旧国群臣披麻戴孝,迎接着昔日皇帝的灵柩入了宫中。

  如此恩典,让方才定蜀的晋人又大大捞了一票人心。

  当此时,又是一年秋。

  长安城中,听雨阁。

  王辰在这亭中摆下了酒席,邀了张绣同来亭中赏这风景。

  见礼过后,二人对坐,王辰示意左右侍女宦臣纷纷下去。

  “今日请文常来,主要是聊聊家常。咱们师兄弟四人,如今师父不在了,我这个大师兄就该替师父照顾你们。”

  “陛下说得哪里话,咱们几个师弟在这里还少受照顾了不成?”张绣笑道:“我看陛下近段时间一直闷在宫中,难不成是想要出去走走了?”

  “走个屁啊!咱们近日唠唠家常,就不要陛下长陛下短的了。”王辰将酒饮下,似有心事:“如今昀儿能力见长,各处反应都不错。我也该让他多点经验了,不然以后如何继承这大好河山啊。”

  “也是!”张绣给王辰满上一樽酒,道:“我就说按照师兄的性子,只怕此番早就御驾亲征了,不然也不会留在长安了。”

  “现在啊,得多给他们些机会。南征北讨的事情,咱们能不掺和就不掺和了。”王辰叹道:“我啊就是个铺路的人,没办法。”

  “哈哈哈哈,师兄这人还未老心就已经老了。”

  “老了,人也老了。”王辰感慨,想想自己这一生,从六岁开始走到如今多少个日日夜夜?这条路,早已经让他疲倦不堪了:“比不得咱们在井陉山学艺的时候了。”

  “说起井陉山啊,我也在想。二位师兄都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此番攻灭蜀国,指不定马上就要见上了。说起来都有二十几年了,唉,真个是眨眼之间的事儿啊。”

  说到这,王辰的面色也有些沉重,他又饮下了一樽酒,方才道:“师弟,今日唤你来确实是因为你二师兄的事儿,这事儿还得你替我出面处理一番啊。”

  “师兄放心,包在我身上了。不管如何,我一定要将二师兄劝回来。”张绣拍着胸脯道。

  王辰叹了口气,将酒樽放下,道:“事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我希望你替我去一趟蜀中,为你二师兄操办一下后事!”

  张绣如遭雷击,倒酒的手一时间也忘记收了回来,任由杯满自溢。

  王辰也并未说什么,只是取过帕子点在了被子旁边,张绣方才回过神来,他坐了回去,向着王辰道:“师兄,若是二师兄不愿投降的话,师兄也无需如此勉强啊。”

  “非是师弟不愿投降,昔日我曾经答应过师父,定不让师兄弟刀剑相向。只是师弟不听劝,非要率军死守大剑山,而此时子龙已经率军克下了涪县。为了大局,昀儿只能下达了进攻大剑山的命令。但是师弟浴血奋战,甚至差点杀了昀儿,若非龙骧卫拼死护卫,只怕昀儿已经死了!”

  “但就算是如此,我也可以原谅他!可是谁知道这战场上刀剑无眼,是我愧对师父!”王辰说完,也低下了头。

  谁不愿与旧友把酒言欢?

  谁又愿与旧友刀剑相向?

  只是生离死别却非人力可以左右。

  生者如斯,逝者已矣。

  百十年后,世人尽颂太子功德,却又还记得那大剑山上的恶战?

  却又还记得那浴血奋战的逝者?

  原本的山珍海味入了口中如同爵蜡,原本的美酒入了口中如同江水。

  张绣没了心情饮宴,他应承了王辰,这是无法拒绝的请求。

  “此事我去办!”

  送走了张绣,王辰心情也未见丝毫起色,他走到这空荡的殿中,却一时失了魂魄一般,不知该做点什么好,只能在这殿上的椅子上靠着。

  看着面前空荡的宫殿,嘴角挤出一丝苦笑,心中更是道不清述不明的孤独。

  

第八百八十八章 不备火药

  

  第八百八十八章 不备火药

  许久之后,接近入夜。

  ‘主人新获郡国十二,转化点数获得六点,是否要立即使用?’

  原本还比较悲痛的心情被左手一下子打断,整个益州的军事行动为自己换来了六点点数,也该是时候看看升级升级了。

  甲胄科除去步人甲和棉甲之外也就再没有可以激活的甲胄了,棉甲现在还不怎么用得上,等火器出来了再说。

  ‘激活步人甲!’

  ‘步人甲激活成功!’

  ‘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武器已经够用了。现在手头上还有五个点数,没有有必要在兵器科目里面增加,倒是这火器已经达成了要求,但是用不用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火器的事情其实是王辰一直都在考虑的事情,到底要不要让这火器登场。现在过早的研制出来,再运用出来,势必会让这天下进入火器时代。而这也是让他最为担心的一点,火器的失衡率几乎是所有一切的一倍,一旦失衡率太高,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他也不知道。

  会对后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是怎么样他根本就不清楚。

  过早的变更这些,势必会产生一些未知的影响。

  而且,就自己现在的技术完全没有使用火器的必要。

  ‘激活,雁翎刀、陌刀、苗刀、绣春刀、棉甲。’

  ‘激活中,激活成功。点数已用尽,主人是采用现实影响还是?’

  ‘现实影响吧。’

  ‘现实影响中,现实影响成功。’

  王辰睁开双眼,天已渐渐入夜。

  起身从这龙椅上下来,回到寝殿的时候蔡琰已经早早睡去。

  翌日一早,朝议。

  “报!凉州送来紧急军情!”

  侍卫快步入殿,向着王辰恭敬拜下,奉上帛书。

  殿下的燕回疾步上前取过帛书,奉到了王辰的手上:“陛下。”

  王辰看完之后,面色也未曾有过任何变化,只是将帛书放到一边,道:“将推寅残部安排到明州,暂时划一块地给他们。另外,催促文远,为何大军尚未进入云州?”

  “诺!”

首节上一节488/618下一节尾节目录